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夜彭城的头像

雪夜彭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8
分享

百世先祖知是谁

比如您姓蒋,遇到蒋姓人,哎呀,本家,该如何称呼?

您三十九世呀,我四十一,该称您叔公。

那一世该是何朝何人?

我知在黄巢叛乱的唐。

有这么准吗?

有人得子早,还代代早,那不就差出许多?上溯四十世怕是北宋哩。事实却不会。按理说,一代人可能二十年,也可能三十甚至四十年,如是代代早,一百年可以有五代,千年就有五十代,现实的情况却找不到千年五十代的人,任你何姓,千年就是三十到三十五代。如是明朝同祖,至今旁系之间差不过三代。差三代近百年,这是以六百年为基础的。

汉高祖元年至今二千二百三十年,后人多数在七十三到七十六代。

就说孔子到孔祥熙有七十五代,平均每代人占35年。

前不久,读到一篇家族文化的文章,唐朝一个蒋公,到明朝有了108代人。这明显出错了。唐到明跳起来算够九百年,不足三十世。

平均一代人要占掉三十多年?古代人不是寿命短吗?

这里面的缘故有:生男生女的大概率各五成,如是生女,则下一代不在本姓之列;另外生存率偏低;还有一夫多妻、战争、饥饿、疾病等因素造成很多男性不能婚配。彭子做过专门统计,多数姓氏的人,平均是三十年左右一代。

就是说,基本可以按代数上溯朝代。三十岁人上溯到第十代,基本可以确定在乾隆或雍正年间人。

那我想上溯一百代查看我的祖先?

这可有些为难您的家谱文化了。

上溯一百代前,就是三千年前,是公元前988年,西周时期。这时候中国多数的姓还没有产生,只有“老百姓”,比如姬姓的周公旦,第三个儿子分封到的土地叫蒋国。这个人就以“蒋”为姓叫蒋伯龄。他的后代从此都姓蒋。如今天下蒋姓皆源于此。

老百姓之一的刘姓,始于刘累,这个人的前辈姓姬,夏朝第十四代君主孔甲手下一个靠养龙活命的人。

刘累出生的时候,家人从他的手掌纹看出了“刘累”字样。应该是左手有“刘”,右手有“累”,就以刘累为其名。

因为养“龙”一说,让人觉得那事儿像虚构。文献记载“时天降雌性二龙……”所谓龙,应该就是鳄鱼。可见此前已有龙的概念,时人把突然出现的鳄鱼理解为龙。孔甲很喜欢那两只动物,就让刘累学技术负责为他养“龙”,养得不错,由二变四,刘累就得到了“豢龙氏”的名号。后来死了一条,刘累怕孔甲怪罪就远走他乡,此后刘累的后人以刘为姓。

但刘氏家谱查不到刘累到高祖刘邦的世系。只能见刘邦前数代。作为“老百姓”的刘姓,也无法上溯到前一百代是谁。

苗民却能查到他们两百多代以前的先祖。苗民在清雍正年间才被“改土归流”,此前无姓,记录先祖的方法靠口口相传。父子之间,父亲名字的后一个字是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尹久—久养—养乔—乔波……苗民很重要的教育内容是从小背诵自己家族的名字表。在雷山县苗民博物馆里,可以查到二百多代前的苗民先祖蚩尤。

苗民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每一个苗民的成长过程中记忆先祖是必须完成的人生内容。这很有些人为的艰难,但这样的艰难在“律法”面前不算什么,长大后的苗民可以随便背诵自己的先祖名字。炎黄子孙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先祖,那当然要容易很多。就是这个容易,却让后人懈怠了,没有什么人会真的背诵自己先祖的名字表。汉朝到民国都非常尊崇儒家文化,孝敬父母,力求不忘根本,但一般人并不能口述出自己五代以上的先祖,甚至三代已不能。

不算祖婆的话,单线百代先祖的名字最多二百个汉字。把记忆这些文字把这作为孩童必修功课的话真比苗民凭语音记忆先祖名字表容易很多。就把这作为孩童学习汉字、书法的起点没啥不好。

其实可以分段记忆的,按夏商周秦汉……这样的时间段分开记忆,不但整体容易了很多,而内容更多了历史、人文内容。

要是能在人名上标注其简单生平,那是非常不错的,哪怕几个字的内容也行。

这涉及到族谱的编修。

传统祖谱的编修体例,按层级记录派名、出生(死亡)年月日时,娶何妻,生何子,女适何门。可以有赞语,无非内容朦胧的诗句,当官的有官名。看上去很完备,其实非常内容贫乏,只有文字信息,少有人文内容。

公跛左脚,高八尺,嘉靖年间尝于田头扳到牯牛,终生不与人斗殴,寿八十。如能这样记录就灵动多了,能被后人记住的概率大好多倍。

又如:公貌不伟岸,少言,尝跑至县城与主簿房秉正下棋,继之空腹跑回,来回凡一百二十里。这也有很鲜明的形象。

最平淡无奇的记录可以是这样的:公少时家贫,个矮发少,淡眉细眼,四十始婚,连得三子,两子成器,得三孙,皆稼穑。这样的平淡无奇也成了一种特征。

今日,修谱文化大兴,很多姓氏二十年必大修,但谱载内容如旧:公生于公元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娶某县某乡某村某女,生子一某,女一某……

那后来人读谱,也必然是一过了之。

如是路遇,问起其曾祖之父母何人何寿何功德何秉性及存终年代,那必然是一脸茫然。

一如今日,表兄弟相见,舅表问姑表姑妈曾祖何名?

或问对方:戊戌变法时兄祖何人

这个呀,我真不知道,要到谱里查呢。

你不读谱、记谱吗?

谱在祠堂里,谱箱里锁着,一年一拜。

哎呀,真不曾;何只我,你也是。至于戊戌变法时我祖何人,谱里也不载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