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几日的雪,迟迟不见有落雪的迹象。本觉无望,今日不经意间却突然雪花纷飞。虽然年岁一年又一年地见长,可是自儿时以来对于雪的期盼却始终不曾消减。只是这期盼中的乐趣却有着很大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是讨厌乡村的,讨厌乡村的肮脏、泥泞以及它的死气沉沉。然而,当我尽最大的努力早早地离它而去时,它又总是在我深夜的脑海里彳亍不去。近日,我妈回了一趟老家,回来时我本欲从她口中多了解一下那令我挥之不去乡村记忆的现状。可是,没等她说上两句,我那样的念头瞬间就灰飞烟灭了。因为她没说上两句,就转移到了乡村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左邻右舍对我的“嘘寒问暖”上来了。每次一听到他们对我的问候,我就浑身打冷颤,本来尚温的身体反而心寒齿冷起来。所以,虽然乡村的记忆时常萦绕我脑海,但我对于它的现状仍旧是模糊一片。
我对于乡村的这种矛盾心理,一直令我疑惑不解,如果不搞明白它,我就不知道乡村是否真的是我魂牵梦绕之所。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有那么一会,后来终于搞明白,我讨厌的不是乡村而是寄生在乡村中那些墨守成规、自以为是的人。这些人学识虽没有多高,甚至毫无学识,但是极其的诡诈,明枪暗箭无缝连接,指桑骂槐运用的出神入化,挑拨离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思想上不思进取,自诩占据在道德高地,一切不以他们的言语为指导方针的行为都被视为错误的、大逆不道的。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数算在自己的指导下家族遥遥领先的繁殖能力。就算是王小波笔下那头特立独行的猪来到我们村,怕是也会落得个被教化一番,最后“改邪归正”,走上“光明大道”。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以至于蒙蔽了我对于乡村的纯正情感。若摒弃那些令人生厌的人,我想我是更爱乡村多一点的,不过,哪怕是再来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我想也是无济于事的。本欲写冬日乐事,却洋洋洒洒写了这一堆的忿事。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那记忆之中的美好去吧。
小时候,我是更喜欢冬天多一些的,冬天既不用干农活也不用放牛,放了寒假就是吃饭、睡懒觉和玩,寒假作业往往留在最后两三天突击完成。
我们村虽然不是地中海气候,但是一到了冬天却也经常是阴雨绵绵,烂泥地里混杂着牛屎、猪屎以及狗屎,还好没有像印度那样到处是人屎,要是刺骨的北风再那么一刮,出门不可谓不是一种摧残。不过,对于我们这群顽劣者来说,这都不算啥,即使再来点人屎也阻挡不了我们出门的心。冬天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抑或是雪天,我们出门大多都只有一个目的地——我们村东头一个小伙伴的家。他们家算是我们村房子最多的一家了,专门有一间作为烤火房。一入了冬放了假,我们基本上天天除了睡觉吃饭就都在那间屋子里度过了。我们把柴火拢在一起,浇上一点汽油,火便在一瞬间窜上了屋顶,有几次差点烧着了房梁,当时在火热的房间里我们硬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事后,我们依旧不曾小心翼翼,现在想来,还好他们家的房顶够高,不然那几间大瓦房怕是活不到今天了。
除了烤火,我们还会配以不同的娱乐活动,斗地主是最主要的一项,要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别人玩斗地主都是四个人两副牌,我们则不同,我们一般玩六个人三副牌或是八个人四副牌。至于具体玩哪种,要视我们每天到场的人数而定,一般我们会分为两拨,如果分两拨不够,分一拨又多的话,我们就会按输赢轮流上场。玩这种斗地主最大好处就是,人手基本一杆枪,除非是点背到不行,别人手里的抢炮声连绵不绝,而你却只能放屁充枪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后来又更新了玩法:地主和地主之间(六个人两个地主,八个人三个地主),平民和平民之间可以换牌。所以如果你一上手就有三四杆枪和一台还不错的大炮,那你可千万别沾沾自喜,说不定外面有十好几杆枪外加四五台精良的大炮等着你也说不定。我们这种玩法一不赌钱二不体罚,输了最多脸上爬上一只或是几只乌龟和王八,回家一洗第二天再接着来。
屋里呆久了,就总想着出去撒撒野。不下雨吧,外面尘土漫天、寒风刺骨的也没啥可玩的,下雨吧就更没啥可玩的了,稍不留神摔了一跤搞的浑身是泥回家还得挨顿揍。不过,若是池塘里结了冰,我们晴天时定是不会呆在屋里的。那时池塘里的冰通常都在五六厘米厚,整个池塘都被冻的结结实实,人走在上面完全没有问题,池塘就成为了我们的滑冰游乐场。骑在秧马上滑冰、打弹珠、打宝,更甚者还在上面骑自行车。 每天总是能找出一些新玩法,例如在冰上放炮看看能不能把冰炸开,在冰上打冰漂,用竹筒往冰面上吹气看谁最先吹破……。正所谓乐极往往容易生悲,正当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时突然听见咔嚓一声紧接着就是扑通一声,那准保是有人掉冰窟里了。值得庆幸的是好像是没有人从池塘中央掉下去过的,都是在靠近岸边冰面比较薄弱的地方掉下去的。若是有人掉下去,我们伸个手或是找个木棍也就把他拉上来了。拉上来容易,可是回家就难了,若是掉了冰窟里是不敢立马回家的,总是要先打探一下爸爸在不在家。如果爸爸在家又冻的实在受不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回家找一顿打。一顿打能够管几天,那就要视棉裤晒干的速度而定了。
相较于池塘滑冰,我们更期待下雪。一是可玩的花样更多,二是危险系数更低,三是活动的场子更大。下雪的早晨,我们是很少懒床的,倘若早上一睁眼只见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起床是用不上两分钟的。
下雪的头一天,我们多会先去田野里跑上几圈,感受一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壮观。厚厚的积雪把污泥埋藏,即使躺卧其上也是不必担心弄脏衣服的,因此我们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奔跑。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逮兔子这是我们田野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打雪仗是从出门那一刻开始一直持续到回家的时候,这期间不管我们是突然发现了兔子的脚印转而去逮兔子还是心血来潮要堆一个奥特曼雪人抑或是突然发现一个陡坡很适合滚雪球,我们都不会停下。我们打雪仗和一般的打雪仗会有一些不同,我们时常会在雪球里加一点料,制造出一点爆炸性效果。无论什么时候出门,我们的口袋里总是会装上两盒刮炮,打雪仗也不例外。每当激战正酣的时候,我们就会趁对方不备,刮着一个刮炮快速地包到雪球里,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向对方。“砰”地一声,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呢,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砰、砰、砰”声,正当我们准备向对方阵地发起第二轮猛烈攻击之时,不料我方阵地也迎来了激烈地炮火攻击。除了往雪球里放刮炮我们还会放摔炮,不过往往因为飞到对方阵地的撞击力不够,多数都变成了哑弹。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我们都已经弹尽粮绝,这时候就会躺下来吃几口雪垫吧垫吧,先把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弹药只好等回家时再补充了。
田野之外的竹园是我们的第二战场。下雪的第二天我们一般会在院子里扫出一片空地,然后在上面用木棍支起一个鹅罩,鹅罩里面撒上麦子,当麻雀进入鹅罩里吃食时,迅速地用绳子把木棍拉倒,幸运的话可以逮上三五只麻雀。不过时间一久,麻雀都学聪明了,就只在鹅罩外围晃悠,不深入陷阱中央,任你等的心急火燎它偏是不往里钻。可是等你稍一漫眼,它们就迅速跑进去吃两口,等你反应过来一拉绳子,它们就立马飞逃出去了。
正所谓: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在吃的诱惑下,我们决定改换阵地,要设置一个更大的陷阱来让这群狡猾的家伙自投罗网。而设置这样的陷阱竹园是最好的选择。既然要让它们自投罗网,当然网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竹园中砍几颗高大的竹子,把粘丝网固定在竹竿上,用粘丝网在竹园外围拉起一个围挡。为了不赶尽杀绝,我们只围住竹园的两面。等一切准备妥当,我们就从另外两面进入竹园,用力地晃动竹子,把躲藏在竹园里的麻雀惊吓出去。若是它们被吓的失去了理智,一头撞到了网上,那就只好等着做我们的盘中餐了。不过,也有些临危不惧者,一是在刚开始晃动竹竿时就识破了我们的诡计往反方向逃窜,还有些虽然撞在了网上,但是凭借着“力拔山兮”的勇猛,硬是给它逃出生天了。
在竹园里我们除了捉鸟,偶尔也会捉弄一下同伴。当小伙伴在前面漫不经心地流连于竹园的美色时,后面的人就会突然在他们身后的竹子上踹上一脚,顿时前面小伙伴们温暖的颈项上就体验了一把透心凉。
下雪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吃免费的冰棍。相较于夏天的冰棍虽然味道淡了些,但是既然是免费的,当然也不能要求太多。下雪之后的第二天一般各家的房檐上都会挂起一溜的冰棍。开始时又细又小,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又粗又长,摘下一根够吃一整天的。除了吃,我们还把它们当作冰剑来用。为了能够一开始就在气势上压人一头,我们常常寻遍村里各家的房檐,力求找到一根最粗壮雄伟的冰溜溜来充当冰剑,与他人一决高下。不过,有时候常常事与愿违,经常是踏湿棉鞋终于寻得一根满意之剑,不料却是中看不中用。一上战场,还没正式交锋,刚一友好接触,就碎的七零八落的,实在是愧对那一双湿透了的棉鞋。
抬头,窗外的碎雪依旧在漫漫地下,地上却未见丝毫的积雪。想来,即使再下儿时那样的鹅毛大雪,地覆三尺厚,怕也是找不回那儿时的乐趣了。更何况,现今连下雪都快成为一种奢望了。如今,虽依然有着对雪的期待,不过是想借此来缅怀一下那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罢了。在当下的雪里,也就只余下那白茫茫的一片了——如果还有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