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吃苦在前的头像

吃苦在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6
分享

不经意的坚持让我终身受益

上个周末,在家打扫除,不经意间翻开以前在部队期间,报刊杂志上刊登过的散文、诗歌、言论、新闻稿件,林林总总也有一千余篇,回想过去,一幕幕与文学结缘的往事历历在目。

光阴如梭,岁月更迭,蓦然回首,当年涉世之初的那个我,已在各岗位摸爬滚打近二十八年之余。不管在军营生涯二十四年余载,还是在地方企业,都与文字工作打交道,至始至终没有离开我的生活,不知不觉,那颗种子已深深扎根在我的心田,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1996年,我怀揣激情和梦想,有无知无畏的勇气,在部队军营里,体味到了军营的情怀,汲取了人生成长中的一份重要养分。1999年考入军校,爱好写作的我,总想成为一名军旅作家。那时候,写些小散文、诗歌、新闻报道,陆续寄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武警报》《中国武警》《甘肃日报》《武威日报》等报纸杂志,可往往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幼稚了,写作知识积累少,人生经历阅历少,写出来的作品缺少灵魂,如初中生作文一样,没温度,没深度。

每次投稿,虽然是大海捞针,但是凭着对写作的热爱,还有军人特有的韧劲,依然抽出空闲时间,看范文,读报纸,坚持多写,多请教。在文学写作上我属于才疏学浅之辈,也不是科班出身,但也从此与这份“用心看世界,有情写人生”的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第一次在《武警报》发表豆腐干小简讯“处女作”,到后来在各大媒体报纸上刊登大一点的豆腐块,实当感谢时间的偏爱和文学战线上各位先辈和战友们的帮助。偶尔翻出刊登自己文章的报纸,有些已经泛黄折损,但从那一篇篇小简讯中,一篇篇散文、诗歌、言论中,仍能读到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执着。

回望自己从面对文学写作无处下手的“新兵”,到现在能拥有略优于外行人的得心应手,我要郑重地感谢曾经帮助鼓励和指引我走在这条路上的良师兼益友,我感恩在部队的领导,还有报社杂志的老师、编辑,他们是我写作中的导师。

我自然没有他们的造诣深厚,也不及他们对文学的执着,虽然后来多次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写出的材料也在部队常常评为优秀公文,但是与真正出类拔萃的新闻工作者相比,自己实在差距甚远、不能企及,聊以自慰的至多是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坚持学习,努力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罢了。

在写作过程中,有文章见报时的小惊喜,也有词穷、烧脑不出活的无耐。一路走来,偶尔会窃喜自己不是以此谋生吃饭,因为如果真是那样,我可能是逃兵了。

正是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这份情怀竟然一直延续下来,新闻工作要求的准确、严谨、及时,要素突出、立意新颖、言简意赅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用这些文字表达自己情感,思绪随着这些文字慢慢流淌而出,是何等的惬意和畅快?

一路走来,回忆过往,在写作的道路上,有艰辛,有泪水,同时更多的是收获满满。我想,那些文字无需感动他人,随心所欲地发挥,只当是一次心历路程的记录。但我确信,无声无息的积累,自然而然的叙述,一定源自那份不经意的坚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