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清的头像

冰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1
分享

这一路崇山峻岭,我百爬不厌

1

离退休只有两年,年前,我终于把窗口的工作移交给别人了。妻子要回老家协助照顾病入膏肓的父母,我就请了两个星期的假,接过妻子在市里接送外孙女读书这个重担。可是,一个星期未到,需要填写岗位晋级登记表,又把我召回来了。周六把登记表弄好了,要到周一交局里,周日只得呆在所里。年后还没有真正的爬山,我爬山的心又毛毛痒了。

翻开我的爬山历史,虽说每天在派出所面对的一列“崇山峻岭”是我最近最方便的爬山,但其艰难和未知的程度令我百爬不厌。绵蜒十多公里长,我从每个山头,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直至全程,化未知为已知。每次爬山回来,我都写了一篇游记,收入《骑行崇山峻岭》文件夹。到现在,已经有十九篇,大部分都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十九篇,何不成就二十篇?两年没有较长段地爬这一路“崇山峻岭”了,退休之前,我好想在辖区再去爬一爬。哈哈,我一拍大腿,那就明天去完成这个心愿。

最好找一个伴,我第一个瞄准德哥。他是我最好的爬山搭档之一,他开车,我开支,我们爬遍了省内大多数高山。这两年他开了饭店后,能约上一起爬山就聊聊可数了。不久前,我散步,他突然将车停在我面前。还说,什么时候我们还得约起啊?嘿嘿,是不是这次就约起啊?不过,还是得利用他有车的优势,这一路“崇山峻岭”暂时搁一边吧。

南岳五大高峰之二的芙蓉峰,我和德哥在爬翠鹫峰时,阴差阳错上了一个高峰,满以为就是芙蓉峰。之后再去爬南岳,多次找到资料,证实芙蓉峰我们还没有涉足。我打德哥电话,说明天天气晴好。他问,有什么想法是吧?有戏!我立马因势利导,去爬芙蓉峰吧。他说,好呀,看她去不?

夫人也去?我表示欢迎,并答应,会迅速规划好线路。他问,可以看到杜鹃花不?我说,杜鹃花开,应该要到清明吧。

一会儿,我把线路和计划发给德哥,他却说,她不肯去,他还要她打我电话。她电话来了,说德哥刚从医院回来,今后可能都不能陪龙哥喝酒和爬山了。我无语了,给德哥发了八个字,养精蓄锐,伺机出动。

爬芙蓉峰的计划流产了,但爬山计划不能流产。我把计划又归到原点,还是这一路“崇山峻岭”吧。

啊,我还有一个爬山搭档修伟。这一路“崇山峻岭”,有一个关节,就是他带我才打通的。明天,我计划从衡阳皂爬到万庵山,再原路返回。修伟住的八角亭,就在万庵山脚下。以前他是在外面的工地上烧笼子,做完一个工地就可以回来陪我爬山。去年他回老家长住了,与一帮兄弟承包砍楠竹。正月刚过,砍楠竹可能还没开始。那就明天出发时再联系他,我们都骑车去衡阳皂。或者,他从八角亭爬到万庵山侧的横路,我们一同爬了万庵山才返回。

周日早上六点多钟,我问修伟,今天有事吗?他回答,就在八角亭砍楠竹。我把爬山计划告诉他,并说,那不能耽误你的正事。那不好意思,修伟说,那是这样,中午在他家吃饭,他敬酒赔罪。那没有关系,我放下电话,又把计划修改了。有同伴,我要照顾他的体力和耐力;没有同伴,我就可以任性而为了。爬了万庵山后,我计划继续往北翻过几座大山,一直爬到石牛山,再原路返回。这样,肯定是不能赶到八角亭中餐了。我说,中餐我来了就来了,你不要等我啊。

提前几分钟到食堂早餐,八点正,我就背上登山包骑车出发了。沿河上,从沙岭路口进冲,过九行头,爬衡阳皂。车行至原来的大队茶场停下,在进山的机耕路口,我攀下一枝开满了小花的野山椒,拍照发了第一个朋友圈。我说,从衡阳皀到石牛山,爬山活动正式开始!

2

爬到一个山皂,我放慢了脚步。这个山皂,我有三年在里面挖了黄精,好大一蔸的。现在时令还早,黄精苗还没有拱土,我看都不用看。虽然爬山包里也带了挖子,那是准备给四季常青的山药和土茯苓藤的。只要有长在松软的山墈上的它们,它就有了用武之地。

转过一个山脊,到一个山腰横路上了。稍一抬头,一个山峰就在眼前。我知道,这就是修伟定义的“衡阳皂”了。其实,我认为,既是衡阳皂,只是山峰下面的一个山皂。这个峰,原来肯定是有名的。是现在的人们很少爬到上面去了,即使有必要衡阳双峰两边来往,也只看到脚下的山皂。因此,人们只记得皂名而忘记峰名了,甚至以讹传讹用皂名覆盖峰名了。

这座山峰,我为它感到委屈,它却还是挺拔着高大的身姿,还高扬着它的头颅。高挑、葱郁的竹尖和树尖,想与它比高,都只有俯首称臣了。

到双峰衡阳交界的山坳上,机耕路七弯八拱下去双峰那边的天子坪水库了。山坳右边爬过去好几个山峰,能够到达高媚峰,这条路线不在今天的计划之内。我看着左边山脊的小路,从这条路过去,才是我今天的目标所在。从石牛峰到高媚峰,这一系列“崇山峻岭”,每一处地方,我都或多或少走过了。从这里南到高媚峰,只有全程的五分之一,山脊小路更是烂熟于心了。北至石牛峰,是全程的五分之四,山脊小路障碍众多,且有些地方只走了一次两次,需要再用实践不断巩固记忆。

我目测着山脊小路,一开始就有几个竹尾巴挡道。是砍竹人把山排上的楠竹砍下来,拖到这里留下枝和尾的。我稍微走一点山排,就绕了过去。

回到山脊路上,我攀扶着粗柴小树,连续喊着“一二一”的口令,几分钟就到衡阳皂顶了。

需要“连续作战”,我要赶到前面的一个“石床”上,再休息一会。我记起,有一次,我在石床上对着山脚下的八角亭发了一个朋友圈。很快就收到了一个小姑娘评论中的“惊喜”,她看到了她的家呀!是修伟的二千金,我在星罗棋布的房屋道路中搜寻,很快也发现了她的家。

一边想,我就下了山坡,跨过又一个山坳,又上坡了。在一根卧倒的松树下钻过去,很快就到“石床”上了。这一次,我一眼就看出了修伟的房子,一下子就以这栋屋为中心拍了照片又发给小姑娘。

“石床”略呈长方形,三四米宽,五六米长,上面飘洒着红红的松针。在春天柔和的太阳光下,显得更红了,更温柔了。“石床”朝山下的一面是数丈高一面光的悬崖,我站在边缘却感觉不到一丝危险。是常青的枫树和落叶的酸枣子树,让我面前的世界很丰满。有几个树枝还高过了“石床”,既有骨感,又有肉感。我收回视线,再看脚下的“石床”,虽说是在阳光下,但略高的那一头,有一根枫枝伸过“石床”了,留下了一小片荫凉。如果躺下来,眼睛能够避开阳光的刺眼,身子又能够得到春日的抚摸,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啊,小姑娘有回音了。她回答,我又看到我家了,是跟我爸一起爬山吗?我一下子严肃起来了,告诉她,你爸今天没有来,他就在八角亭承包砍楠竹。

噗——,噗——,对了,是修伟他们在电锯楠竹。再一听,声音又没了。再听,又有了,声音时断时续的。我知道,这个八角亭,看到他们的居所,好象不远,实则直线距离也有两公里。而楠竹虽说近一些,但看不到,声音传过来也有障碍。那就不歇了,我要追上修伟他们电锯楠竹的声音。他们的劳动是快乐的,我的爬山也是快乐的。到那时,我在山顶,他在山腰和山脚,还可以来一些互动呀。想躺在“石床”上休息,就留待返程吧。

3

我扯起脚竿子走,很快就回到山脊小路上。我兴致勃勃,一下子就爬到一个山头上。山头是由几块大石头拱卫起来的,石头之间长出了一些杂木树,缝隙里还落满了树叶。我想,随着杂木树的缓慢长大长高,不但是看着的山高了,它们把石头挤开和往上挤,山头的实际高度也会逐年增加。石头上的凹处也有一层黄色的苔藓,就象是有人在上面泼了一些彩。

稍作停留,我又开始下坡。坡度很缓,山脊路上停住了厚厚的松针树叶。走在上面,“沙沙沙”作响,我走得蛮带劲的。路两边时不时卧着一些石头,它们摆弄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有些稍矮的石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苔藓。苔藓金黄金黄的,一尘不染,就象是沙发上裹着的一层绒布。这样的“沙发”有一座的,有双座的,也有三、四座的。我很想在上面坐下来,又生怕破坏了它们的金黄和一尘不染。

有一块大石头,没有缝隙能够长出小树,周围也空荡荡的,上面就没有树叶和苔藓。不过,反而把我吸引了过去。青色的大石头上,从头到脚,隔几寸高,又有一条白色的纹路。十多条白色镶嵌在里面,象极了玉石专家在微信视频号上摆弄的卖品放大了。我想,如果说大山里有宝,这类石头肯定是其一。

下了这节缓坡,又到一个山坳上。正坳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面是一块两个平方的石坪。石坪四周略高,中间凹,凹处也被竹叶树叶填平了。我一跃而上,绕着凹处走了一周。衡阳这边林木丰茂,山下的景象一点也看不到。双峰这边就不同了,大石头是在双峰的坳边,石头几乎垂直下去十多米,才有土地,才有林木。这边的道路房屋、水塘水田就现得清清楚楚了,而且时不时还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我记起来了,战友们几次去看一处老部队营房。下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聋猪山水库。去年冬,我们又到那里去,竟然发现水库侧边修水泥路进去了。修伟对里面熟悉,就带着我们随路而进。过了水库,里面却是一个大垅,几千号人,原来是两个村,现在并成了金凤村。这个大垅的出口就是在狭长的聋猪山下,在出口处建了大坝,这条大垅就被这个水库锁住了,这里的风水应该是没得话说的。我记得,我们还经过了村部,我努力搜寻村部,却不得要领。应该是村部所在的垅还要大一些,还在上面,这一条小垅应该只是这个村的一条小冲吧。

又要上坡了,这个坡稍微陡一些。不过,路况尚好。路面完全在山脊上,呈龟背上去,上面铺满了松针和树叶。啊,干树叶上,竟然钻出了一枝枝绿。每一枝绿,三五片叶子,就象一个茶尖,但比茶叶更绿。没有雨水的洗涤,每一片叶子上也没有一丝尘灰。是因为树叶的多和厚,且在龟背形的山脊上,树叶下面藏不住水,而没有腐烂。树叶干净,这每一枝绿也就干净了。几十枝绿钻出来,就形成了一片绿。如果是茶尖,我肯定要采一些到口里生津止渴。看到了这一片绿,我不采入口,也觉精神振奋。

精神振奋了,我很快又大步爬到一个山顶了。哇塞,面前的世界,更加让我精神振奋,几乎达到亢奋的程度了。前面几个高峰,在空旷的世界里,一个连着一个。第一个最高的峰肯定是万庵山,接着是红光峰、维新峰、余庆峰,最北面才是石牛峰。我想把这几个山峰都收入镜头,远处的山头是绿色的,近处空旷的世界却少了绿色的衬托。

我继续前行,好在坡度大,很快就找到了一堆映山红树。虽说映山红现在不是开花季,它却把所有的红都贯穿到枝叶中,好象红红的映山红就要喷射而出。我立即掏出手机,以映山红树作为近景,把前面的“崇山峻岭”都收入到一个视频里。

啊,我看着这一堆红出神,我又记起了修伟,记起了修伟说的一段话。三年前,我也是在这里,修伟在山下打电话,问我到哪里了?他活眼神通,兴奋地说,看到我就在他屋对面的山上。我诧异,你能看到我?他回答,这一路山脊上都是红色,我就穿行在这一路的红色中,他看到了红色,就看到了我呀。

噗——,噗——,我又听到了电锯的声音,声音比之前大,修伟他们正在山腰或山下紧张地劳动。他要我到他家里中餐,我也含糊答应了他,他一定会时刻记起我在他头顶的山上。前面的映山红大片大片的,我就不打扰他们的劳动。我想,在这一大片红色中穿行,他又会在想象中看到我呀。虽说没有实际中的互动,也有意念中的互动呀。

又下到一个山坳上,左边山腰上有路横过去,就是到从八角亭上来的山坳上。我走进去一点,感觉路障有点多。那就还走山脊路,今天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爬行这一路“崇山峻岭”了,就尽量走在山脊上,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从山排上去,回到山脊路上。山脊路的路况是要好一些,我冲到这个山顶上。哈哈,又看到万庵山了。这个山顶不高,另外几个山峰在这里看不到,这唯一的一座高峰肯定就是万庵峰了。一不做,二不休,我奋不顾身冲下去,就到山坳上了。我用马克水印相机照下这个山坳,几株冬青草下,时间显示九点十八分。之前我用了七十分钟,路线应该完成了三分之一有余,把之后的困难估计得大一些,十二点多一点肯定能够到达石牛峰。十二点钟到修伟家中餐肯定做不到,但返程快一些,四点钟返回衡阳皂,还是没有问题的。

4

那就继续走,爬过眼前这座峰,到万庵峰再做一个“小休息”吧。想到“小休息”这个词,部队行军有“大休息”“小休息”。我一个退伍兵,今天在“崇山峻岭”上徒步,也是行军呀。

山脊上,修路砍开的路又宽敞了一些。是山上的松树遭了虫害,政府组织人员砍伐,又砍宽了。我大步进去,一下子就如离弦的箭上去了三四丈高。啊,路边的一个松树蔸还在,两尺高,空心了,只剩下一圈皮。我想到一个成语,改造一下,心之不存,皮将焉附。可是,这圈皮就是这样打破常规,空心保存了若干年。

山脊路又窄了,回到了原始路,还添了不少金樱子刺条和其它的横生枝节。面对着前面的山顶,我三两下就把它们抛在了脑后,登上了山顶。在这里,回头望,过来的几个山峰,直至高媚峰,都尽收眼底了。

我又继续下坡,把这个山顶也抛在脑后。迅速下到山坳,看右边,双峰这边山脚下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上来了。我一路看下去,一个山皂里有一棵树把我吸引了过去。这棵树,从头到尾,层叠了无数个蘑菇上去,还不只层叠一条路线。树不小,两米处还有尺把围。树还活着,树梢的枝头上已接受了春风春雨的滋润,发出了嫩嫩的新芽。

回到山坳上,我又开始上坡。坡度有些长和陡,还有成堆的松枝松尾“横刀立马”。我知道,这是砍树人留下的“后遗症”。为了节省体力,我绕着它们过去。山脊路右边有一条横路,跟着过去有一个平台。修伟曾经夸张地说,那个平台几乎伸到空中去了,观双峰这边的美景,比在万庵山顶还看得清楚一些。原来我爬万庵山,都要先到平台上一睹。那里就象一个跳水高台一样,我站在上面,成就感顿时就有了。这次就放在后面吧,今天的主要路线,等一下正是要奔那里而去呢。

继续上坡,不久又有松枝松尾“横刀立马”。我还是绕过去,很快就爬上了万庵山顶。

那次,我和德哥、昌云、孝龙全程贯通石牛山和白玉堂,万庵山顶大概行程一半,我和这支“部队”在这个山顶“大休息”。今天,少了衡阳皂到白玉堂,衡阳皂到这里只是三分之一多一点,我计划在这里“小休息”。我不坐下,沿着山顶四周走了一圈。在这里,北到石牛山,南到高媚峰,都尽收眼底了。我想要找到派出所,今天天气晴好,我也从“雾”里看到了“花”。

噗……,噗……,我又听到了修伟他们的砍竹声。一阵凉风把这些声音灌进我的耳朵,仿佛之间,这种声音又变成了进军的号角,催我奋进。是呀,刚才那棵蘑菇树又耽误了不少时间。那就不坐下了,把“小休息”也精简下来。

下坡,步入横路,到高台的顶端,我还是站了两分钟。个子不高的我,立马还有了玉树临风的感觉。双峰这边的山下,也有一个农场。有一栋别样的民居离我很近,我还听到了里面的鸡鸣犬吠。

平台左边就是下坡的山脊路,开始的路很陡,路上也有砍树人留下的松枝松尾。我明白了,这些也是我们衡阳砍树人的杰作,这里才是双峰衡阳交界的山脊。我转过头,万庵山高高在上,原来修伟也说了,万庵山四面八方都是我们衡阳的呀。所以说,在这一路的众多高峰中,只有万庵山特立独行,不在主山脊路上。

山脊路平一些了,但这一路山脊尽是乱石,乱石上面还连绵地搭着一些松枝松尾。少有的一些乱石上,也包裹了一层黄黄的苔藓,让我总是忍不住往那里看。但是,乱石路多年没了人气,其凶险无法估量。我记得,山排上有一条小路通到前面的山坳。我就从山排上下去,睁大眼睛,终于看到了疑似小路。走到小路上了,我就不让这条路离开我了。

慢慢地,小路两边有了竹崽子。逐渐,竹崽子密了,还长到小路上了。突然,竹崽子挤密挤密的,还看不到路了。不过,我也有了战胜它们的勇气,一个山坳应该近在咫尺了。

越接近山坳,竹崽子不但挤密,而且还都匍匐了下来。挤密我还可以用身子挤开一条空间过去,这样我不但要挤,还要比竹崽子匍匐得更低。嘿嘿,我笑了,好在匍匐前进,我在部队那个大学校里也练过呢。

匍匐着挤开竹崽子,到山坳上了。就是在这个山坳上,我带着县城师傅那支小分队在这里,看到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竹崽子,就踟躇不前了。我和师傅、修伟正在找路,其他人却往山下走了,我们也只好改弦易辙。现在,情况又有变化了,我只得匍匐着坐下,才勉强坐直身子,才能从另一边的竹崽中间找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路线。

5

哈哈,终于也找到了。这边的竹崽子虽然也挤密,但没有匍匐下来,不知是我原来,还是别人挤开了的一条空间还在。而且竹崽子的分布也没有山坳那边广,我挤着进去一会就上坡了,坡上也没有竹崽子了。我找到似有似无的山脊路,如庖丁解牛一样在树林中穿行。不一会,就到红光峰上了。

下了这个峰,到一个山坳上,再上一个坡,又到一个小山顶。山顶上平躺着一块巨石,巨石伴着山脊路摆了一些纸花和祭品。那么说,这块巨石肯定有故事。红光,红光一现,灵光一现,山下面还是红光组。是不是先有这块巨石的“灵光”和“红光”,才有红光峰和红光组呀?我躲开纸花和祭品,双手撑住石面,一跃而上。山下双峰这一面,还是找不到那个村部,是一条比先前稍大的垅。几十栋民居和几个水塘在树荫掩映下,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宜居村落。

我跳下来,目光又触及到纸花祭品,把我吓了一跳,这些东西后面竟然透着光。我再看前面米把长的石头下,还空荡荡的,那一节离开地面十多公分高。我吐了吐舌头,刚才我还站在上面潇洒,我那一跃而上,如果石头不平衡,我还不得不跟着石头摔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呀。我又笑了,千百年来它都没有摔下去,肯定是安全的。正因为这样,才让人有“灵光一现”和“红光一现”的想法呀,才会有人把这块巨石看作是平安和健康的化身呀。

从这个山顶上下来,路是斜躺着的,我走得也不慢。走着走着,前面山上真的闪着光,刺我的眼睛。是白光,就好象是一朵大白云掉落到山顶上了。或者说,是大白云一头在天上,一头搭在山顶上。越走过去,越刺眼。仔细一看,是一块更大的巨石,从前面山峰的腰上垂直长上去,在上面形成了一个平台。巨石的位置高于红光峰,阳光照耀到上面,就泛出了刺眼的光芒。对了,不是“红光”,那就与红光峰的来历无关呀。

这时,天上飘着大块的白云。我看得越来越清楚了,是山顶与天相接,巨石就搭上了白云的臂膀。它们的组合就象是天上的琼楼玉宇,异常干净明亮,高贵典雅。那就赶快到这座琼楼玉宇上面去!我一阵小跑,就到这个山峰下面了。

又是一个冲锋,我就到了巨石边上。有几根断了的树枝挨着巨石的垂直面,在远处看,这些树枝丝毫不会影响巨石放出的光芒。在这里,我就觉得它碍眼,用挖子挖断一根小竹竿,把这些树枝一一挑落于悬崖下。

小竹竿我留了下来,我戳着它沿着悬崖边的山脊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到山顶了,我又用竹竿拨开一根很粗的金樱子刺条,从两棵小树中间跳上了平台。这一整块石头应该是我今天见到的最大的一块石头,这个石平面也就是最大的平面了。

这个时候,必须来一个朋友圈。我一边拍着视频一边说,终于爬到这朵“大白云”上了,原来是一块这么大的石头,生长在这个山顶上。白云生处有人家,今天这个人就是我。我是从那里来,还要到这里去,前面空旷的世界就是双峰县荷叶镇的金凤村。你们看,我们上次从聋猪山水库进了这个村,村部正是那里呀。

这块巨石为顶的山峰是群英峰,山下衡阳这边就是群英组了。我离开这个峰,又开始下坡。山脊路边的石头大了,一个个蹲守在路边等候迎接我。一块大石头中间凹一些,长了一片青草,青草还扶卫着一棵野山椒树。树只有一米高,却有年份了,因为已经开满了小花。一块大石头中间,棚了一窝冬青树,虽然不高,但也繁荣昌盛的。

快要到一个山坳了,却有一个更大的石头群峰挡住我。我知道,石峰上面有一个洞。上次,我和德哥、昌云他们在洞里摸出了一本书,还有似男女信物的东西。不知道里面又有故事没有,但要爬到上面去,既耗时间,又有危险。我从石头群侧的小路走过去,回来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才去招惹它们。

到山坳,我马不停蹄。前面的路不错,山脊路又现出了龟背,且是十多米长、两米多宽的黄色苔藓路。我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又不滑。前面还是苔藓路,可有了一群群金樱子树。这时,小竹竿发挥了作用,高的刺条我用竹竿挑开。矮的刺条我一只脚踩伏了,另一只脚才跨过去。我还把这一棚棚金樱子拍了下来,企图发一个朋友圈,让大家看到我此行是怎么战胜艰难险阻的。而且,我还惊异一个怪现象,去年就成熟了的金樱子,今年三月了都还一个个挂在树上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地得瑟着。我记得,去年秋冬天,就有人在集市上买金樱子泡酒,那个时候就红彤彤的了。这个山上的金樱子是没有人采摘,但到了第二年的三月还没有掉落,只是变成了深红色和乌红色,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和看到过的。它们在树上得瑟,我就看着它们得瑟。

过了一个小山顶,我就乐观不起来了,别说发朋友圈了。我只得把手机塞进袋子里,不敢照相了。金樱子刺条越来越大棚了,还一条咬着另一条的尾巴出来,让我防不胜防的。有时候,要同时用竹竿挑开刺条,用手折断刺条,两只脚都踩住了刺条,还是不能轻易过去。有些刺条高的部分很粗,还绑架到树枝上去了,挑不开,也折不断,就只得弯腰钻过去。防住了上面,下面又失守了,裤子上挂出了好几根纱线。

又连续经过了几棚金樱子树,我觉得眼皮上有点痒,抓了一把。感觉粘粘糊糊的,一看,手板上沾满了血。脸上并不痛,手上也划了几条小口子。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这些血来源于脸上还是手上了。

管它嘞,我还是奋力向前。好在前面又是一个山峰,这个山峰应该是维新峰这头一个略矮的山峰,两个山峰之间有一个山坳。爬到山头上,再下坡,还真到了这个山坳上。这个山坳原来被挖瓷泥的挖了一个坑,现在坑里长满了小松树,已经看不到坑的痕迹了。

6

我攀援着一棵树,爬到一块石头坪上,终于坐了下来,算是“大休息”吧。这棵树四季常青,不知道树名,我却对它印象颇深。原来我几次看到这棵树,都是同样的青翠。只是原来它结了一种青果,这个季节没有了。我用水印相机把一棵树拍下来,显示时间刚好是十一点钟。

到石牛峰虽然还要翻过维新、余庆峰,但这一节我走得多了,路况又稍好,十二点多一点到达终极目标,应该是洒洒水的事情。那我就在这里多坐一会,补充一点水和干粮。对了,我惊异,自己一路兴起,竟然没有补充一滴水和任何东西。这些东西,都还完好无损躲在登山包里。我还看到了挖子,这个工具之前挖断了一棵小竹,今天还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爬面前的维新峰有些高和陡,山脊上可能有好挖的山药和土茯苓,看能否有所斩获呀。

大概十分钟后,我又上路了,上山的路还是不行。但是我知道,只要上了维新峰,之后的路就好走了。我坚持走在山脊上,总能看到山脊路的影子。不过,山药和土茯苓的影子,我还是没有看到。

啊,前面又红了一大片。我明白了,我第一次上这个峰,就被这一大片红打动了。我拍摄的这一片映山红,成了我当时的手机桌面图片。以后,我换了手机,还是把这张图片搬到桌面上。不过,那张图片是鲜红、大红的,而现在我眼中的景色却是骨感的、呼之欲出的红。和今天之前看到的映山红一样,它们都还没有开花,其干、枝以及碎叶浑身都浸透了红。只是这里的映山红树高一些,把一些矮柴小树都比下去了。一个个枝头向空中伸展、招摇,就象一群年轻姑娘,动了芳心,涨红了脸,招惹得小伙子们围着她们团团转。

快到山顶了,那棵被大自然打压得只有丈把高,却枝繁叶茂得象一把大伞的古松还在。而且,还活生生地在!去年的病虫害夺去了他不少后辈的生命,他却还在顽强地生存着。刚才的路不好走,是他告诉我们,只有象他一样不屈不挠,才配与他有一面之缘。前面的路又走了,也是他奖赏给每一个不屈不挠的人。我与他有几面之缘了,朝它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就向山顶进发了。

维新峰顶全部是原始的,长长的山顶形成了一个平台,小路在平台上衡阳这边的边缘。我大步向前,很快就跨过了峰顶,下坡到一个山坳。又走了一节平路,又开始上坡了。又是一节平路,路虽平,却是在石头上过。行走或”骑行“在这样的石头路上,看两边都是刀面一样的石面。好在光光的石头上,障碍物并不多。一个石头缝里长出一棵松树或者杂木树,隔老远就可以看到,就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石头路快要过了,我腾开眼睛看前面。有茂密的小树和深柴,山脊路在这些东西下面躺着,也不难找。突然,我发现了一丛鲜亮的东西。我自言自语,那是,那是,那是杜鹃花呀!

我扒开深柴,也不要看脚下的路,扑了过去。春暖花开,这一树杜鹃花先行了。蓝白相间的,似喇叭状的花,这一抹鲜色把这个山峰,不,把我今天走过的这一路“崇山峻岭”都点亮了。仔细一看,每一个喇叭都吐出了十来根雪白、纤细的花蕊,每一根花蕊又顶着一点红。也有一些花,还是长长的花苞,但它的蓝白和鲜亮一点也不逊色。我上下左右看了看,杜鹃花树不少,也只有这一树做了“开花先锋”。

对了,昨天我约德哥去南岳芙蓉峰,他还问,是去看杜鹃花吗?如果开了,邀她也去。我说,可能不会遂愿,杜鹃花要到清明时才会盛开,现在离清明还有一个多月呢。我很快把这些“鲜亮”转发给他,让他和她都高兴高兴,或者让他也有一些遗憾。

到余庆峰顶,华峰村从石牛山下挖了一条土路爬到石牛峰,再延伸到这个峰顶了。虽然还有一里多路,虽然挖了已有几年,路上长满了野山椒树,但还是有路可寻呀。

我转过山头,看到这条路,又让我心花怒放了。哈哈哈哈,俨然就是一条大花路呀。这几年,我年年在这条路上走,野山椒树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又窜高了不少。现在正是开花时节,野山椒是一颗颗小籽,一朵小花成就一颗小籽。密密麻麻的树上结满了更加密密麻麻的花,这些树也就成了花树,长满了树的路更成了花路。山下,正是油菜花开的时候,一丘丘,一垄垄,迷住了好多少女少妇。她们如果知道,这条路上的野山椒花,这一垄花更长更高更好看,更能让她们心醉,她们就会在这条“花路”上,等待我的到来。

7

我在花中行走,越过了几个小峰和山坳,终于到达石牛峰顶。峰顶只是“石牛”的尾巴,我看前面,石牛摇晃着尾巴,张开四蹄,正在奔腾下山呢。

我从牛背、牛峰,一直看到牛头,看到了牛的眼睛和耳朵。对了,“执牛耳”还是一个成语呢。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放牛耳朵的盘子,就叫做“执牛耳”。后来,泛指某人在某一方面具有最权威的地位。我人微言轻,只能每次来到这里,在这个“石牛”头上执执牛耳。我正要去,却有人捷足先登了。

是一蔸大树,在“牛头”右侧几米,伸出橄榄枝,快要搭上“牛头”了,若即若离的。也没有叶子,却开了十数朵红扑扑的大花。一朵花似乎揪住了“牛耳”,一阵凉风刮来,它好象还在牛的耳朵边絮絮叨叨的呢。

有人捷足先登了,这次我就不去“执牛耳”了。修伟也来电话,我一看时间,十二点十五分。中餐是赶不到了,赶到食堂的晚餐都要抓紧时间了。

今天的终极目标是登上石牛峰,目标达到了。原计划这是我退休之前,最后一次爬这一路"崇山峻岭"。看样子,我还会来,因为百爬不厌呀。

2025年3月13日写于溪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