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刚的头像

刘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1
分享

落花生

北方金秋,一墩墩花生从土中刨出—这是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当金黄铺满田野,大地用最朴实的馈赠教会我们:珍惜所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小学时,课本有篇许地山的《落花生》,文中描述一家人边吃花生边讨论花生好处的场景。那时,我对文字性的描述特别感兴趣,非常向往能体验到课文中写到的场景。于是,我放学后,就把这篇课文读给母亲听,母亲说:“秋天到,刨花生,你们就可以感受课文里的场景。”

村庄紧临沙河沿岸,土地浑厚丰韵,土质很适合种花生。花生种植也非常简单,上足肥料,除上两次草,到了秋天就会给你满满的收获。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所以称作“落花生”,老家人更多的称作“落生”。

每一粒花生都凝聚着沉甸甸的辛劳。播种时,母亲和姐姐弯腰蹲身,把一粒粒种子埋进土壤,盖上薄土,然后踏实。初夏的一场及时雨,花生的幼苗很快破土而出。一窝长出三四个探头探脑的绿芽儿,挤在麦茬旁边窃窃私语,这些幼苗吸吮着大地的营养,一日日绿得耀眼,充满生机。

秋阳艳艳,秋风飒飒,大地金色苍茫。村庄躺在金黄的怀抱里,格外幽静。清澈蜿蜒的大沙河,映着成熟的秋,哗哗流淌。

花生熟了,田间都是收花生的村民,花生躺在路上、院里、房顶上,成了村里最美丽的风景。夕阳西下,整个村庄沉静下来,“之”字形路上,一辆接着一辆,都是拉花生的三轮车,偶尔有一辆牛车走过去,车旁跟着吆喝的牛把式,给流年沧桑的乡村带来生机与活力,连梦都是一片金黄。

满地花生秧有些枯萎,正是刨花生好时候。母亲一抓钩下去,一捧花生脱土而出。她拎起花生秧,轻轻抖掉上面的土,欣喜地说:“瞧这花生,长得多好。”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胖乎乎,上面沾着湿润的泥,仿佛被翻出的珠宝,见了天日,大放异彩。我有些欣喜若狂,抢过花生,剥开尝鲜。花生仁脆生生,水分丰富,还带有甘香甜味,那种淡香里面有泥土的清新,还有阳光的味道。妹妹说:“新刨出来的花生真好吃。”母亲说:“好好干活,晚上回去煮一锅,让你们吃过个够。”

花生全部收回家,晒到院子晾干,母亲一颗颗挑,把瘦的、瘪的、坏的全挑出去,只留下圆鼓鼓、饱满的,装成一袋袋。一部分到集上售卖,另一部分成为走亲串朋的重要物品。家里亲戚在稻区的挺多,他们种水稻,不种花生。那时候,亲戚们虽不富足,但是亲情常在,你家送半袋大米,我家送几十斤花生,最朴实的农作物,却成了联结亲情和友情的纽带。

在家乡,花生吃法很多,煮花生、炒花生、炸花生……各有各的奇妙和滋味。随到镇上一餐馆,凉菜必有水煮花生、花生毛豆、五香花生等,其中深受村民喜爱—把炒熟的花生,用蒜臼子捣碎,做成碎末,加上盐和芝麻,用烙馍包着吃,既咸滋滋,又香喷喷,充当了菜肴,又比菜肴芳香可口。

对我而言,花生不仅是可口的美食,更是记忆深处的好东西,真的就像《落花生》里写到的不仅“味儿美”,而且朴实无华,品格出众。许地山在文字里写的父子对话,是我在刨花生时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他通过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的特性,提炼出“要做有用的人”的哲理;清代文人叶申芗的《双调南乡子·落花生》,更多的是描绘花生暗藏的多姿,聚焦花生的自然之美与情感寄托,尤其是“掷向檀郎意倍深”,赋予了花生含蓄和浪漫的色彩。

那时,家乡很多孩童接触到的第一个谜语好像就是花生:“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憨态可掬是花生留给童年的第一印象。还有人出的一个谜语更发噱:“米的外婆是谁?”大千世界就是这般奇幻—兼具质朴、有趣和浪漫的花生,也是一个承载着人情世故、自然民风和生活本真的独特符号。

有一次回老家,率性的儿子站在一块花生地前,非要学着我当年的样子从土里扯出花生来。所不同的是,当年的我是为填饱肚子,而今天的他,却是任性地要满足好奇。“我就想看看嘛,它长在土里是个什么样子……”他说。

“花生才败花,下面还没长大”,我向他解释,他什么话都听不进去,非要一看。

他扯出的那一丛花生,果真还没长大,都是水豆……

他看了很久,先把绿叶丛中的小花朵摘下来,又把底下的“小不点儿”也摘下来,装进塑料袋里提着,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我望着身后那一地绿油油的花生秧,剥开泥土,里面结满了白白胖胖的花生,颗颗饱满,就像母亲心中的花生:实在、淳朴,把根扎在这片土地上,默默无闻,却结出了最香甜的果实。

花生本是寻常物,埋在土里不声不响,剥了壳才见金黄的仁,于我却是串起岁月的绳:一头拴着童年的泥土香,一头系着成年后的轨迹。这轨迹里藏着母亲灶台上的烟火,藏着亲朋们畅怀的真诚,也藏着生命里猝不及防的离别。花生只是普通的庄稼,却裹着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笑语,凝着农民日出而作的汗水,像极了身边平凡的人、平凡的日子,没有轰轰烈烈,却在细水长流里藏着最真的情、最暖的味。

沙河水悠悠流淌,卷着上游的晨雾与暮色,把岸边人家的柴米油盐揉进浪涛,又将喜怒哀乐刻在了河滩。我站在沙河摊上,看着人们一颗一颗从泥土里拔出的花生,没有抱怨,没有灰心,有关花生的故事,还在继续……

我把这些与花生有关的过往写下来,不是为了留住什么,只是想告诉自己:那些带着花生香的时光,从来都没走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