搜索
卢春文的头像

卢春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31
分享

秋风吹过,芋香又飘了过来

长沙城郊的秋,宛如一位温婉的诗人,总是将芋香巧妙地隐匿在风中。沿着田埂,缓缓朝老秦家的菜地走去,远远便能望见那一片墨绿的芋叶,恰似一把把撑开的绿伞,相互挤挤挨挨,争着给大地铺上一层生机勃勃的绿毯。叶面上的水珠还噙着晨露,风轻轻拂过,“哗啦” 一声,露水滴落进土里,仿佛奏响了一曲大自然的乐章,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新的芋香。

老秦蹲在芋地里,手中紧紧攥着一把竹铲,正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刨着土。他的裤脚早已沾满了泥土,鞋帮上还粘着几根干枯的草叶,可他那双眼睛,却亮得犹如刚出土的圆润芋头,透着质朴而纯粹的欢喜。“今年雨水足,芋头像喝饱了水,准能长到拳头大。”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往土里探了探竹铲,那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碰疼了土里的芋头,“挖芋头得顺着根须走,不能急,不然容易把芋子掰断。”

我蹲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见他先将芋叶周围的土慢慢松了松,随后伸出手顺着粗壮的芋梗缓缓往下摸索,当摸到圆圆的芋子时,才开始小心翼翼地把土刨开。不一会儿,一串芋头便露了出来 —— 最大的那个顶着些许泥土,紫褐色的表皮上还沾着湿泥,宛如戴着一顶别致的帽子,旁边几个小芋子紧紧依偎着,恰似抱着妈妈的孩子,可爱极了。老秦轻轻地把芋头捧在手里,用袖子温柔地擦去上面的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你瞧这芋子,多结实,煮着吃粉糯,炖肉吃喷香。”

说起种芋头,老秦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总有说不完的话。“开春就得把芋种埋进土里,得选向阳的地,土要松,还得施足农家肥。” 他指着旁边的空地,耐心地讲解着,“上个月还得给芋叶培土,不然芋子长在浅土里,容易被太阳晒裂。” 他的手在芋叶上轻轻摩挲着,那动作,就像抚摸自家孩子的头一般轻柔,满是疼爱与怜惜,“我种了三十年芋头,哪片地的土适合种,哪时候该浇水,心里都明镜似的。”

太阳渐渐爬高,金色的阳光洒在芋地上。老秦的竹篮里已经装了半篮芋头。他缓缓直起身,轻轻捶了捶腰,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悄然滑落,滴在土里,瞬间便没了踪影。“以前儿子也跟着我挖芋头,现在他在城里上班,回来的少了。” 他拿起一个小芋子,放在手里细细地掂了掂,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思念,“每年收芋头,我都给他留一袋,让他带回去给孩子尝尝,城里买的芋头,总觉得少点咱这土地的味儿。”

老秦沉浸在对芋头的精心照料与过往种植回忆中,思绪正飘远,这时,他的孙子蹦蹦跳跳地跑来了,手里拿着个刚摘的橘子,脆生生地喊着:“爷爷,歇会儿吃橘子。” 老秦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接过橘子,慢慢剥了皮,把一瓣轻轻塞进孙子嘴里,又拿起一个小芋头递给孙子:“你看这芋头,像不像小皮球?” 孙子接过芋头,在手里好奇地转了转,眼睛笑得弯弯的,开心地说:“像!爷爷,晚上我们吃芋头粥好不好?” 老秦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宠溺:“好,爷爷晚上就给你煮芋头粥。”

我帮老秦把芋头装进袋子,他热情地非要塞给我几个大的:“刚挖的,新鲜,回去煮煮尝尝,比城里买的好吃。” 我接过芋头,手中沉甸甸的,还带着泥土的温度,仿佛感受到了老秦的那份质朴与热情。风又一次吹过芋地,芋叶 “哗啦” 作响,仿佛在为这丰收的喜悦放声歌唱。

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老秦正牵着孙子的手,慢悠悠地往家走去。竹篮里的芋头随着他们的步伐晃悠悠的,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我忽然觉得,这芋头里藏着的,不只是秋的收获,更是老农对土地深深的牵挂,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就像老秦说的,城里的芋头少点味儿,那味儿,是土地的香,是岁月的暖,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芋头粥时,心底泛起的那份甜蜜。

秋风吹过,芋香再次悠悠飘来,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沁入心间。这芋香,宛如岁月的琴弦,弹奏出老农对土地深深的眷恋,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老秦守着他的芋地,如同守护着生活的真谛。他收获的不仅是芋头,更是一份源自土地与亲情的温暖,让日子如芋香般,在时光里缓缓流淌,粉糯香甜,绵延不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