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那条蜿蜒的石板路,如同一条镌刻在我记忆深处的岁月脉络,整整二十年,依旧清晰如昨。犹记当年,我紧紧攥着爷爷的衣角,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去寻觅那隐匿于山间的野茶。爷爷总是笃定地念叨:“好茶都长在陡处。” 那石板路,窄得仅容一脚落下,旁侧便是斜斜的山坡,野草肆意蔓延,没过鞋帮,每迈出一步,都似与大地进行一场艰难的博弈,没走几步,便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稍作喘息。而爷爷,步伐沉稳有力,手中的竹篓随着他的脚步悠悠晃动,还不时回头关切地唤我:“慢些走,踏实踩稳,这路看着艰难,走的人少,却藏着宝贝呢。”
后来,历经岁月沉淀,我方才领悟,爷爷所言,意非仅于此。
邻居家的阿叔,年轻时在镇上开了间修理铺。彼时,众人皆嫌修理旧家电麻烦,报酬微薄且费时费力,纷纷转行去售卖新家电。唯有阿叔,执着地守着他的一方小天地,螺丝刀、焊枪有条不紊地摆满一桌子。即便是三十年前的老收音机,在他手中,也能重焕生机,被拆开又完美组装。有一回,我忍不住好奇,向他发问:“叔,这活儿又累又不怎么挣钱,您咋不换个行当呢?” 阿叔正专注地拧着螺丝,头也未抬,只淡淡说道:“换啥?你瞧这些老物件,别人修不了,我能修好,这便是我的路。” 久而久之,镇上的人都知晓,“修旧东西找老陈”,甚至邻县的人也不辞辛劳,背着家电慕名而来。他的铺子依旧不大,可门口的石板路,却被来来往往的人踩得锃亮。那条旁人眼中难走的 “修旧路”,阿叔走得久了,反倒成了他最顺遂的通途。
而我高中时的同桌,天生左手行动不便。写字的速度,比旁人慢了许多,数学课上抄笔记,常常跟不上节奏。周围的人都好心劝她:“选文科吧,理科对你来说太费劲了。” 可她却偏不,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每天放学,教室里总会留下她孤独而坚毅的身影,右手如雕刻般一笔一划地练题,那堆积如山的草稿纸,仿佛是她筑梦路上的基石。有次,我瞧见她右手虎口处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心疼地问她:“累吗?” 她却绽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坚定地说:“累啊,但我想考医科大学,想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能得到妥善的医治。”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梦想成真,考上了外地的医学院。每年放假归来,她总会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学校里的点点滴滴:“解剖课要记的东西繁多,我就每天早起背诵,别人背一遍,我背三遍,总能赶上的。” 那条 “左手不便却执意选择理科” 的路,旁人皆道 “难走,别往里挤”,可她却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路上虽只有她独自行走的痕迹,却绽放出属于她的璀璨光芒。
前阵子,我终于寻得机会,重返老家。再次踏上那条后山的石板路,一切依旧,坡度陡峭如初,青苔顽强地附着,野草依旧繁茂。只是,如今的我,再也无需紧紧攥着别人的衣角。我缓缓拾级而上,微风轻拂,野茶的清香萦绕鼻尖。行至半山腰,果然瞧见几株茶树,嫩绿的新芽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熠熠光辉。伫立于此,爷爷的话语仿佛穿越时空,再次在耳畔清晰回响:“难走的路,走的人少,才藏着好东西。”
可不正是如此吗?那些看似平坦、容易行走的路,往往人潮拥挤,众人匆匆前行,却未必能抵达内心真正向往之地;而那些布满荆棘、崎岖难行的路,或陡峭,或狭窄,走的人寥寥无几,却能让我们踏踏实实地每一步都稳稳踩下,领略到他人难以触及的独特风景。恰似阿叔坚守修理铺,未随波逐流去卖新家电,最终成为镇上令人钦佩的 “老行家”;又如同桌毅然选择充满挑战的理科,凭借不懈努力,圆了自己的医科梦想。
如今的我,也时常主动踏上 “难走的路”。写文章陷入困境,灵感枯竭之时,我告诫自己绝不偷懒,静静坐在书桌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工作中遭遇难题,压力如山之际,我告诉自己绝不逃避,虚心跟着前辈,一点一点地摸索学习。旁人或许会说:“你这太费劲了。” 可我深知,费劲才是生活的常态,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难走的路,从来都不会拥挤,只要我们怀揣坚定的信念,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每一步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积累,不会付诸东流。
下山之时,夕阳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石板路染成了暖黄色,仿佛给这条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路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风里的野茶香丝丝缕缕,萦绕不散,爷爷的话语也依旧在心头回荡。原来,人生之路,恰似后山的这条石板路,那些看似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实则是命运馈赠的珍贵礼物,引领我们去邂逅更为旖旎的风景。只要我们有勇气迈出脚步,有毅力坚持走下去,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条路上虽行人稀少,却蕴含着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