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清的头像

冰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8
分享

凤凰,我还要来

1

三号天黑了,我、德哥、昌云才与大家会合。德哥提出,不在十八洞村过夜了,直接到凤凰县去。

到凤凰县城已是晚上十点多钟,车子直接导到德哥亲戚的店里。吃过晚餐,我们定了一个三人间,标价八百八十八元,店主只收两百元。尽管标价虚高了,但实收的确实有这么低了,瞬间我觉得找到了亲情和乡情。

我还和店主套起近乎来,说我们的老家还是一个镇的呢。店主介绍说,要去看景点,只有明日了,他会安排一个免费的导游来。今天晚上,先去看一下“凤凰古城”的夜景,很好看的。转过前面的弯就是虹桥,就能看到夜幕下的古城了。

好啊,我们谁也没有感觉疲劳。走着走着,有人发觉,我们多转了一个弯。我说,也不要紧,条条大道通北京,多逛逛凤凰城也好呀。

德哥进了一家麻鞋店,我也跟了进去。先说只到十八洞村,是跟总书记来的,目的是参观,心想一个村子没有多少转头,我和德哥都只穿了皮鞋。

没想到,不但在十八洞村的山、水、洞里转了大半天,我们又到凤凰来了,明天还说要去邵阳新宁的莨山,这双皮鞋肯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啊。德哥穿着鞋袜在十八洞村的河里不管不顾走,换双鞋更是迫不及待的呀。

不错,我们看中了一款麻鞋,青年店主也只讨六十元钱一双。我们说两双一百元,他也勉强答应了。啊,好象听说到凤凰有好多套路,这个店主就不错,他就是一百元钱一双,我们也不会觉得好贵呀。我又为妻子选了一双,平时我嫌拖累,都不给家人带礼物的。心情好了,索兴又给外孙女带了一双,样式价格都满意。'

真没多远,我们就到了虹桥。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凤凰城的中心。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一个观光会友和喝茶休闲的好地方。

这一路的沱江上有几座桥,数虹桥最高。在上面一路看过去,可以看到整个凤凰城,古城的夜色更是尽收眼底。我们看了介绍,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修建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能够看出它的年岁。凤凰古城的北门城楼本名“璧辉门”,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现在只有观光的作用了。

我对古城的美景感兴趣,从各个角度拍下了它的不同面貌,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更喜欢在沱江两边青石板路上和路侧发现的一些闪光点,要好好看看它、拍拍它、甚至走过去蹲下来研究它,还和它们不断地交流。

一座桥,拦断了河水,也形成了不大的落差。一架大型的水车不停地转着,把上面河里的水转到下面,加速了水流,让水流象飞瀑一样声音宏大,水花四溅,还溅到了我们的身上。一棚小竹子安祥地长在青砖墙边,让热闹的夜市辟出了一块安逸。一块石头上,刻了“凤凰记忆”四个繁体且大家都能认识的字,让这个“记忆”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了。一个苗族小姑娘,在河边拿着一个小簸箕,深情地唱着游客点的情歌。

一个小吃摊边,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串烤螃蟹。这种螃蟹和家乡的螃蟹一样,有人喜欢大闸蟹,我却独独怀念家乡的这种土螃蟹。几年前,我回去照顾生病的母亲。一个清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河里翻螃蟹。可我提一个铁桶,翻了里多路长,才翻出了十几个小个头的螃蟹,用辣椒和紫苏爆炒了一小碗,下了半斤酒。可这一串螃蟹,大概十来个,每一个都有那十几个中最大的那个那么大。我一问价格,也才十元钱。可是摊主说,就这一串了。伙计们又走远了,我只得依依不舍离开这一串螃蟹。追上他们,昌云还说,那你还去买呀。

离开了河边,到一个小巷子里了,这里又看到了凤凰城独特的文化。巷子边上一块石头上写着“澜庭别院”四个字,仔细一看,右下角还有四个小字“精品客栈”。我想店主这样的布置,到底是以字为主还是客栈为主啊。不过,一下子我就明白了,他的客栈就是以雅致取胜啊。只是到底是“澜庭”还是“兰庭”,我还有点纠结啊。

前面有一个月亮,圆圆地印在街巷中间。近前一看,不但是月亮,而且月亮里还有玉树琼枝。不对,就是月亮最圆的晚上,照在地面上的,而不是照在水面上,也只是月光,而不是圆月啊。啊,里面还有几个字“清溪禅院”。我有点明白了,这四个字和前面四个字一样,是想要留住游人的脚步,留在游人的心里。只是,它留的方式更含蓄,是在另外哪个地方投射到这里的。而且,它没有那四个小字,应该不是客栈,一点点商业味道也没有,只是一方更雅致的禅院了。

出了巷子,我问一个本地人,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在哪里呀?他说,还有六里路嘞。

回到酒店,店老板说,已经联系了导游,明天七点半到,晚上大家休息吧。我又问他,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怎么走?他说,有好远呀,那有什么看头呀?我说了我崇拜先生的理由,他才轻描淡写地回答,好,好,我知道。

2

四号清早六点多钟,我就喊同伴们起床,七点钟吃完早餐。店老板说,导游八点多一点才会来,要我们到街上再走一走,我们又去了“凤凰古城”。

早上的古城安静多了,大多数门面都还没有开门。我们听了一个导游对她旅游团队的一番解说,才又全面认识了古城一次。

回到饭店,一会儿,我们的导游来了。我说,下午要去莨山,在凤凰只有一个上午,要安排得紧凑一些。店老板说,凤凰周边有很多景点,时间不允许,那就有选择地看几个景点,特别是那个万亩茶园一定要去看啊。

我们都起身要走了,店老板又说,要买票呀。我记起了原来凤凰闹得沸沸扬扬的通票,好象取消了,那是不是可以由店老板联系更便宜的通票呀?店老板收了三百元钱,同伴们都说应该,有熟人当真不一样,住宿费能少那么多,景区门票又帮我们省下了一笔。

我觉得有点不对,但是,能够任意游览凤凰的每一个景区,导游也不可能做义务劳动,才六十元钱一个人算什么呀。店老板又当面叮嘱,导游再不要给钱了啊。不错呀,我还是认可了店老板有家乡观念。

车子出了凤凰城几公里,导游要我们在路边的一个扶贫基地下车。她说,这是政府组织的,凡是旅游的都要在那里签到,听工作人员讲解,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当地的土特产。但是,我们每个人登记好后,都要在那里呆十五分钟,那样她就可以拿到十元钱一个人。我说,理解理解,我们应该配合呀。

进了这家门,大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标语牌。上面写着“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还有总书记的名字,以及“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三日于昌蒲塘村”的字样。我的同伴都是村干部,他们看到了“脱贫”二字,就想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我想,这个昌蒲塘村,就好象十八洞村一样,只不过是凤凰县的一个贫困村。还有一句标语“让更多儿童不再留守,让更多老人不再空巢”,也让我们驻足了一会儿。

我们登好记,戴好号牌,一个工作人员就引领我们一行人深入到房子里面,再上了二楼。她一路指着墙上的图片讲解,普通话流利,讲的内容也是句句不离扶贫和凤凰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通过产业扶贫生产出来的产品。二楼的主要部分是产品柜台,大部分都是能吃的土特产。每一类土特产都有专柜,都有几个工作人员推介,都能够亲口尝试它的美味。同伴们都说,既是扶贫的产品,都要买一些回去。我受到了感染,也买了两盒血粑鸭。每盒净含量六百八十克,估计就是一只鸭子,五十元钱一只也价有所值呀。

我们等了一会,导游才出来。回到车上,我说,到莨山要三个小时,游莨山也要三个小时,我们在凤凰只能呆到十二点,然后吃饭离开。她说,好的,带我们到一个很有特色的苗寨去,那里还有万亩大茶园,还有峡谷游船呢。

走了几公里,导游指着右侧山上说,你们知道,有个万里长城,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们知道不,那是北长城,凤凰在这里有个“南长城”。虽然没有那么长,但蜿蜒连绵到贵州去了,也有九十里路长呀。啊,不错呀,我看到了山脊上的长城了。我要昌云开慢点,可一下子就过去了。德哥说,等下我们索性下去看看。导游说,去看看时间肯定来不赢了,还有这么长,在车上还可以看到呀。又看到了,更近更清晰了,昌云慢了下来,我在窗口,赶忙拍了几个镜头。昌云说,等一下分享给他们。

德哥说,今天还到“长城”成“好汉”了,真是不虚此行呀。我把照片拉大了,是长城的一个侧面,最上面隔一小段,留了段长二分之一的空,我们平时在电视上见到的长城应该就是这样的呀。墙体是大青砖砌的,隔这么远都能看到一排排的,看颜色,也有一些年代了。如果真有九十里路长,真是“南长城”,我们看到了它,也是一个男子汉了。今生如不能到万里长城去,也不是那么遗憾了。

又走了个把小时,路边山坡上漫山遍野的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横直斜对,象一本本书一样。迎潮说,这是机修的,才有这个效果,采茶肯定也不是人工的。在茶园边上都走了十多分钟,德哥说,我先还以为万亩是一个概数,这么说,一万亩的面积肯定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了。

导游说,是呀,这里都是贵州了呀。啊,我们竟然出省了。昌云的儿媳是贵州的,他说,贵州还有好多好地方嘞。我却皱起了眉头,我们是在凤凰县旅游,怎么到贵州来了呢?

3

十点来钟,我们才到达一个游客中心。门票是不要买,只要买二十元钱一个的交通票。可是,需要作健康登记,还要自己的健康码。我们之前在省内不需要这种码,就都没有准备,就都需要再关注再扫码。这样子折腾,我们半个小时都没有登记完成。

太阳逐渐晒正了,登记处前又没有遮挡。我弄了一会健康码,没有弄好,就极不舒服了。我兴趣全无了,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看这里了?导游立即走过来,拿我的手机去弄,一时也没有弄好。她说,没有健康码,也可以登记。我们登好记,导游就到里面领好了交通票。

大约十点四十分,交通车把我们送到景区,进入景区大门,才看到“中国苗王城”几个大字。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进入苗寨的几个注意事项,要我们其中一个人准备对一句歌才能进入苗寨。苗民的房子都是竹木结构的,有导游介绍,我们也就不需要与苗民交流了。

导游带我们到达吴黑苗故居,这个黑匾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制发的,我们才知道这是贵州松桃县的地界了。吴黑苗是明朝苗王城的苗王,因不堪忍受朝廷压迫,和龙塘苗王龙西波联手起义,与湘、川、贵三省十万明军血战十三年。嘉靖三十一年,吴黑苗被诱杀。导游说,吴黑苗如果打赢了,苗族就不是少数民族了,就不会龟缩在这个偏远山区了。我摇了摇头,那是不可能的事呀,中华上下五千年,汉族的地位虽然几经风雨,但不可动摇呀。不过,有“大汉族主义”之嫌,我没有说出来。我们参观了苗王的几间房子,拜了他的铜像,房子里的雕花两檐水床很精致,其它水井、椎子、磨子与别的故居大同小异。

出了苗寨的后门,下了几十级古朴的石梯,一条河横亘在我们面前,就是导游说的峡谷。河面有二十米宽,水很深,还有游船来来去去。到对岸去有一座桥,宽三米,长二十余米,上面是一路凉亭。溯河而上百余米,山水相得益彰,最上面是峡谷游船码头。

上船后,工作人员还催促我们穿上救生衣。我惊异,这个山乡的苗寨竟然有一河如此宽和深的水,虽说水略呈黄色,但还算干净。行到桥底下,更有一窝山洞,其幽深神秘让德哥有一探的欲望。开船的师傅也将就我们,让我们抵近欣赏。几个山洞并排着,几根长满绿叶的藤条长长短短从上面掉下来象一副门帘,洞底有几蓬小草葱茏着,让这个洞既生机勃勃又朦朦胧胧。可是再下去不到百米,河水就被一堵石坝隔断了,我们的游船也得就此打住。

我们踏石上坝,坝高不到两米,水落下去形成了一面帘子也不是很新奇。下游的河水没有了宽度和深度,也只在最凹处流着几支小水。我一下子明白了,没有污染的水怎么不清亮了,原来这个所谓的峡谷游船都是纯人工打造的呀。是这个大石坝留住了水,让水宽了深了,让游船上有客人了。我的心就好象大石坝上的水一样,一下子就落下去了两米。德哥已到石大坝下面的那几支水边玩,我把他喊了回来。好在大石坝上面整齐排列的方石,还有一些特色,让我们留下了几张合影。

从大石坝回苗寨,先是上坡的石梯路,然后是铺了小青石板的路。严格说,不是铺,而是放的,有生活的污水从围墙下面流到路上,把小青石板放的位置也流动了,有些地方我们还无法下脚。

进了围墙,我看着一个苗家饭店说,这个凤凰的导游不太对路,把我们引到贵州的寨来了。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到莨山去呀。中饭我们不到处去找了,就在这里解决吧。导游说,看你们是不是想吃好点,价格也实惠点。

她的意思是这里不好吃不实惠,我对她有些不满意了,偏说,我们就想吃点苗乡特色的菜呀。我带着队伍,一头扎进了这家饭店。不过,这个饭店也带给我一个困惑,一斤水酒都要六十八元,千好万好,有这一点我就觉得不好了。

4

快到凤凰城,导游下车。她说,我们不要进城了,就在城外上高速。

上了高速,我突然觉得丢了什么东西。仔细一回忆,原来是丢了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我默默地道出了遗憾,只是遗憾的理由没有说。

德哥安慰我说,已经到高速了,下次再来吧。

我又想,为什么会把先生丢了?昨天没有去,是店老板说有好远;上午没有去,是店老板说那里没什么看头,接着又没有安排去那里的行程;下午没有去,是因为时间算得紧,又因为想赶紧离开凤凰这个令我们不太舒服的地方。

店老板为什么不安排?应该还是打他的经济算盘。这样说,这三百元钱,除了可能分些给导游,他可以独占大部分呀。导游的主要收入,应该在那个扶贫基地。

我又说出了这个疑惑,我们的那个老乡收的三百元钱,是什么票钱呢?我们到的所有地方,都不要门票,游船票和交通费也是我们自掏的腰包呀。老乡是德哥的所谓亲戚,他甚至要打电话问个究竟,是我们拦住了他。

从我们落宿老乡的这家饭店,到我们离开凤凰县,我们有收获,也有遗憾。古城的夜景漂亮,大街上的麻鞋、古街上的螃蟹等小吃,小巷子里富有诗意的点缀,都点缀在我的记忆里。

可是,更多的是越来越暴露出来的、越来越由高兴演变过来的遗憾。还不知道,我们在那里“扶贫”,买的那些东东,到底是不是价有所值?

当然,这一切遗憾,都抵不过我在“凤凰古城”错过了沈老先生的故居,与老先生爽约了。

我低声说,我真的还想去一个地方。我百度搜索了“沈从文故居”,并把结果读给他们听。中营街老宅本是从文大师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即公元866年兴建的。房子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两进,火砖封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凤凰的导游“秋”临别时加了我们的微信,这时她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愤愤然,立即评论了一句话,凤凰县不地道。觉得这样有点欺负这个小女子了,大家都是这样做,这是“潜规则”了,她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我又安慰自己,管她呢,睡觉吧。我们都不说话了,没开车的四个人都闭目养神起来。

我睡不着,心想,与老先生的爽约,我也有原因。下次再来凤凰,我专挑老先生的故居,决不爽约!

凤凰古城,我还要来。

2020年5月22日作于溪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