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粘土,踩成绝世的泥团,堆成泥墙,拉成泥片,围成瓦罐,碎成瓦坯,烧成灰扑扑的青瓦,铺在房顶上,变成能经风雨轮回的建筑材料,造福百姓。
在我的记忆里,瓦从瓦窖中烧出来时,带着满身的青涩和羞怯,在工匠们的手中传递着,最后安放在屋顶房梁上,成为上层建筑材料一个分子,也曾有过紫禁城琉璃瓦的光辉耀眼,也有过贫家陋户烟熏火燎艰苦岁月的难堪,瓦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暮色苍茫风云掠过,冰霜烈日付之一笑,狂风暴雨奋力一搏。既有瑞雪落瓦沟,万户披银装的绝唱,也有瓦上雨生烟、檐下水成帘的咏叹。平日间有鸟儿飞来与瓦窃窃私语,夜里还常有不安分的老猫爬在房上踩碎月光下一串串狂乱的梦想,瓦依然静静的躺着,守着一份淡泊、一份责任、一份执着,让百姓在寒来暑往中远离风霜雪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颜六色的瓷瓦、琉璃瓦等新型建材的普及使用,青瓦慢慢被淘汰退休,有的不比重视和利用成为遗弃的瓦砾垃圾,有的被伯乐举荐,转换角色,甘做铺路石和挡风墙,成为有利用价值的特殊材料,继续造福百姓。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一位朋友邀我去早阳镇高山村参观孙家大院古村落改造工程。我对眼前退役青瓦的再利用深受启发,大院的院坝是清一色退役青瓦铺就,就地取材,与水泥地面相比,成本低,操作简单,不起沙、不裂缝、不积水,通透性强,散热散湿效果好,且纹路清晰,远看像湖水的波纹,波光粼粼,近看像排列整齐数不清的圆括弧,注解着身份密码,古朴高雅。用青瓦垒起来的围墙,像陈列整齐的图书馆,每一页树立的瓦都像一本书,讲述着前世今生相同的村落故事。
忽然间,一种沉稳的湿润的感觉从心底氤氲生起,我觉得我是一片瓦,在我即将退休的这十几年里,我也正发挥着铺路石的作用,为关庙镇吴台村四组单肾尿毒症患者吴猛,皂树村七组意外肢残女孩钱智慧、龙王泉村贫困户赵朝江等十余户组织社会捐款70多万元,挽救了生命,挽救了家庭;三年时间,组织业主集资和争取项目资金近千万元,改造硬化了江北朝阳小区市政道路,修建了污水管网,安装了路灯、护栏和大门、绿化了环境,对419户业主的供水管网全面改造,维修了供电设施,协调天然气进社区入户率百分之百,彻底解决了小区道路通行难、排污难、供电供水供气难的根本问题;连续七年自费红纸义写赠送春联近万副。我也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点赞,收获了获了人大代表、业委会主任、安康市作家等荣誉。
乡村是一方巨大的瓦库,我是一片出库的瓦,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我从不奢望,从不忘记我从泥土中走来,经历了水与火的洗礼,开始了默默奉献的一生。我是一片铺路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