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健的头像

吕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7
分享

卓尔山.塔尔寺

游完“扁豆口”。旅游团队一路向南行进,美景随处可见。国道209线从甘肃张掖一直通往青海西宁。沿着209国道由北向南继续前行,路两边的山坡上长满了青草和鲜花。羊群多,牦牛也不少。时常有回民、藏民们骑着马追赶着羊群、牛群横穿国道。都是几百只的团队。尽管有驾驶员打着喇叭也无济于事,只好耐心等待。每群都得十来八分钟。公路在山间穿梭,深一脚,浅一脚,快到鹅博小镇的时候,山坡上堵满了车。一辆半挂车坏在了弯道上。因是单行道,压根儿不能挤占路面,否则进退不能。踩着刹车在山坡上等了十多分钟后,车子终于走开了。而此时我的1.8升小吉利,因负荷太重,马力小而起不了步。多年来第一次遇到陡坡起步,连续两次都没有成功。于是豆大的汗珠从额角边落下。我咬紧牙关,长呼一口气,将油门加大,转速打起,油门匹配离合器,车子终于缓慢地行进了。第三次半坡起步的成功,也让乘车人紧悬着的心放松了许多。到了山顶,方知道路的艰辛。祁连山就在脚下,向南下了坡脚就是青海的鹅博小镇。在那里我们休息片刻,没有急着去西宁,而是商量后去祁连县城游完。

从鹅博镇向西,只72公里便到祁连县城。时值青海302省道改建扩建工程。因为便道多,所以车子也走不快,估计明年这路就修好了。车队在绿色长廊中行进,远处的大山与近处的小山高低起伏,遥相呼应。曲曲折折的小河流淌在草原上。穿梭在祁连山中,满眼都是绿色的大草原。牛羊点缀在远处的山坡上,像是绣在草原上的一幅画。路两边尽是花草,黄的、紫的、白的、还有红的,虽叫不上名来;但灿烂在心,格外美丽!河流自西向东流淌着,弯弯曲曲地躺在草原上;在正午阳光地照射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芒。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终于到达了祁连县城。县城在山谷间坐落,入口处是国家影视基地的落款。玛瑙、玉石、狼牙、琉璃摆满了路边。购物是女人们的喜好,也是男人们的钟爱。旅游是一种减压放松,也是一种自然消费。个别时候明知其中有诈,却偏向虎山行。

卓尔山是祁连县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我们此行的第四个景点。在山脚下我们将车里所带的瓜果、干粮、小吃消耗了一番,为的是减轻车的重量。吃过午饭,来到卓尔山顶,才知美景美不胜收。放眼望去,山坡阴面处是绿油油的青松,阳面是油菜花和青稞。此时的油菜花因海拨高还能欣赏到花的美丽,而青稞正待成熟收割。视觉中的金黄与感官里的清凉,此刻,在卓尔山顶都体会的五体投地。山顶的停车场停满了自驾游,有来的、也有走的,不收停车费。若到最顶端上看风景,门票每人80元。会有大巴车送你到山顶。观光台四周都有风景可看,祁连山脉绵延起伏,远处的山谷间依稀坐落着村庄人家,他们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只是被油菜花田和草原笼罩着,铁锈红的山坡上有崎岖的小路隐约可见,只是有些渺小!

游玩到高兴处,总有人提出要到“八一冰川”一睹为快!可一打听,此处到“八一冰川”还有180多公里,且路况不好。三辆车中有一辆是大众轿车,因底盘低,不适宜崎岖颠簸的山路。大家商量之余,只好放弃。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开始向西宁进发。

美丽的卓尔山,再见了!据说,祁连的夏天最是短暂,只7月份一个月。因海波高,冬季漫长,所以只种青稞、油菜和土豆。这些都是我们在青海新闻联播里看到的,我们走后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小雪。

原路返回到鄂博镇,到附近的油站加足了油,便继续前行。青海的209国道还算不错,就是有点窄,比起甘肃的国道就稍逊色一点。看似平坦的路,却一直在上坡。乘车者此刻都开始午休了,此时最辛苦的便是驾车者和副驾驶的安全员了。快到门源的时候,祁连山在此处纵横交错,山顶处有一个停车观景台。藏民、回民、汉民商贩们在此处摆摊设点。景点上的工艺品大同小异,在这里只是多了酥油和风干牦牛肉。闺女买了一顶粉红色的西部牛仔毡帽,我买了一块袁大头的银币,是真是假,自不好说。一下车就感到山风的寒冷,添衣加帽,叫嚷纷纷。此处的山比鄂博镇前的山又高出许多,只是蓝天下多了许多阴云,没有雷声,也没有狂风凌冽。天空中开始飘着零星雨点,所以草原上看上去成了黑绿色,只是气势不同凡响。此时我又想起荀子《劝学》中的名言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啊,最真实的感受在千年里都不会改变!

下午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努力地向西宁奔去,此时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行程,就怕天黑路险。立秋后的太阳就是落的有点早,紧赶慢赶的天全黑了。到西宁城已是晚上九点钟的样子,前面两部车把我弄丢了。大城市里的加车行走那可不是装出来的,时刻得眼疾手快,否则走丢了也属正常。不过也不用着急,打开导航,顺着导播就寻着“虹星宾馆”的住处了。西宁的房价也不便宜,四百元一间,就这都很紧张。订房吃紧,15人只好分住两处,但餐饮倒不是很贵。点了满满一桌菜也只六百多元,吃过晚饭就十一点多了,洗漱休息自不必多说。

清晨的西宁城,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人多拖拖拉拉地聚到一起吃早点就八点多了。在大城市的正街上,寻个吃早点的地方不容易,总得问上好几次路人,才能吃到早点。吃过早点,直奔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寺院依山而建,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金组成。其布局严谨,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创建的大银塔。古称:“佛山”,藏语为贡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从西宁上高速,只二十五公里便到湟中县的塔尔寺。左拐右拐才来到塔尔寺近前,路多是山坡。停车场多是私家所开,每辆车收费20元。小院子停的满满当当,正值旅游旺季,进进出出的游人将马路堵的水泄不通。我们只好步行到门口,排队买票须实名制身份证,成人80元,有学生证的半价购买。进的大门,左右都是转动着的经筒。游人靠右进,从左出。沿着小道边走边用手拨动经筒,立地成佛的心念在脑海里翻滚,飞转着的经筒,成了进出塔尔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甚是好看。

十五人的团队,三五成群地游览着塔尔寺,拍照留念随时随地。进得殿内,身临佛国。正殿门口香气缭绕,千百年的香灰溢满坛体。给佛祖敬香捐款纷纷扬扬。殿内佛像排列,惟妙惟肖,酥油灯昼夜燃放,照的大殿内金碧辉煌。游客排队依次参观,悄悄地进、默默地出。总有孩子游手好闲地要伸手触摸画卷、佛像、灯具什么的,但都被身穿红袍的喇嘛当即制止了。

从熙熙攘攘的大殿内走出,不远处有个小花池,边走边欣赏花的艳丽;哪知闺女的眼睛明亮,发现花池里静躺着一张五元的钞票。闺女说与我,我说:“赶快捡起来啊!”闺女问:“老爸,如何处理?”我说:“你说呢?”闺女赶快跑到大殿内放到募捐箱里了。父女俩会心地笑了,大家也为闺女的行为点赞!都说这件小事办得好。

随后我们直奔观景台,站在观景台可一睹塔尔寺全貌,也可目睹整个县城风景。远远观望,湟中县坐落在山间,凡有道路之处都有游人在涌动。休息片刻,我和朋友参观了僧人学习、诵经、打坐的大经殿。大殿依山而建,面朝南,正殿前的走廊旁就有连续叩拜的喇嘛和僧律,双手合十,跪倒在地,一扑一叩,全身向前爬着,慢慢地向前叩行,这让我亲眼见到了虔诚膜拜的藏传佛教信徒。大殿全用木质修建而雕,中央是能容纳千人诵经的布垫坐首,排列整齐。四周是历代藏传佛教的人物画像、典故。女导游带着耳麦,细致入微地给游客讲解着一个个动听的藏传佛教故事,出的塔尔寺大门便忘得一干二净。殿内也允许购买藏传佛教的传统工艺品。

走出诵经殿,沿着山坡向大门口走去。时值午饭间当,西边的生活区里,就可看到身穿红袍的喇嘛们正在做午饭,所有的购物都是从菜市场上买来的新鲜蔬菜;只是各做各的,谁吃谁做。门口停着小轿车,出行便利。我和朋友在塔尔寺大门口等同伴时,由看大门的老者所述,才知当下喇嘛们的生活与千年前今非昔比。

塔尔寺是国务院一九六一年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海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在省内省外也颇有名气。但比起西藏的布达拉宫那就是小吴见大吴了。游览塔尔寺,使我对藏传佛教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亲眼目睹了喇嘛们的日常起居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