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初霁,空气中还氤氲着潮湿的水汽。我轻轻推开后院那扇陈旧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唤醒了沉睡的时光。眼前,紫薇花已悄然落了一地,宛如一幅淡紫色的梦境。
它们的飘落,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流星划过静谧的天幕,悄无声息。沾着雨珠的花瓣,淡紫的颜色宛如被岁月漂洗过的旧衣,褪了大半,恰似柔软的棉絮,轻轻地、软软地贴在青石板上。微风轻拂,那花瓣竟似弱不禁风,让人忍不住担心,这轻柔的风,会不会将它轻易吹碎。
犹记得,这株紫薇是祖母在我五岁那年亲手种下的。那时,她牵着我肉肉的小手,在庭院里挖了个小坑,将树苗稳稳地埋进土里。她微笑着,眼中满是温柔与期许,说道:“孩子,这花可耐活啦,一到夏天,就开得热热闹闹,秋天呢,又落得悠悠缓缓,就像咱过日子,得慢慢来,急不得。”
从那以后,每至夏日,紫薇花便如繁星般挂满枝头,将整个后院装点得如梦如幻。祖母总爱坐在花下,戴着老花镜,细心地择着菜。淡紫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只只蝴蝶,轻轻地落在她那身洗得泛白的蓝布衫上。她从不拂去,只是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念叨着:“花沾衣,可是个好兆头哟。”而当秋雨如丝如缕地飘落,她便会拿着竹篮,缓缓蹲在花下,一片一片地捡起残花,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可不能浪费了,晒干了,能泡好喝的花茶,还能做香甜的花酱呢。”
我缓缓蹲下身子,指尖轻轻触碰那带着凉意的花瓣,雨珠顺着花瓣的纹理缓缓滚落,滴在手背上,带来一阵痒痒的酥麻感。思绪瞬间飘回到那年秋天,我不慎染上风寒,咳嗽得厉害。祖母心疼极了,赶忙找出晒干的紫薇残花,又拿了几块冰糖,一起放进砂锅里熬花酱。砂锅里,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紫薇花淡雅的香气与冰糖的甜蜜交织在一起,弥漫了整个屋子,仿佛为这清冷的秋日添了几分温暖的诗意。祖母盛了一勺,放在嘴边轻轻吹凉,然后温柔地喂到我嘴边,轻声哄着:“乖孩子,吃了这花酱,病就好啦,这花酱可养人呢。”如今,再次闻到这残花的香气,那熟悉的甜蜜滋味仿佛又在舌尖上跳跃,只是,砂锅里的咕嘟声,却只能在记忆深处回响,再也无法在耳畔清晰地响起,思念的潮水,在心底汹涌澎湃。
捡着捡着,竹篮里渐渐堆满了落花,宛如一片淡紫色的云霞。我抬起头,望向枝头,只见稀疏的几朵紫薇花,孤零零地挂在那里,花瓣已然卷了边,好似饱经沧桑却依旧微笑的脸庞。风又起了,一片花瓣悠悠地飘落,宛如一只轻盈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轻轻地落在我的手背上,那触感,恰似祖母那温暖而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让我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我捧着残花,回到屋内,将它们放在窗台上晾晒。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花瓣上,花瓣上的雨珠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那淡紫的颜色渐渐加深,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这时,祖母的话在我耳边回响:“花落了,不是结束,而是换一种方式活着。” 是啊,祖母的音容笑貌、她的温暖话语、她做的花酱,还有那蓝布衫上的花瓣,都如同这残花一般,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生命里。只要我闭上眼睛,那些美好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我取出晾干的残花,为自己泡上一杯清茶。热气腾腾的茶杯中,茶香与紫薇花的甜香相互交融,袅袅升腾。我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缓缓流下,暖意瞬间弥漫全身。窗外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几片落花,雨珠早已蒸发殆尽,它们紧紧地贴在石板上,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淡紫花朵,为这平凡的青石板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美丽。
原来,残花并非代表着萧瑟与凄凉,而是时光留下的珍贵念想。它承载着祖母的慈爱笑容,铭记着砂锅里的甜蜜温暖,珍藏着那些悠悠缓缓、充满爱意的日子。就像祖母说的,过日子要慢慢来,花落也要慢慢来,慢到能把每一份温暖,都深深地藏进残花的香气里,成为生命中永恒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