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6/12
分享

恩爱五十载,相依一百年

砬子沟位于阿城东部的山沟里,它虽然只有弹丸大小,但新村建设却日新月异。这里住着上百户人家。他们在60年安上了电灯、70年安上了自来水、在80年修成了板油马路和家家都盖上了砖瓦化房、2023年实现了室内卫生间全面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了农村现代化。因此,这里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而最使我难忘的一件事不是跟砬子沟新村变化有关,而是跟一对参加爱情长跑50多年,并笑到最后的一对夫妻有关。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听村子里有人议论说:“冯秀英跟汪杰订婚了,冯秀英可是一朵花插在了牛粪堆上了。”

原来,村子里有一位姑娘叫冯秀英,她在23岁那一年,老姨给她介绍一位城里对象。冯秀英压根不去相亲。于是,冯秀英的母亲就搬兵说服女儿。

这天晚间放工后,冯秀英的大爷来到侄女住的小道闸,他想跟侄女聊有关相亲的话题。冯秀英招呼大爷坐下后,她给他倒一杯水递过去。冯老大一边喝侄女给她递的茶水,一边开导说:“秀英,你爸在镇上工作忙,无暇管上你,我这才来代他找你说说我的心里话。大爷是当过队长的人,相信我吃盐也比你年头多。你老姨给你介绍的对象咋不去看一看呢?”冯秀英瞪着美丽的大眼睛,沉默了一会儿,她说:“我跟汪杰搞对象是三年前的事。”她的大爷一听,头都大了。问:“那小子当兵在部队,是怎么跟你'搭搁’上的?”冯秀英这时用手拽着一根半尺长的小麻花辫儿说:“我们是自由谈的恋爱,在他入伍之前、当民兵连长时,我俩就好上了。”“那你父母怎么不知道?啊。”冯秀英大爷着急地问。“大爷,你们差啥不让我在农村找男朋友订婚呢?离我妈妈近一点不好吗?”冯秀英困惑地问。“秀英,你听我说,你要听大爷的话。趁着你老姨给你介绍的城里人,就应允了吧。”冯秀英的大爷急切地说。“大爷,汪杰跟我同岁,我们都是属兔的,1951年生人。我们有共同语言。”冯秀英跟大爷介绍说。“那也不行。”冯老大提高嗓门地说。冯秀英说:“我认定汪杰,只要他对我好就行。”冯老大一听侄女刚硬的态度,同时也了解到冯秀英不相看她老姨托人给她介绍的对象的原因后,悻悻地离开二弟家里,他想跟冯秀英的父母择日商讨侄女的终身婚姻大事。在70年代的砬子沟,农村男女青年自由谈恋爱只有凤毛麟角。可汪杰和冯秀英是秘密谈的恋爱。他们是一个生产队的男、女社员。汪杰家里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是家中老大,响应国家征兵入伍号召,从民兵连长岗位应征入伍。在汪杰入伍后,冯秀英一直在家里等着汪杰。她的美貌迷倒砬子沟左右村庄的男青年,她身边有一个闺蜜景亚桥跟她形影不离,都被她的心诚所感动。她问:“秀英姐,你找汪杰,他是农村兵,又没有被提干,迟会返回砬子沟的。你可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冯秀英说:“我不会丧良心,我会等汪杰复员转业回到砬子沟,我们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景亚桥看自己劝说好友无果,便说:“你妈妈的这一关,你也不会过。”冯秀英伸手轻轻拍了一下闺蜜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在冯秀英妈请大伯哥说服侄女无望后,她自己很通情达理地找女儿谈一次。她说:“秀英,你老姨是医生,她会负责给你往城里介绍对象的,而且她当前提的这个小伙子,我看就行。”冯秀英说:“妈妈,我明白。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我相中的是汪杰。”“听妈妈跟你说,汪杰是农村户口,转业后还得回到砬子沟,如果你跟他结婚,将来你们生了孩子还是农民,你明白吗?”冯秀英的妈妈开导女儿说。“妈妈,我在农村已经生活二十多年,环境熟悉,找一个同心对意的男朋友,不是正合适吗?我从来不想自己是一颗天上的星星,谁也够不着。”冯秀英搂住妈妈的脖颈说。“也好,我与你爸还有了依靠。我就是担心你的弟弟不同意,他已经在部队升职提干了。”冯秀英的妈妈说。“妈妈,弟弟的觉悟高,他对我的婚姻是不会有干的。”冯秀英胸有成竹地说。

冯秀英之所以对汪杰有如此铁了心的爱慕,那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当时两人十八九岁在村里干活的时候,他们就互相产生好感。原来,冯秀英模样长得超级好看,性格温柔;在队里干活时,就有好多“痞子”对她的美貌垂涎三尺。汪杰总是以哥哥(他比她大几个月)的身份自居,保护着冯秀英的人身安全。在冯秀英心里想汪杰就是英雄救美时,他就是不当兵;她也要嫁给他。再说他当兵还入了党。1976年,汪杰自打当兵转业回村,人精神了很多。他的个子长到了1.78米,脸也很白净。若跟1.60米高的冯秀英站在一起,他们相当般配。但在汪杰和冯秀英结婚前,冯秀英的母亲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女婿汪杰入赘到岳父母家。担任村党支书的汪恩祥答应了。他亲自登门对准亲家亲家母说:“你我大小都是当干部的人,孩子们愿意,我们就该给他们开个绿灯呢。我家还有两个孩子;就把老大送给你们当上门女婿了!你们的家庭条件好,村子里有声音说我们两家家庭背景相差悬殊,我看只要小两口对劲;一心一意过好日子,黄土也会变成金。”冯秀英的父亲是镇干部,他也表态说:“我没有意见,希望办婚事从简……”“我明白,老兄。为了我们的孩子就各让一步吧!”汪杰的父亲汪恩祥说。冯秀英与汪杰之前两人鸿信传书,只是通过村里收信人的手秘密交给冯秀英的,蒙蔽过了她的父母。待到汪杰复员后,冯秀英的父母才知道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是稳固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汪杰与冯秀英结婚了。小两口出双入对地活跃在农村生产第一线。汪杰当民兵连长、村党支部委员,冯秀英是他手下的“精兵”。汪杰一边指挥年轻突击队员冲锋陷阵建设家园(板油马路和房舍建设就是这时期上马完成的),一边身临其境地带动全村男女老少干好庄稼活儿。

两年以后,汪杰接替他父亲的职务,当上了砬子沟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他没有辜负冯秀英的爱戴,当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他从来不跟冯秀英发脾气,对百姓像亲人一样热忱。他为人正直,把几个自然屯合并到一个大队组织里面来。带领大家修板油马路、建造新房、规划新村。冯秀英和汪杰结婚一年后就添了一个可爱的男婴,起名叫王爱国。小两口家里外边的事物都做的井井有条。这会儿,村子里出现了一句流行语:“有事情,找冯秀英;她说话汪杰最爱听。”在汪杰的字典里,冯秀英就是自己的‘左右手’。”冯秀英也常常把村民组织起来,走出家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她也体贴汪杰的疾苦,承担了全部的家务活儿。冯秀英与汪杰夫妻俩互敬互爱,说话时都是脸对脸的微笑着讲话,五十年如一日地相濡以沫。随着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砬子沟的人们把话锋一转,又说:“还是冯秀英有眼光,亏了嫁给汪杰了,小日子过得棒棒的,比城里人还滋润;若是当时嫁给城里人儿,也是捡别人挑剩的小伙子嫁;好的谁要没有工作的农村人呀!就是找部队的军官也不如找汪杰优秀呀……”冯秀英与汪杰的婚姻成为一个传奇,也是砬子沟最具代表性的恩爱夫妻。

在数十年后,我坐在回砬子沟的公交车上,亲眼看见冯秀英和汪杰同坐一辆车,恩爱如初。冯秀英还是那么漂亮,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花格子风衣,背着一款16开纸大小的黑色的牛皮小包。只是跟她同出门的汪杰患过一次脑梗,行路有些不便。他一身蓝色西装,等在车子的座位上。她微笑着给汪杰在亚沟站点买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她拧开瓶盖子,自己先尝一口,说:“好凉啊。”然后递给丈夫喝。坐在旁座上面的小于子说:“嫂子还真听哥的话,他指使你干啥,你就干啥,不顶嘴。”冯秀英笑着说:“秤杆离不了秤砣,老头离不了老婆。我成他的保姆了。”小于子咧着嘴笑笑说:“哥嫂是模范夫妻。你们这是去儿子家,刚回来吗?”“是的。”冯秀英回答说。我借机问:“秀英姐,我知道你和姐夫是同岁,都是属兔的,今年74岁。你们儿子多大了?”“我儿子今年50岁。我的孙子今年17岁,读高三。六月份考大学。”冯秀英说。

“哇,岁月像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我都差半年就69周岁了。”我说完,再次端详了一下我身边坐着的一对恩爱老夫妻,想道:“他们恩爱的热度较比当年丝毫没有褪色。这对于那些有了权势和金钱之后,就变了质得婚姻,是截然相反的。而有关冯秀英和汪杰的婚姻大事,我在家的时候,就略知一二。这使我回忆起他们当年恋爱、结婚、生子的过往。虽然,马秀英和王杰的结合,起初不被别人看好,但是,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婚姻依然坚如磐石。这跟冯秀英自己的判断和王杰的维系有直接的关系。而他们这段美丽的婚姻,诠释了恩爱五十载,相依一百年的真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