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江生的头像

刘江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6
分享

尽在平横竖直中

尽在平横竖直中

——序《王儒敏书法作品集》

刘江生

 

王兄儒敏,渝北人也,早岁为军事教官,主讲军事学,以师严弟子高称道于解放军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执教有余暇,好书法、金石碑版、法贴字画。写赵字,酷似赵字;写魏碑,颇饶碑意。勤读勤写而力索,如饥渴之于饮食。中年转业于重庆市政府为处座,如鱼得水,胸次不同凡俗。

功在不舍,妙理遂成大观。他在转悟多师中,常枕王羲之《兰亭序》三个版本入梦,并致力于米芾、孙过庭行草。知天命之年后,见素抱朴,自感进入众妙之门,以方为圆,破圆为方,点画转折,济刚柔俊逸于毫端。他在静默的美学中,既跳出赵家藩篱,又不死拘碑字圭版臬;似晴之放皋,复具板桥之劲,潇洒而内敛,独具外朴内秀的气韵。

   求入高古浑穆之境,书法的流变离不了儒学学养,正如《庄子外物》中说,“饰小说以干县令”。相对儒学和书法是“小说”。“县令”就是需从小处、实处着手。儒敏对儒家思想的敏锐积累,也在转换成观念的突破与境界的提升,难怪近作体质古朴,气象瑰丽。其字态之长短,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苍茫雄厚,古气磅礴,一扫靡弱之俗气。

书法中要有人。“人“,不是传统的儒生,而是新的文化人格。儒敏在院校的书法讲座中又道:要防止脱离“道”,走向“艺”乃至变成单纯的“技”。正如鲁迅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所以,越是专业化越需要多科学的对话与会诊,具有道德塑造和形而上学意义的追求行为。以书若人然,他在古稀之年后的作品更有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可谓美矣,多为各界人士所收藏。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主席,他在中韩书画艺术国际交流展中,强调以书载道,讲:儒家艺术的美中之善,在于欣赏它的善中之美。“无声之音”,书法尤其成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书界评论他的字有王羲之、孙过庭等行草的“势”, 旁及文徵明、董其昌、于佑任等遗风,其笔力气势之恢弘,骨血之峻宕,拙厚之中稍有异态。修身而成书家,于当代书家中,亦足有一席之地也。

重庆地处西南,自古衣冠文物,不亚于中原,其书法崛起的“渝州现象”为当代书坛所瞩目。多年来,儒敏还担任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在重庆办有儒风堂,培养书法弟子。在守德循道中,将其书法作品集结出版,这“三希堂法帖”之外的“法帖”,也是让构思、想象、精神、智慧、思想、感情,尽在平横竖直中,这可是“肃肃如松下风,德望高引”的好事情。

祝儒敏兄泛舟艺海,质有而趣灵,风神俊爽也!

 

(江生,资深媒体人,中作家协会会员、重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散文网创委会副主席、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在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作品多次获奖;有著作9本出版,4本获奖。曾被中华爱国工程、中学艺术基金授予“中国时代新人物大型活十佳作家称号书法作品多为国内有识之士收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