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春文的头像

卢春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7
分享

站在九里山的荒坡上

站在九里山的荒坡上,风裹着江雾掠过来,带着乌江的湿意,拂过肩头时,像摸过一块浸了水的旧布。脚下的石子硌着鞋,棱角分明,像散落在坡上的千年历史碎片 —— 每一块,都藏着楚汉的回响。远处的江水拍着岸,“哗哗”声不疾不徐,混在风里,竟像当年的楚歌,不是撕心裂肺的悲,是漫过岁月的轻,缠在草叶尖,绕在断垣的砖缝里,轻轻晃。

弯腰捡块扁石,石面上的纹路弯弯曲曲,像极了当年战场的沟壑。忽然就想起霸王别姬的夜:营帐里烛火晃,楚歌从四面八方涌进来,虞姬的剑影划过月光,霸王的悲啸撞在帐壁上,又散在风里。可如今再看,那些金戈铁马的喧嚣,都被江水淘得淡了。不远处的田埂上,老农牵着牛慢慢走,牛蹄踏过泥土的声响,比当年的马蹄声更实在 —— 原来再壮阔的兴亡,最终都要落进烟火人间的踏实里。

转身往山下走,一丛寒梅突兀地立在坡边,枝桠上的花苞顶着薄霜,却透着股不服输的韧。这韧劲,倒让我想起了萧何追韩信的执着:月色下的古道,萧何策马狂奔,马蹄声敲碎夜的静,只为留住那匹“千里马”。当年的未央宫前,剑影寒光曾照亮功名与猜忌,可那些争来斗去的功过,到最后,不过是史书上的几行字,是村口老人摇着蒲扇时的几句闲谈。就像这寒梅,不跟桃李争春色,偏在风雪里吐香,反倒更持久,更动人。

走到山脚下的村落,炊烟正绕着屋梁转,白汽慢悠悠地飘,混着柴火的香,把历史的厚重都吹软了。檐角的风铃被风一吹,“叮铃”响,脆生生的,像谁家孩子的笑。坐在村口的石凳上,石面凉丝丝的,看夕阳把江面染成金红,乌江的水还在流,潮起潮落,从不停歇。忽然就懂了:那些恩怨情仇,那些输赢成败,扔给江水,就都成了过往。不与人争短长,不是懦弱,是像这江水一样,容得下风浪,也载得起阳光;像这寒梅一样,守得住本心,也熬得过寒凉。

夜里,月光洒在院中的石桌上,泡一壶淡茶,茶香混着梅香飘过来。翻开手边的旧书,楚汉的故事一页页翻过,心里没了当年读时的激荡,只剩平静。就像檐角的风铃,风来便响,风去便静;像院中的寒梅,雪来便傲,春来便藏;像眼前的江水,潮来便涌,潮去便平。

原来最好的人生,不是争做霸王的锋芒,不是强求韩信的功名,是把心放宽,把事看淡。不争不斗,不招风惹浪,让明月照进心里,让清风拂过肩头。就像这江声映着史,炊烟绕着房,简单,却绵长;平凡,却安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