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告别亲友的挽留,执意要往市郊的佛慧山走一趟。妻子说:“那么远的路,去干啥啊,还得打车花钱,我可不想再去,有那时间,早坐火车回济宁多好。”儿子看着我们的意见不一致,他想了想说:“要不,我们去爬山,让妈妈在山脚下等着,也正好让爸爸体验一下我们夏天走过的山路吧!”
儿子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我就想亲自爬一下电话里经常提到的这座山,重新走一次妻子与儿子一同走过的路。
我们几个人来到山脚下,妻子与一块开车的朋友坐在山下等,我和儿子上山了。儿子似乎看到了我隐隐约约的担心,他大声说:“在我住院的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爬这座山,我很熟悉这里的路,我给你做导游。”
进山的路是一条石阶铺就的,山势慢慢高起来。石阶也开始陡峭起来,路两边的杂树也越来越密。
也许是好久没有爬山的缘故,身体逐渐发热,冒汗,脚步开始放缓了,一副走走停停的样子。儿子在我前面数次回头看我。他看见我有些累,便停下来等我。待我走到他跟前,他指着前方的路说:“那些天多热啊,妈妈带着我,她没有那么好的体力,她想休息一下,可是为了鼓励我,硬撑着去爬。”
我们边走边说:“最夸张的一次,我们从一个门进到另一个门出来用了四个小时。”我有些惊呆了在那里没有走。
儿子住院做手术的时候,是妻子在省城陪伴着的。我想请假来陪,她坚决不肯。她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皱着眉头说:“你能工作,咱们的生活费医疗费就有保障,我们都去,谁挣钱,下个月吃啥呢,我一个人能行的。”
听从妻子的安排,我没有跟他们母子去。我记得儿子小时候经常打针住院,我请不下来假,就是妻子一个人照顾孩子。女人至弱为母则刚。可是那是在本地,下了班就能过去,而在省城,则没有那么方便了。
儿子住院以后,中间与妻子视频几次,都说状态非常好,不用担心了,让我安心上班。我也劝她尽可能休息。我再与她视频,她往往会拒绝,说手机流量费太贵了,没有特别的事情不要视频,我想这样也好。现在想来,有时候视频可能就是在山上,她不让我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
看着眼前崎岖不平的山路,愈来愈闷热的丛林,想到妻带着孩子不止一次的走过这里,或许我的脚印就有与妻子的脚印重合的地方,想到她的身体也很虚弱,眼眶顿时湿润起来,泪水模糊了双眼。
住院时间长,市里的饭店超市不敢消费,爬山是最便宜的打发时间的方法。
当我停下纷纷的思绪,儿子指着一块石头说:“爸爸,我们有一天挨了淋,大雨滂沱啊!我们没有带伞,又怕打雷闪电,只好拉着我拼命跑,走出山林,气都喘不上来了。”
我开始走得极为小心缓慢,我生怕错过每一处他们走过的地方。也是想儿子能回忆起每一个时间节点和位置,说给我听,让我能在那个位置好好停留一下。
儿子给我指着很多的标识牌,哪些去过哪些没有去。我问儿子还有多远才能到山顶,他说远着呢。我眺望远方,又环顾四周,仿佛看到妻子与儿子一次次从我身边满头大汗的走过去。他们的身影迟缓,妻子在前,儿子在后。
又前进了一段,妻子打来电话说,要我们不要耽搁太久,回来一起吃饭,早早回去。开车的朋友还有事情。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看着远处的山林,那里还有曲曲弯弯的山路,心里格外挂念和留恋。来到山脚下,我给儿子做了约定:“等你哪天放假了,我们找个机会重新认认真真爬一次佛慧山。这座山上留下妻子和孩子的汗水与足迹,也因为儿子说过这是他的生命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