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亦工
网站用户
风俗史(组诗)
1、风俗史
书写一部土家族和苗族的风俗史
需要翻过多少座山
才能在纸上折叠成一部风俗史?
即使你站在市民广场的民俗展柜前又如何
那些市民已经把土家族、苗族
服装与银饰藏在箱底
看得见的是赶集时忙碌的身影
或许他们并不懂什么是风俗史
但一定记得每逢农历一、四、七
都会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里
吆喝声不时从广场中央传来
这鄂西长调式的回响,仿佛为这部
风俗史打开了一扇窗口
仿佛风俗的种种侧面被展现、被揭示
包括比史志更古老的密码
2、只因为大地给了它们这一片旷野
一只野兔在旷野里奔跑
两只郊狼在后面紧追
一会儿交替接力,一会儿分叉合围
极限的追逐,生死未卜的奔逃
这是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一幕
你说换个节目吧,但千万不要暂停
——要么让它们走,要么继续
野兔是自由的,郊狼也是自由的
只因为大地给了它们这一片旷野
3、寄托
无非是把失去的东西,转移到
另一个事物上,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由此而派生出的其它什么——
旧毛衣上未熨平的折痕
凌晨三点仍然亮着的笔记本电脑
对话框里打了又删的“晚安”
无非是把普通的日子过得不普通
我知道,我们将谈起共同的憧憬
但首先得把流云耕耘成故土
你走过的路是那么美好,而我有
皎洁的月光,真实地拥抱着我
4、扎堆效应
博云广场背后的农贸市场
一个算得上足够大的地方
在这里我将实现今年的目标
虽微不足道,但足以安身立命
赶集的人喜欢挤在一起吆喝
哪怕是卖着同样的东西
市场管理部门也是这样安排的
他们把这个称为扎堆效应
如果追根溯源,最早有“齐国分业”
唐代有“东市”、“西市”
近现代有“商帮”、“行业行栈”等
而今类似电子一条街、种子一条街
这样扎堆的经营形态就数不胜数了
回到博云广场的这家农贸市场
上一个赶集日我卖过黄连
今天我把刚收获的玉米
运了过来,过些日子屋梁上晾着的
熏肉也可以上市了
我如此频繁地扎进不同堆里
虽置身于眼前,却仿佛跨越了
从齐至今的两千二百多年
5、甲壳虫
在滚滚车流中
行驶着一辆红色的甲壳虫轿车
在你低垂眼眸的那一瞬间
已不见踪迹
而发出摄人心魄声音的
可能是一辆车,一个人
或一只甲壳虫
人间之事概莫能外
所谓的幸运者,其实大多是
从不知情的共情者中遴选出来的
比如甲壳虫,就这样
在一个人的凝望中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