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金海的头像

李金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8
分享

榆林:梦幻中的印记

7月,骄阳似火。我和友人同启明星一起沿着青藏高速、青银高速一路疾驰,直奔梦境中的陕北榆林。车窗外,酷热的天气带来了伏季特有的热浪,那股炽热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点燃,洒落在我的身上。当我逐渐靠近榆林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大为惊叹---黄土高原的沙漠地带,如今已是绿洲层染,叠峰翠兰,再也不见那漫天黄土的景象了。绿色的植被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环。

梦境乡情

进入榆林市区,终于与友人张燕、李向明相见,休息片刻后;我们便开始谈聊多日未曾的遇见。这才知道,今日的榆林大地已是今非昔比,它亦是物产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矿遍地皆有的都市,俨然成了陕西的 “有钱之都”。那丰富的资源就像是大地母亲慷慨馈赠的宝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与友人围坐在一起,她热情招待使我倍感亲切,推杯换盏间,开怀欢笑,此刻,仿佛我回到了自己的 “老家”,心中满是洒脱与自在。友情的温暖如同夏日里的一阵凉风,吹散了旅途的疲惫和炎热带来的烦躁。我们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畅聊着未来的憧憬与梦想,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之中,时间悄然流去。

第二天清晨,阳光温暖地洒在大地上。我在友人的带领下,踏上了寻踪古风古韵的旅程。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融洽。友人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着即将到达的地方------明成化年间的西川(今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建安堡的故事。友人说,当年这个长城曾经是抗击鞑靼侵犯而建造的,民众被战火惊醒后,加强边防就修长城,建营堡。当时镇守建安堡东门的30多名卫士,拼死抵抗,最终伤亡惨重。友人提醒我,到时候一定要看看那座城楼留下的痕迹,那是历史的见证。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如诗如画。远处高崇入云的南门城楼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几位缓慢行走的老者在东门楼的广场上,用浓郁的地方语言嬉笑地聊着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岁月的印痕,而平和与满足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吉祥。

友人陪着我,径直向高大的钟楼走去。站在钟楼之下,我仰望着它那雄伟厚重的身姿,似乎能看到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那斑驳的墙壁、陈旧的砖瓦,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悲壮。我抚摸着钟楼的墙壁,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让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我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呐喊声,铁马征战的激烈影像,就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气息复现。就这样那一幕幕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重燃,让我对这座城堡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印记。漫步于城堡之中,每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它古老的街道、破旧的房屋,就像是一本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去翻阅、去解读。我跟随着友人的脚步,穿梭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心中满是敬畏与感慨。难怪这座城堡更令我惊奇,更令我追忆。

梦境印象

我们在回子洲县的大道上,瞭望到那华灯初上的人民广场;已经成为欢乐与激情的海洋,载歌载舞的秧歌大联欢,情不自禁地使我置身其中。那些身着色彩鲜艳传统服饰的男女老少,肆意在空中舞动着手中的红绸带,仿佛一条条灵动的火焰染满夜色。他们的步伐整齐而有力,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活力与热情。欢快的锣鼓声、悠扬的唢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昂的乐章,敲打着我这个外来人的心扉。如此般的大秧歌,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的灵动,更是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承。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先辈们的英勇故事,每一声呐喊都蕴含着对革命精神的敬仰与传承。这种红色基因的联动性,如同滚滚春雷,震耳欲聋,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我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开始录音录像。我想要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时刻,想要将这份激情与感动永远留存。这一刻,我完全忘却了自我,眼中只有那舞动的人群,耳中只有那激昂的旋律。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感受着陕北红色文化的强大力量,看着那些舞者脸上洋溢着的自豪与喜悦,我看到了子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们用自己的秧歌方式传承着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是这个喧嚣的时代,在这样的场景里显得格外珍贵。我停下匆忙的脚步,回首陕甘宁历史,感受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同时,也更加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

谁能相信这就是陕北的的现实,而非梦幻啊。

梦幻中的山峦

回到酒店,友人告诉我:明天我们要去下刘家大院,感悟下“孝行天下”的氛围。由此,我们怀揣着期待与盼望,第二天沿着蜿蜒的山路,朝着子州县瓜则湾刘家大院进发。山路似一条曲折的丝带,在山间肆意缠绕,时而攀升至高处,让我们得以俯瞰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片绿意尽收眼底;时而又蜿蜒而下,隐匿于幽深的山谷之中,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一方宁静。车子在山路上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错落分布在山坡上,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这宁静的山野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路边的草丛中,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颜色点缀着这片绿色的世界。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神清气爽。经过一番颠簸,我们终于抵达了瓜则湾刘家大院。静思望去,大院古朴而庄重,那高大的门楼、厚实的围墙,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走进大院,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古老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无不彰显着当年主人的富足与品味。院子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偶然间在大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位热情的讲解员。她带着我们穿梭在各个房间,详细地讲述着大院的历史和文化。原来,刘家大院见证了几代人的兴衰,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也承载着无数家族的记忆。从她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刘家的繁荣景象,看到了家族成员们在这里生活、奋斗的场景。

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悠闲地聊着天,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洋溢着和蔼的笑容。我轻轻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他们那份宁静,可我在阅览每一间屋子时,都像是一个时光的胶囊,里面封存着过去的故事。来到大院的门口处,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座古老的大院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族传承的重要。它墙壁上高悬的“爱老慈幼 父慈子孝 谦和有礼 以人为善 邻里互助 诚信知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标识,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孝行天下的期许,与绵延着历史人文久长的底蕴,我喟叹着这不是梦中的传说,这是现实版的梦境啊。

离开大院的时候,我忍不住再回头瞭望这座古老的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庄重而神秘。我知道,这次瓜则湾刘家大院之行,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它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净土,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我期待着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再次感受这份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魅力。

当我们沿着绿色的山峦缓缓地回城时,这次陕北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土地的繁荣,更让我感受到了此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真挚的友情。我坐在车上,思绪依然沉浸在刘家大院的“孝行天下”之中。我期待着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去追寻更多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去感受那穿越时空的历史脉搏。或许,陕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将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渐渐地离开了榆林,我忍不住地回头瞭望这片土地,是它将我从梦中唤醒,告诉我真正的美就在人间,就在地上,即便你至今尚未发现,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犹如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已经成为我追梦中的神奇印记。

榆林,我会再来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