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南秦巴山地、汉水中游,被称作秦头楚尾的地方,藏着一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坐落着旬阳山水太极城。该城四周叠翠,峰高谷低,沟壑分明,八卦罗列,且绿水绕廊,阴阳回旋,堪称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中华天然太极城。
太极城是个神奇的地方。发源于秦岭垭南侧的旬河,与秦岭相依相偎,一路欢歌笑语南下。当它来到旬阳,望见西来的汉江时,放慢了脚步,跳起了舞蹈,沿着“S”形图案的河床绕城北逶迤东去,与浩瀚的汉江合二为一。汉水南流,旬河北绕,阴阳回旋,把两岸城岛切割成了阴阳鱼岛,且两岛各有纽绳柏像鱼眼一样相对视,生长旺盛,首尾相逐,对称互抱。在城岛四周还分别坐落着东面青龙山,西面白虎岭,南面朱雀岗,北面玄武湾,合成太极四象山水,而四象山水的周围还有 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卦山环列,太极城两仪岛、四象山水、八卦景区、六十四精品景点,极其符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的结构特征,作为天然山水旬阳太极城,是全国唯一,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它形象地揭示了太极文化的真实内涵,说明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有阴有阳,天地、日月、男女、高低、热冷、喜悦愤怒、甚至一大一小都涵盖在阴阳之中,阴阳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理念,阴阳平衡是世界万物和谐之本。太极城是安康到武汉最重要的航运码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地处秦楚蜀的结合部,是过去通往荆襄、川渝和三秦的“咽喉”。正因为如此,秦时就在这里“设关”,派军驻守。到了西汉开始“置县”,设立衙门。在中国的春秋战国以及三国时期,这里战事频仍,狼烟四起,鼓角争鸣,归属多变,“朝秦暮楚”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位于旬阳老城对面的王家山上有孟达塔和孟达墓,相传为三国时代“旬关”守将孟达墓地。地处旬阳老城衙门口的文庙,馆藏文物三千多件,年代可追溯到新旧石器时代,其中不乏“独孤信印、象牙算筹”等稀世国宝,由此可见太极城的昔日非同凡响。
太极城是个美丽的风水宝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中国最美城市,哲学城市,城市建在山水太极图上,形成一副“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自然画卷,成为陕南奇葩,中华一绝。这里有中国道教、儒家宗教信仰活动场所,还有佛教名胜景点,被誉为北国江南,具有明显长江文化楚文化特色,又有秦文化基因,巴蜀文化精髓,是中国汉文化发原地之一。在此可体会到我国古代造城选址的独特思维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几千年来,旬阳建设者始终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秉承“中华太极城文化”哲学思想理念,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在建设“太极森林公园”和实施“汉江两岸绿化”工程中,少了那些人为的因素,多了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精神。特别是中国汉水航运博物馆的建设,见证了汉水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史,来到这里仿佛看见当年汉江百舸争流,千帆竟发的场景,听到雄浑悲壮的纤夫号子,波澜壮阔的汉水怒潮。火热的炎夏,步入太极城的大街小巷后,却感到异常的凉爽,因为太极城处处被葱茏翠绿的常青树所掩映,阳光透过疏漏的枝叶,洒落在各个不同的空间里,便折射出柔和的光点,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感觉很安逸、舒适、自在,似乎只有微风掠过树叶的声音,或偶尔从树枝间飞出的鸟儿,叽叽喳喳欢快地唱着歌儿,时而在树上的枝丫间栖息片刻,时而又相约一同飞往别处……给人一种生态城市的全新感觉。到了晚上,“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那种“夜色斑斓美”真是妙不可言,我曾经多次站在观极台上看着太极城地貌发呆良久,太极城图如此形象逼真,天设地造竟如此神奇,让我感叹不已,旬阳太极城被评为“中国十佳最美县城”,确实名不虚传。
太极城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兼济南北,文化交融”。不论是地域风情,语言特点,还是饮食文化,均能看出荆楚、巴蜀和三秦文化相濡相融的印迹。尤其是儒家和道家家文化在这里共同彰显,映射出太极城人的开阔胸襟和包容情怀。老城的文庙给人讲述的是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城东的灵岩寺,给人阐释的是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曾就读寺内,后点中状元,成为流传太极城的一段佳话。老城六家巷下的道冠群,给人演绎的是道家文化的玄虚奥妙。无中生有,道法自然,阴阳和谐,不正是山水太极城的深刻寓意吗?你看那水随山转,随弯就弯,山水相依,阴阳回旋,妙趣天成,哪一点不是在向人们解析自然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呢?
一座哲学古城,承载一段故事,见证了风雨沧桑的发展史,也承载着旬阳人民的智慧。太极城不但是一个地标,而且是汉水文化的缩影,更是不可再生的稀有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