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七女离婚一年多后,带着女儿又回来跟前夫重归于好了。她大概是舍不得判给丈夫的儿子,才决定回来找丈夫“复婚”的。她实在是不容易。当初分去的家产一样也没有带回来,丈夫这里也是一贫如洗。租住别人家一间西屋,除去被子、炕、桌子、大锅、碗盆以外,一颗粮食粒都没有。吃一顿饭,借一次米。
房东是她们在“小岭”时的朋友,也不催逼他们房租,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给。
倪七女也是挺能吃辛苦的。她是春天来到这里的,每天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扛着铁锹,挎着篮子,窜到北地去挖野菜。她们挖回野菜的品种是荠菜、婆婆丁、小根蒜。她把它们用水洗干净后,放在盆子里、倒水泡上。等野菜支棱起来的时候,她把野菜洗三遍,控干;再把借来的大米煮成干饭。
开饭的时候,倪七女把房东送的大酱用一支小碗盛好,端到桌子中央,再放好盛满小碗的米饭和挖来的野菜;然后,娘仨围坐成一个三角形(倪七女的丈夫去打工),各自端起饭碗﹑在向嘴里扒拉大米饭粒子时,都嚼得喷香。馋得坐在一边的黎艾文同学直流口水。
倪七女的同学黎艾文最早在上玉泉高中的时候,在走廊见过她。她俩不是一个班的,没有说过话。只是来到太平岭后,她的同学在这里开办个体幼儿园,来她的房东家招生才见到倪七女的。感觉面熟,才搭上话的。
倪七女命也挺苦,从小没有爹娘,哥哥娶了嫂子就不要她了。高中一毕业就下嫁给了一个粉刷涂料的临时工。分分合合几次,两口子都是奔四十岁的人了,又走到了一起。
倪七女的同学黎艾文,说好了要在假期给她的女儿补英语课。因为,花钱补,她没有钱,黎艾文给补,有同学一层的关系,不收钱。再说,倪七女的女儿就要升高中了。穷啥,不能穷教育。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女儿身上,她的另一个男孩是一个混混,不爱读书。
黎艾文在最近认识了倪七女以后,她很同情她的同学处境。她想:“自己必定制下个房子,能开幼儿园维持生计,她还没有职业,真是挺可怜的。”想到这些,她一心想帮助她的女儿学习英语。
倪七女人很聪明,村里谁家打个官司,递个状子啥的,由她代理写得多,她在大是大非上面似乎算有见地。就不像黎艾文低调子,她仅凭实打实凿地教好孩子的本事生活,不怎么参与社交往来。
在一九八九年,黎艾文一家三口从城南农村搬到了城西北的城乡结合处—太平岭。租赁房子开办了两三年幼儿园之后,在一九九三年买了一撮砖坯结构的房子。这里院落很宽敞。那时候,她妈妈还活着;是她让女儿女婿买一个大一点的院落,开办幼儿园得施展。
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又有了姐姐的专业指导,黎艾文开的幼儿园正步入正轨。
招生多数是在册的学生家长帮忙,一传十,十传百地来这里入园,甚至还得排号。必定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除去厨房和“小道闸”也只剩50~60平方米的面积当教室。可以说,秦耕耘当时也算是一个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几轮毕业的大班幼儿,到了小学都很受欢迎。
一九九五年的八月份,黎艾文听村民白淑凡说:“咱们村里大老王媳妇倪七女跟她的女儿王霜要开‘学前班’了。而且,她们把广告都贴出来了。”
黎艾文说:“那好哇,在哪开呀?”
白淑凡说:“听说在老邢家租房子开”。
黎艾文说:是啊,村子大,有两家开幼儿园的也好,免得拥挤、排号……”
在倪七女这一边,她心里是这样想:“一个不如我有办事能力的人,都能经营幼儿园,我怎么不能?”
于是,她跟女儿也开始策划开办幼儿园事宜。首先,倪七女在通往她们家的大墙上面用白石灰写了三个醒目的大字:“学前班”!她还在“大字”的右边上画了箭头
“"”,目的是吸引幼儿去她那里注册。其次,她收学费比黎艾文的少十元钱。再其次是照看孩子到晚间八点,周六不休息。她租的房子距离黎艾文的幼儿园不远,堵截着黎艾文幼儿园的路子。
那年冬天, 倪七女利用黎艾文的幼儿园放寒假之机,采用了给家长热饭,看护小龄幼儿等花样翻新的形式;热火朝天地起着“学前班”。
即便是春季黎艾文的“幼儿园”开学了。倪七女也会对通过她的家门口的家长说:“上我这里念吧,我教的数大;我看得时间长;我才要20块钱。”她的这种鼓动,拢络了很多不知内情的小孩子家长。也有一些小孩子家长背地里说:“她不像是一个培养孩子的老师,倒像是一个抢生意的小贩。”
从打冬季以来,两三个月过去了。倪七女幼儿园的生源达到50多人,并且是3——7岁裹挟在一起。
黎艾文还是招收5——7岁的幼儿,而且还是分大、中两个班。眼瞅着生源从满员减少到17人。黎艾文的丈夫要求降价十元学杂费,黎艾文坚决不同意。她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丈夫坦言:“有图价格低廉走的,也一定会因为质量问题而回来的”。
黎艾文的生源集聚了所有老师、医生、工程师、商人的子弟,元气没有伤着,收入下滑了许多。
这时候,黎艾文做的事情不是到各家拉人,而是加紧练内功。她有一道坎儿一定要过去,那就是办成幼儿园执照。
在东北阿城,重视教育程度不亚于哈尔滨省会城市。办一张幼儿园执照绝不像办一张餐馆执照那么简单。最最重要的是“防火执照”做“先导”。而且,黎艾文的“幼儿园园长证”、“卫生许可证”包含师资、房舍、室内外玩具等要件都齐备;仅缺一张“防火通行证”。她去了几次阿城消防总队找有关部门无果。在这十万分危急时刻,黎艾文的姐姐开导她说:“别忘了,我们家族可有一位最出色的女儿,她的丈夫可是‘防火’将军;至少可以打听他一下,像这类的执照应该怎么办?”
黎艾文一听,立刻讨来电话号码。给没有见过面的堂姐夫打了电话。堂姐夫让她遵照防火措施办幼儿园,还要求她自己去有关部门申请办理“防火执照”。果真,黎艾文去了阿城消防总队指挥部,提到了她堂姐夫的名字。那领导说:“我们政委昨天还来检查工作哩”。并且,他明确地下达命令,把阿城所有乡级幼儿园的“防火执照”下放到派出所办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有一句话:“当你全心全意地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
不久,黎艾文去了乡里派出所,所长高玉琪看了黎艾文交上来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表》,还亲自开车来验收场地,他认为这里有最宽敞的房舍、院落和防火器材。并庄严地在“审核表”下方盖上了红色大印章。一纸《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许可证》下达后,促使黎艾文办成了《幼儿园登记注册证》。
在一个周天下午,倪七女带领着女儿来找黎艾文“算账”。娘俩一进院子,就大吵大嚷,说:“你是怎么把王四家的孩子勾引过来的?”黎艾文一看,是她们娘俩(一个裹着黑衣、一个裹着蓝衣),她就走出屋子,让她们有话进屋慢慢说。她们不进,嚷嚷半天,黎艾文终于明白,她的生源缩水了,想报复来了。
黎艾文说:“我不知道,他怎么回来了。再说,他们的去留不是我说了算数;我的学生流动到你那里了,我也没有去追究啊。”
不大一会儿,人集聚多了。有跟她们不错的街坊劝她们娘俩说:“快回去吧,人家开幼儿园都多少年了,‘执照’都有了,人家不告你无照经营就不错了”……那娘俩面色黯然地走了。
过后,黎艾文才听说:“倪七女招生时,说娘俩教,过后,她女儿去上学,她一人也不靠谱,谁家打个官司,告个状,她都跟着上公堂,把孩子撂在家里,有把鼻梁子差一点磕折的。”
黎艾文看着倪七女和她的女儿背影,很是悲哀。她想:“我们亏欠孩子的够多了,为什么还要教唆孩子‘无理取闹’呢?我们曾经还是同一届的高中同学,为什么因一点蝇头小利计较呢?再说,是真的假不了,是假的安不牢’。”
日后,像这样的矛盾没有影响黎艾文的教学相长实施,她的教学幼儿的路子越走越宽阔。
后记:倪七女的幼儿园仅仅维持了八年半,2003年在非典时期,就被关停了。
黎艾文的幼儿园从1991年开办,一直延续到2008年,她随儿子去北京,截止了办园。(全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