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到那个早晨,回到那个睡眼惺忪的早晨,就像仿佛回到了那个早上,春天是四季轮回的开始,也是冬天的结束。
我也是坐不住的这里瞧瞧那里瞧瞧,听着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看着麻雀飞进别人家红砖墙的缝里,看着远处的山。
春天是我喜欢的季节,可以看到家对面的山上各种各样的树开花,开着黄色,白色的花,虽然相隔甚远,但一棵树上全是白色的花,在整座山头里,显得如此的独一无二,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座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坐在门口我看见奶奶菜园里的油菜花也不在长出嫩绿的叶子和嫩绿的芯,开始慢慢长起来开始长出花苞,开出黄色的花,油菜花:“和有财花”还有点谐音呢!油菜花争着开花,蜜蜂快速舞动的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蜜蜂忙着采蜜,谁也不打扰谁,各自做着各自的工作,连我偷偷的看着蜜蜂,蜜蜂也不觉得害怕,我要去碰了那只蜜蜂,我想蜜蜂只会慌忙的飞走,肯定不会想来叮我,蜜蜂也只是安静的在花上走来走去。
蜜蜂来来回回在油菜花蕊里采蜜,蜜蜂只在花上面稍作停留,然后把采集到的蜜挂在自己的脚上,采够了之后,就会有两个黄色的小球在其脚上,显然都是蜜蜂采集的花蜜,蜜蜂再次飞走,把最香的蜜带回蜜蜂巢里,蜜蜂一点又一点的建造的甜蜜家园,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人类,人类享受着甜到心坎里的蜂蜜,享受着蜜蜂辛勤采集的百花蜜。
一到春天,春天的各种景色,总是出奇的美丽,坐在门口只为感受着春天带来的一切,新鲜的空气,早起的鸟儿,人未醒,耳朵里早已被叽叽喳喳的小鸟声所替代了,听见小鸟喳喳的叫声,也该起床了,但春好,也舍不得从床上爬起来,春天好,春天妙,但冬天冬眠的蛇也开始在慢慢的舒展自己的身体,准备出来觅食,蛇,我最不期待和蛇相见,天气越热,见到蛇的几率可太大了。
我怕蛇,所以四季的天气能不能只能是冬天,这样蛇就不会出来活动了。我好自私,为了私心却希望四季只剩下冬天。虽然这个私心是我怎么希望都不可能。
现时常能想起,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厕所附近的路上看见过蛇,打小就怕蛇,看见蛇的第一反应是跑,边尖叫边跑,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跑多远,只要跑得快,蛇就追不上我,总之先离开这个有蛇的地方,只有大人,会拿起棍子消灭掉蛇,害怕蛇伤害到路过的学生,但我肯定的是,蛇不仅仅只有一条,肯定有许多,只是藏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在学校里,同学们似乎不怕蛇,是又怕又要看蛇,同学们会大声叫着:“这里有蛇,这里有蛇”大家像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只是为了“看蛇”在一些竹林和一些小道。
小蛇活动的高发区域,但路过也只会特别留意脚下的路,能跑就跑,跑得快就没事,就生怕突然出现一条蛇,要蛇在自己脚上咬上一口, 不知道是走还是不走了,也不知这个蛇的名字,到时候去医院都描述不出来这个蛇,都是想象,最怕五步蛇了,拒说走五步就死掉了,还有竹叶青蛇,虽然一次都没有见过,隐藏在竹林里,只是我一次都没有好好观察过,可不想观察,到时候蛇咬盯上自己,跑也跑不掉。竹叶青也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细细的,一身绿色。
不过幸运的是,我从小到大到是没有被蛇咬过,印象中只记得和姐姐独自一起穿过那片竹林的时候,看到过一条蛇,当时我姐姐就背着我一起跑,后面自己下来,也在跑,此后的很多次,都不敢穿过那一片竹林。
小的时候,其实家里也有蛇跑进家里,还好发现的及时,蛇进家里也才一两次,不仅进蛇,还有青蛙,还是绿色的,绿色的青蛙,拒说很毒,次次都怕,只能让我奶奶拿着灶里的火钳子夹走不速之客。我奶奶还碎碎念的和青蛙说道理:“以后不要再进来了啊”青蛙也可能听不懂我奶奶所说的话。
春天我还在等我的“朋友”回来,每年都不会缺席的朋友,在春天等着他们从遥远的北方回来筑巢,看着它们在房子附近双双飞舞,那会还小,地理知识也还少,不知道燕子从那里飞回来的,也只好说着燕子是从寒冷的北方飞回温暖的南方,
一到春天,燕子就会如约而至,北方在小的印象里只有寒冷,有雪,我很期待在北方看见雪,但至今也没有去过,北方是怎么划分的,但也从不知北方和这个小村庄距离多远。或许很远很远,我只能看到我所处的小小村庄里,记忆也仅仅只有在这片天空里。
我可以看见燕子在凌乱的电线上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高空的样子,下雨的时候一动不动的样子,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不飞到挡雨的地方,也要被大雨淋湿,雨过晴,我总能看见他们与天空的张开翅膀互相交错的样子,看见成双成对的鸟在天上飞舞嬉闹的样子,看见燕子飞的时而高时而低的样子,在有限的视线里,看见燕子,看见我所看见的一切。
燕子也在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南方的天气也在逐渐回暖,燕子们都在开始勤奋的在筑巢,在家门口前面的一大片菜地,它们开始衔泥来给它们的早已选择好的风水宝地来筑巢,燕子在用嘴巴衔了一口满满的泥,泥也不止是泥,还必须湿润的泥土,太干的泥土也还不行,也容易脱落,抬头往上看也还能看到泥土里面的枯草,两只燕子来回交替的衔泥,一口又一口的把燕子窝做好。
它们累了会在家门口的电线休息一下,窝也还没有做好,衔泥累了,还有一根地方休息,晚上的时候,也都是在电线上站着睡觉,这样睡觉也不知道会不会不舒服,第二天醒了,它们又再次出发找泥土,窝也一天一个样,燕子窝的底下也总是有泥土掉落下来,我看着奶奶一边抱怨燕子在家门口弄脏的地板,一边又拿起扫把,把地下的泥扫干净,我的好奶奶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心。
燕子掉在地下的泥,成为了我每次判断燕子是否在我家筑巢的方法之一,,我每次一看到这种情况,也都会感到很惊喜,燕子要在咱们家建窝了,而这个时候会第一时间跟奶奶爷爷说:“燕子要在这里筑巢”
每次燕子筑巢,爷爷也说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叫我们不要打扰燕子筑巢,燕子窝里地面也有一段距离,也打扰燕子不了筑巢,也就只能每天当做没有看见一样燕子,也只是让它们安安静静的筑巢。等到整个燕子窝的主体出来,我便猜测燕子就会在里面产下燕子蛋,虽然大致的过程我不懂,但是当燕子窝听见嘈杂的叽叽喳喳的声音,就知道,燕子肯定是生娃了!
当有了这样的声音,就能在小小的洞口,看见小燕子的黄呼呼嘴巴长得大大的,在不停的叫个不停,应该是饿了,但是一直叫也挺消耗体力的,等它们的爸妈给它们带食物回来,叫声更加的雄厚,了,但每次带回来的食物,也并不是很多,一个嘴巴能装多少的食物才能把这一群小家伙喂饱呢,等到它们羽翼丰满,它们也要尝试飞翔,虽然燕子窝离地面这么近,对于小小的它们也会害怕,要是小燕子没有飞起来,而摔倒在地下,要是没有飞起来,等到它们的将是冷和隔壁家家的猫猫。
但我记得很清楚,确实在地下看见了一只燕子,羽毛没有长齐,但在地上,身子已经发硬了,找了一个地方就把燕子给埋掉了,埋在了我家前面的泥土里。它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很伤心吧,看着自己的小孩摔在地上而无能为力。
每年的春夏,雨都非常的多,每到晚上在家门口站着,听着菜园之外的地方,青蛙也总是哇哇的响个不停,声音穿透耳朵,直抵大脑,让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把头埋进枕头里,只为那些声音,能有所减弱。但还是无济于事,困了自然就睡着了,一天又一天。
我也只喜欢在没有睡觉的时候喜欢听见晚上青蛙叫声,还有蝈蝈的声音,是嘈杂的,但一闭上眼睛,声音清晰就像录音带一样,在耳朵里面循环播放,唯独只有进入梦乡,那样的声音,才会短暂的离去。
青蛙的叫声,是沉闷的,就像是夜晚的交响曲,但这样的曲子也只能在晚上听到,在白天还有烦人的小鸟叫声。白天有属于白天的声音,夜晚有属于夜晚的声音,这些声音,在每个夜晚里回绕在这个村子里,直到早晨才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