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晓明的头像

李晓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0
分享

二八大杠上的四十载邮路情

在我家院子的一隅,一辆绿色的邮政二八大杠自行车静静伫立,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塑。它周身的漆面剥落,露出斑驳锈迹,车座被磨得发亮,链条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每次我的目光触及它,往昔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父亲的身影也随之在时光中渐渐清晰……

我的视线缓缓落在自行车的后座,那上面绑着一个绿色邮包,尽管陈旧,邮政标志却依旧醒目,承载着父亲往昔的使命。父亲对这辆车的爱惜,旁人都看在眼里。一有空闲,他就会拿出一块干净棉布,轻轻擦拭车身,每一个动作都满含温柔,仿佛面对的是一位并肩作战多年的老友。面对车架上的斑驳痕迹,父亲从不觉得有碍观瞻,反而满脸笑意,自豪地说:“这些都是岁月的勋章。”他还会定期给车链子上油,仔细地润滑每一节,只为骑行时它能顺畅运转,不发出一丝刺耳声响。看着父亲这般精心呵护自行车,我不禁好奇,这辆车究竟承载了怎样的过往?

后来,听父亲讲起那段往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镇里邮政局只把报纸和信件送到管理区(如今的村委会),村民们无法及时收到。身为党员的父亲,看着村民们翘首以盼外界消息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他毅然决定义务为周边几个村落送报送信。谁都没想到,这一送,就是四十多个春秋。

父亲非常清楚记得,自己是从1979年就开始,利用晚上空闲的时间,义务帮周边几个村落送报送信。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报纸和信件是人们了解和沟通外界的唯一途径。父亲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份报纸和信件。他先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仔细记录下每一个村落的地址和收件人的名字,然后按照顺序整理好报纸和信件,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邮包里。

每当夕阳西下,父亲便骑着二八大杠,挨家挨户送报送信。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各个村落的小路上,那时村里面的路都是高低不平的土泥路,坑坑洼洼,有些小路还散落了很多小石头,坐在车后座邮包上的我,总会随着二八大杠的颠簸而轻轻摇晃。

父亲一边骑车,一边摇着铃铛,口里喊着收件人的名字,那声音在寂静的乡村里显得格外响亮,每当有人听到父亲的喊声,就会急忙从家里跑出来,接过父亲手中的报纸或信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父亲也会微笑着和他们聊上几句,询问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

有时候,送报纸和信件的工作会持续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尤其是在冬天,天黑得早,寒风凛冽。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衣,骑着二八大杠,在寒风中艰难前行。他的脸颊冻得通红,双手布满冻疮,却从未停下脚步。依然坚持要把每一份报纸和信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天空仿佛被撕裂了一般,雨水倾泻而下,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片水花。父亲刚从邮局拿到一份紧急电报,收件人是住在山脚下的二叔公。他看了一眼窗外,眉头微皱,但随即毫不犹豫地披上那件已经褪色的雨衣,推着那辆二八大杠冲进了雨幕。

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依然紧紧握住车把,用力蹬着踏板。车轮碾过泥泞的小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泥水溅起,打湿了父亲的裤腿。但他顾不上这些,只是专注地盯着前方。风夹着雨点扑面而来,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父亲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电报送到。

山路崎岖不平,雨水让本就湿滑的路面更加难行。二八大杠在泥浆中艰难前行,车轮不时打滑,父亲不得不下车推着走。他的雨衣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又冷又重,但他依然紧紧护着邮包,生怕雨水浸湿了里面的电报。

终于,在山脚下的一处低矮房屋前,父亲停下了脚步。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用力摇响了车铃。二叔公听到铃声,急忙从屋里跑出来,看到浑身湿透的父亲,顿时愣住了。父亲从邮包里取出那份干燥的电报,递到二叔公手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是您的电报,赶紧看看吧。”

二叔公接过电报,眼眶有些湿润,连忙拉着父亲进屋避雨。父亲却摆摆手,笑着说:“不用了,我还得回去,路上小心点就行。”说完,他重新骑上二八大杠,消失在雨幕中。风雨中,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无比坚定。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在泥泞中艰难地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的每一道痕迹,似乎都在诉说着父亲在这条邮路上的执着与担当,也深深印刻在了我的心间。

父亲义务邮递的行为,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方便,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爱戴。每当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送来一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表达对父亲的感谢之情。记得有一次,中秋节前夕,村民二爷特意挑了几只最大的月饼,用红纸包裹得严严实实,蹒跚着送到我家。二爷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贤侄,这几年多亏有你,我们家的信件报纸从没耽误过,这月饼你一定得收下。”父亲微笑着收下,然后回赠一些自己买的糖果和糕点。这一来一往间,满是村民与父亲之间质朴深厚的情谊,而那辆静静停在院子里的二八大杠,仿佛也在默默见证着这份温暖。

岁月如梭,转眼间,手机和互联网取代了信件和报纸,如今,父亲已经不再需要送报送信,但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依然静静地停放在院子里。每当我看到它,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在夕阳下骑行的背影,听到了那清脆的铃声在乡间小路上回荡。父亲用四十多年的坚守,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这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的力量。

如今,手机和互联网让信息传递变得瞬间可达,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每当看到那辆静静停放的二八大杠,我总会想起父亲在乡间小路上奔波的身影,想起那些充满温情的岁月。或许,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连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