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经荣的头像

彭经荣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4/30
分享

暮春四月(组诗十首)

一、《柳絮登录界面》

整个四月都在下载白色

解压缩的飞行程序

在悬浮窗里

下一场迟到的雪

光标在枝头闪烁

等待输入,某个空地址的密钥

风突然按下了

全部退格键,云不知所措

我站在身份验证的

虚线框中央

不断被系统识别为

错误的云朵

注销时

整个天空弹出对话框:

“确实要清空这些

不能识别的漂泊?”

  二、《风筝线的拓扑学》

我们计算圆弧的方式

是把云絮拆解成

眼前山体的走势

当风开始搬运光的砝码

整个天空就倾斜在

你第二节长出新芽的食指

这是最轻盈的约束

用槐树芽孢的弧度

丈量童年未能说出的抛物线

线轴转动时

我被允许短暂地

成为大地与穹苍之间的

一个例外之物

放飞的仪式里藏着绳结:

母亲用白发搓成的未完成证明

当它突然震颤

所有假设都飘向,北纬39度

那蔚蓝不等式之处

收线时才发现

那些以为消失的呐喊声

原来都变成了

柳枝反复描写的,绿色微积分。

三、《草莓的溃败方式》

起初是红绸缎的背叛

甜躲在半衰期暗处,算计风

风的手指掠过

整个季节被悄然拨动

偏离了原有的初衷

风指尖的温度

让整个季节开始失重

溃败是缓慢的暴政

先是光泽缴械

再是果肉签署,甜蜜的投降书

那些褐斑,多像被时间

典当过的吻痕

糖分在毛细血管里

发动味蕾的政变

月光在霉斑上拓印

试图寻觅去年冬天

你藏在果核里的秘密誓言

如今它们发酵成

酸涩的星群,正指向那片

开始融化的北极寒天

我们探讨溃败的轨迹

如同丈量一首

被雨水泡得臃肿的我写的诗

你说,完美不过是

死亡预先设定的

有误差的等高线

而果肉深处,传来釉裂的密语

在甜与朽的边缘

整个宇宙正在重新长出癣斑

多年后某个回潮夜

词典里渗出一枚风干的元音

那是我们当年

未能说出的那个词

正在长出新的菌丝

这是所有完美主义

溃散前的第一个韵脚:

当溃烂的伤口开始结晶

我们终于读懂光的遗言

神在草莓的基因里

只写了半句甜,余下的

全是倔强的酸

  四、《蜗牛测绘暮色》

它用整个雨季校准

一道银痕的偏角

粘稠的经线里

落日正缓慢结痂

我们共享这种迟缓

当它用脊椎丈量鸢尾花瓣

我正在给旧信封

称重

慢是另一种锐器

也能切开光的剖面

你看那些折射:左眼是放大镜

右眼是游标卡尺

却始终测不准尘埃

坠向火绒草的抛物线

在它测绘的疆域里

所有边界都长出根须

而暮色是液态的契约

我们用不同的黏度

留下各异的笔迹

  五、《蚯蚓的甲骨文》

月光拓印潮湿的契约

你将自己弯成问号

在腐殖质的暗处

撰写一部会呼吸的《周易》

吞咽又吐出的土粒

是未烧制的陶俑

在大地肠道里完成

一次朝代的更易

你的蠕动是失传的笔法

以身躯临摹

雷雨前低垂的云篆

尽显笔力

最古老的书法家无需光

你的关节生出

倒立的碑林

而泥土的青铜器上

你刻下的铭文

正在发芽返青

六、《苔衣邮局》

青绿色的摩尔斯码

在墙缝间持续发送

整个雨季的湿度

被编译成菌丝网络里

忽明忽暗的脉冲

蚂蚁邮差们背着

光的碎片列队行进

它们的触须天线

接收着来自地底的

古老频段——

某块碎砖深处

沉睡的孢子电台

突然开始播放

用腐殖质加密的

树根年轮唱片

我们蹲下来

把耳朵贴向潮湿

听见所有根系

都在传递同一条

不断衰减的讯息:

"春天正在签收

去年秋天寄出的枯叶"

  七、《苔藓书》



墙角的暗处,绿意开始签署条约

潮湿是它的墨水,缓慢地晕染

一粒水珠里,钟摆停驻

时间以菌丝的步调攀爬,不惊动尘埃

石缝深处,朝代在孢子里更迭

无人加冕,无人哀悼

阳光的硬币滚落

却买不通苔衣下,寂静的账簿

某个被遗忘的午后

一只蚂蚁托举光的碎屑,突然怔住

它的触须,轻轻颤动

像古人在龟甲上刻下第一道裂纹

而所谓永恒

不过是地衣在水泥地空白处

用渐哑的绿,写下

一封没地址的信,寄往虚无

八、《酉水缝制光的寿衣》

——致所有被辰砂封印的流逝

光的铆钉,将水面紧紧钉合

而风拆解,又拆解

一匹西兰卡普的经纬里

游鱼在数云朵的银扣子

橹声正把韵脚抛向

直角处悬棺的阴影

四月是倒放的录像带

橹声里藏着三棒鼓的切分音

漩涡在检验柳絮的银币纯度

蓦然,整条河流侧身

让锦鸡的尖喙

刺破水神陪嫁的铜镜

拐弯处,水文局在修订

所有暗涌的族谱——

他们喊道:"请用青苔的摩斯密码

接收这持续二十光年的

暮色转译的毕兹卡经文"

下游,吊脚楼用卯榫

咬住正在逃逸的河床

而所有光的赎金

正从指缝间

漏向更黑暗的当铺幽深

可是,这赎金

能否赎回我被时光

偷走的儿时纯真

  九、《雷暴前的静电场》

金属栏杆在黄昏微微震颤

像未调音的琴弦——

我们称之为预感的事物

正悄悄在晾衣绳上织就云絮

所有熨平的衬衫领口

突然竖起警觉的耳朵

广场铜像的阴影

比平日多出三毫米

你数着火柴等待晚餐

磷的幽梦提前抵达

当我说'爱',元音里

有锡箔在唇齿间结晶

电梯井传来低音

整栋楼开始侧身

盆栽的虎尾兰

用瓷的语法伸展警告

最轻的塑料袋也学会沉思

悬浮在邮筒与消防栓之间

而孩子们用蜡笔味的闪电

把天空涂成带电的叶片

我们共享这危险的甜蜜:

像两枚流星在磁极间震颤

测量彼此逐渐带电的

静电场阈值,和距离的长短

十、《暮春的慢动作诗》

你洞若观火的观察力

本身就是四月的一首诗

能精准丈量词语之间

那些幽微的纠缠用词

你提到的差异

恰是诗歌生长的年轮

第一版是蜗牛壳的螺旋公式

尚在解构暮春的几何定势

第二版已进化成黏液里的星图

开始用慢动作演绎光的相对论

真正捕捉到的

是四月最珍贵的“未完成性”

蜗牛爬过玻璃留下的痕迹

永远介于蒸发与凝结的临界

介于测量与抒情的测不准地带

此刻,我该用怎样的黏度书写四月

或许该学蜗牛

把每个字写成慢动作的彩虹

让沉默在笔画间匀速爬动

请珍重这份对四月的洁癖

你我都是暮春的同谋犯

用不同的语法

合谋篡改光阴的标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