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天际线
当你漫步环廊,仰望天空
坐井观天的局促,滋生一种向上的力量
如同竹节爆响,总有一种比肩世界的冲动
当你登顶高楼,远眺四周
俯瞰天下的豪情,弥漫一路轻快的步伐
晨曦日落,是上下眼睑的距离
世界是平的,平视已足够
摩天大楼,不断改写这座城市的天际线
也多了更高层次的物语,阳光下
上海中心和一朵朵白云耳语着
金茂大厦同一群鸟儿聊的欢快
旁边的那一幢,也没闲着
和斜对面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抛着媚眼
也许,和我们一样,都在感慨
岁月有些波折,日子过得还不错
绿地旁边的那栋老房子
天井里倒影着经年的历史
尖尖的屋檐,度量着天际线的坡度
时光,如同额纹,一天天生长
黄浦江上鸣笛的江轮,作为见证
陆家嘴的天空,越来越厚实了
外高桥画像
有人说,这里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其实,这里就是一个惊艳的世界
在这里,汇集了全球的精彩,随你买随你卖
从这里,航程将周游世界,魔都邮轮载着你载着我
有人说,这里是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
其实,这里就是在赶海追日
在这里,创建了最大的保税区第一个自贸区
从这里,浦东一直在追赶,超越,领跑
有人说,这里是长江黄浦江手挽手的地方
其实,这里就是和你牵手共进
在这里,链接纷呈世界的这边和那边
从这里,穿越千年古镇的昨天和明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高桥的外面,就是。展翅的海鸥
在杨高路上定格翱翔的雄姿
引领川流不息的浦东
一起飞奔
张江晨曲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
海风经过一夜的酝酿
顺利抵达高科路两边的树梢
青春洋溢的一群人,从五湖四海赶来
无尽的渴望,驱使着,在狭小的跑道奔波
夜以继日,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
呼唤每一个键盘的滴答声
呼唤每一方药剂的反复测试
呼唤每一款芯片的存储空间
呼唤每一种机器人的臂展曲直
海风浸润时针,喷涌满天的霞光
天亮了,张江的天亮了
白天不懂夜的黑
黑夜更懂时光的珍贵
时光,就藏在一幢幢大楼的灯光里
灯光,就闪烁在不甘落后的人心里
一座城,簇拥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地铁二号线已经很快了,梦想更快
科学会堂已经够高了,探究的心志更高
祖冲之郭守敬李时珍华佗张衡蔡伦李冰沈括毕升
牛顿居里爱迪生伽利略法拉弟哥白尼达尔文
一个个名字,勾勒满江红的山水蓝图
高科路上的那一树树阳光
在张江生长,倔强的生长
金桥速写
金桥,曾经是一个村庄
四季炊烟袅袅河水潺潺
金桥,无疑是一座桥
一座金光闪闪的开放之桥
金桥,是刚性的,制造的实力
夯实了浦东的根基,坚实,牢固
金桥,是柔性的,碧云的红枫
映红了浦东的衣裳,时尚,靓丽
于是,金桥
有了帅哥的刚健,有了美女的柔情
在八公里长跑的路上
邂逅是一种激情的张扬,无论你是男女老幼
在小小世界杯的足球场上
交融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
春天,或者秋天,即便是冬天
智荟湖边,垂柳依依,波光潋滟
水中倒影,半城喧嚣,半城闲适
一棵树,智慧生了根
另一棵树,爱情开了花
还有一棵树,幸福结了果
临港独白
潮水退去时
滩涂上留下盐的纹路
和时间的裂缝
有一群人在这里种下朝阳的种子
它们发芽,生长
刺破云层,触摸星辰
一滴水,将一片土地围拢
朝夕相处的泥沙,只好背井离乡
滴水成湖,如同水的精灵
倒映着塔吊的骨骼
鱼群在钢筋的缝隙中游弋
它们是这片水域
最后的见证者
也是未来的预言者
岸的外面是海,海的外面
是洋,还有洋山,大的,小的
暮色中,集装箱堆积成山峦
灯火在玻璃幕墙上流淌
像一条发光的河
又一群人站在岸边
等待潮水再次漫过
将这座城市
带向更远的深海
海风带着咸涩的记忆
和未来的气息
临港,一座年轻的城
在潮汐中低语
讲述着
年轻人与大海的契约
前滩册页
在黄浦江奔腾的臂弯里
有外滩,也有一个后滩
前滩是因为在后滩的前面
藏在农田里看百年风云变幻
宛如一颗被时间打磨的宝石
江畔的微风是历史的低语者
乌泥泾镇坍入浦江的旧闻
诉说着临浦村和钱家滩的过往
鳗鲤嘴是旧时光的残页
在岁月的角落里蒙尘
码头的号子声,像沉睡的音符
被一日复一日的浪涛声唤醒
从海上皇冠纵身一跃的那一刻
开始复制外滩和陆家嘴的荣光
记忆的扉页,隐隐有一行字
向外滩致敬,向后滩靠拢
青铜的钟摆悬在海关大楼
租界的邮戳风化在砖缝里
万国建筑群是一本倒扣的史书
风掀开哥特式的折页
倒映出黄浦江的迷幻波纹
后滩正以芦苇生长的弧度
缝合工业锈迹与生态的静脉
老码头的铁锚沉入淤泥
新芽从混凝土裂痕中探出
前滩就如一场迟到的和解——
吊车骨架与太古里共享同一片暮色
此刻,黄浦江是液态的琴弦
外滩的探戈,前滩的摇滚乐
后滩的民谣,在浪尖上温柔碰撞
老船长在十六铺卸下风帆时
东方明珠正将星光编入两岸的风情
折页翻开,潮水退去,岁月的滩涂上
三个时代的贝壳彼此叩问:
有人用石库门的砖瓦重建记忆宫殿
有人用全息投影在双子山上眺望
将乡愁投映成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
度人度己的那艘船始终在江心打转
前滩像是在等待,等待失去的时光
直到所有倒影都成为
这座城市复调的韵脚——
历史与未来在此共饮一江水
醉成霓虹,碎作星群
(注:前滩系因浦东开发中靠近后滩而得名,地处黄浦江鳗鲤嘴段,曾有临浦村、钱家滩等村落以及小黄浦河。史传该地因西坍东涨而有乌泥泾镇坍入黄浦江一说,乌泥泾庙原址建有法华学问寺。前滩建有“海上皇冠”东方体育中心并举办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
祝桥素描
在祝桥的天空下
曾经飘溢四季的瓜果稻香
直到有一天,风从海上吹来
钢铁的羽翼开始生长
大飞机的影子掠过稻田
将风切成碎片
散落在曾经的阡陌之间
发动机的轰鸣
成了这片土地新的心跳
它震颤着每一寸土壤
唤醒沉睡的根系
和那些关于飞翔的古老梦境
工厂的灯光
在暮色中连成星河
流水线上
每一个零件都是一颗星辰
它们在工人的手中
拼凑出未来的形状
风,依旧从东海吹来
穿过机翼的缝隙
带着盐的味道
和远方的呼唤
祝桥,这片曾经的边缘
如今正张开翅膀
将世界的重量
扛在肩上
当大飞机腾空而起
我看见
一个时代的影子
在云层中,缓缓展开
像一首未完成的诗
等待风
将它带向更远的天空
川沙本纪
曾经以为很偏
不然怎么和江河一样名川
不然怎么和海边一样有沙
曾经以为很远
不然怎么有一条上川路
不然怎么开通铁路小火车
也许是面朝大海
也许是鸣沙有声
也许是子在川上曰
才知道她不偏,更不远
才知道她在人们心中是如此厚重
如果有一种名叫川沙的四季花
那么,春天,她是如此妩媚多姿
夏日,她是如此娇艳欲滴
秋季,她是如此金黄惹人
冬时,她又是如此水天一色
内史第的门楣昂扬向上
南市街的乡音难改
古城墙的砖石留痕
连民村的小河弯弯
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
一段又一段传奇的故事
一串又一串难忘的记忆
穿行在每一条马路
停留在每一个巷口
一种人文,一种芬芳
就是她风度翩翩的霓虹衣裳
如同时光,沉淀越久,颜色愈加鲜艳
更似满眼的春风,挽着你的手
一起走向未来
注:1.内史第,坐落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内史第”原称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名“内史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在“内史第”出生的名人包括黄炎培、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等。 2. 川沙古城墙位于新川路171号观澜小学内,始建于明代(1557年),抵御倭寇入侵而建。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
周浦记忆
一本家书,陈列在旧居里
封面有些褶皱,似唇语
一层一层地诉说一个又一个故事
不仅仅是家长里短。展厅的灯光
透过玻璃,穿越时空,翻开那段历史
从航头,到周浦,到欧洲,游子奔波
故乡的风筝线,始终系着,牢牢的
一封封,寄出的,未寄出的
粘贴着过往,收到的
都是读书人
旧居外面,时光并未停留
古镇早已更换了衣裳
花海的线条,一如对折的书签
写满了孩童们的欢乐
棋杆的葡萄,不是甜,而是太甜了
生活本该如此。隔壁的界浜
也不再是顾氏桃园聚会的传说
瓦屑电影院一排排的红色座椅
记载了曾经的繁华。沈西的那片树林
在小山坡,迎送每个晨曦日落
只待樱花盛开
雨中,咸塘港的永兴桥上
伫立一位似曾相识的时间老人
他从澧溪走来,向七家村而去
绞圈房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
晃动着经年的场景。永定禅院钟声敲响
池塘边的花开了,华谷里的读书声
唤醒第一镇的前世今生
航头叙事
浦东的版图上航头紧邻周浦
一南一北,千年前一起揽着东海
还有杭州湾。也许约上了康桥和新场
结伴同行,一起迎接日出,由海成陆
那些盐罐子,汤婆子,几只老灯盏
头枕历史与未来,承载梦想的变迁
航向岁月长河,故事悠悠流淌
每当隔壁的羊肉飘香时
垂涎这里蒸汽掀开竹屉的清晨
笋丁与鲜肉粒在呢喃中酝酿升华
下沙两个字,成了童年成长的记忆
边烧边卖的传说缝进历史追索的密码
一只鹤的青铜翅膀,剪开久远的云层
将河网织进稻田的经纬,自此打上了
乡村小流域疏浚的烙印,叠上了美丽
傅雷的墨迹未干,一页页家书在风中舒展
字字呵护着经年的叮咛,温暖不曾离开
白墙黛瓦的故居外,竹影替钢笔续写着
贝多芬的休止符,命运搬运着皎洁的月光
不远处的稻田低垂,如翻译家未落款的谦逊
盒马村的货架,叮咚的菜单
大麦湾陈列着算法驯服的四季
鹤西亭外的老农人用秧苗丈量潮汐
岁月在同一个指纹锁里,另一群人
交换着盐与硅的契约,何止是一日三餐
水韵长廊把蝉鸣编成数据链,一切鲜活了
皮囡头戏的剧情,太保书里没有的故事
蔷薇花开的日子,烧卖摊蒸腾的缕缕迷雾
正翻译这里的古老传说,鹤衔着盐粒降落时
泥土裂开一道霞光,一半埋着久远的诗行
一半,长出新生活的渴望
康桥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成为曾经向往的云彩
不曾去过剑桥
吟诵已久的康桥,路过
在浦东的每个晨曦日落
遇见川流不息的园区繁华
遇见浦东老宅溢出的乡愁
遇见电视塔发送的爱情信号
遇见朗朗书声传来的生活乐章
电台里,播放着歌声里的新娘
在周西诞生,在横沔长大
在开发开放的热土,小乔初嫁了
横沔老街巷口,有人浅吟轻唱
西沟港边,有人吹着笙箫
于是,岁月在生长,慢慢的
有了秀沿路上的金柳
有了百草园里的芳香
有了沔青公园的柔波
有了康桥花苑的艳影
有了百年平房的灶火
有了抬头即见的天上虹
康桥,无须悄悄的走
只须悄悄的来
这里
有你想见的云彩
注:1.徐志摩《再别康桥》。 2.康桥镇,地处浦东新区,源于1961年11月成立的周西人民公社(后改为周西乡),1992年周西乡北部康桥地区5个村与东邻横沔乡北部地区5个村共8平方公里辟建康桥工业区,快速发展中声名鹊起,周西乡更名为康桥镇。2000年7月康桥镇、横沔镇合并建立新的康桥镇。
新场古韵
新场,古镇
新和旧,随时光流逝
于江南水乡融为一体
牌坊,拱桥,依势而建
粉墙,黛瓦,比邻而居
弄堂,石路,牵手而行
一窗,一檐,相互依偎
一河,一桥,彼此凝视
一茶,一座,远近传香
一个转角,
偶遇千年的记忆
一叶小舟,
承载几世的风情
古镇,新场
旧和新,随时空穿越
在联合申遗中脱胎换骨
窗台上的那束花
隔离不了久远的繁华
沿街有些斑驳的墙
等着一场春雨来洗刷
石笋里,不再有盐巴的味道
石驳岸,不再有依稀的洗衣声
马鞍水桥下,月儿弯弯树影婆娑
跨河宅院外,游客多多接踵而至
一孔桥洞
透视的,就这么江南海派遗风
一窗阳光
温暖的,就这么小桥流水人家
注:①新场镇牌坊林立、拱桥众多,“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即是新场水乡商埠风貌的传唱之词。②新场古镇2019年与江浙10个古镇(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黎里、锦溪、沙溪、震泽、惠山)一起加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合申遗行列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如果申遗成功,新场古镇将是上海首个世界文化遗产。③新场古称“石笋里”,宋代迁盐场至此,即“新的盐场”。④新场镇双边水埠为“马鞍水桥”,古镇尚存马鞍水桥20余座。石驳岸和水桥,让新场后市河沿岸堪称“石头博览区”,被专家赞为“这里简直可以与丽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