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知道吗?为何我们自古称汉人,我们的族系称汉族,我们说的话称汉语,笔下流淌的文字称汉字......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一条亘古奔流的河流里。这条河流起源于中国中部区域,以水之力串联起中国的地理脊梁,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这条河流与天上的银河走势一致,把星辰大海浪漫的诗意融入中国人的务实求索,点燃了中华文明不灭的灯火;这条河蜿蜒进中国人的血脉,谱写成亿万华夏儿女的归属之歌,他就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华民族祖母河——汉江。
汉江是一条古老的大河,汉江,又称汉水,发源於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全长156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土地,比长江黄河早七亿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是连接长安与江南的黄金水道。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碳化的稻谷颗粒推翻水稻南亚起源说,把中国的水稻种植历史从3800年前又向前推进了两千年。唐宋以来,汉江更是哺育华夏儿女的天下粮道,江岸上回荡的是艄公的号子,飘动的是醉人的稻香,有人曾写“襄阳水驿春风路,汉口烟波夏月船”,商船络绎,漕粮如织,明清时期汉口因汉江而崛起,“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汉口一跃成为天下四大镇之首,谱写了九省通衢的商贸传奇。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十堰、襄阳、汉口等39个县市,吸纳巴蜀的烟雨,东接荆楚的风云,北抵中原的厚土,南融潇湘的灵秀,自西北向东南奔涌,横跨陕西和湖北两省,陕西汉中到湖北丹江口为上游,丹江口到钟祥为中游,钟祥到汉口为下游,在武汉的龙王庙与长江会合,完成江河共舞的壮丽终章。沿途接纳胥水河、旬河、堵河、丹江、唐白河等,为了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各地政府筑坝横江,修建了丹江口、孤山、白河、旬阳、安康等梯级水电站。安康水电站地处安康中心城市上游5公里,库容25.8亿立方米,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形成的瀛湖是西北最大的淡水湖,著称千岛湖,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碧波,向北穿过黄河河床与京杭大运河相遇在华北平原的胸膛,实现了一江清水供京津的伟大梦想。
汉江是我国文明发祥地之一。江河竞流、凤龙齐舞,炎黄同尊、儒道互补、骚诗争妍、乐器礼仪……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文明与长江文明一脉相承,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公元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汉江源头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统天下后,在长安建立西汉王朝,改国号为汉。公元25年,同样是汉江流域的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定都洛阳,沿用了汉的国号,从汉江流域崛起的大汉王朝唯一可以与后来的大唐王朝并驾齐驱的帝国,随着汉朝的强盛,华夏多元文化逐渐向汉民族统一文化过度并定型,“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符号。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图腾,以及我们天天在键盘上敲击的汉字莫不与汉江这条河流息息相关。汉中的水波里倒映着烽火戏诸侯,换来褒姒一抹倾城的浅笑,滋养了张骞凿空西域的胆魄与意志,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东方的哥伦布,走向世界第一人。汉中成就了刘备三分天下的大势,也呜咽着诸葛孔明愧对先帝托孤的遗憾,27年的北伐岁月最终化作定军山下的一缕孤魂。至今保护完整的汉中古汉台、拜将台、张良庙、饮马池、武侯祠、诸葛亮墓、鼻祖蔡伦龙亭等古遗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古迹。除了汉中盆地,汉江还孕育了湖北的江汉平原,这里是荆楚文化的中心区域,荆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一朵奇葩,“青铜冶炼、丝织刺绣、漆器美术、编钟乐舞、屈骚宋赋、老庄哲学”,构成了楚文化最富魅力的壮丽画卷,在古楚国跌宕起伏的819年的历史中,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开国君主熊绎,有带带领楚国成武春秋五霸的楚庄王,有前承《诗经》,后启唐宋诗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楚人在汉江赋予的生生不息的热情下,披荆斩棘,为缔造华夏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秦楚文化在安康发扬光大,把纪念屈原龙舟竞渡的楚文化与汉调二黄、秦腔和汉剧融合发展,在汉江边创建了“龙舟文化园”,“汉调二黄文化广场”,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中国龙舟节活动。端阳的安康,喜气洋洋,号子声声,洒满大江,竞渡的彩船蛟龙闹海,一阵阵锣鼓,一声声春雷,汉江的节日,节日的汉江,把擂台摆在浪尖上,这就安康端午多次荣登央视的精彩画面。汉江流域文化已融入各民族血脉,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之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汉江文化交融发展史昭示我们:只有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才能永续发展。
汉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当年刘备在这里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孟浩然在这里隐居,写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将诗人的悲欢都揉进山水田园的诗行里。杜铺渴望回归故里,却只能在登高时眺望那魂牵梦萦的地方,岳飞在这里临危受命,精忠报国的马蹄踏碎伪齐和金兵的嚣张,最悲壮的是1268年蒙古的铁骑面对250米宽的护城河,曾经势如破竹,在华夏第一城池襄阳面前,遇见了顽强的抵抗,六年的坚守,延迟了南宋的灭亡,这座英雄的城市被金庸写进武侠小说,郭靖和黄蓉誓死保卫襄阳,展现了楚人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成为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信仰。汉江穿过历史的风云,走过岁月的沧桑,将神州万里的滋养为时代百姓带来生生不息的力量,它是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那条大江,这里有紫阳真诚流露的茶哥,这里有安康秦风楚韵的汉调二黄,这里有范蠡归隐散财的潇洒,这里有莫愁女为情投湖的壮烈,这里有武圣关的羽义薄云天,这里有科圣张衡的创造突破,这里有纸圣蔡伦的文明之举,这里有茶圣陆羽的《茶经》之道,这里有医圣张仲景的救死扶伤……千古风流人物都化成卷起千堆雪的巨浪,古今多少事都化成一杯浊酒的悲凉。
汉江是史册中永不褪色的墨痕,是民族血脉里奔腾的热流,是流淌在华夏儿女心中的精神银河。珍视汉江,就是珍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护汉江,就是保护一江清水供北京的重大历史责任和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