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夜彭城的头像

雪夜彭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0
分享

武陵有人遇到仙

司马曜当皇帝的时候,有个打渔的武陵人遇到了一件怪事儿:许是遇到了仙,他在仙界住了好几天。

那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去打渔,春上的天气,人在东风里感受了暖,就想些暖心的事儿。不知为何,脑子里懵懂起来。那人并未自省异常,只顾划船行路,不记得过了多久就到了很陌生的地方,也不知道行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的草很鲜美,每一棵桃树下都有很多落花;那景色远看近看都美得令人眼泪汪汪。哎呀,这是什么地方?渔人继续划船,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去看看。

至一潭,是溪之源头,潭三围为山体,上多巨树,隐隐有泉声。寻声看,忽见一白鹭从一簇金樱子花处咯的一声飞出,悠悠然往桃花盛处去了。渔人透过金樱子丛 ,隐约见一沙子净路往北,路尽处是石壁,壁上有一洞,隐约有光。渔人把船下了锚,忍着被金樱枝条的刺痛,下到那沙路上去,不很费力就攀上那洞口。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高度不一,最低矮处也能容一人直立。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前方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眼见得有三、四排,泥坯砖、青瓦顶,不见有断壁残垣。看得出土地肥沃,田野里黍、稷长得茂盛。村前有很美丽的池塘,水丰盈清澈,小游鸭在里面悠闲地扑翅。石板码头上有三几个身材袅娜的少女在浣纱。随处有桑,叶片肥厚有润泽的光。村后有大的竹林,新竹叶惬意地在屋后的山地上张扬。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欢快的鸡鸣狗吠从村里传来。寻路到村里面,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园里摘菜归来的村妇或是叱牛而过的耕夫,脸色皆平淡安详,男女衣着装束跟外面的人没什么大的不同,比起来倒是要整齐许多,老人和小孩看上去也都只有喜色没有愁容。

几个人见到渔人,显出惊异神色,主动问渔人是从哪里来。好似说武陵话,又不全是,带些吴源音韵,又好似还有些像舞阳人卖鱼的音调。渔人说:我呀,武陵人呀。到这里五十多里地吧?许有百十里?我今天船行得糊涂,不知道到底行了几多路。听说过武陵蛮没?相单程就是俺寨子里的,那是老古老古的事,俺那里人日子过得苦……哎呀,不说了,反正大细儿女风吹大。那是真没你们这里好哩。

人们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有灵泛善言的汉子说起村子的来源:我们的祖先,躲避秦时的战乱,拖儿带女,一帮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耕、织传家,不再出去,慢慢地同外界的人隔绝了。屋后三叔公的祖爷爷记得上辈传下来说我们是庸国人。三叔公曾发心去寻庸国都城,往西走了十天十夜,眼看到了一座都城,老祖高兴得跳过一条壕沟,不想竟跌倒沟里去,朦胧中呼救,得家人扶起,竟在自家床上。这里与外边,似隔咫尺,似差壤天。问渔人现在何朝何代,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渔人很开心地对那些人详细地述说他知道的事情,说这世上早已没有了庸国,如今天下九州皆归一统,国下有武陵郡,有长沙郡,你们这里不知该属何郡。说起世事种种,大家时而惊奇时而叹惜。不断有人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做客,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渔人后来对太守说,从来没有喝过那么好的酒。入口软绵,入肚即暖,三杯即倒,酣然一觉睡去,醒来神清气爽,头不疼,脚不软。渔人居住三天酒醉三天,想起家中妻儿缺衣少食,心有惭愧,执意辞别。多人苦留不得转而相送,有长者说:俺这里穷乡僻壤,不值得跟外面人说啊。

渔人往来时路寻归。明明来时弃船入洞后只用了片刻就进了村,彼时寻路三个时辰未果,怎么尽力也不得要领,眼看没了信心,狠心一舍长干,就做这桃花源里人罢了。待回头,朦胧中却见到自己的船。

沿着先前的路回,一路上处处插草标为记。渔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把船划到武陵郡,去拜见太守,把这几日奇遇境况作了禀报。太守惊异之,三年前有个渔夫入溪打渔突然失踪,苦主告有谋杀,县上着查此案久矣。乡人嫌县上办案拖拉,旧年中秋告到郡上。其人额前有一撮白发,昭然有股仙气,眼见就是此人。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还是迷了路,非常奇怪的是,那只在洞外的好大一片桃花林也寻不见。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下决心要去武陵溪起步寻那异境。不知因为什么,还没动身就病了,三个月不到人就没了。以后就不再有那谁谁发心去探寻——姑且把武陵人奇遇的地方叫桃花源吧。

这事儿应该不虚,虽然那事真伪只有武陵渔夫心知,武陵太守就信了他。太守好大的官,一个渔民吃饱了撑的去虚构一个故事骗他做甚?搞不好会掉脑袋的事儿啊。过了好多年这事儿传到陶渊明耳朵里去了,陶渊明也信了,而且做了很细致的勘察。陶公知此事时武陵渔夫早已从地下去了桃花源。陶公也曾从武陵溪动身很认真地查找,而且真是桃花开的时候去,也都毫无结果。

陶公还是记得这事儿,很认真地写了《桃花源记》。

读那么多书,一个月五斗米不愿赚,脑子里老想些采菊东篱下的事儿。这样的人思索桃花源的本意何在?

有人说,武陵渔夫那天是遇鬼了。春上花开时,是最惹鬼的时候,一个人船行那么远,那当然会遇到鬼。你想那源中人,秦时入那境地,与外界隔绝许多年,衣着竟和外面无异,这是人间哪里可能的事?多半是晋时人对先祖烧化的当朝衣着,阴间人收到,才能秦鬼着晋衣啊。

这话不对,鬼蜮什么样,没人说得清,但绝对不是桃花源那样。人说地狱十八层,人家那里茅舍竹篱,就有一层的瓦屋,见人不用作揖下跪,不讲层级的。

又有人说武陵人是不小心跌入了仙境,有幸见那仙家光景。那当然就是武陵人原是有不错的福分的,大约就该是有仙骨吧,因着某种因果,在俗世里做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修行,也该是仙境管理者的一时疏忽,他偶然又必然地到那仙境里去了,再受三天神仙日子的造化。

仙境里该有什么?也无非男耕女织,有劳有获,有饭吃,有衣穿,有泥屋遮风挡雨,老自老去,少则日长而已。嗯——再就是,仙心简朴,无诈无欺,爱我爱他,夫唱妇随,喜心常有。

原来仙境是这样的啊?没有玉皇大帝、皇母娘娘吗?没有太上老君、二郎神之流?没有天蓬元帅、弼马温都是子虚乌有的,救苦救难观世音也不见经传?

仙境里,神与神是平等的,不需跪拜,不需苦苦修行。

许多人得不到的,让一个捕鱼汉子得到了。

也或者只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让一个捕鱼汉子首先想到了。

陶渊明没有虚构,或者他并不是刻意要虚构。

他是个天才,一是真能做到不赚那五斗米,衣冠一挂,转身就走;再是刻意不想那世上许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一艘独寻幽径的渔船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