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夜彭城的头像

雪夜彭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5
分享

烟火里有个冷饭咀

鄱阳湖区有很多带咀字的地名。我住万镒咀,外婆住箬堑咀,姑妈住李家咀,姑婆住冷饭咀,

咀是什么呀?儿时我问奶,奶骂:一年死这么多,啷个不死你?嘴是么子都不知,嘴是,天哪,问得我头发昏,嘴是——没有嘴你拿什么馔?!

呵呵,原来咀是嘴。

咀音沮时,意为含住食物玩味。查无他义。

事实却不是,咀用得最多的是表地名,从诸多带咀地名看出,咀字意义是明显往水域伸出的半岛型地形。

汉语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为何没有咀或嘴表地形的含义?原来咀表地形是从明朝开始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时,元朝遗留下来的人口、土地登记的簿籍残缺不全,就重新进行全国范围的人口、土地登记注册运动。就是造黄册。对湖区特殊地形土地命名方法,应该是有过专门官员合议的,湖中大湾还名湖,小水道为汊,汊边土地为垅。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为首的官员指着自己手中的茶壶嘴问:像这样往水中伸出一蒂状的土地叫什么?不妨就叫咀。

朝廷为了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每年都派出国子监的学生到全国各地去调查人口丈量土地。每年都有新的被开垦的土地被命名、登记,到明晚期还在继续。

明朝都图制下的都昌县六都,大多数地面在古鄡阳城附近,地沉成湖,原住民四逃,附近未下沉的地面的居民也离开故土远离湖区。六都靠鄱阳湖地面一片荒芜,经历唐、宋、元数朝,到明朝有“湖广填四川”运动,六都地面才陆续有人迁入拓荒。六都北部靠山区的一些人在沉地成湖后没有离开故土,这些人是鄡阳的原住民。邱家垅村民就是。

土地开垦出了来了,有地可种,但必须向朝廷缴纳赋税。为了控制税源流失,就要逐年登记所开垦的土地。

土地怎么编名?无非开荒人姓氏加湾、汊、垅、咀。李家咀、景家汊……如附近几个开发人同姓,那就可能直接用开发人名字或其他地理特征。如万镒咀、湖下咀……

嘉靖年间的某日,土地登记者寻到输湖湾东岸邱家汉子开发的土地上去做登记交涉,附近好几个邱家人各占一方搞开发,东边则有几个曹家人,这是嘉靖年间的事。那是很不小的半岛,一年两年,开发了好大一片土地。邱公你好吃价啊,这么多土地,真真大财主了。这一片土地好长啊,送饭到地里来,饭都冷过湖(凉透)。这是奖奉的话,意思是家业真大。

俺是吃冷饭的命。邱公说。

只怕真是,你这娃这么大,是不是偷冷饭生的?

里长家三个儿子屋树头样高,接新妇是曹家修谱那年吧?才几年的事,冷饭怕是吃了好几回吧?邱公笑答。

冷饭好,吃起来不费菜。里长打圆场:您这片地就叫冷饭咀吧。

这就有了冷饭咀。冷饭咀是一片土地的名字,朝廷登记在册,为的是方便征收税赋。那时还无村。一代代邱姓人的房子多了起来,成了村,村在冷饭咀上,村名用冷饭咀代替。冷饭咀上至今只有冷饭咀村,但有些地名就会包含几个村。比如箬堑咀、对门咀包含十多个村庄。再如王公汊(登记注册为藏军汊)是汊名,涉及两岸垅地,有好几个村。但现在汊名淡化了,一般人心中的王公汊就是一个村。

朱元璋的兵在那里吃了冷饭?

哪里有的事。邱公去那个湖咀开发是明嘉靖年间的事,离朱元璋打仗有一百六十多年。没有人会把这块土地命名和士兵是否在此吃冷饭关联。士兵吃冷饭,是很普通的事,朱元璋是不可能到那里吃冷饭的;而且,大战鄱阳湖是农历七月开始的,八月中就结束了。其时的鄱阳湖区气候炎热,即如从下湖送饭去也就几里地。饭之冷,哪能钻到人心里去?

又有说,是邱家人去献食,回家自己锅里的饭冷了,于是这个邱家人所在的村庄就叫冷饭咀。这更荒唐,第一个邱姓人去咀上开发是嘉靖年间的事,怎么为尚在元朝的士兵献食?

冷饭咀就在输湖东岸,输湖之输,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在那里输过而得名。这个也很牵强。鄱阳湖大战的起因,是陈友谅围攻南昌,朱元璋率兵救援,陈友谅放弃攻打南昌转身和朱元璋决战。朱元璋封住湖口,把陈友谅军的退路断了。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怎么会躲到输湖湾里去?陈友谅又怎么会寻到输湖湾去把朱元璋打败?朱元璋又怎么会把战败的地方命名用于纪念自己的耻辱?还有说冷饭咀有六十多个烟墩。这个也不失虚妄。今日都昌县周溪镇地区确实有过一些被视为“烟墩”的建筑遗迹。明时“烟墩”就是烽火台,是军事情报站,发现敌情燃起烟火。一般十里地一个,最少的也要相隔五里地。说冷饭咀有六十多个烟墩是不合情理的。说那些“烟墩”是士兵的营房也不合理,把人关闭在地道里,根本没有作战能力,人家把门封死,再多的兵只能被饿死熏死的份。火烧战船的事都在湖上,千军万马怎么会藏在在小小“烟墩”里。朱元璋解南昌之围是大张旗鼓的,怎么着也不会在非常偏僻不在鄱阳湖主道的地方挖洞藏身。

其实那就是砖窑,烧砖用的,有存砖的砖堂,有运砖的甬道。或在明,也可能在朝。跟“大战鄱阳湖”无关。

冷饭咀是很美丽的地方。地方偏,湖岸有山林,巨树修竹,土地多而肥沃,民风淳朴。

我母亲有姑妈嫁在坑饭咀。姑婆姑公都很友善,我家极端困苦的时候,我的父亲母亲每每到冷饭咀访亲,得到姑婆姑公的馈赠。有竹笋、腊肉之类。我也去过几次。母亲的表兄叫谱生,这个表叔和表婶都是姑公姑婆样的好人。早年表嫂也曾专门到我家送蘑菇、竹笋。再下一辈有男叫丁兴,如今丁兴的孙子都好大了。冷饭咀人,过的是茅舍竹篱的田园生活,四季炊烟袅袅,不会吃冷饭。

细外公的儿子赛金子我叫舅,娶了姑婆的女儿,这是表姊妹结亲。幸运的是他们的后代非常优秀。赛金舅常在冷饭咀住,差不多可算半个冷饭咀人。

是不是当初搞土地登记的人不该编个“冷饭咀”的名,乡民听来如“讨饭咀”,说得无比凄凉,有文脉者解释涉及王者争霸。如今许多读书人想象那冷饭的端倪,版本都出了三四个,说云说雾。其实非云也非雾,咀而已。

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的淡水湖区,非常一致地把陆上往水中伸出的土地叫咀或嘴。

这个咀字,有了新的含义。可惜后来的字典对“咀”字的释义,忽略了这个内容。彭子认为,下次汉语词典编修,该加入这个。世事两面看,正是这个忽略,暴露出明朝全国土地登记的端倪。

冷饭咀有故事,九州大地上许多咀都有故事,都是人间烟火,怎么垦荒怎么稼穑怎么学手艺怎么跨过垅汊去提亲怎么供家养眷。吃冷饭的事或许难免,那不是好大的事。冷饭不冷饭,跟王家争天下狗蛋关系没有。

附:鄱阳湖区的咀

输湖东岸

鹞咀,是整个鄱湖区最大的咀,指的是泗山岛的主体,泗山岛和内地连着看,泗山岛就是个大咀。

泗山东北去有周官咀、莺咀(梅沙咀)、对门咀

泗山岛隔小水道往西,是陶家咀。

西北去不远,是大咀山,无村。

西汪西对面有一长咀,无名无村。

整个古柴棚镇,是一大咀,叫柴棚咀。稍小些论,有茅前咀。

继续北去,有冷饭咀。冷饭咀北对面有一咀无名无村。

邓家实为一咀,无咀名。

隔汊北有湖下咀。

湖下咀隔汊有郝公咀。

输湖西岸

柘咀,真正的咀部在董庄,可见有柘咀名的时候还没有董庄。

隔西汊有龙头咀。西汊北有雷家咀。

雷家西汊岸有詹家咀。

江桂里往南有一咀,无名。

老屋罗家、五房里是一咀,无名。

曹家垅隔汊西岸是义公咀。

彭家汊东是董家咀。

西是杨堑咀。

龙潭畈在于刘咀。

后于湾西岸是大田咀。

大田咀西北连着黄金咀。

吴家在青龙咀的地面。

后湖湾有万镒咀、孙家咀。

西河湾有高坡咀、大田咀、彭家咀。

西湖渡湾有畈上咀、石咀、渡口里、赤岸、枫树咀、东岸咀

都昌湾有炮咀、李家咀、涂家咀、罗家咀。

北庙湖湾有射里头、徐家咀、方家咀、汪家咀、李家咀、斓石咀、江家咀。

湖口造湖湾有王锦咀、徐大屋咀、沈樽咀、屈周咀、涂家咀。

陶沙湾有李家嘴,南港口有刘星嘴。

湖口湾有垄潭嘴、周家咀、汪家咀、李家嘴、毛屋咀、傅家咀

庐山市有红石咀、高家咀、肖家咀(流星山)

神灵水库有刘家咀、楢树咀。

永修松门山之东有瓢头咀。

波阳县珠湖区有裴家咀、曹家咀、纺绸咀、横头咀、司马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