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家王晚写的《我是外卖女骑手》这一非虚构的文学作品,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它让我在这个电脑手机为主,娱乐越来越多元化的年代,对文字阅读的注意力越发分散的情况下,竟然可以让我非常轻易的读下去。
《我是外卖女骑手》用诚挚的笔触写下了作为一个女骑手的种种不易,她每天面对的各种焦头烂额的情况,令即使不是外卖员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可以轻易的与她产生共鸣。毕竟没有一份工作是好做的。
但是像她这样坦诚的写下一切,恐怕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作家王晚在写这一著作时,很显然倾注了她自身的全部心血。而这一著作的现实意义显然是极其重大的。我觉得像类似这样的著作可以称为一个平民史诗,它精确的反映出了当下平民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
而《作品》杂志推出《素人写作》这一栏目,无疑对文学的影响有着意义重大的积极作用。
在阅读类似《我是外卖女骑手》这样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后,它对比小说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作为非虚构文学作品本身,它显然比虚构的小说更有说服力。
当然,我认为这种类似反映社会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很棒,不代表我认为另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学类作品就不好,我觉得两种文学模式本来就不是对立的,没有必要捧高一种,就踩低另一种。
毕竟每个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它们可以让我们感受生活不同方面的魅力。
类似《我是外卖女骑手》这样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我更愿意把它称为鲁迅式的文学作品。它没有刻意营造高雅的孤寡,只有把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赤裸裸的展示给人们。
考虑到《作品》杂志推出的《素人写作》这一栏目,每期的作者都不是同一个人,让我感受到了当代的鲁迅再也不需要是同一个人了。
当代的鲁迅不需要有像鲁迅一样的高贵出身或者极佳教育背景,他们同样可以给我们创作出具有极大现实意义与启发的文学作品。
而鲁迅是一群人,不再是孤独发声的一个人,这一点很显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与义务教育推广的成功。
在《我是外卖女骑手》这一非虚构文学作品中有着太多值得大家思考的真实事件了。它们个个都引人深思,例如开篇提到的健康证问题。以及作者对于其他外卖员出车祸的见闻记录。
另外,在这一非虚构文学作品里又涵盖着太多生活的酸甜苦辣了。例如,奇怪的外卖订单只要一份男性尿液,与其形成对比的是要这一奇怪订单的主人是一位外表斯文的青年男士。奇怪的订单,与发出这一订单主人形象的反差令作为读者的我印象格外深刻。还有作为一名外卖女骑手,作者不得不长时间憋尿的心酸。
她仅仅是因内急而不得不在小区附近尿尿,就被小区里的一个保安说是在偷东西。甚至要检查她的私人物品。在这一段情节里,作者最初因面子问题没有大方的和保安说自己只是在尿尿,而是谎称自己丢失了钥匙在寻找。即使作者后来因怕耽误送外卖,着急了事,乖乖给保安看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保安在看过后竟然说她包里的一件物品和业主丢失的一样,还是另一个保安出面说她一个女人送外卖不容易,才息事宁人的。
作者给奇葩顾客送餐,却被要求买纸,按照要求买完纸后,对方竟然耍无赖不付钱,这些糟心事真的太令人感慨了!
这一非虚构文学作品成功的点在于作者把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都极为详细的记录了下来。里面涵盖围绕她电瓶车发生的故事,送餐找不到客户楼,以及送错楼不得不多爬楼梯的各种经历通通都有,而就是这些真实经历让我们作为读者直观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外卖骑手的不易。
不过,通读整篇作品,也有让我感到温暖的事。那就是作者电瓶车充电,被别人拔了,对方的男朋友却蛮不讲理的让她下跪磕头道歉,其余外卖员皆挺身而出,为作者撑腰,让她在面对混混叫嚣的情况下没有失去尊严与体面。
最让我悲痛的一件事则是帮妻子送餐而出车祸的丈夫,他一心想给儿子攒彩礼钱,甚至都不愿治疗自己的腿,出车祸两条腿受伤该有多痛苦呀!而他竟然为了儿子想要不治疗其中一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