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清的头像

冰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8
分享

金华山有约

1

上个周末我没回市里,周二我就筹划了,并告诉德哥,只有周日一天太阳,我们可否去弥勒古道上祝融峰?周四晚上,德哥却说,还是去库宗桥吧,那里不但有油菜花看,还有金华山爬呀。我回答,有山爬就好。其实,我百度过,金华山海拔才四百多米。

过了一会,德哥又来电话,说约了米生夫妇、昌云夫妇,他堂客也会去。他又说,去年他到山顶就打倒转了,这次陪龙哥从山那边下去,看小云湖才回。哟,还有小云湖,有山有水。看样子,不去还不行了。

周日清早,我就往窗外看。说好七点钟,德哥在楼下叫我,他怎么还没有出壳(1)呢?我把一个吹着起床军号的视频发过去。他说,立马就过来接我到孝成哥家早餐,孝成哥夫妇也去。

孝成哥夫妇带着三岁的孙女上了车,一行六人到米生家门口等昌云。米生要去县城拉种子,就让他先去了。昌云的车子来了,满满的一车人,还有磊哥夫妇及其孙子孙女呢。哈哈,不错,磊哥也是我的好朋友。只是拖家带口,他本身又不惯爬山,估计他今天难得和我们走完全程啊。

出发了,在车上,我就提议,今天组成两个队,一个"爬山队",一个"观花队"。德哥说,"观花队"也要爬山,要爬到半山腰上,油菜花才好看嘞。我明白了,库宗桥油菜花那些太极图案,是要在空中俯瞰才能尽收眼底的。平时我爬山,不喜欢陪着别人慢吞吞地走,今天恐怕也只得这样了。好在德哥说,去小云湖还有一段路,娘儿们看了油菜花,肯定不会去了。

到库宗桥街上,再走三公里,就到华山村了。我不明白,金华山的“金”字跑到哪里去了?是要与祖国的西岳套上近乎吗?满目的油菜花,比辖区面积多了一些,集中到了一起,辖区个别丘块的油菜还种得好一些。

十点多钟了,熙熙攘攘的人和车。德哥说,把车停到村部广场去。我看到村部侧后有一条柏油路上山了,估摸着那就是上金华山的路。

村部前面除了停车场,就是横横直直的摊位。过三天就是油菜花节的主题日,人和车会更多。要爬山,幸好今天来了。

2

在上山的路口集中,我安排,今天的活动是两个队,"爬山队"快步爬到山顶再下山到小云湖返回,"观花队"慢步爬到半山腰看油菜花返回。大家尽兴了,回在村部集中。

磊哥说,太遗憾了,还有一个队,他们一家人就在山下等,在田间路边看油菜花算了。我说,也好,那就叫"留守队"吧。

"爬山队"和"观花队"开始上山了,我觉得不过瘾,紧走几步离开了队伍,德哥和昌云也跟了上来。德哥反脸说,孝成哥,你就担任妇女队长吧,妇女队也是"观花队"呀。

我抬头往前面走,那不是“光头斌”吗?握过手,他说,老婆也来了。是呀,她也在前面。嘿嘿,竟然遇到几个熟人了,刚刚下车时一个老局长也和我握过手。

前面的柏油路要转弯了,到转角处,孝成哥的"观花队"已经不见踪影了。德哥他们回头找夫人,说她们也会爬山。我说,还是到山上等他们吧。

我还是走在前面,他们也跟上来。面前的柏油路都在一面山排上,山的坡度大约有五十度,柏油路就在山排上有了一个个“手肘”弯,并形成了几个“之字”弯。我仰头看着山顶,看不到更高的山顶了。我不甘心,海拔四百多米,是不是这里就是山顶呀?昌云说,应该是。我说,祝融峰一千多米,九峰山七百多米,金华山的山顶,应该就是祝融峰的半山亭和九峰山的鼓楼坪位置了。

路上的游人很多,有些人还从山上下来了,我却看着路边的一条小道。昌云点点头说,这里应该是原来的爬山老路,要近多了。只可惜,修柏油路把它挖断了。这要什么紧,不到一个人高的断路上,有踩出来的几个土窝。我踩在土窝里,几个纵步就上去了。

我走到正常的土路上,再回头,昌云也上来了,有游人为我们鼓掌。

我们边走边等着德哥,可是却听到了身后的哈哈大笑。回头一看,是德哥冲击断路失败了引起的。德哥不服输,爬起身,又发起第二次冲击。可能是“再而衰”,或者是那两个窝被多次踩滑了,又失败了。这次可是“哄山而笑”了,因为那二三十米上下山的游人都停下来了。也许是德哥害怕“三而歇”,而引起更大的难堪,他脱我们的单,而加入到游人如织的大部队了。

走了几节这样的小路,几个“之字弯”都过来了。然而,先前看到的山顶还不是山顶。又上了几个坡,转了几个弯,我们才到福益亭。亭子左边有一块坪,好多人在这里朝山下观望。

我们也走过去,眼前突然一亮。山下我们并不觉得怎么新奇的油菜花,在这里就夺人眼球了。高低不平的油菜,在山上看,就是一块平展的金黄色大坪了。一个两三百亩的大垅里,尽是油菜花,公路房屋都在四周的山脚下。“湖南省第二届油菜花节”几个大字下面,有两个图案,左边是太极图,右边的图,我们都不认识,研究了好久。这块金黄色的大坪上,留出了一些空地,让大字和图案清晰可见。难怪好多人奔这个图而来,到这里就满足了。就连我这个对爬山情有独钟的人也“坐怀而乱”,在这里流连了好一会。

3

好多人都在这里折返了,又形成了下山的大部队。德哥和昌云征求了夫人的意见后,我们就不等“观花队”了,跟着寥寥无几的爬山人继续上山。

走了一程,寥寥无几的人又到庙里去了,剩下我们三个人继续往前走。庙后还有一栋房子在建,有建筑工人进进出出,不知道是庙还是何物。我说,山上这一座庞然大物的庙本来就有点大,还要建呀。这些钢筋水泥的东西少一些,多建一些让爬山人歇息的凉亭就好了。昌云说,爬山人是少数人,少数服从多数呀。我笑着问,你一个支部书记,把组织原则也搬到山上来了吗?

离开了这些“钢筋水泥”,我看到了矗立在眼前的一个信号塔。虽说还有两百米远,可我要看到塔顶还得仰着头。当我看到塔后的山顶,又有了不满,这个塔建得不是地方,似乎比山顶还高,它喧宾夺主并有碍游人观瞻了。德哥却说,信号塔是建在山腰呀。是吗?我不相信,越往近走,塔越高,山越低,我越紧不相信。

过了信号塔,爬它后面的山顶。我们与信号塔等高了,山顶还在头上。这么说,山还是要高一些。可我们到山顶了,前面还有山顶。我对德哥说,是你去年就来爬山了,眼见为实啊,才知道信号塔没有山顶高,这个山顶还不是最高峰。不过,我还是说,信号塔和那些“钢筋水泥”的东西还是少一些好,这里如果有个凉亭多好啊。德哥又狡黠地说,山顶上是有一个凉亭,还没到嘞。我往更高的山顶看去,却奇怪怎么看不到啊?

到山顶了,终于看到一个凉亭在前面的山顶上了。我们加快脚步,很快就到凉亭面前了。我沿着凉亭顶部看,看不到凉亭的名字。我皱了皱眉头,应该要写在上山一面的显眼处呀。

昌云指了指凉亭下面一块招牌说,那里写着“望月亭”呢。我紧紧地盯着招牌,下面有个脚,原来应该是插在地上,而不是象这样随便摆放的。但是,为什么不把亭名大大方方地写在亭子上面呢?啊,一下子我就恍然大悟了。亭子是纯木建筑的,年久失修了,亭子上的字早就风化雨落(2)了呀。

亭子里面也显得有点乱,条椅的有些地方还破烂了。好在椅面不脏,我们三个人都能游刃有余地坐下来。我抬头看着亭顶,做工还算精细,六根木方把顶隔成六个面,这些方和面又顶着一个小六边形。只是,都是树木的原色,没有刷油漆,甚至没有涂桐油。这不对吧,难怪这个凉亭有点破烂有点乱了。做这个工程的,就只做到这个水平,就没有刷油漆涂桐油,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把亭名写上去了。

德哥看着前面的山顶问,龙哥,你信不信,那座山还略高一些。我仔细看了看说,不信,是山顶上的树比这个亭子高了一些。不然,怎么不把亭子建到那个山顶上去呀?

昌云说,是呀,这个山顶四周都被云雾缭绕着,那个信号塔也只看到隐隐约约的塔尖了,这里应该是最高的了。我脑海里突然涌出了一首歌曲,拿出手机对着四周飘绕的云雾和云雾中的景象,发了一个朋友圈。我说,这就是金华山顶,云雾飘绕啊!我还唱了一句“云雾满山飘”。没有“海水”“海礁”,我就没有唱下去了。

4

左边有一条混凝土小路下去,路口插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去小云湖”。也有一条混凝土小路往德哥说的比这个山头稍高的山头去,我要去看一下究竟,就率先进了这条小路。

还未到山顶,德哥就洋洋得意地说,龙哥,我说是吧,你回头看看呀。是呀,到这个位置就和望月亭等高了。可是,我说,你刚才也不是那么肯定的呀。德哥小声说,不好意思,幸好这次又来了。去年我只到望月亭就折返了,怀疑这边山高,但夫人她们在福益亭等啊。苏轼说得精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到山顶了,我诧异这个“最高”的山顶怎么没有建凉亭呢?德哥却和昌云又往前面走了。昌云说,路还在往前面走,肯定也能到小云湖,说不定前面还有更高的山,不是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吗?

我步他们的后尘走,还真越来越感觉到前面有高山在等着我们嘞。云雾弥漫了整个世界,前面一座山就象海市蜃楼一样若隐若现,虽说不能肯定比刚刚过来的这个山顶高,但绝对不会逊色多少啊。再说,刚刚这个山顶没有凉亭,那就一定还有一个凉亭在更高的山顶上等着我们啊。我心花烂漫,又对着“若隐若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说,又爬了这么久,前面若隐若现的山才是最高的山顶啊。

他们已经在山坳里说话,我迅速追上去。路边的茶树长出了不少嫩尖,嫩得似乎有水冒出来,嫩得我的口里也生津了。我喜欢在爬山时嚼现采的茶叶,便采了一大把放进口里。昌云在前面说,路边有好多茶叶也。咽下第一把,我又把一把更大的茶叶塞进口里,嚼得都难以咽下了。我赶紧再嚼几口,并灌下大口矿泉水。嚼烂的茶叶随水进了胃,顿时有一股甘冽返回食道,好舒服的呀。

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山顶,他们已经在亭子里坐下了。另有一个男人先在里面了,我们四个人坐在里面,把能坐的地方都坐满了。男人说,他带着一帮朋友从小云湖上,再到村部下。他走得快一些,就在亭子里等他们。啊,我们从大庙后面上来,并没有追上谁,也没有谁追上我们。先有一对中年夫妇也是从这边过来的,这个男人是第三人。这条爬山路线,还是有点寂寞啊。

我端详着这个亭子,也是木亭,没有任何装饰,里面也有点乱和破烂。德哥煞有介事地说,先那个亭子叫“望月亭”,这个亭子叫“望日亭”,地球绕月亮自转,太阳绕地球公转,太阳的位置肯定远多了,这个山顶比那个山顶也就高多了呀。是呀,山坳那边到山顶平一些,这边到山顶陡峭一些,都是混凝土路,还多了一些石梯,有几节太陡了还是红砖竖着砌成的,有二十多公分一级啊。

我往那个山顶看,望月亭和信号塔都不见踪影了,那里的地形更是矮了好多,而信号塔确实如德哥所说,是建在山腰上了。

5

磊哥电话,说是定好了餐厅。昌云看了时间,十一点二十八分,说十二点半可以中餐。我们一约而同起身,一支队伍六七个人到亭子边,男人也站了起来,两支队伍分道扬镳。

下山的路很陡,可大部分还是混凝土路。上山的时候我们不觉得,下山脚下就有点打飘了。我们互相提醒着,要注意安全。有些地方太陡了,也有长长的石梯路。

到一个山皂里,满目的松树、杂木和荆棘不见了,代之的是满山的翠竹。德哥指着路边拱起的一堆新岔说,这个黄泥拱起码有十多斤。昌云说,它生长在厚松的黄土下,路边的沟里又不缺水。我说,这是外在条件,还要品种好呀,你们看,这些楠竹都长得高大壮实的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崽打地洞嘞。德哥说,有些人长得高大,也是空心萝卜,好看无用。我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那不是普遍现象呀。

小云湖的大坝和大部分水面都看得清楚了,德哥惊讶,大坝怎么高出水库侧边的水泥路不少啊?昌云说,那是我们站在高处看,等一下就见分晓了。

我们到水泥路上了,再看大坝,并不比路面高。我说,其实就是低一些,水也不可能蓄到这个高度。大坝建得高,是因为两边都有石头山伸过来,口子窄,就建了这么高,在那个大兴水利的年代,总想库容量大一点,水泥路是这十余年才修的呀。

沿着水泥路走了一节,我就被水库中间的一个圆椎形山头吸引住了,这个山头与周围的水和水库两边的树木以及山的倒影相得益彰。我总是挨着路边,在树枝缝隙处伸出手机拍照。拍一张,又边看边紧走几步追上他们。但是,总觉得拍摄效果不理想,再看实景,又确实太好看了。终于,有一张我看着非常满意,立即喊他们停下来看。他们看后都说,还是龙哥的拍摄水平高,赶快把照片发到群里,也让没来的人看看。

他们在大坝上倚栏远眺,我却跑到水库里。他们要我再照几张水面的微波荡漾,我却蹲下去对水里的几枝小花感兴趣。我的脸几乎贴近水面了,以致于德哥问我,是鱼吗?这几枝小花,还有茎和叶就好象镶嵌在水晶里,一丝一毫的妩媚也没有减弱啊。我感慨,看到过好多水库,象小云湖的水,如此清澈还是少见的呀。

我们从大坝下来,回到那两三百亩的油菜花边。路右边是油菜花,左边是小云湖流过来的小河。虽然看不到那两个图案和上面的字,但我们对更近了看似面积更大的油菜花,又有了深的感触。

昌云书记说,每一个地方的发展,都要规划好。你们看,这两三百亩油菜田里,看不到一栋房子,甚至看不到一条水泥路。如果有人在里面建了房,就有人跟风,也就要修路,看似人居条件改善了,这一大片油菜花就搞不成了。这里的人都住在两边的山脚下,才有了这大片粮田,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了,人居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呀。

6

三个队集中到饭店了,米生夫妇才赶到。饭后,他们还要去爬山。我顺口说,陪他们去。米生赶快过来拖我,他说,有龙哥陪,就万福了。

我退后几步说,你们今天是五对夫妇,我一个“单身公”,已经做了四个灯泡,这第五个灯泡我就不去做了,还是不陪了吧。

不过,这一条环形路,上山四公里,下山两公里,山脚两公里,不太远,不很近。有陡坡和平路,有山中和水边,有花草和树木……特别是这个季节,还有烂漫的油菜花,真是一条适合大众的爬山路线呀。

如此说,油菜花节约爬金华山,明年我还可能来。

注释:(1)出壳,本义是小鸡出壳,比喻人从某个地方出来了。

(2)风化雨落,是说受到风雨的侵蚀,某种东西没有啦。

2021年3月18日作于溪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