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默墟的头像

默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8
分享

少有人走的路

对于少有人走的路,记得之前曾写的一篇《路》,翻来再度读之,觉得似乎主要着眼于“理论”上的内容。前段时间去黄山、景德镇以及杭州走了一圈,遂决定结合实际走下来的感觉再写一点对于那少有人走的路的个人的浅显认识。

此次一圈走下来,黄山没有登黄山,杭州没有游西湖,只是在景德镇时去了两个颇为拥挤的景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可以说是玩了个寂寞,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感觉还是异常的充实的。

初到黄山时,说来也巧,大概是上帝知我此次想去那少有人去的地方游览一番,于是带我阴差阳错地坐错了公交车。我本欲坐公交车去市区与朋友见面,却不曾注意高铁站并非那辆公交车的始发站,于是在人群拥挤中就那样莽莽撞撞地上了车。行驶至半路时才发觉似乎坐错了方向,于是只好中途下车,等着换乘对面方向的车子。可是,谁知那辆公交车的间隔时间竟然要将近一小时,想着在那苦等实在没有必要,索性还不如趁此时间往回走走,一来即消磨了等待的时间,二来又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三来也节省了坐车的时间。

当我拿出手机准备查看方向路线时,突然惊奇的发现,面前的一条河竟然可以直通“西溪南古村落”,而从古村落可以坐另一辆直达市区的公交,于是关闭了导航,决定沿着河流溯源而上,自由的探索一番。

河道宽处大概有二三十米,窄处大概有十米左右,去的时候正值枯水期,所以我不仅会沿河岸走,见到凡是可以跨越过去的地方,还会到河中心去探索探索(如你想要入法尝试,建议一定量力而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沿河一路走来,可以说廖无人烟,只河岸草地上一两只悠哉悠哉吃着草的大水牛,以及不时飞到牛背上歇歇脚的鸟儿。走在这样的空旷天地里,伴着潺潺的水声、清脆的鸟鸣以及那大水牛的嘶吼,我仿佛是回到那无忧无虑放牛般的春天(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我放牛般春天的生活,可以阅读《春日牧歌》。)。对于河岸的一草一木一花,你想停便停,想看就看,不必跟随他人的脚步,没有人群的拥扰,此刻,回归于大地的怀抱之中,只有你与自然的私处,这样的感觉就仿如我躺在河流之上自由的徜徉一般轻松无负。以至于我虽身背近十斤的重物,手里拿着笨重的相机,在河道穿行之中,却未曾感到一丝的劳累,只是在中午吃饭时比往日里多吃了两碗饭,实属我近半年来吃的最多的一次。

在黄山此后的几天,我也是请朋友带我去少有人去的地方,在他的带领下,爬了人迹罕至的野山,尝了只有当地人才去吃的苍蝇馆,看了当地人都很少去的公园……。在黄山的几天,我去的比较出名的景点大概也就只是“西溪南古村落”了,而我在古村落游览的时间甚至还不及那条不知名河道(实属抱歉,我至今不知那条河的名称。)的二分之一。

从黄山到景德镇之后,入住在一处网红打卡地内(陶溪川)。当时正值清明放假,所到之处可谓是人潮涌动,寸步难行(以至于我后面因此处造成的拥挤加之高德地图的错误,让我等待了人生中最久的一次公交车——近三个小时。)。对于这处所到之处皆是摆pose拍照的网红打卡之地,我只是在到达的当天下午略微的转了一下便后悔选了这样一个住处,于是赶紧求助于当地的朋友,请她帮我介绍几处少人去的地方。回到住处,偶然看到一家坐落在楼上的手工陶器作坊,里面人迹寥寥,高挑的落地窗,可以很好的避开那人头攒动,坐在窗边看看夜景似乎很不错。和老板沟通之后,他很爽快的应允,我就这样在和老板的闲谈和窗外的幽幽的夜色之中,呆到晚上十点多回房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便朝着朋友指引的地点进发——七四零厂。要说此处去的人少,那是真的少。此地位于公交车的终点站,我从开始上车时的寸步难行到最后下车时只有三个人,其中两个还是当地的老大爷——另外一个就是我这个外来的冒失鬼了,想来如果不是个冒失鬼,大概是没有几个游客会大老远跑到这个地方来的。

时间真的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那些厂房在新建成之后,在当时人的眼中大概和我们现在新建的小区楼房、工业厂房看起来是根本没有什么感觉的。可是,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修饰之后,时隔几十年当你再去看它时,便会觉得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厂房了,时间赋予了它更多内在的东西。那泛黄的墙皮,那布满尘土的器械以及那杂草丛生的犄角旮旯,仿佛都在向你诉说它曾经走过的岁月和那在漫漫岁月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老厂房占地不大,里面还有有些作坊在进行着生产。除此之外,里面竟然还有一家披萨店和一家咖啡馆。披萨店有一处高耸的露天餐台沿围墙而建,被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半遮掩着,墙外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柔静的小溪。入座就餐,纳凉于树荫之下,吮吸着远处田野吹来的油菜花香,再伴以小溪轻柔的曲调,在这样的破败与生机之中,品味着美食,不可谓不是人生难得一遇的享受。

咖啡馆则是位于厂房尽头的一角,一处古朴的砖瓦房内飘出缕缕咖啡的香味,门外的草地上杂乱却又不失和谐地摆放着几把椅子和桌子,四围的高墙之上爬满了绿藤,西斜的阳光在那绿荫丛中撒出一条橙黄色的温婉。当你就着这样的景色,喝上一口醇香的咖啡,这一天还有何憾呢!

本想着此次的景德镇之行该是此次旅行的败笔,但是去过七四零之后,特别是在最后和一位正在练习骑机车的陌人闲聊几句之后,感觉此行大概也是无憾的。

至于杭州,虽然已去过好几次,但是每次去都对围绕着龙井茶园的群山情有独钟。此次去更是特别找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线准备从九曲岭穿越重山到达吴山广场(途中幸遇两位向导的带领)。看了一下当天的运动数据,全程走了近四十公里,爬了将近四百层楼。

对于此次的路线,虽然全程不尽是无人工修筑的野路,但至少是占了三分之二的。这样的野路不仅人迹罕至,而且路面的崎岖难行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些陡峭之地除了易于滑倒之外,还会有裸露出来的参差交错、成成交叠的岩石,稍不留神轻则青紫一片,重则可能就会伤筋动骨了。然而,即便是这样难行的野路,在我之前想来也是已经走过很多人了,不然那路上的尘土何至于如此的厚,两旁的植物为何没能把道路掩埋。想及此,对于那个最初探索这条野路的人,他是抱着何种的心情呢?他为何要走一条根本没有人走过的路呢?他是否知道这条未开垦之路所隐藏着的危险呢?当他踏入这样一条路时,他的内心是充满了探索的激动和期许还是有着对于未知的恐惧和不安?不过,想他一路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阻碍,最终抵达终点之时,一定是畅然痛快以及满怀成就感的。如若可以,我真的很想见一见那位第一次踏上这条路的人,不过,我想即便是那路大概也已记不清是谁第一个谱写了它了,而那不可磨灭的探索的记忆定是永久的留存在那第一个人的心底了。

王安石曾在《游褒禅山记》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一番野路走下来,风景虽不能说绝佳,但是沿途乱丢的垃圾属实是少了不少,甚至某些路段可以说是已经绝迹。如此看来,这样的情形在当下的世界,真可谓是绝佳之美景了。

此一圈走下来,除了没有去知名旅游景点之外,收费景点也只去了两个,而对于这两个景点在游览之后实在觉得其有些名不副实,还不如我游览那些野趣来的酣畅!当然,对于那些名山大川,即便是有些收费昂贵,大门设在十几里之外,我们有机会,还是尽量去看一看,它们毕竟是集聚了由天地初开至今的亿万年的日月之精华的。

不知觉间竟然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本欲借此再写写除了旅行之外,自己平日生活里所尝试走的少有人走的路。但是,鉴于此篇已经略显庸长,就以续篇继续书之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