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步入了一个由石柱编织的梦幻王国。举目远眺,千峰林立,万石峥嵘。一方方巨岩横看成林、侧看成峰,高耸入云、形态万千。弥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涌若滚滚波涛,时而飘如缕缕游丝。更有岩石上那千姿百态的松柏,共同与山峰云影演奏着一曲瑰丽乐章。
那是一个个惊叹号
张家界,那一定是造物主一次极具灵感的创作!那一根根巍然屹立的擎天柱,恰似一个个高耸入云的惊叹号,不知惊艳了多少世人的目光,吸引了多少探寻的脚步!
张家界号称“峰三千”,又称“二千八百柱”,一个“柱”字说出了砂岩峰林的特点。拔地而起,千姿百态。
山峰之奇,在于峭壁万仞、石峰嶙峋;山峰之美,在于典雅俊秀、天造奇观。一座座奇峰异峦从幽深的山谷里拔地而起,巍峨挺拔、壁立千仞,危崖崩壁、遗世独立。那是从天而降钻土而出的无数神兵,还是共工颛顼争帝撞损的天柱?
泰山雄伟,华山险峻,黄山俏丽,恒山幽深,各有各的特色。然而张家界的山,既雄伟又险峻,既俏丽又幽深,汇集了奇、秀、峻、俏、幽、翠、壮、雄八种风格特征!
画家们说:张家界之奇,奇似一幅千古不朽的山水国画,每柱石峰,每株岩树,都是自然大师的妙手绝笔。园艺学家说:张家界之奇,奇在它好比一樽巨大的盆景,高筑在武陵山脉绵延起伏的高台平地上。
这些峰林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一株株,一棵棵,一个个,一座座,或册立独行,或两两携手,或三五聚拢,或结队成群。“以人为喻,有如将军之指挥若定,夫妻之久别重逢,姐妹之联袂话旧,儿孙之罗拜于膝下。以兽为喻,有若虎之引吭怒吼,鹰之振翼高飞,狮之南面称王,猴之北上觅食。”
别处偶有奇峰点缀,就会觉得上天所赐荣幸万分,而这里却聚起数千峰林,而且每根峰林又是独一无二,你说奇也不奇?支支剑戟下临深渊,方方巨峰直通云天,队队方阵浩浩荡荡,员员猛将气宇轩昂,你说雄也不雄?山峰上耸危崖下视幽谷,壁立千仞万丈摩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你说险也不险?峭壁宽展,平台围城,石壁如笺可书万卷诗章,飞瀑似龙高歌神奇自然,你说壮也不壮?铜肌铁骨立地顶天,面目刚毅冷若冰霜,但你看其头上腰间的碧树红花,才知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山巅云雾缭绕,峰峦昂首天外,可脚下有千回百折的小溪,纵横交叉的阡陌,其实好汉也有柔肠百结的时候……
别处的山,都是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彼此保持着峥嵘独立,绝不逶迤连绵。别处的峰,再陡再险也能攀登,而张家界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绽露、血气方刚,拔地而起、直冲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缕瘠土,又必定有苍松翠柏绿枝披拂,银崖翠冠赤壁丹青。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再披几缕雾的轻纱,戴数片云的头巾,发髻上簪一根遒劲的枝干。
乘在百龙电梯内,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四十八将军岩,都是一些高耸挺拔、巍然屹立的塔柱状山峰,虽然粗细差异、高低有别,但都气宇轩昂、铁骨崚嶒。传说他们是明代土家族起义领袖向大坤手下四十八个将军的精神化身!
张家界,你傲岸,你挺拔,你阳刚,你英武……你集所有的男性美于一身。有人说你是一支歌,谁的歌喉有你这样雄浑?有人说你是一幅画,谁的画幅有你这番神韵?有人说你是一首诗,可谁的诗歌有你这样意境?有人说你像尊宝塔,可哪尊宝塔有你这样灵动?有人说你是块奇石,可哪块石头有你这样的高度。你有时叠如罗汉,耸入云端;你有时将军列阵,万马奔腾。说你是石,你却是峰;说你是峰,你又是林。说你是盆景,你又无限大;说你是仙境,分明在人间!
云光雾影的烘托
其实张家界的壮观,一半是峰林的神奇,还有一半是云雾的烘托。
山为云提供了依托,而云则为山增添了美感。没有山,云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没有云,山就少了灵动和神秘。山的坚实和稳定与云的轻盈和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尤其是张家界,当一座座秀峰拔地而起,而山谷中飘散的云雾,遮挡了山体的底部,峰林石柱好像已与地面脱离,漂浮在空中,这不就是《阿凡达》中的悬浮山吗?潘多拉星球太远,张家界却在眼前。这时,你若轻轻唤它一声,它仿佛会向你走来,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家界的云,时而轻盈如纱,在奇峰之间缓缓飘动,仿佛为三千奇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而又厚重如棉,堆积在山谷之中,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放眼望去,连绵的山峦被云海轻柔包裹,只露出形态各异的峰尖。有的渐渐被云海所淹没,仿佛一朵朵安静的睡莲。
特别是雨后初霁,先是朦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
云雾如灵动的画笔,在天地间肆意挥洒,将峰林泼墨成了一幅雄浑壮阔又不失婉约灵动的画卷。由峰林形成的峰海和由松林形成的林海,飘浮在烟云形成的云海里,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壮丽画面。
远眺御笔峰,在云海的簇拥下,它如悬空的狼毫,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随时书写下壮丽的诗篇。伫立西海的云海上,我仿佛听到惊涛拍岸之声,缥缈群峰就像一群翩跹的舞娘?而杨家界的天然长城,嶙峋的石墙在云雾中隐现,宛如巨龙腾云,充满了野性与神秘。
云雾如果再配上光影,张家界就更加光怪陆离、如梦如幻。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峰林之上,就迎来了一场奇妙的光影盛宴。柔和的光线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覆盖在高耸入云的石峰上,勾勒出它们雄伟而峻峭的轮廓,只见它们满身通红闪闪发光,像齐天大圣的根根金箍棒。石峰在光影的交织下,甚至被赋予了生命,或像威风凛凛的勇士,傲然挺立;或似优雅娴静的仙女,若隐若现。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光线变得更加热烈明亮。强烈的阳光直射在山谷中,与弥漫的雾气相互碰撞,形成了一道道神秘的光束。这些光束如同从天而降的利剑,穿透层层迷雾,照亮了幽深谷底,山谷显得生机勃勃,各种植物在光影中闪烁着绿色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舞动的精灵。而那些隐藏在山谷中的溪流,也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梭在峰林之间。
正午的阳光是位编织师。它把金线穿进松针的空隙,在青石板上绣出碎碎的光影。山风偶尔掀动竹帘,惊飞栖息的白鹭,而蝉鸣恰好坠入溪涧,溅起一山空灵的回声。
夕阳西下,石峰在余晖的映照下,变成了橙红色的剪影,与蓝天白云相映衬。此时,漫步在小径上,石板路也被染红。鸟儿们驮着霞光归巢,鸣叫声拉起了一张薄暮的灰网。
当暮色四合,整个山林又变成了一幅水墨长卷。黛色的山峦在暮霭中若隐若现,远处的民居亮起暖黄的灯光,与天边变幻的云霞交织成一幅瑰丽的场景。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峰林上,给峰林涂上了层银辉,明明暗暗地更显神秘;只有几声鸟叫,更增加了山的静谧。偶尔一道流星划过夜空,为这片神秘增添了一份浪漫。
第三千零一峰是铜像
张家界三千翠微峰闻名天下。然而,您知道这里的第三千零一峰嘛?
它就是屹立在天子山贺龙公园的贺龙铜像。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就出生在天子山西边的桑植县洪家关,从1935 年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贺龙铜像,就屹立在“云青岩”上,背负天子山,面壁神堂湾,凝重、庄严、和谐地统一在青山绿水的画图中。该铜像建铸于1986年,高6.5米,重9吨,为我国近百年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铜像,被誉为张家界的“第3001座奇峰”。
铜像肩以下为岩石状,正如武陵奇峰,巍然屹立于石台之上。头部塑造逼真,栩栩如生;身姿刚毅,挺胸远视;浓眉大眼,八字胡须;右手小臂提起,握着烟斗,微笑地注视着前方的家乡。一匹战马正蹄着劲,站在元帅旁边,仿佛发出咴咴嘶鸣,随时准备出征。
铜像的面前,拔地而起数十座山峰,曰众将出征,犹如战争岁月将军们列队听候元帅调遣。2009年6月27日,贺龙元师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葬于此,从此魂归故里。墓碑是两把菜刀的造型。当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宗亲竟有2050多人英勇牺牲,桑植老家跟着他闹革命的三万热血儿女,据说最后活下来的只剩千人。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贺龙因工作来到湘江边,久久地远眺家乡方向。当地领导关切地询问,是否回家乡看看?贺龙说回不去了。活着回来的人无法面对老人期盼的眼睛,无法面对妻儿望眼欲穿的守望。个中原因,让人心酸,更让人崇敬……
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这里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中心辐射地、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以贺龙为首的张家界人在这里创建了红四军,孕育了红二方面军。至今的村寨里还流传着当年“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的红色歌谣。
青山有幸埋忠骨,此时我终于明白,张家界的山峰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奇,这么美,这么让人难以忘怀!
张家界的峰,在我的眼前变得更加雄伟壮观、高大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