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周末,我到女儿家过。周六,女儿说,现在天气好了,明天我们是不是到哪里去玩一下啊?妻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电视,我却捕捉到了这句话。尽管我也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泛起了一阵一阵的冲动。
去年冬天以来,连绵不断的阴雨笼罩在我们的头上,有时翻开手机上的“天气”,上面能够显示好久,就有好久没有“出头之日”。到外面旅游,不管是农历还是公历的二零一九年,我们都还没有成行啊。终于有两个晴天了,又是周末,能够出行多好啊。
到晚上,我见行动没有反应了,又给女儿加了一个“尖”。我问她,明天准备到哪里去玩一玩是吧?他们两口子赶忙到网上搜索,一会儿女儿就给出了答案。就明天一天时间,太近了不过瘾,太远了时间不够,就到株洲的云阳山,那里我们从来没有去过,又能满足爸爸爬山的欲望啊。
周日早餐后,由女婿驾车,我们两代人还有外孙女言言出发了。出小区不远,女婿就发现了问题,右后车胎在漏气,需要补胎。
补好胎再出发,上高速前是一段宽敞的道路。女儿坐在前面,看着女婿开车。突然,女儿掐女婿的手臂说,你怎么好象没有睡醒也。女婿说,没有呀。妻子本来对爬山不感兴趣,就说,到近边看看什么算了吧。女儿说,那也可以啊,就近有一个花展,蛮不错的。女婿却不说话,依然无精打采的样子。
女儿问他,你到底怎么样啊?女婿说,我随你们,你们说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啊。女婿车子沿着导出的目的地继续开着,我不答言,既然女婿说随我们,那我就暂时保留我的意见,因为他是知道我意思的。
妻子拿出了“杀手锏”,刚出来车胎就要补,还是不去了吧。女婿没有减速,妻子又着急了,她说,还是莫霸蛮啊。妻子这样说硬话了,肯定会有作用的。我的意见不能保留了,赶紧说,就是你在这里“霸蛮”呀。妻子不说话了,我看到阳光斜照在她的脸上,看到她的担心还在,但我更看到了和煦的阳光。我又借题发挥,这么好的太阳,我们不尽兴游玩,怎么对得住太阳老人呀?
就这样,我们上了高速,这次旅游终于铁板钉钉了。在一个服务站里,女儿买了红牛和槟榔。女婿精神振作了,我们大家也就放心了。
下了高速,车子未去株洲市区,却来到了茶陵县城。我看到大街两旁的单位牌子,才明白过来。茶陵是株洲市的一个县,而云阳山坐落在茶陵县。女婿说,离景区已经不远了,云阳山还就在县城的周边嘞。
是呀,我记起来了,茶陵是个山区县。可有这样一座大山,离闹市这么近的其他地方还不多嘞,这里的市民好享福呀。茶陵,茶陵,我总觉得脑子里还留有什么东西要表达出来。
女儿翻出手机地图说,这里离井冈山也不远了。对了,我的手掌由额头往上抹过头顶,大声说,毛主席建立的第一个工农兵红色政权正是在茶陵啊!女儿说,她也找到了,这个景点也在县城不远的城关镇,那我们先去那里。再回到县城吃饱喝足了,养精蓄锐了,下午再去爬山啊。
2
记得这个“工农兵政权”,应该是我自学考试时,在《中国革命史》的课程中学到的。没想到,今天来登云阳山,居然还有了这个意外的收获。我爬过的山太多了,今后还会有更多,云阳山这座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山,绝对不会象这个“工农兵政权”一样,会在我的心里这样根深蒂固了。
从县城到政权旧址应该有十里路左右,是由一条“州衙街”贯穿着。街道两边的房子都不高,已近中午了,阳光几乎能普照街道上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都能看到每一个角落的干净整洁。
妻子疑问,这里的街两边远没有市里的街道繁华。我说,是呀,你看两边都不是高楼大厦,都是各式各样各有特色的民居。而且,你看到没有,我们那里街边的民居,大门都是差不多整个门面宽的卷闸门,便于开铺坐店。而这里大都是木门,又窄多了,都是周边的老百姓集中建到这里来了,只适宜自己安居乐业啊。这样也好,是红色景点嘛,就没有了铜臭味道。再说,既是"工农兵政权",“工农商学兵”中的“商”就不能与“工农兵”相提并论嘛。
说着说着,到游客中心了。这里“门庭冷落”,而且还“车马稀”。我们将车在空旷的停车场上停下来,然后,朝着不远处那一片古式建筑走去。
快到大门口了,女儿说,好象网上说要买票也。我说,这样的红色景点应该不会这么商业化吧,沿途都闻不到铜臭味,不可能越到这里了反而有了吧。女儿看了一则公告后说,是说凭身份证免费领票入场,她是带了身份证的。
那怎么是好,妻子惋惜说,我们都没有带身份证呀。我说,那也没有关系,实在不能进去,我们就在大门口朝里面看个大概,再行个注目礼,也行了呀。
到大门口,我们忙着拍照。女儿却瞧出了端倪,她说,中间的出入口是不开放,游客都是从侧门进出的,保安并没有要游客出示门票呀。就这样,我们也大坦坦地进去了。
原来,我只从教科书上和电视剧里看到这个“工农兵政权”的一鳞半爪,一知半解地晓得一些毛主席那一代老前辈当年创立的这个丰功伟绩。这次意外的收获,让我对这个红色旧址以及它诞生的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是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它位于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州(县)署衙门,始建于南宋中叶之末。青砖灰瓦建筑,圆柱方檩挺立,画栋飞檐凌空,马头墙高耸气派,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建筑艺术和东方审美艺术之美。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毛主席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建设的一次大胆的实践与探索。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援引毛主席的原话,称“在湖南东南部的茶陵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央电视台在一九九七年的一档特别节目《井冈山》中,介绍说“井冈山根据地的红色政权,中央苏区的红色政权,乃至今天的中南海国务院,都是从井冈山洣水之滨的小屋里走出来的”。这个“洣水之滨的小屋”,就是这个“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呀。
旧址里面有个牌坊。正面上首是“公生明”三个大字;下面是对联“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官无私谒举头即见九重天”。背面上首是“清慎勤”三个大字;下面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驻足了一会,这两副对联好熟悉呀。百度一下,前者是桂林知府的旧联,后者是内乡县衙的旧联。虽说都不是这里的原出,且都是旧官僚时代的产物。但是,放在这里,对我们现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各级公仆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呀。
最里面是茶陵县工农兵政权历史陈列。大厅正中是毛泽东、谭震林、宛希先、李炳荣、陈士榘几个老前辈的雕像,他们是这个“工农兵政权”的开创和建设者。再进去,墙上的图片和房中摆的实物显示了“工农兵政权”从组建到红红火火的几个战斗历程。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此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即"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毛主席指示宛希先送给茶陵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五条枪,建立和发展茶陵地方武装。谭震林等立即组织一支纠察队,给每个队员发一个袖章。除正常工作外,夜里都集中起来,负责联络和维护城里的秩序。在纠察队的带动下,乡村里的赤卫队和暴动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妇女会和儿童团等组织也如雨后春笋。他们一面打仗消灭敌人,一面打土豪筹措款子。他们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使得茶陵遍地梭镖,漫天红旗,形成了比大革命时期更为高涨的热潮。
这些房子,基本上是按当时县衙的规模复原的。内有头门、仪门、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廨舍、内宅、后花园等,它们依次排列着。两厢房舍一一对应,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妻子对里面几进几出之间的天井特别有兴趣,说过去的古建筑有这样的天井这样的排水系统,都设置得好完美的。现在大城市里的房子是豪华气派,但有很多不足。能够有这样的排水,不怕任何水灾袭击,确是值得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好好学一学的。我突然发现了一口“州衙古井”,它保留在一间房子内,应该就是原来古井的位置。我想,妻子说到的天井是“排水”之完美,这口古井就是“给水”之充沛了。
二零零五年以来,茶陵县按照“修旧如旧”、还原历史的原则,投资近二千万元,对"工农兵政府"旧址进行了全面修复,并丰富了展馆陈列内容,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高标准完成了旧址内的绿化设施建设,形成了古朴、典雅、悠闲的园林风格,景点品位大大提升了。
景点品位,较之原来应该是大大提升了。可是,我还是有话要说。
这条街叫州衙街,应该就是原来通往州衙的必经之道。如果没有后来的“工农兵政权”,恢复它的历史本来面目,叫这个名字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了这个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这个历史比起那个历史孰重孰轻,是一目了然的了,应该就要叫“工农兵路”嘛。
还有,这样大规模的建设,有关部门肯定是想与“门票经济”挂钩的,现在让我们都还能看到这种“门票经济”的痕迹。既然是红色景区,不但是不能动这个生财的歪念头,就是原来留下的痕迹也要打扫干净呀。不是在特殊时期,就要敞开让景仰它的人们大饱眼福,毫无顾忌地接受红色历史的教育和洗礼呀。
3
在一家名为“东阳鱼府”的饭店,我们花了一百多元钱,就饱餐了一顿。女婿说,这个标准,在我们那里,估计要加上一百元才行呀。
只有十多分钟车程,我们就到了云阳山北大门游客服务中心。收费公示牌上显示每人票价四十五元,每车三十元。这里的工作人员不多,一个男性工作人员说,不能微信支付,有那个权限的女同志回去了,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我问他,步行到山顶要多久时间,他说要差不多两个小时。我们带着言言,我就计划着要女婿开车带她们上山,我一个人爬上山去。我想,少了这些“累赘”,又估计工作人员讲得有点吓人,也许只要个把小时,我也就能够爬到山顶了。
工作人员说,山里的路线是单行线,北大门是下山。开车的话,要从东大门上山,再从这里出来。女儿女婿随着工作人员到中心购票,我看着天上的太阳,脱下羽绒服放到车里。并对他们说,那我先走了,不要带票上山吧。工作人员说,去吧,我认可了就行呀。正门没车下来是关上的,我就一个人从侧门进去。
女婿在后面喊,等等,妈妈也要随我爬上山。妻子没有犹豫,还径直走过来了。哈哈,我们夫妻原来住在一起时,每天晚饭后都要散步,但这样一起远距离高强度的爬山还真的屈指可数也。而且,这几年,她跟儿子陪读,照顾怀孕的女儿,带孙女言言,也就很少散步了。工作人员说要两个小时,十里路绝对只有多,她奈得何吗?可是,她已经到我面前了,她的决心是不容怀疑的了。难得她有这样一份决心,也好,顶多多走半个小时嘛。
我迈开大步走,妻子一下子就落后几步了。她说,一开始不能这样快,要保存体力。我说,不对呀,开始都不快一点,后面怎么快得起来呀。说归说,我还是慢了下来,与妻子并排行走。
转过一个山头,就是一个大的“手肘弯”。沿路右侧看上去,不到十丈高上面还是这条路。可沿着这个“手肘弯”走,四十丈远还不只啊。第一个大弯我们很快就上去了,到我在下面能够看到路的地方,妻子停了下来,说下面的风景几好看呀。
是呀,我站在路边,洣水河盘旋在下面。因为隔得近,河边的植被和建筑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秀美的山水和并不高大的房子和谐共处相得益彰。我赶紧拍下了上山的第一张照片,我的头顶上有一棵松树,松枝象“马尾”一样罩下来,我把这些栩栩如生的“马尾”定格在照片上方,让松针伸出去象一把把小芭蕉扇拂去人世间的尘埃。太阳不是很大,天空还有点雾蒙蒙的,经过这些松针的拂拭,天空一下子就清朗多了呀。
我们跟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大大小小的“手肘弯”,形成了一个个“之字弯”,这些“手肘弯”和“之字弯”,让这条公路螺旋式上升。如果不是树的遮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一眼望去,绝对是一幅很美的图画呀。
快到一个“手肘”处,我有一个不错的发现。每一个“手肘”处,都有一面大的凸形镜,镜子里能够清晰显示这只“手”大小臂上的人车通行情况。这是单行道,没有会车,也便于车辆和行人互相规避呀。
到这个“手肘”的内侧了,我的发现更加惊人了,我竟然也在镜子里面去了。“凸形镜”的清晰度高,我如果把镜子里的影像拍下来,别人拍和自拍都没有“凸形镜”把大小臂都能这样全面收进来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只有这面“凸形镜”里才有啊。我往“手肘”内侧走近,尽可能不把镜边纳入到镜头里,终于感觉不到是一面镜子了,我才拍了下来。
妻子曾经开过照相店,我追上她说,你看,任何照相设备都照不出来这个效果吧。在后来的“手肘”处,我又拍了不少。
妻子说,这里是单行线,就是下山的车都不多,路两边都有或宽或窄的人行道,而且在每一个转弯的地方,两边的人行道更宽,才让你可以这样放肆地拍,这种效果才能如此美妙全方位地显示出来。我说,是呀,路到每一个山皂里,它不是就弯倒弯,而是从山皂里砌几丈高的护坡上来,路两边才这样充裕呀,才这样有安全感呀。
不过,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其实,如果是真正的爬山爱好者,还是不会喜欢沿着这些“手肘弯”走。我指给妻子看,说每一个“手肘弯”原来都有小路的,只是被大路修得,又没有多少人走,也就不成路了。要象上祝融峰一样,把这些小路用石板铺起来。如果有这样的石板路,走起来不但近多了,还别有一番滋味。嘿嘿,我是肯定会乐意走在上面的。
路两边的树种和我们家乡的差不多,大多是杉树、松树和杂木树,可都长不高。松树只有两米来高就开枝了,就不挺拔上去了,其树枝都是弯曲着向上散开。有的杉树下面是两三尺围了,却也高不过两丈。妻子说,这样的树起码有二三十年了,却还这样矮坨坨的,是这里的土层浅,你看浅土下面都是牛膏石呀。
这时,女儿来电话了,问我们看到了什么景点?妻子说,什么景点也没有看到呀。女儿说,他们先是到了神龟谷,又站在“观瀑吊桥”上看“寿泉瀑布”,那里人山人海的。她又传过来不少照片,是呀,他们是玩得好开心的呀。一条吊桥横向连接着两边的山腰,一条白练纵向从山顶上飞下来,又飞到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我从图片里看到,都能感觉到瀑布和吊桥的气势如虹啊。
这一路,我和妻尽管还没有遇到景点,但是我被那些“手肘弯”和“凸形镜”弄得也心花怒放的了。我对女儿说,你们看到了好看的景点,我们看到你们发过来的图片,也象在实地看到了一样也。我知道,我们是到山上会合,再随车到这边下来,山那边我们这次是没有机会去了,也就只能这样望梅止渴安慰自己了。
远远地,我看到前面山顶上有一栋古朴的建筑,能够看到的三方,有两方非常的陡峭,上面还设置了护栏。我想,难道我们还没有看到什么景点,就到山顶了吗?那我们从这边上山是不是太亏了呀?
走近一看,标志牌上显示这里还只是一个景点,叫做“汲秀园”。我想,是一个景点也不错,那个上面应该也是风光无限的呀。可是,我们到了“汲秀园”门口,大门却是“铁将军”守着的。还有几副牌子标志着这个景点的用处,我能够记下来的就是茶陵县的诗词协会的笔会活动场所。可能是因为没有专人管理,平时为了安全,就只得封锁衙门了。
又有一处景点了,是遇仙亭。我兴奋得一路小跑上去了。下来后继续前行,女儿又打电话来了,问我们到哪里了。我说,在“遇仙亭”,再过去是“半山亭”,我们是不是到“半山亭”会合呀?
我想,南岳也有一个著名的“半山亭”,千条路万条路,要上祝融峰,都得通过这个“半山亭”。云阳山的这个“半山亭”,肯定也是通向云阳山顶的必经之道呀。女儿说,那好,他们也还没有到。
前面是一个长坡,还只到坡的半腰,妻子的脚步就明显慢了下来,要我慢点走等她。我说,我边走边等,你也紧走几步呀。妻子说,我就是走不动了,才要你等的,还紧走得起来吗?我索性退后几步,让妻子抓住我的皮带前行。我依然精神抖擞,我们一下子就越过了这个长坡。
我目不转睛地往前走。妻子提醒,这就是半山亭了。妻子先指了指标志牌,再指了指路边的一个长亭。
说是“长亭”,只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亭子,与我心中的“半山亭”,与南岳的“半山亭”都相去甚远啊。这里很萧条,我们看不到别的一个人,应该已经不是游客聚集再登山的场所了。我给亭子的出口照了一张相,上面的“半山亭”三个字都若隐若现的。我从亭子中间穿过去,有一条小路从亭子的那头进来。
这条小路,应该是原来人们登山从山脚上来的路。那么说,这个亭子虽小,当年还是能够起到和南岳“半山亭”一样的作用。人们精疲力竭了,就在这个长亭里休息,原来肯定两边都有长凳啊。之不过,现在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有限,不能建宾馆,不能停车,登山者的休息场所就换到比较开阔的地方去了。
女儿的电话又来了。我说,我们已经到了“半山亭”,但不能在这里会合。前面就是“老君神像”了,我们还是在那里集中吧。女儿说,对了,他们现在正在“老君神像”。妻子说,那好,你们在车上休息一下,等下还要开车下山,下山有好多急弯陡坡啊。
说是下一个景点,可我们翻过了几个山头,也没有看到“老君神像”的踪影。妻子几次要我打电话给女儿,要他们开车过来。我说,那怎么行?我来了,肯定要爬山,不到峰顶那我今天不是白来了呀。开始的几里路还能见到几个行人,现在这几里路我们几乎没有见到别人,这个荒山野外,要我把你留在这里,我一个人去登山,也没有任何道理呀。妻子几次这样提出来,我总是安慰妻子,前面没有多远了。然后,伸出手拉住她的手,有时硬是要拖着她走。
到一个路边,妻子不走了,还对我说,你听,这是山风呼啸的声音吗?不象,又象流水的声音。也不象,这里地势这么高了,怎么还有流水啊?我走过去,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正是流水的声音呀。而且,透过树林,我还真看到了山谷里有流水。我拿出手机,不紧不慢拍下流水的视频。再打开视频,声音都好大的。我问妻子,这里水流并不大,也不见有多大的落差,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声音呀?
妻子的兴趣也来了,她仔细搜索,还真目测到了一个有不小落差的地方,这么大的声音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再往上走,这个流水声就持续不断了。而且,有时候,这个山凹里有一支水下来,有流水声。那一个山凹里也有一支水下来,也有流水声。多支流水的声音,仿佛组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一支流水的声音还穿过公路下面的涵洞,跟着这条山凹到公路上边去了。这支水从一块石头上飙下来,不但是声音悦耳,而且是形象好看。
我带来的一瓶水,快喝完了。我索性倒掉,把瓶子伸过去,只几秒钟就接满了。妻子说,你蠢呀,把好好的水倒掉,还有这么远,这个水能喝吗?我说,你看这瓶水晶莹透亮的,没有一丁点的杂质,怎么不可以喝呀?她说,尽管没有杂质,但山里好多东西腐烂了,都在这个水里了呀。我说,流水不腐呀,绝对没有关系的。只要是纯天然的,小时候,“口干不怕牛屎水”的日子我们都过得美美的呀。这里的水,你看,我们听到这个流水声音都有几里路了。这几里路,都没有一户人家,就是单位、商店能够产生生产生活垃圾的任何渠道也没有呀。这个水还不干净,还不能喝,就没有水可以喝了呀。
路边又有一些景点了,一条岔路是说到“放生池”去了。也许是有什么典故,是古人买了什么乌龟之类,在那里的小沟小渠小池里放生吧,这个上面应该不会有多大的水面呀。我的目的,是与女儿他们会合后爬山,也就不去理会它了。
前面又是一个大山皂,路是在里边的实地上,皂里还是砌了一个很高的护坡上来。路边也就形成了一块很大的坪,估计是作停车坪规划的。最口边有一节跟着护坡上来的混凝土结构直路,却被堵死了。我埋怨,怎么不让我们走直路呢?妻子说,那是为了安全呢。我们走到最凹处,妻子突然说,那里怎么有一塘这么大的水呀?还有一个这么长的水坝呀。
我们走到护坡的边上,水面又大了一些。我又拿出相机,可摄入镜头,水面又小了。我又站到护坡最外面的保护边上,镜头里的水面才略大一些。妻子拖我下来,借着儿子的口说,爸爸出来旅游,做这些危险的动作就是有瘾。我说,可照片里的水面还不大,还不过瘾,等一下我们下山再去看看,这里应该就是那个“放生池”呀。
过了“云阳仙入口牌坊”,景点就开始多了起来。有些景点,虽然标志牌上没有,但有了这些景点,旅游气息就越来越浓了。开始,我还疑惑“云阳山”怎么成了“云阳仙”。慢慢地我也明白了,是上面的景点多,仙气也愈来愈浓了呀。而且,上山的车和人大多是东门上的,延伸到这些景点,也就坐车回去了。难怪我和妻子沿北门上来,只见车少见人啊。越到这上面,山上的树木还茂盛一些,还高大一些,我觉得这是怪事呀。妻子说,这是土质问题,你看这些土层又厚又黑又肥的呀。还有,春暖花开了,山上开得最灿烂最鲜艳最漫山遍野的,莫过于山苍籽花了。
“咚——”“咚——”,一阵阵悠长的钟声从头顶上传过来。我抬头一看,山顶上有一座建筑,钟声应该是来自那里的呀。我说,那里应该就是云阳山顶,那山上的建筑就是“祁丰台”吧。对于妻子来说,我们终于可以和女儿他们会合到一起了。对于我来说,终于看到山顶,并很快就可以爬上山顶了呀。
4
近了,山顶的“祁丰台”越来越近了。在“竹咀湖服务区”前坪,女儿他们的车就停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路左的“神龙古井”,也就不去叫醒他们,又在这里流连了一番。
云阳山海拔一千多米,再上去到“祁丰台”也就是一百多米高,这里的海拔比起我们家乡的九峰山还高呀。古井在这么高的海拔上,水位还能够到达地平线下一米多的位置。住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尽管现在森林覆盖率高了,但地表留不住水。地下水位比搞集体时田边土边山边“三光”的时候已经低了不少,山脚下有些流了几千年的泉水水量都少了,水质都差了。可是,这里还有这样高水位高质量的水,真是应了一句话,“高山有好水”啊。
女儿女婿也看到了我们,我知道妻子的步履艰难,要她也在这里休息一会。我还说,“十八拐游道”只有四百五十五米长,一里路都冒得,我很快就可以回来呀。
这条游道几乎都是混凝土结构的梯子,坡度一般都在三四十度以上,个别地方也有五六十度。开始,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下来。我迈着坚定的脚步,要让他们看到我的上坡比起他们的下坡还要轻松自在。
走到一半的时候,对面没有人下来了,我也就没有这种动力了,脚步也就不自觉地缓慢了。这样连续的爬梯子,还真是有点难爬,难怪这条“十八拐游道”又叫“千层云梯”嘞。
前面是一个山凹,要在那里转一个弯再爬上去,到那里应该就不远了呀。我的劲把子又来了,脚步又坚定有力了,到山凹处休息一下再出发吧。
到山凹处,看左边目光的尽头,虽然看不见“祁丰台”,但感觉应该不远了。我又不休息了,继续迈开坚定的脚步。又到了一休息处,我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小腿象灌了铅一样的。
我的脚步停了下来,目光却停留在路旁的一棵柞树上。这棵柞树在这个海拔位置上都能顽强地生长成禾镰把粗,真不简单啊。它伸出满身都是刺的枝头,向我“招手”,我却看不到刺的尖利,只感觉到它的“热情四溢”。
“坚定有力”又回到了我的脚上,而且已经可以看到“祁丰台”了,还休息个屁呀。我一路小跑,就到了“祁丰台”上,再看时间,这条“十八拐游道”,在我脚下,二十分钟都不到呀。
我先前听过介绍,云阳山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武功山系,由云阳山、天堂山、杨柳山、岩鹰嘴等几个大山头组成,最高峰天堂山海拔一千一百三十米。又说,正阳峰是云阳山的第一高峰,海拔九百六十三米。紫微峰海拔八百六十四米,是云阳山的第二高峰。史载,炎帝和雨师赤松子曾在云阳山第一高峰正阳峰的峰巅筑“祈丰台”,通神灵,每遇久旱或久雨,赤松子就带领子民上山祈求平安。这么说,不管是天堂山还是正阳峰最高,祁丰台反正是建在正阳峰上了。
在这里,我举目四望,崇山峻岭都在我的脚下了,这里应该是云阳山的最高峰了。这么说,云阳山可能有不同范围的概念,天堂峰应该属于更大范围的云阳山了。这么说,这个祁丰台,是让正阳峰长高了十来米。我看着标志牌上的介绍,这里却是紫微峰。是天堂峰还是正阳峰是第一高峰?云阳山海拔最高到底是一千多米还是九百多米,先前的答案还没有完全出来。按下葫芦又浮起瓢了,我脚下这个峰到底是正阳峰还是紫微峰,我都莫衷一是了。
管他嘞,我还是仔细阅读这个介绍吧。传说这里是炎帝和其雨师赤松子祀天祁丰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建了这个“祁丰台”,又铸了“通灵钟”。后来,一到天旱年份,老百姓就登台祀天求雨,擂钟告禀上天。久而久之,“擂通灵钟”又演变成“擂钟祁福”。说是谁擂响了“通灵钟”,神明会赐福和赐平安,就会“家和万事兴”。
我看着这个介绍,恍然大悟了,我听到的回荡到半山腰了的钟声,就是刚才下去的游人在上面擂响的呀。我先前还以为,是山上的僧人或者工作人员擂响的嘞。现在这上面,除了我,可没有其他任何人了呀。能够这样由游人擂钟的极顶,九峰山上没有,祝融峰上没有,我登过的所有极顶都没有呀。
哟,是这样,那我也要上去擂一擂呀。上到第二层,正中间有一口大钟,由一个大木架吊护着,边上有一根手臂粗的木棒。我气沉丹田,挥起木棒,向大钟猛地擂去。“咚——”,沉重浑厚的声音响彻半空。待这个声音在崇山峻岭中散去,我再擂响第二下。我擂了三下,才放下木棒。
我环绕这个钟走了一圈,看了一圈,在崇山峻岭中寻找余音袅袅的钟声,又让我惊奇不已了。怎么山的两边都有大河呀?看这两边河的来龙去脉,似乎还是一条河嘞,象这样由一条大河环绕着一座大山的山水交融之处还不多嘞。我手机搜索,这还真可能是一条河呢。
上面说,洣水河好似从蓝天飘逸而下的银绸,汇文江、茶水,半抱茶陵城,流经云阳山洪山庙峡谷,悠悠北去。因文江、茶水两条支流有时略带浑黄,因此形成“金线吊葫芦”的奇观。夜幕降临,山城华灯竞放,与环城的洣水和灿烂的星空交相辉映,多姿多彩,令人神往。有诗人把此时此景中的茶陵比作“水晶宫”:“嵑嵑云阳第一峰,翠微满眼玉玲珑。洣水南来西复东,北流宛转与环同。鄂王城在水晶宫……。”“鄂王城”是说岳飞曾经驻扎在茶陵,洣水环绕了茶陵城,也可能环绕了云阳山呀。只是找不到出处,我还是有点遗憾。
不过,我又有发挥自己能动性的地方了。我对着崇山峻岭,来了一个深呼吸,再张开大口,“啊——”。等到声音在崇山峻岭中散去,我再来第二、第三声“啊——”。三声过后,山下有人也“啊——”了起来。我继续“啊——”去,山下又继续“啊——”来,我们素不相识,却遥相呼应着。
我打电话给服务区的女儿,她说,她刚才坐在车里,没有听到钟声。妻子在一边答言,她听到了,钟声和“啊”声都听到了。我说,你们都出来听。然后,我又三次擂响“通灵钟”,还用手机视频了下来。又来了三次深呼吸,“啊——”了三次,山下的小伙子又与我遥相呼应了三次。
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云阳山今天最热闹的时候了。此情此景,是由我主宰着,祁求家人平安幸福,祈求这个世界风调雨顺啊。妻子担心出来时车子需要补胎,会有什么危险。我擂响了这个“通灵钟”,妻子的担心就是多余的了呀。
5
已是五点钟了,本来就很温柔的阳光更加柔顺了。我热闹够了,心静下来了,准备下山了。从一侧下楼,我看到上山的相反方向,也有一条路通到这个祁丰台。这条路不是梯子路,而是由一个个彩色石子铺成的路,色彩斑斓,在温柔的阳光照耀下,颇是招惹人的。我的心又静不下来了,可是如果从这条路下去,是到哪个地方去了呢?
我正犹豫着,对面山上有个年轻人又吸引了我。那座山比这座山略低,但怪石嶙峋,比这里惊险多了。他在怪石中穿行,象段誉走着“凌波微步”,朝这边走来。我见到他脚下的小路在他身后延伸了很长很长。我这里的地势最高,能看到有十几个山头啊。那么说,他是沿着这条小路,翻过了十几个山头才到这里的。那么说,他今天的艰难程度和爬山时间根本是我无法比拟的。那么说,这个年轻男人的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与我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他还说话了,当然不是对我说的,这个路难走,你要小心点啊。一个女声从后面的石头背后传来,我知道,你放心啊。啊,有这个精神能够这么爬山的还不止这个年轻男人,还不止男人,还有一个年轻女人呀。先前,我对于只能带着言言坐车上山的女儿女婿有优越感,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太矫情了。我对于要拉着我的皮带牵着我的手的妻子有优越感,感叹女人就是女人呀。现在,我的这些优越感,在这一对年轻男女面前都荡然无存了呀。
有一天,我爬辖区内的一座山,为了看日出,清早就去了。到山腰上,却有一个老农在躬身耕作了。我借用一句诗感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今天,邻近傍晚了,看到这一对男女,我又略改了这句诗感叹,莫道君行险,更有险行人。妻子借用儿子的话劝我,爸爸旅游时做危险的事情,都做上瘾了。我想,能够在逆境和险境中行走的人,有了在逆境和险境中行走的经验,再遇到逆境了就能“逆来顺受”,再遇到险境了就能“化险为夷”,也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啊。
算了,妻儿们还在等我,我还是从原路返回吧,把眼前这条五彩斑斓的石子路,留给这一对年轻男女渐行渐远吧。
2019年3月15日作于衡阳市荷花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