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蝉翼梦纱,悄然漫过西山石阶,轻吻间,秋叶悠悠醒来。最先探头的黄栌,宛如技艺卓绝的画师,以时光为笔,将红晕染得有轻有重。浅的似天边初染的霞,透着娇羞;深的如窖藏半季的暖,藏着炽热。微风拂过,枝桠摇曳,红影飘落青石,恰似谁洒落的碎胭脂。
沿着山径深入,五角枫悠悠将绿褪金,叶边镶亮,中蕴夏青,恰似秋之过渡;银杏则性急,满树金黄,叶如金箔,风过飘落,轻触肩头。那金箔般的叶片,宛如秋之使者,承载着时光的馈赠,每一丝光泽都映照出生命的璀璨与流转,诉说着季节交替间的珍贵与不舍。
我蹲下,轻触银杏叶脉络,阳光余温尚存。那位老人,霜白的发丝在秋风中微颤,如秋霜点缀。他双手稳稳提着竹篮,篮里黄栌的红、枫叶的橙相互交织,似是打翻了秋天的调色盘。他眼角的皱纹如秋叶脉络般舒展,笑意从唇边蔓延,目光里满是岁月沉淀的温柔,那温柔恰似秋阳穿透枝叶的暖。老人说:“夹在书里,冬天翻页就见秋了。”我揣起几片,前行几步,脚下“咯吱”作响,那是秋的私语,裹着甜蜜。
怀揣秋的馈赠,脚步迈向半山腰。此时,晨雾散尽。极目山下,漫山秋叶似大自然铺就的彩毯,红似火,燃烧生命激情;黄如金,闪耀岁月光辉;绿像玉,蕴含生命坚韧。风携叶香,往怀里钻。亭中传来的曲儿,与叶声交织,宛如秋的呢喃。
这漫山的秋叶,不仅绘就了眼前的美景,更在岁月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秋叶便是文人墨客情思的寄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笔下的枫叶,与西山的红枫遥相呼应,这种对秋的赞美,融入了西山秋叶的艳丽之中。在当地的传统习俗里,每到秋季,人们会采集秋叶制作手工艺品,赋予秋叶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使得西山秋叶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深深影响着我对秋的感悟,让我明白秋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寄托。
下山的路,仿佛是与秋的一场惜别。口袋里的叶,依旧温热,似在传递着秋的眷恋。我一步一步,走得很慢,每一步都似踩在秋的脉络上。回头望去,西山的秋,在枝头舞动,红与黄交织的色彩,宛如生命的华章。秋,它不只是季节的轮回,更是生命历程的映照。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像不停转动的齿轮,忙碌于工作与生活之间,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就如在城市的喧嚣中,人们总是匆匆走过街道,无暇顾及街边树木的叶子何时变黄、飘落。而西山的秋叶启示我们,应适时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变化,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如同珍视这西山的秋叶,让生命在沉淀与传承中找到平衡,不被世俗的忙碌磨灭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