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山边有一片橘子林,那是我儿时的乐园,走着蜿蜒泥泞的小路,穿过片片的玉米田,听着鸟儿的歌唱,不知不觉间就能找到这片橘子林。它不过是万千橘子林中最普通的一片,却也是最特别的橘子林。
“啊咿呀哎咿呀哦 哎咿呀哎咿呀 哎咿呀欸……”
春天,儿时的我坐在田埂上听着奶奶婉转的歌声,好奇的探索着这片乐园。听着时不时山林里传来的鸟叫声,鼻尖里传来独属橘子花香的气息,这是独属于橘子林的清晨,翻开橘叶便见有条毛毛虫软软趴地在上面,我准备伸手触碰,可不知道本应该在橘子林深处除草的奶奶突然冒了出来。
“哎哟,幺儿不要摸啊个,等下手杆长泡泡。“
我宛如做错事般把手背在身后,等奶奶走远后又悄悄把毛毛虫捏在手里,感受着大自然奇妙的生命力,不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快应验,手上传来不能忽视的痒意。我迅速把毛毛虫丢在地上,把手放在橘子树干上搓了搓。身体上的痒意得到了缓解,但心里的却有着滔天的恨意,于是就把毛毛虫埋进土里。
正准备实施我的“酷刑”奶奶这时便叫吃饭了,我便忘记继续下去了,撒欢地向奶奶跑去。不知为什么,或许是山上的空气太过清晰;或许是在我熟悉的橘子林;又或许是奶奶的声音太过安心。这只有蘸水和最简单的素菜我都能吃的津津有味,这味道时后来我长大之后再也吃不上来的味道,不过都是后来的事了。
“哎咦哟~哎咿呀欸~玛勒~玛辽勒……”(布依山歌译为:来吧 来吧)
我本在橘子田间玩耍,山的那头传来吆喝声。
“嘿,幺妹!你们要回家没?“
奶奶听到我小伙伴的吆喝声,停下了锄地的动作,笑着对我说:“哦哟,二妹们读书回来了,你不答应她们吗?“
听着同伴们的吆喝和奶奶的笑声,我本来要回答“我们一会就回去“在听到”读书“的字眼声音便渐渐弱了下去,我听着山的那边路上的笑声逐渐变远,心里泛起难过。我坐在石头上问奶奶,”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二妹一样去上学?“
“等你长大就能去上学了。“
“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等你能像我一样锄地就是长大了。“
“我现在就可以锄地!“说完举起奶奶给我弄的小锄头,象征性地挖了两下。
“那不行啊,得再等两年。“
“两年是什么时候?“
“就是明年的明年 。“
听完奶奶的话,开始无比期待长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也许是跟二妹一样能和同伴一起走在路上一起玩耍,还能知道山外的世界,没准还能知道爸爸妈妈到底去哪里工作了呢……于是从现在开始我无比厌恶这橘子林。它成为了鸟儿想要自由的牢笼,困住了要远走高飞的理想。
“白然不咯“(布依语译为:回家了)
听见奶奶的声音,我迅速收拾好东西,趁着还没落山的太阳,拉着奶奶的手回家了。
金灿灿的阳光洒在那片橘子林上,我回头去看,知道下次见面与它见面是藏在秋天里,又大又黄的果子会让我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新年,微风吹着树枝摇曳,是它在跟我们道别,一大一小的背影连着地上的影子慢慢变小,直到消失不见,留给橘子林的只有山里的寂静。
后来我长大了,也如小时候幻想的一样读了很多书,学会了很多知识。我终于有力气像奶奶一样锄地了,但奶奶老了,腿也在几年前生病后不能自如行走,再也下不了地。橘子林也在奶奶生病那年也病了,树叶枯黄枯黄的,结出的果子也不像以前一样有大又甜,反而又小又酸。前两年父亲正准备把那片橘子林砍掉,在那种一片庄稼,奶奶说什么也不准父亲砍,父亲只好作罢。
我起初也不明白一片快枯死,毫无价值的橘子林留着干嘛,常常劝着奶奶同意父亲砍掉。奶奶也总是笑着不说话,等到每年开春就指使父亲和小叔去施肥除草。到了秋天结果奶奶时常拿着果子打量,笑着说“这果子没有当年我能动的时候结的好,肯定是你爸爸他们不会弄。”
后来看着奶奶拿着我小时候的那把小锄头锄着花盆时,我终于明白那片橘子林不是普通的橘子林,那是奶奶操劳一生的勋章,是一起在田埂间劳作的战友。
现在我无比希望橘子林真的是牢笼,能困住时间和健康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