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二是他的身高,亲手杀死多名日本高官是他的经历,今年101岁的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耳聪目明,能说、能唱、能写、能画、能跳舞,他就是被中央电视台邀请上过节目、在天安门亲吻红旗的小个子大英雄——李安甫。
走过一个世纪,撒下一路辉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屡立战功,他先后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十多个荣誉称号。晚年的他又走向红色教育的基地,用真挚的情感关心下一代,用鲜活的故事教育下一代,他又被德州市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特殊贡献奖”。
我有幸拜访这位大英雄,亲耳聆听他老人家讲革命故事,有过两次机会,第一次是2021年4月9日,第二次是2025年2月9日,两个日子都是九,先没约定,纯属巧合,长长九九,这也是对老人的祝福。我之所以有拜见老人的机会,是因为我和老英雄生活在同一个县城——山东省乐陵市。
李安甫出生于1925年4月,原名李正西,2025年4月已过100周岁生日。老人生日那天,我还和老英雄通了电话,祝福他生日快乐,李老的身体和精神都非常好。
李安甫出生在乐陵县城一个富裕的家庭,更是一个革命家庭,大伯李平林跟随冯玉祥,曾任陕甘省委员长;父亲李锦林追随吉鸿昌,长期在山东组织地下活动;他的姑父更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宋哲元;李安甫两个哥哥也都是军人。李安甫从小生活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这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安甫自幼聪慧。爷爷给几个哥哥请私塾时,李安甫尚小,还不在教育之列,但哥哥们所学内容他都跟着学会了,爷爷和老师发现后都非常高兴,老师说:“这个学生我愿意免费教了。”
李安甫4岁那年,听幼儿园同学们说他爸是土匪,他回家后不吃不喝不睡,李安普很疑惑的问母亲:“我父亲为什么当土匪?”父亲解释说:“父亲不是土匪,父亲是共产党,因国民党污蔑共产党,称共产党为‘赤匪’”。李安甫又问父亲:“你当共产党干啥呢?”父亲对他说:“你看到街上哪些要饭的来吗?全国多数是这样的穷人,共产党就是为这穷人服务的。”“我当共产党行不?”“行啊,但你现在还小,你长大了可以。”“长大我当共产党。”一颗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鬼子进入中国,炮火连天,硝烟四起,李安甫所在的师范班课和其他地方一样,不能上课了,这样12岁的李安甫在师范二年级就失学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让这位小小少年恨之入骨。又加之他的两位表哥也在台儿庄战斗中牺牲,这更激起了李安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我要打鬼子!”为打鬼子,李安甫默默锻炼身体,加强练拳,父亲知道后对他说:“你光练拳不行,你还得学射击。”“学射击,跟谁学?”“父亲教你呀。”打麻雀,打飞禽,苦练本领。父亲看李安甫的胳膊肿了,有时手连筷子都拿不住,问他:“疼不疼?”“不疼!”李安甫咬牙坚持,天天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李安甫的水平是短枪射击弹无虚发。
李安甫亲眼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行为,当兵打鬼子的念头日趋强烈。不久,一个更大的浪头也向李安甫袭来,身负重伤的父亲被送回家中,并带来二哥和四哥战死沙场的坏消息。家仇国恨,无法让李安甫心中平静:我一定要去打鬼子!
李安甫先是去找了他的姑父,想要加入国军。但他的年纪实在太小,宋哲元当时拒绝了他,嘱咐他好好学习,大了再上阵杀敌。
1938年,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兼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进驻冀鲁边区,乐陵是冀鲁边区的中心。1938年9月27日,部队抵达乐陵县城。
李安甫和舅舅赶集回来的路上,听说部队招兵,李安甫高兴的立马回去和表弟王连池说了,两人便当晚去报名。李安甫住姥姥家时和表弟睡在一起,当兵的事不敢和大人说,怕大人知道了不让去,晚上他两人就在被窝里分别放了扫帚和叉子,假装他们还在睡觉。
当兵报名并不顺利,李安甫因个子太小,部队不收他。聪明的李安甫苦苦哀求找到部队领导萧华,李安甫对萧华说:“我要加入八路军,去战场上打日寇!”萧华拒绝道:“这哪成?你还是个孩子,战场上刀剑无眼,很危险,过几年你再来吧。”李安甫恳求道:“虽然我年龄小,但我自小练武。您就让我参加吧,我要去打鬼子,为我的哥哥们报仇去。”萧华指着旁边的军号,对李安甫说,看看能不能吹响?这可难不倒他,李安甫原本在学校中吹过号的,接着,一阵嘹亮军号声响起。萧华看他决心坚定,号吹得又好,且字写得漂亮,就将他留下了,职务是号兵兼文化教员。这年李安甫才13岁。
李安甫非常聪明,又十分用心,很快在1939年7月的一场战斗中,他就初露锋芒。那时萧华率部奉命出兵援助被日军宫泽文雄所部包围的国军警卫营,李安甫作为后勤兵跟着上了战场。国民党部队高树勋师部留守的警卫营,行至山东乐陵县宁家寨,一批日伪军趁他们不备出黑手,随后对他们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四周的通道都被堵死,敌众我寡,高树勋部队瞬间陷入万分危险的处境中。得知消息的萧华,果断率领部队营救高树勋部队。有了萧华及其部下的支援,不利局面一下被扭转过来。原本是高树勋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如今却是日伪军被高树勋部队和萧华部队两面夹击。战局逐渐明朗起来,在两军的默契配合下战争进行得很顺利,这批日伪军很快就被两支部队联合绞杀,但危机似乎还没有完全消除。一向谨慎的李安甫在清理战场时,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呻吟,好像是日军的声音?思索片刻后,李安甫决定前去看看。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这名日军伤得不太严重,此时正努力用手去够不远处的手枪,看来是想搞偷袭。李安甫怎么可能让他得逞?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安甫一个箭步冲到日军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过手枪。在这过程中,这名日军仍负隅顽抗,竟想掏出身上的短刀刺杀李安甫,李安甫见状马上后退。隔着老远对日军开了一枪,这颗子弹十分精准射进了敌人的心脏。这日军不是别人,正是黑田一郎,他在我国犯下了许多罪行,李安甫这次可是立下了大功。
由于李安甫这次优异的表现,部队认准了他的能力,不久又派给他刺杀日本宪兵队长茨谷五雄的任务。李安甫也对这次任务十分看重,他先是通过惠民内线,大致掌握了茨谷五雄的活动轨迹,在进行一番准备工作过后,谨慎出发了。那是在文昌阁北面一条胡同里,随着李安甫的一声枪响,茨谷五雄应声倒地。
两次击杀,两次成功,足以证明李安甫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能力。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后的一场爆破任务,李安甫负责将炸药包抛出去,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来得及撤离,炸药包就在不远处炸开。巨大的气浪将李安甫掀倒在地,虽然性命保住了,但他的右眼被炸瞎,左耳再也听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李安甫就连脑垂体也受到了严重损伤,这意味着他的个子将永远停留在1.2米了。李安甫没有被灾难所吓倒,经过治疗和自己内心的调整,很快恢复了正常。
李安甫老人说,最危险的一次任务是刺杀日军军事教官川岛谷川。他说,日本人太狠了,川岛谷川经常抓来平民百姓做日军训练的人体活靶子。敌后武工队决定除掉这个刽子手。一天清晨,李安甫扮成小学生的样子,找到川岛谷川后却假装偶遇,走近川岛谷川时,李安甫鞠躬行礼,川岛谷川没有多想,还笑着摸了摸李安甫的头。待川岛谷川走过几米远,李安甫立刻朝他背后连开两枪,川岛谷川一命呜呼。李安甫赶紧撤离,在撤离时险些被日军抓获,凭着他的机制,抄小道,钻胡同,七拐八拐,逃脱了。
李安甫执行任务时,经常遭遇危险。1943年,乐陵第4区区委书记突然叛变,投身了日本,成了乐陵县伪县长,当时他手里掌握着很多地下党的重要资料,这位区委书记也全部交给了日本人,甚至为了得到日本人的重视和信任,他还会主动带领日本宪兵队,前来破坏地下党活动,捣毁了地下党在乐陵县的多个定点,造成了地下党的重大伤亡。武工队仔细研究后,决定将这个叛徒消灭。经过侦查,武工队得到了准确情报,伪县长住进了乐陵县城西门外一个名叫苏焕章的人开设的饭店里。李安甫奉命前往这家饭店,刺杀伪县长。李安甫刚来到饭店门口,就看见了正在这里的伪县长,可他悄悄的一掏出枪,就被伪县长的随从发现,那人高喊:“有刺客!”瞬间李安甫就暴露在人前,刺杀任务也就宣告失败。李安甫当机立断选择撤退,他混进人群寻找躲避的地点,竟意外的来到了自己的小学。在小学里,李安甫遇到了自己两个儿时的老师。老师们一看他的模样,便什么都了解了,赶紧将他藏到了小学的厕所里。但很快追兵还是搜查到了小学,李安甫为了躲避跳进了粪坑。在粪坑里时,他一直紧紧的握着一枚手榴弹,预备自己一旦被发现,就与敌人同归于尽。藏在粪坑里,敌人哪会想得到,敌人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李安甫。鬼子走后,两位老师从粪坑里将李安甫拉了出来。
李安甫在军旅生涯曾濒临死忘多次,他杀死7名鬼子高官。每次执行任务,他都做牺牲的准备。李安甫的子弹夹里终是会给自己预留子弹,因为他机智,或许是老天爷保佑,他总化险为夷,最终活了下来。
1943年8月,李安甫先后在渤海军区文工团、武工队任宣传员、侦察员、卫生员、班长。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济南战役、碱河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著名战斗、战役,屡立战功。
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野战八院文教干事、代政指,后到华东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任区队长。
一米二的成年,能不能找到媳妇?李安甫不但找到了媳妇,而且找的是个好媳妇。媳妇不光模样俊俏,而且个子高大,素质也很高。你是不是认为,在那旧社会,不行相看,他妻子被媒人给“糊弄”来的?告诉你,真不是。李安甫的妻子叫卞秀芝,卞秀芝和李安甫是同学,并且卞秀芝的父亲卞兆瑞就是卞秀芝和李安甫师范班的老师。李安甫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是卞兆瑞老师的红臣。卞秀芝就是看上李安甫,是理智,不是冲动,这是多么高尚、有眼力的女子。卞秀芝和李安甫在学校里是同学,在战场上是战友,他们夫妻二人共同战斗。当时因工作需要,假扮夫妻,后因为志同道合,他们真的走到了一起,成为真正的夫妻。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生死考验,当时卞秀兰主要负责传递情报工作,她怀孕六个月时,一封重要情报需要她马上送出去。卞秀兰不敢耽误,李安甫担心妻子,于是二人一同出发。可很快他们就看到南边来了一支日本宪兵队,二人只好慌忙躲避,心中着急,脚下不闻,卞秀兰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卞秀兰肚子剧烈疼痛,但她不敢耽误情报,还是想着法子坚持着将情报送了出去。可是,孩子没能保住。第一个孩子,尚未出生就丢失了。夫妻俩非常心痛。越是心痛,越仇恨敌人。夫妻二人将这份心痛化作打击敌人的动力。后来,李安甫夫妇又养育五个健康的孩子,五个孩子都是人高马大,精明能干,巧妙的遗传了他们各自的优点。我见过他小儿子一米八多,见过他一个姑娘一米六多。
1983年,李安甫离休后,带家人回到家乡乐陵居住。离休后的他,没有闲着,关心关爱下一代,义务担任红色教育辅导员,经常到中小学等单位作爱国主义宣讲,这些年来义务作报告200多场次,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红色的种子,为祖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李安甫妻子因积劳成疾,离开了李安甫。李安甫是悲痛的,但他没有消沉。他积极调整,他拿起了另一个战斗武器——笔,李安甫将经历过的残酷战争、烽火岁月,书于纸上,写成回忆录,目的为传下去,教育下一代。我两次拜访,都得到老人送我不同版本的回忆录,几十万字,全是手写,放上复写纸,一式好几份。字迹端正,刚劲有力,怎么也不像百岁老人所写,况且还是一只眼睛。
英雄总有用武之地,2018年10月26日,李安甫应邀参加《魅力中国城》第二季节目录制。李安甫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抗战时期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全场观众为之倾倒,激动万分,大家热烈鼓掌,起立致敬。
那天去拜访老英雄时,我们问及老人当下的生活状态,老人和儿子说,吃饭很有规律,饭量不减。白天写回忆录,傍晚去广场跳舞,晚上看电视,电视爱看新闻和战斗片。100岁还每天还去跳舞,对此我不可思议,试着问,能不能现场跳两步?能!儿子和老人异口同声。我说只跳两步就行,谁知,老人嘴里哼着音乐,脚下步履轻松的跳了“一个章节”。老人跳舞,不光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更带动了周围人的锻炼身体,当有些人因种种理由不想坚持时,一想到百岁老人每天坚持,就有了劲头。老人还会画画,还会唱京剧,那天就给我们唱了《三娘教子》,有板有眼,味道十足。
我想,老人这么好的身体,这与他从苦练杀敌本领是分不开。
我们经常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当我真正面对叱咤风云、出生入死的英雄的时候,对那句话理解的就更加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