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金海的头像

李金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4
分享

重游张掖之

近日,我又踏上了张掖这片土地,那些沉淀千年的故事,再次如繁星般在我眼帘中闪现,仿佛是一条蜿蜒的长河,每一朵浪花都翻涌着历史文明的记忆,给了我一份别样的情感。

我漫步在张掖的街巷间,看到独立在欧式街十字路口的马可波罗雕像格外引人注目。他仿佛带着来自遥远西方的神秘气息,穿越了历史的重重迷雾,站在了这片古老的河西土地上。我想马可波罗在古时候的到来,宛如一道桥梁,连接起了东西方文化。在他的足迹所至之处,西方的奇思妙想与东方的古老智慧相互碰撞、交融。他将东方的富庶与神秘带回西方,又把西方的文化与科技引入东方,使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张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甚至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那独特的异域风情与本土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河西土地上独一无二的魅力。

边思边朝钟鼓楼方向走去,这座屹立在张掖市中心的古老建筑,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辉煌。我转圈般的寻览着它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无不彰显着曾经的荣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河西地区一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地。农耕民族在这里开垦土地,种植五谷,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而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以马背为家。尽管两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但钟鼓楼见证了无数次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也见证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它的辉煌从未改变,始终如一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两种文明的交融与传承。

就在我寻觅的过程中,无意间与河西甘州小调相遇了,那悠扬的旋律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我带入了一个遥远的时代。热情好客地甘州区非遗中心朱会婷获知我的喜好后,即可约来非遗传承人与我同喜共赏那悠扬的甘州小调韵律,仿佛时光都放慢了脚步。它的旋律,时而婉转悠扬,如潺潺的溪流,流淌在我的心间,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而高亢激昂,似奔腾的骏马,展现出张掖人民的豪迈与坚韧。

非遗传承人陈学军告诉我:甘州小调是地方文化,而今上升到多样化的层面。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用甘州小调抒发着对土地的热爱和丰收的期盼;在热闹的集市上,小贩们用甘州小调招揽着生意,为市井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烟火气;在宁静的夜晚,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哼唱着甘州小调,回忆着过去的岁月,那歌声中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甘州小调的歌词,多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温度。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着河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歌词,有的是对爱情的赞美,如 “郎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丛,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花花不红”,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有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如 “人生在世如做梦,哪有闲心去瞎哄,实实在在把活干,日子越过越火红”,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有的是对历史的铭记,如讲述着河西曾经的繁华与沧桑,让后人不忘先辈们的奋斗和付出。

此刻,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让我感受到了张掖人民的热情与淳朴,感受到了甘州小调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传承。我与陈学军老师谈聊着小调的来源和韵感,似乎是我盼望已久学习的开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甘州小调就像一剂心灵的良药,让我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找到一份归属感。

第二天,友人朱会婷热情地如同炽热的阳光,早早便将我接到了甘州老茶馆。踏入茶馆的瞬间,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那古旧的木质桌椅、雕花的窗棂,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茶馆里热闹非凡,茶香袅袅升腾,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朱会婷引着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还贴心地为我点了当地特色的茶。不一会儿,舞台上的表演开始了。

首先登场的是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她们的身姿轻盈如燕,随着甘州小调那独特的旋律翩翩起舞。那曲调宛如山间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淌,带着一种灵动与俏皮。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眉眼间尽是故事。她们时而旋转,裙摆飞扬,似是盛开的花朵;时而轻移莲步,又像是林间嬉戏的小鹿。我看得目不转睛,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接着,歌手们登场了。他们的歌声醇厚而深情,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词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我虽不能完全听懂每一句歌词,但那真挚的情感却能真切地感受到。有一首歌唱到了张掖的美景,那连绵的祁连山、金黄的油菜花田、壮丽的七彩丹霞,都在歌声中鲜活起来。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幅幅绝美的画面,心中对张掖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在表演的过程中,茶馆里的观众们也被深深感染。有的人跟着节奏轻轻打着拍子,有的人闭上眼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还有的人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现场的气氛热烈而和谐,大家都被这充满魅力的歌曲与舞蹈所征服。

友人朱会婷,在一旁微笑着给我讲解着每一个表演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让我对甘州小调以及相关的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这些表演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张掖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他们情感的寄托。这场在甘州老茶馆的视听盛宴,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张掖文化的独特魅力。那歌曲与舞蹈的旋律,如同种子一般,在我心中种下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我知道,这份记忆将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美好经历。

然而,我知道,自己只是张掖历史长河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明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明白,人类的文明是多元而丰富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期待着,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张掖,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领略历史文明的风采。让张掖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继续流传下去,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回来的路上,我细细品味儿着今天的硕果,甘州小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张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张掖人民的集体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甘州小调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但它始终顽强地生存着,并且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次我来到张掖,在张掖的街衢,山川的地貌间,观赏到的每一处古迹、每一段旋律,都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沉醉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感受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辉煌与传承。张掖,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用它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元。

在张掖,这座被岁月雕琢的城市,处处弥漫着历史的韵味。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一代又一代张掖人的心灵,使我感触到它是一座无声地历史盛宴之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