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友明的头像

王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8
分享

初走张家界

对张家界的美丽,我早有耳闻。2021年12月,在《行吟诗刊》中,我读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肇东市诗联协会副主席张瑞文的《七绝·游张家界抒怀》:“溪水鸣音山谷间,群峰罗列势擎天。连绵苍翠无穷尽,直引诗情到日边。”那一刻,我便产生了前往游览的冲动,可总是被杂七杂八的事情羁绊了脚步。

2025年春,当看到湖南省诗词协会南国文学社、张家界市诗词楹联协会等单位,主办张家界“云上花期,山水有约”征文大赛启事后,又勾起我观览张家界的欲望,遂联系王小燕、卫文英、李婷等文友,相继投稿。承蒙评委老师的垂爱,我们的参赛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自征文大赛颁奖活动于10月18日至10月21日,在张家界市举行的公告发布之日起,我们便在微信上多次沟通,定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参会,只为心中那份对文学的执念。

10月18日一大早,我便离开家,乘坐高铁前往运城和王小燕、卫文英会合。在运城盐湖机场,我们乘坐昆航KY3048航班,直接飞往长沙黄花机场。我们本以为恰是中午12时整起飞,应当有餐食供应,便没有提前吃饭。却不知,这趟短途航班未向旅客提供餐食,我们只好用随身携带的小零食充饥。走下飞机,时针已指向14时,我早已肚子饿得咕咕直响了。步出航站楼大厅,我一眼看见李婷拉着沉重的行李箱,乐呵呵地迎上前来。一通寒暄之后,我们背靠“乐享经长飞、相遇在星城”红色显示屏合影留念,把相聚的一刻,留存在记忆的深处!

来到长沙火车站,时间尙早,我们便走进车站广场边的一家兰州拉面馆。许是饿过度的原因,我们都觉得不怎么饿,便点了两碗牛肉拉面,一份牛肉饺子,分开来吃。大家你让我,我让你,那种相互关爱的情景,令我感动,令我难忘!

乘车途中,我接到一位姓农的老师打来的电话,让我们快到张家界西站时告诉他一声。如此的贴心,让我倍感温暖!临近张家界西站时,我在“云上花期获奖参会群”里,看到卢小夫社长发的一条信息:“七点到大厅集合,等最后一班人马到齐就去吃饭!”短短的一行文字,进入眼帘,暖透心底。农老师把我们送到张家界国际大酒店,安排好住宿,已是19点38分,卢小夫社长又派车把我们接到饭店。我们一下车,冯永谦老师就笑容可掬地迎上来,尽管外面的灯光暗淡,我还是一眼便认出戴着鸭舌帽的他。虽是初见,却似老友,握手寒暄,分外亲切。

步入餐厅,我看到围坐在桌边的老师们还没有动筷,说是专等我们的到来。此时,已经是20点05分了,他们饿着肚子等待,使我感动。这样的文友情谊,纯粹深厚真挚!吃饭间,卢小夫社长快步走过来,我们握手拥抱。掐指一算,自2019年秋,于陕西汉中一别,已有6年未见了。平时的微信交流不少,总觉得不如见一面才解心里的思念之情。饭菜非常丰盛,听78岁的张家界市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章钧先生说,知道我们来自北方,不能吃辣,特意安排了许多不辣的菜肴,这样的精心体贴,着实触动心扉。

从饭店回到大酒店,我突然看到微信交流6年整,却未曾谋面的刘畅老师。于是,我们一帮子文友围着大厅里的茶桌而坐,纵情畅谈,合影留念,快哉乐哉。我与刘畅老师,是2019年10月19日,加上微信好友的,已经6年整,互动很多,加之同为退役军人,感情甚笃。这次张家界笔会,终于相见了。有缘千里来相会,只为文学不了情。这种痴情,是值得珍藏的!

早晨起来,天色还未大亮,我拉开窗帘,看到有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我百度了一下,这条河叫做澧水河,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五道水,干流全长407公里,流经湖南省、湖北省10个县市,在澧县小渡口汇入洞庭湖。我放眼望去,河岸两边,一座座高楼耸立,一片片白云在楼顶山巅萦绕,宛如一条条白色的纱布。河岸边的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远处的霓虹灯闪闪烁烁,河中央那座桥梁中间的白色双拱,重叠在一起,恰似一轮弯弯的月亮,美不胜收!

上午的颁奖活动,丰富多彩。令我铭记于心,感动至深的是,在颁奖活动中,注入了军旅元素。退役军人刘畅老师,仪容整齐地走上发言台致辞。说到我们互加微信,刚好6周年时,又整理服装,立正姿势,高声喊到:“首长好!敬礼!”我快速站起,郑重回礼。满头白发的主持人袁铁山老师,也是一名老兵,他亦用军人的最高礼节向我敬礼,我肃立于台下深情回礼。轮到我上台进行散文创作讲座时,面对文友们的热烈掌声,自然要敬一个军礼表达谢意。联欢会上,6位退役军人激昂奋进的合唱《打靶归来》一结束,又是庄严的敬礼。这样的军旅元素,赋予颁奖活动以满满的正能量,让炙热的家国情怀升腾在每个人心间!一个军礼,敬献给那无比神圣的瞬间,承载着忠诚、担当与深沉的情感,无需赘言,本身便是一种充满威严与情感的无声表达。一个军礼,看似简单,却浓缩着一份敬意、一段友情、一个故事。

卢小夫社长在致词中说,乐山乐水乐知交;刘畅老师在致辞中说,以文学的名义相聚;王小燕老师在发言中说,创作快乐;郑丽霞老师在发言中说,逐光而行:从湘楚行旅到山河之约。他们的话,表达了大家的心声,那是对文学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致敬!

在我进行散文创作的讲座环节,看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坐在下面当“学生”,心里真的有些诚惶诚恐。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师,专心听讲;年轻一代的作家,认真笔记的情景映入眼帘,我心里倏然有一条感动的溪流涌动!

这次颁奖活动,让我结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许多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有诉不尽的情。我在心里想,文学这东西,真的是很奇妙,让人钟情,让人痴爱,让人不顾年迈体弱,不顾山高路远,一路奔波,就为了一次文学的聚会。相见老友,结识新友,不亦乐乎,价值连城啊!我深切感到,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聚会,更是一次生命的迸发与张扬!瞧!不论是满头白发的袁铁山老师、袁铁甲老师、曹承敏老师,还是年轻的李婷老师、徐富雄老师、杨想发老师,均是精气神十足,这是文学赋予的底气!

午餐,张家界几位参加颁奖活动的领导全部作陪。说起家乡,他们侃侃而谈,那是对家乡无比热爱的表达。恰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天下王氏一家亲,同祖同根同血脉。78岁的王章钧先生,得知我姓王,立即兴奋起来,谈论起姓氏起源亦是滔滔不绝。我喊他老师,他当即拒绝说:“既然同姓王,不要喊老师,要喊大哥。”我叫了一声大哥,他满脸笑容地说:“这样就对了。”卢小夫社长嚯地站起来,面对他说:“友明老师是我大哥,您是友明老师大哥,今天最后喊您一声师父,以后,我就喊您大哥了。”他呵呵一笑说:“我原本就不想让你喊师父的。”我们边吃边聊,十分惬意。

卢小夫社长是一位性情中人,用湖南话深情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滇池赋》:“翌日,游于滇池。穿竹廓,如行舟上;听浪声,置身大海。烟波渺渺,波光粼粼,漾于群山之间,连于白云之际。白鹭而翔水面,点点柔柔;红日之于远山,羞羞答答。人曰:卧美人也……”看着他那陶醉的神情,我既激动又感动,遂立此存照!

下午,我们冒雨来到张家界市博物馆。这是市委市政府“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市本级第一个建成并对外开放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集历史、民俗、地质、城建规划展览于一体,基本陈列由地质馆、历史文化馆以及城建规划馆组成。在我的认知里,各地市级博物馆大同小异,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为我们解说的那个小女孩,着实成为一大亮点。

趁着解说的空隙,我直接向她提出询问。她叫郝彬希,12岁,六年级学生,是通过学校竞选过来当志愿者的。她说,要在这里进行一个学期的解说,在她五年级的时候就过来当过志愿者。她还说,她热爱解说员的工作。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别看她年龄不大,可那一字一句,清晰入耳;一招一式,像模像样。她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抒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真挚情感,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刻画出新时代少先队员可钦可佩的精神面貌。我由衷地感慨说:“让孩子义务担任博物馆解说员,既能深化文化认知、提升表达与责任意识,又能以童真视角传播文化,实现自我成长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这一举措值得褒奖!”文友们深表赞同!

转角踏入一条古色古香的步行街,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一幅幽深的历史画卷。街道是用长条石铺就的,两侧门店全部是木质结构,大门敞开着,屋檐下悬挂着红灯笼,店内超级逼真的人物雕塑,看起来就和真人一模一样,令我惊叹不已。我本以为,街道很长,信步前行,原来是一张巨大的三维投影图。文友们纷纷站在投影图前合影留念,把自己融入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卢小夫社长在朋友圈里晒出与王小燕的合影时说:“王小燕大姐发来的照片,这背景好,像一位游子回到家乡和亲人相见。”是啊!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木,都浸透着张家界独有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拍照技术非常棒的杨想发老师,不辞辛苦为文友们服务。不要小瞧这样的举动,留给大家的是一份温暖、一种情谊、一个祝福!

晚餐,要去外面的饭店,我刚登上车,便听到王章钧大哥轻声喊:“兄弟,坐在这里吧。”我和他坐在一起,他指了指脚下塑料袋里的两瓶酒,眉开眼笑地说:“兄弟,这是我从家里拿来的两瓶价值4000多元的茅台酒,是专门招待兄弟你的,你可得喝点啊!”我抓住他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坦然说:“谢谢大哥的盛情,我不能喝酒。”他体贴入微地问:“兄弟还年轻,为何不能喝酒?”我毫不掩饰地说:“心脏不太好,脑血管也有问题,喝一点酒就难受。”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说:“那就不要喝了,身体健康第一位。”他扭头看了一眼邻座的卢小夫社长,真心实意地说:“那就把这两瓶酒贡献给小夫兄弟了。”卢小夫社长高声说:“感谢大哥!”旋而,他拍了拍我的手背,微笑着说:“兄弟,下次再来张家界,一定要把弟妹带上,就住在我家里。”我直言不讳地说:“大哥,您弟妹的腿脚不好,爬不了山。”他笑吟吟地说:“这个好办啊!咱家有车,拉着弟妹转转不就行了。”他的一个“咱”字,差点儿催出我的泪水。临下车时,他叮嘱我说:“兄弟,有空把你整理的太原王氏族谱资料发给我,好好参考一下。”我一口应承下来(从张家界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就把《太原王氏源流世系一线谱》发了过去。他及时回复道:“好,谢谢您!好兄弟!”同姓人虽初次相见,却亲如一家,有一股脉脉清泉从我心田涌出,润遍全身)。

宴席间,情牵一线。王章钧大哥频频敬酒,诚邀大家去家中做客。三杯酒下肚,便点燃了胸中的情感烈火。张家界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龙章海先生,站起身深情朗读了儿子龙张豪翼18岁时,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释放无悔的青春。翱翔于蓝天、驰骋于大海,报效国家是我从小之梦想!如今它离我近在咫尺!前途清晰而充满险峻,我怕吗?每当我想到这里,内心深处会隐隐作痛:离别时妈妈的泪花、爸爸渐多的白发,故乡的山水、亲情;还有我至亲的同学、老师……多少双手在挽留我,我多想与你们一起过着正常的生活!多想和你们一起欢笑、一起奋斗……但我不能,我必须选择梦想!既然是实现我梦想的路,我就不会回头,而会义无反顾走下去……自己选的路,爬着也要走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祖国养育了我近18年,现在也正是我报答你的时候了!”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令我感慨万分!作为身穿戎装30年的的我,更是心海翻腾思过往,目光坚定向前方!

来自广西玉林的徐富雄老师,是一位激情澎湃的人,他当场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加上他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令人在赞扬之余,又不禁捧腹!文友们相聚在一起,不管年龄大小,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使得现场别有一番情趣,引来其他桌的文友前来观看助威!欢声笑语里,真挚的情愫已成风中细语,如烟往事却清晰可触。肆意的欢畅,让每一个节拍、每一句祝福,均敲打着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翌日早餐后,我们乘坐大巴车,直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家大院。途中,导游小熊清唱的一首民歌《哥在山顶打一望》,让我禁不住陶醉其中。好的民歌就是这样,不管是激昂的,还是抒情的,都会永存于世间,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产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效应。

来到湘西第一宅“田家大院”,我悄然漫步于千年土司王府,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了解和感受田家千年文化的深邃、百世血脉的厚重。在这座大院里,演绎了田氏一脉名门望族充满传奇的故事;演绎了朱镕基与老院子的因缘故事;演绎了田家先祖田承满,拜鬼谷子仙师的第37代传人易家德为师,精通兵法、道法,奇辩之学,易占之学,并供奉鬼谷子仙师座骑天门山瑞兽为田家的守护神,代代相传的故事;演绎了而今“张家界鬼谷神功训练基地”的故事。由于鬼谷子王诩,是我的5世先祖,他能够被世人如此尊崇,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参观完田家大院,参会的文友们便兵分两路,一路去天门山,一路去森林公园,我和王小燕、卫文英、李婷等文友,选择的是后者。

因我们一路共8个人,导游小熊带领着乘坐上一辆依维柯。天阴得很浓,车行驶在大山之中,好像一条小船,在绿海中穿梭。山中云雾缭绕,恰似一幅水墨画。车行半路,天空又飘起雨来。

进入森林公园,雨渐渐大了起来,气温骤降,我赶紧从手提包里掏出羽绒服穿在身上。因预约进入景区的时间是11点到12点,没有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只好在一家小吃店里购买了两包面包。王小燕、卫文英、李婷,即刻拿出一块面包边走边吃。导游小熊走过来微笑着叮嘱说:“山里有猴子,不要把装有食物的塑料袋拿在手上,太危险,可以装在包里,别让猴子看到就行。如果你们正在吃,猴子要的时候一定给它。”果不其然,走了没多远,一只猴子便从左侧山坡上跑下来,王小燕赶快把手里未吃完的面包递给了它。它毫不客气,抓在手里就吃。

在入口处的一块石壁上,镌刻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9个金色大字,这是国家林业部原部长高德占,于1991年元月的题字。导游小熊说:“这个题字的背后,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原来,这里叫做张家界林场。据说,在开发前,有个香港人想花7个亿买下这个林场。要知道,在80年代,7个亿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因为数额巨大,人们不敢擅自作出决定,便上报给国家。高德占部长派人前来考察后,发现这个林场是无价之宝,便作出一个英明的决定:林场绝不能卖,也不能私有,而应该保护。正是他的决定,挽救了林场的命运,最终在1982年被开发为国家森林公园,利国利民,影响可谓千秋万代。”稍停片刻,小熊又深挚地说:“多亏了这片山、这片林,不然的话,我早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了。”言语间,显示着他对家乡的感恩之情。是啊!作为一个张家界人,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有善良的乡亲们,深深地感恩家乡给予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行进途中,我看到一伙游客,围着一只正在剥橘子的猴子拍照。我凑上去,看它旁若无人地自顾自吃,禁不住大笑起来。从它的眼神里,我看不到一丝的恐惧。转念一想,它何惧之有?这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好诠释吗?!

沿着右侧平整的水泥路一路向前,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始终在小草和树木的簇拥下潺潺流淌,哗啦哗啦的声音悦耳动听,恰似美女在低吟浅唱。抬头远望,高耸入云的山峰、高大挺拔的树木,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那云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使我有一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

坐上景区游览车,很快便到达索道处,一个缆车可坐8个人。坐在缆车上,透过玻璃窗,外面的景致,亦是时隐时现,有的山就像是一根根粗大的石柱,直指苍穹。因被云雾遮挡,看不清楚它的真容,雾里看花、犹抱琵琶半遮面,也是一种美!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便来到山顶,导游小熊带领我们冒雨前行。他边走边温馨提醒:“雨天路滑,注意脚下。”简约的提醒语,令我心中暖暖的。

登上黄石寨顶,有一座楼阁映入眼帘。导游小熊介绍说,这是六奇阁,因森林公园的“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树奇,以及珍禽异兽之奇”而得名。我们围绕在楼阁右侧的石狮子旁合影留念,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里的树木,更加高大挺拔,挨挨挤挤地矗立在步道两侧,犹似身穿铠甲的勇士,历经风霜雨雪,依然矗立在那里,用自己的生命笃诚地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峦。我站在步道边,手扶护栏,紧靠大树留下影像,将自己还算挺拔的身姿,留在了记忆里。我是想让挺拔的树木,见证我不服老、不畏难的老顽童精神!

十一

人们都说,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登顶黄石寨,山谷中的云雾更加缭绕缥缈,目及之处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我和王小燕、卫文英、李婷,正在“我在张家界黄石寨很想你”标志牌前留影时,忽然听到游客们的欢呼声:“快看啊!五指峰出来了!”我扭头一瞧,那五指峰仿佛五根刺破苍穹的石柱,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刚转身要拍照时,一片云雾就把它美丽的容颜遮盖地严严实实了,一缕遗憾袭上心头!

行走不远,有一块巨石耸立,我们停住了脚步。透过拥挤的人群,我看到上面有“张家界顶有神仙”7个橘红色大字,署名:朱镕基。张家界的山峰,是垂直挺拔的,像斧砍刀削一般,自古以来没有人攀登过,能够上去的那一定是神仙。加之张家界山顶,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大有一股仙气,好像是神仙的居住之所。我在巨石旁留下一张影像,算是做了一次神仙,未能拍下五指峰照片的遗憾,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十二

从山顶下来,我们走进了风景美丽的金鞭溪。此处分布着醉罗汉、神鹰护鞭、金鞭岩、花果山、水帘洞、劈山救母、千里相会、楠木坪、水绕四门等主要景致。身边的溪水格外明净,跌宕多姿,小鱼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鲜美,鸟鸣莺啼,人沿清溪行,胜似画中游。

身着一袭红衣的李婷,十分顽皮,一会儿站在溪水边,把双手合拢成喇叭状围在嘴边,高声呼喊,空山寂寂,声音空灵悠远;一会儿把双脚隐藏在花草间,右手握着雨伞,左手摆出耶的姿势,斜楞着身子,满脸笑容地等着拍照;一会儿踩着梅花桩,摇摇晃晃地行走,有几次差点儿摔下来,她扭头一笑了之,真个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一会儿又紧靠大树,双手背后、侧脸向上,作沉思状,一副亭亭玉立的样子,她笑言:“欲与大树试比高!”

小河岸边,立着一块褐色巨石,上面刻有李鹏的题词:“武陵绝景以峰称奇以松见秀以谷显幽。”我和王小燕、李婷分别站在两侧合照,用自己的身影缀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说实话,金鞭溪的流水声,更加清幽悦耳!正是受到碧水的滋养,金鞭溪的大山才更加高耸入云,树木才更加身姿挺拔。那山,有的似兄弟姐妹相依相伴、有的似母子亲密无间、有的似老人盼望儿女的归来、有的似恋人相互依偎。目睹那奇型怪状的山体,游客们异口同声赞叹的只有4个字“鬼斧神工”!大自然确实是不可思议,得需要经过多少年,才能铸就这般美丽动人的模样?!

再往前走,视野开阔,小溪欢腾,绿树成荫。在密林遮蔽下,我们行走在鹅卵石小径上,别有一种感觉在心头!大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人景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生命力是无穷的!我边走边想,张家界的魂是什么?蓦地,我明白了,天门洞开纳天地灵气,石英峰林铸乾坤风骨,融自然奇绝与人文底蕴的精神图腾,便是张家界之魂,这是绝无仅有的。

下山途中,我一直在想,细雨绵绵,云雾缭绕,这就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张家界的奇峰妙景,就是一位绝世美女,哪能够随意露出真容呢?!

十三

进入武陵源景区,绵绵细雨依然在下。我想,老天或许是为游客千里迢迢的探访而感动落泪吧?走在峰峦间,我发现一个特点,不论是松树还是竹子,不论是杉树还是白栎,全部是挺直腰杆,争先恐后地向上生长。

从探索生活小百科中,我得知,树木作为自然界的生命奇迹,其茁壮成长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阳光。阳光不仅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为树木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还是决定树木生长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茂密的森林中,树木密集分布,彼此的空间显得尤为珍贵。因此,每棵树都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垂直空间内争取到更多的阳光照射。森林里的树木之所以长得又高又直,是它们为了适应环境、争夺阳光而采取的生存策略。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竞争的残酷性,也展示了树木在逆境中求生存的顽强意志和智慧。正是这种不断向上的生长动力,塑造了森林中那一棵棵挺拔的树木,成为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棵树木都有它独特的根系,它们或深或浅,或疏或密,共同构成了森林的生命之网。我看到,身边的那些裸露在外的树根,如蟠龙,似裂岩,亦像百岁老人的手指,粗糙而有力,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我发现,有的树根还环抱着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其蓬勃而又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大自然中的奇迹。

十四

贺龙公园,是为纪念贺龙元帅转战天子山而建。屹立在“云青岩”上的贺龙铜像,与大自然连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该铜像,铸于1986年,高6.5米、重9吨,为我国近百年来塑造的最大一尊铜像。铜像背负青山,面壁神堂湾,凝重、庄严、和谐地统一在青山绿水的画图中,逼真再现了元帅的鲜明形象。只见身着军大衣的他,浓眉大眼,八字胡须,右手小臂提起,握着烟斗,微笑着注视家乡的石峰峭壁。元帅身旁有一匹铜铸战马,尾巴翘起,头颅紧贴铜像,似乎在等待主人扬鞭踏上征途。

元帅铜像前,虔诚拜谒的游客络绎不绝,心中满怀信念。大家争先恐后地要与元帅合影,一时间现场一片混乱。李婷见状走过去,组织游客在右侧排队,有序拍照。待我们拍照完毕离开时,哗啦啦,游客又一窝蜂地拥挤过去,打乱了原有的秩序。李婷呵呵一笑说:“瞧瞧,没人管就乱套了。”我感慨说:“是啊!人群是需要管理的。”

十五

站在天子观景台,远处的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均隐藏于浓重的云雾之中,只有近前傲然挺立的根根石柱,隐约可见。导游十一妹号召大家齐声呐喊,试图用声音驱散云雾,让奇峰露出真容,可云雾无动于衷。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我有点儿小感冒,嗓子有点疼,肺活量也差,没有喊出声。身旁的卫文英,声音最大且长,仿佛从九霄之上直落人间。山谷回响,苍劲嘹亮,清新动人,浓重的云雾,依然不为所动。我们无奈地挥手告别了观景台,继续前行。

猛然回头,我看到有一位老先生,左手举着一把天蓝色雨伞,右手紧紧挽着老伴儿的胳膊,步履蹒跚地走在人群里。这温馨幸福的画面,深深地感动着我,遂把这一幸福图景摄入镜头。趁着稍作停留的机会,我走过去了解到,他们是来自江苏江阴的游客。老先生名叫刘进发,他老伴儿的眼睛不好,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他都始终这样搀扶着。他爽直地说:“生命进入老年,只有老伴儿才是真正的依靠!两个人走到最终,只有真诚才是永恒的陪伴!”确实如此,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最乐意看到老年夫妻的恩爱情景。触景生情,我不禁想起和老伴儿的几次游览,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幸福!

十六

御笔峰,是天子山风景区的最佳景点之一,被公认为是武陵源砂岩大峰林风光的标志景点,堪称天下一绝。有诗曰:“视看西海云雾中,御笔峰端指长空。奇峰异石观景台,三山五岳败下风。”我纵目远眺,除了云雾还是云雾,根本看不到那高低不一,遥冲蓝天的3座石峰。不能白来一趟,我忙招呼文友们在“御笔峰”标志石旁留影,证明我们来过了。

导游十一妹,是一个长得秀气的女孩,1990年出生。如果不是她自已说破,我真的想不到,她是3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已经16岁。顺势,她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土家族的风土人情,那传统的哭嫁场景,更是被她演绎得惟妙惟肖,引来游客的跷指!

在山顶的一处台地上,有一座6层4重檐穿头式仿古楼阁,名为“天子阁”。据说,这里有好的视角,登临阁顶能一览天子山全景,远近群峰山峦尽收眼底,场面壮观。因是下雨天,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雾气,视野受限,哪里能一览全景?我站在楼阁下的台阶上拍照留念,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去,寄情于山水之间。

十七

“天下第一桥”是一座天然石桥,属张家界精华

景点,其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名。

立于最高处的木栈道,我手扶栏杆,俯瞰石桥。但见桥上苍松挺拔,气势巍峨;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使我有一种凌空御风之感。

踏着石铺台阶下行,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棵棵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从大地上撑起。这里空气清新,没有雾气,景色清明,大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美妙。我回过头来,要在此拍照,王小燕站在最前面,挥动右手;李婷位于中间,斜身探头,两只手摆出“耶”的姿势;卫文英最后,右腿金鸡独立,左腿蜷起,双臂伸展,呈老鹰捉小鸡状。我把他们眉开眼笑的个性张扬动作定格下来,便珍存下一个温馨愉悦幸福的瞬间!

跨过“千年放生池”,顺着最里面的石铺栈道向上攀登,又见雾气蒸腾,又听松涛呼啸,脚下的路好像也颤颤悠悠、摇摇晃晃似的,让我感到惊心动魂。幽谷之上,云雾之中,有两架无人机在航拍,簇拥在最下层平台上的游客,朝着空中挥手大喊。无人机航拍的画面,是大自然最真挚的馈赠,让我在赞叹之余,更添一份敬畏之心!

十八

乘百龙天梯,观袁家界美景,是我这次去张家界的一个欲望。它以“世界上最高、载重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3项桂冠独步世界;它是从水绕四门跨越万丈绝壁,通往袁家界连接天子山等机器凝固的垂直交通工具。我们是非常幸运的,最先进入天梯,选择到最佳拍照位置。天梯上升时,我透过全透明玻璃,欣赏到张家界一大绝景“神兵聚会”。凝望外面,那壁立千仞的石柱,如同身披铠甲的神兵天将,庄严而威武。我不停地按动手机快门,把那自然世界的奇观,全部收入囊中。天梯冲顶的一瞬间,我真切感悟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内涵。在天梯里看到的美景,实在是其它地方难以

企及的。

来到天梯下方一个宽阔的平台上,早已是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擦踵。诺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播放着百龙天梯的简介;高耸的石壁上,镌刻着著名书法家沈鹏的题字“世界第一梯”;怀抱小猴的母猴在木栏上悠然地漫步。我们挤出人群,相继在木栏的角落与猴子合影。看着那只母猴怀抱一只小猴,坐在木柱上安详地凝视着前方一角,静静地出神。小猴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双手抱住母亲的腰,头枕着母亲的双臂,一副安然自得的模样。我不由得想到,世间最伟大、最崇高、最深挚的爱,莫过于母爱了。

这里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仰视,奇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异岭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别有洞天,真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

凝视着眼前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山峰,我想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他老人家深情描写长征途中,山的不同姿态,借山的高、壮、坚等景象,烘托出红军长征的艰险,以及红军不畏艰难、英勇豪迈、擎天拄地的革命精神的心情。此时此刻,我的心海起起伏伏,有豪迈、有雄心、有壮志、有追求、有梦想!

十九

结束游览行程,导游小熊把我们直接送到张家界西站附近的住宿处。

吃过晚饭,我们自行前往72奇楼观赏。它位于武陵山大道1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分为天宫奇楼、烟火老街、72奇寨3大板块,被誉为“张家界文化地标”“夜经济新引擎”。

刚刚到达72奇楼大门,我们便偶遇迎宾表演队伍进场。两名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子,分列两边,敲响大鼓,强劲有力、节奏感强、富有律动、充满活力的“咚咚咚”声,令我热血沸腾。十几名穿着五彩缤纷民族服饰的女子,翩翩起舞献祝福。表演进入尾声时,有两位美女风一般飘到人群中,向观众敬酒,赢得一片掌声。

短暂精彩的表演,令我们意犹未尽,便围绕着大楼转了半圈,用心感受土家族传统建筑之美妙,并用镜头记录下72奇楼夜景的美好,用影像留住了难忘的欢喜时光。我们还在土特产店,购买了原味葛根酥,带回去让家人品尝。

二十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起床,步行来到张家界西站。合影留念后,先送李婷进站,我和王小燕、卫文英,再打滴滴到张家界飞机场。司机小伙很是健谈,给我们讲述了张家界的主要景点、住房条件、经济发展、市民健康等。快到机场时,他微笑着说:“如果登机时间还早,你们可以在周边转转,照张相什么的。”从司机小伙的身上,我感受到张家界人的热情洋溢。酷爱照相的我,自然不会让张家界机场留作空白。

飞机腾空,望着渐行渐远的张家界,我在心里说:“美丽的张家界,再见了,今生有缘,我一定再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