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左里右邻的头像

左里右邻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5
分享

云巅西藏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嗦,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韩红演唱的这首经典歌曲《青藏高原》,通过两段式高歌抒情,将青藏高原的神秘坦露在我们面前,直击我们仰望的心,去看那一座座山,去看那一座座山川相连!

西藏,一直想去,又一直不敢去。想去感受韩红歌里的梦幻蓝天,想去体验青藏高原的无限眷恋,想去丈量祖国疆土的庄严,可时不时看到有朋友去了高反严重,戴着氧气管的场景还是蛮吓人的,自己的身体状态允许吧?直到那年去了香格里拉,爬上了海拔4680米的玉龙雪山,随身携带的氧气瓶一口没吸,然后去了南疆站在了中巴边界红其拉甫界碑处,海拔5100米,感觉还好,这才有了去西藏看看的底气。

目标,江孜。先飞拉萨,然后在绵绵不绝的山路中飞奔,经过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乃钦康桑峰(海拔7131米),在盘旋山路上俯瞰羊湖,伸手抚摸似有似无、似远又近的朵朵白云,以稀薄的空气洗净一路的心尘,朝着云巅上的英雄城勇敢前行。

云巅下的布达拉宫

飞抵拉萨时已是傍晚时分,只能暂住一晚,由此我们看到了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在灯火的映衬下,布达拉宫显得尤为神秘。第二天一早,终于走进这座向往已久的宫殿。布达拉宫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备的宫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拉萨全城都能望见布达拉宫的“身影”。

“布达拉”是梵文译音,原意是“佛教圣地”。早在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而现在布达拉宫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纪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后续又相继扩建,终成布达拉宫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布达拉宫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文物约7万余件,典籍6万余函卷(部)。布达拉宫庄严肃穆,参观过程中默默感受肃穆庄严。还好,刚进来时,在高高的城墙下拍了张照,以作纪念。从布达拉宫出来,特地找了个位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50元纸币,将人民币上面的布达拉宫和眼前的实景来个合影,和上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下人民大会堂和100元纸币合影一样,特别有纪念意义。

云巅下的羊卓雍措

因为是路过,所以只能从山巅公路边远看山脚下的羊卓雍措,蓝天下的白云触手可及、蓝天白云下的湖湛蓝湛蓝,视觉效果特别震撼。海拔高,从车里出来,明显感觉呼吸有些短促,赶紧拿出手机记录这醉人的美景,真的有些醉的感觉,也许是缺氧吧。

羊卓雍措在藏语里意为“碧玉湖”、“天鹅池”,同时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在人们眼里,羊卓雍措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冬天,羊湖冰封,似素衣美女横躺在喜马拉雅群峰的怀抱里,春末夏初,牧人便将牛羊运到湖中的十数座小岛上,让它们悠闲地享用牧草,夏天湖畔水草丰富,正是牧人放牧牛羊的好季节,到了初冬,人与牲畜才重返湖岸。

远看,湖面有一种白色水鸟,随行的驾驶员告诉我们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羊卓雍措是一潭碧玉似的清水,湖边有一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洗澡,她的肌肤像白玉一般洁净,村中有一个农奴主看中了这位姑娘,要把她霸为己有,但姑娘已有自己的心上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农奴主。有一天夜里,农奴主躲在湖中,乘姑娘下水洗澡时,一把将姑娘抱出水面,要把她抱回家去,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一位仙女,她用佛珠将凶残的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死抱着姑娘不松手,结果两个人都沉入湖中,姑娘也被淹死了,第二天黎明,人们来到湖边寻找她,呼喊她的名字。突然,从湖中飞出了一只白色的水鸟。这只水鸟就是姑娘的化身。从此以后,水鸟总是在湖里戏水,在湖面上空飞翔。白云似的羊群,白色的水鸟,加上这个神奇的传说,使羊卓雍湖成为一个神秘“圣湖”。

云巅下的江孜英雄城

经过长途车程的一路颠簸,对西藏一山连一山的描述有了切身的体验。在车上,我牢记援藏干部王高安的教导:少说话,慢走路,车上吸氧不丢人。之所以牢记,因为有过教训,刚到乃钦康桑峰那儿,也就是电影《红河谷》拍摄地,心情激动啊,看到山上有红河谷拍摄地和海拔5020米的标高石碑,跑着爬上去,这下好了,跑了大概二十来步,瞬间呼吸紧张,胸闷,王高安在后面喊,海拔这么高,不能这么跑的。

关于江孜,曾担任日喀则市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的王高安在其所著《江孜脱贫——我的援藏追梦路》一书有详细介绍,也特别感谢高安兄一路为我们推介江孜。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王高安书中专门有一章节“年河藏韵”。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西藏军民在江孜以宗山为中心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从此人们称江孜为英雄城,电影《红河谷》再现了这段历史。1961年宗山抗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遗址位于江孜县城宗山广场,山顶海拔4187米,现存古建筑7064平方米。

江孜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镇,位于县城中心的宗山,既是江孜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又是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宗政府建筑遗址。位于县城西郊的白居寺,始建于1418年,是唯一的藏传佛教三大教派聚于一寺的寺庙,“十万佛塔”更是藏传佛教中唯一的塔寺。距县城2公里的帕拉农奴主庄园,是旧西藏八大贵族庄园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庄园,1994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帕拉庄园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贵族庄园,其建筑和财物基本保持原貌。援藏期间,王高安对江孜历史文化做了深入研究,其书中《白居寺的“包容”探源》、《帕拉庄园的矮门与“弯腰”》两篇文章值得一看。

回到上海,氧气多了,但很长一段时间,脑海里还是西藏的那山,那湖,那经幡飘舞,那虔诚膜拜的藏民,写下了这首小诗《西藏》——

西藏(外一首)

落地拉萨

朦朦细雨中

迷恋布达拉宫的恢弘

路过羊卓雍措

蓝天白云下

体味经幡飘舞的托随

萨迦寺的围合高墙

围不住旷世经书墙的神奇

冈仁波齐的转山

读懂了千年圣土膜拜虔诚

日喀则的衣袖

挥起了远山起伏遐想联翩

山,虽然不青

但冷峻庄严

水,清澈见底

惟水天一色

看了西藏的天

知道了什么叫蓝

吃了西藏的果

知道了什么叫甜

走了西藏的路

知道了什么叫自然

来了西藏

你,我,他

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通透

清醒

干净

天的距离

云,很柔

在一片深蓝中

触手可及

天,很近

我差点够着

低头看了看脚

原来

鞋子尺码小了

裹的太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