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里的旅发大会在衡阳召开,有一句既简单又响亮的欢迎词,周末不忙,来趟衡阳。会后就是国庆,这一句欢迎词还迎来了衡阳旅游一浪高过一浪的狂潮。国庆之前,保卫里、南岳里、东州岛、摩天轮、酃湖公园、湘江夜游、工业博物馆、铁路博物馆等新老景点一并推出。各景点人山人海,有些景点还一票难求。
我是地地道道的衡阳人,老家和工作都在衡阳北向的乡村。女儿工作和结婚后,家就留在衡阳市里。不久,妻子也去了那里,带大两个外孙女,到如今已近十年了。这些年,妻在那里,我的家也就在那里。少有的不在辖区的日子,我大都奔赴衡阳了。
女儿原来住在荷花坪,工作的社区也离家不远。那里在湘江东岸,江边和东州岛我没少去。我微信的头像,一直就是东州岛上一棵返老还童的古树。在湘江边,我看到了河里的几个墩,再看介绍,才知道是抗日战争时大桥被炸后留下的桥墩。每次到这里,我都要沉思一会,流连忘返。
这两年,刘和平导演的电影《援军明日到达》,描写的就是衡阳的抗战壮举。刘导演是衡阳本土的,大部分电影画面还是在衡阳本土拍摄的。宣传到位,火遍全国。可是,今年公布的首映,却灰溜溜地突然不见了踪影。原因还是几十年一直以来的争议,方先觉将军在死死抵抗四十八个昼夜,弹尽粮绝求援无望后,向日军求和,是国民党军队的投降之举。结果,这部电影雷声很大,雨点却一点一滴也没有了。方先觉率中国军队,一直等待明日的援军,援军永远在明日;电影《援军》,想要进入人民的视野,恐怕也是“明日复明日”了。
旅发大会的热潮,迅速掩盖了《援军》胎死腹中的尴尬。热衷旅游的人们,有人可能也忘记了这个尴尬。可这个尴尬在我心中,却挥之不去。
国庆节,我有五天“不忙”,也“来趟衡阳”了。我对那些火爆的景点兴趣都不大,却在浏览器中搜索衡阳的抗战遗址,也是想以此来掩盖我心中的那份尴尬。
有一个景点立马跃入眼帘,就是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啊,我一个衡阳人,怎么能够无视它的存在呢?一号到衡阳已经是中午了,我告诉家人,二号的目标是张家山啊。
2
第二天早饭后,我和妻子带着外孙女言言、午午,在棕榈园上了170路公交车,到石坳路口下车。步行不到一里路,就找到了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女婿送女儿到单位之后,开车比我们还先到公园的石级上等我们。
石级左边,有“张家山”几个鲜红的大字夺人眼球。右边,有“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几个弧形大字标志。精神焕发爬了几十级石梯,我们就到了一块大坪上,坪里边就是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墓。巨大的黑色墓碑上,右边刻有“序”,左边刻的是毛主席当年在延安对衡阳保卫战的公正评价“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飘逸潇洒的毛体字令我耳目一新。
墓碑中间是英烈们的名字,名字上方有一块巨大的蓝色横幅,横幅上是十余个白色的大字“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祭奠仪式”。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九月三日,烈士纪念日是九月三十日,这个祭奠仪式应该就是上个月举行的。
女儿一边数一边计算着英烈的人数,说有六十多竖行,每行有八个名字。最上面的一排名字,有一半被横幅遮挡了。我揭开横幅的右下角,横幅遮挡的还不只是这半排名字,上面还有两排名字更是严严实实遮住了。女儿说,一列十人,有六百多人啊。妻子疑惑,衡阳保卫战,不是有一点七万人只剩下一千二百人了吗?女儿说,这里应该只是张家山守军的牺牲烈士。
我却紧紧盯住这块横幅,为什么不能再上去一些,让上面两排一百多个烈士能够一视同仁受到尊重和祭奠?不尊重这一百多人,对另外五百多人的尊重和祭奠又是诚心诚意的吗?这种流于又不注重形式的祭奠仪式,主办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还是到最左边看毛主席的评价,仿佛看出了一些道道。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时,亲自就衡阳保卫战为《解放日报》起草社论,而作出的高度评价。主席是说“战士们”,不是说“将士们”,我开始还觉得不对。后来又觉得对,方先觉将军同样是一名战士呀,在那个年代主席这样说,也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原话后面还有一句,衡阳人民是作出了巨大牺牲的。被省略了,是不是这个原因呀?我觉得,在这里省略了也对,这里是阵亡将士墓呀。
墓碑后面是张家山顶,山顶上有一角城墙犬牙交错高高在上,正面还看不到有路上去。左侧有小路进去,到一块菜土就断头了,也没到山顶。女婿却看到右侧有一个山洞进去了,到山顶的路应该先去洞里吧。而且,山洞里人来人往的。
太阳有点大,我们便随着人流进了洞里。曲径通幽穿过凉悠悠的山洞,有一条水泥路上来。回到阳光下,我们都不觉得热,我们跟着水泥路上坡。路边有一个半圆形的建筑,我们也不予理会。水泥路尽头是一栋房子,我们绕房子一周,还是找不到通到山顶的路。
大家遗憾着返回,到半圆形建筑面前了,有人说是碉堡。啊,碉堡吗?我不得不多看几眼了。有人又指着墙面说,那就是当年留下的弹孔。是呀,这样的弹孔还有好多处,把厚厚的青砖墙体击穿,还真的是子弹和炮弹所为呀。那么说,这就是真正的碉堡了。
那一定要上去看看,女婿一边说,一边就撑住左边延伸的墙体,一下子就窜上去了。一个小男孩说,我也要上。你现在不行的,等你也长大到这个叔叔一样身体棒棒的,就可以了,他的父亲说。不嘛,不嘛,小男孩不依不饶。父亲亲自也到那里撑,然后摇摇头说,爸爸都不行,你怎么行呢?
女婿当过兵,身材高大,又是体育老师,他矫健的步伐爬到碉堡顶上瞧了瞧,又往山顶的城墙上去爬了。我同样当过兵,却因大腹便便只有心存羡慕。硬撑上不了,我就研究着这个半圆体。这个碉堡有两级,下面一级修路把它抬高了,只有不到两米高。跟着公路上去,最右边几乎与公路齐平了。两级之间的外侧本来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是能过人的。现在也被砌成了一个斜坡,表面还粉刷得光光的,明显就是不让人爬到山顶上去。我试探着走上去,却生怕走到中间滑下来,既有伤身体,还达不到目的。妻子还在极力阻止,我只有经过山洞又回到大坪上。
女婿下来了,他们都准备下石级,我大喊一声,慢!边喊我就钻进左侧的小路里,尽头也是房屋。有去菜土的小路转到墓碑后面,我跟过来,又爬了两级土,从一条铺满柴草的路上过去。到一个转角处,踩着一根粗水管转过去,上了一个坡,就到那个在坪上看到的城墙角下了。再从一个口子翻到城墙里,捡起里面的一根粗枝,搁在缺口上,就象一个狙击手,阻击着日本鬼子的进攻。爸爸,女儿在喊我,原来是她在拍我。不但是她,还有另外几个游客也举起了手机。
下来的速度就快多了,我边跑边想,公园管理部门想方设法不让我们爬到山顶,也许是公园的提质建设还没有完成,这样做是为了游客的安全,也可以理解。
下到石梯上,我都还有一个事情想不通。为什么那个横幅要遮住一百多个烈士的名字,这样做是不是与《援军》不能如期首映的原因如出一辙呀?
马不停蹄,我们参观了衡阳工业博物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过去的衡阳当真辉煌!不但是在抗战时辉煌,还是全国重庆之后的第二大工业城市,而且解放后的工业也辉煌,好多工业门类在全国出类拔萃。可是,我想不通,辉煌的工业历史能够大力宣传,我们辉煌的抗战历史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地褒扬呢?
下午,女儿还要到社区去,一家人就计划去东州岛。妻子邀我,我却在前面失落的情绪里没有走出来,为什么这些景区轰轰烈烈,当年轰轰隆隆的抗战历史却在旅发大会后偃旗息鼓了呢?
3
晚上,我在手机中继续搜索,突然眼前一亮。衡阳保卫战中,陆家新屋也是中日军队争夺的焦点之一。双方在此发生激烈战斗,现在的砖墙上还留有许多枪炮弹孔。陆家新屋是清代振威将军陆成祖于光绪七年建造,是衡阳市留存极少的清代民居之一,是集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不错不错,嘿嘿嘿嘿,那就值得一去呀。
第二天早上,我提议去陆家新屋,并告诉大家乘车路线。妻子说,我们大家都去过,那里是不错,那就再去走一趟吧。早餐后,女婿送我们和言言、午午没多久就到了华新车站背后。从右侧进去不远,路边就停有飞机和坦克。妻子说,我们从大门进去,再从这里出来吧。
隔着一个广场,我们很远就能看到一棵大银杏下,有一个大门牌坊,上面有“陆家新屋”四个大字。我们走拢去,看到两边的对联,湖湘重镇情若诗,衡阳家国景如画。哟,内侧还有一副,陆海飘摇生灵涂炭壮士一呼洒热血,家国勇烈民族同誓英雄百战铸忠魂。此情此景,我脸色凝重了,这一副对联已经把我带入衡阳保卫战那艰苦卓绝万死不辞的战争岁月。我默默地说,这才是对我们衡阳,对我们衡阳军民,对我们衡阳保卫战的公正对待嘛。
进入牌坊,近处可见两个中年人在山坡的花丛中拉着二胡。远处可以看到枝繁叶茂的树林掩映下,有一栋古老、别致的建筑。妻子说,这就是真正的陆家新屋。
下了花岗岩石梯,一个有花、有水,有亭台楼阁的公园朝我们扑来。妻子不对直走向陆家新屋,却带着我们走公园右侧的直行小路。小路左侧的大空间种了各种各类的花草,花也有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五彩缤纷的。直行路转弯了,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小鱼、小虾和河底的水草、沙卵清晰可见、活灵活现。很多小朋友在河里捞鱼捞虾,还形成了一个卖小网子、小桶子的小产业。
跨过小河上的第二座桥,妻子还是不去陆家新屋,而是带我们沿着小河左侧的小路回到了转弯处。她对我说,这上面有个山头,你肯定喜欢。是吗?有山头吗?那正对我的胃口,我们兴致勃勃往山上爬。
上山也有小路,路边竟然还有石头军人用卧姿举着枪,枪口对准山头。我端详着这个军人,总觉得哪里不对。言言突然说,外公,这是日本鬼子也,你看他的帽子,还有胡子。是呀,帽子两侧吊着两块布下来,遮住了耳朵和部分脸,嘴鼻之间更有一撮仁丹胡子。可是,我更加觉得不对,怎么能够允许日本兵几十年了,还不停地向我们衡阳的山头进攻呢?妻子也觉得奇怪,这个公园不会是日本人建的吧?
一路上,还有这样的日本兵,只是他们的姿势和进攻武器不一样了。快到山顶了,两个小家伙跑得快一些,言言又有发现了,外公外婆,这个上面全是中国人了。我们迅速跑上去,山顶四周也匍匐着许多中国军人。还有军人站起来,不顾生命危险,用机枪扫射着敌人。这就对了,我说,他们是在阻击着日本兵的凶猛进攻。既然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要有这样的进攻与反进攻做活教材呀。
山顶上有一个大亭子,叫格竹亭。一个老人在上面吹着笛子,笛声悠扬,与山头上的“进攻反进攻”不谋而合,我恍惚还听出来当年前仆后继、灰飞烟灭的激烈场面。
山顶有几条小路上下,我们从另一条小路下来,路边我又看到了几个“日本兵”。再看到他们,我没有牢骚,只有愤恨了。我告诉言言和午午,我们要永远记得这个国仇家恨啊。
终于又看到陆家新屋了,新屋门前有一口塘,我们在塘边的一棚修竹下面又逗留了一会。我说,陆成祖是曾国藩湘军的将领,陆家新屋也象曾国藩故居的富厚堂一样,遵循着“前有照后有靠”的地理风水观念。前面有一条小河流,陆将军还不满足,又修了这样一口大塘。
陆家新屋三面环山,一面就是这口塘。我们从塘右边的小道进去,很快就有一块大坪,坪里边就是一座青砖砌成的、青瓦盖成的、飞檐翘角的湘南传统风格的建筑。新屋的正中是门楼,大门的门楣上面书写着“陆家新屋”的黑底金字牌匾,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一时半会,我们并没有进门,是被大门两边的两面高高的马头墙吸引住了。两面墙两头都有三个一个高过一个的檐角,檐角都往两头翘,上面盖着瓦。突然,有游客惊呼,好多弹孔也。
是呀,听网上介绍,墙面是有弹孔呀。是砌工相当精致,让我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被游客带出了这个念想后,就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弹孔了。最大的弹孔,直径近一米。两面墙上都有,我从这面看到那面,又从那面看到这面,审视着它们,哪些是机枪的,哪些是步枪的,有不有炮弹打出来的?
是妻子喊我用手机扫码,我才回过神来,回到大门边。扫了码,录入了我的个人信息和进园人数,我们才进去。
院子很大,却人头涌动。三面的房子都有人进进出出,川流不息。我感叹,衡阳人民还是怀念我们的衡阳保卫战。旅发大会及其以后几乎没有抗战景点的宣传,这里的人气还是这么旺。
我一仰头,越过面前的人头,一下子就看到了正门上“振威将军”的牌匾。振威将军就是陆成祖,是他留下了这栋屋,也留下了日本鬼子肆虐衡阳的罪证,留下了衡阳军民英勇抗击鬼子的见证。可是,我最想看到的,还是有关衡阳抗战的宣传啊。
对了,右边东厢房的阶基边有一个简介,又把陆家新屋与抗战密切联系上了。上面说,在一九四四年的衡阳保卫战中,陆家新屋成为中国解围援军与阻援日军外围争夺焦点之一。双方在此发生激战,现在砖墙上留下许多枪炮弹痕。它是日军侵华的历史罪证,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们从这一面的大门进去,右侧的房子里坐满了人,是宽大的电视屏幕上正放映着衡阳保卫战的宣传片。一屋子人老老实实地坐着,就是站着的人也是认认真真地看。是抗战的激烈悲惨场面,是他们对英雄们的尊重,让他们鸦雀无声。看了一会,我拖了一下妻子的衣袖,示意离开,两个小家伙却不肯走。等了一会,空出三个位子了。妻子和言言坐单独的一个,我和午午坐并排的两个,两个小家伙看得聚精会神的。
出了这条门,我们从“振威将军”的牌匾下进了正门。这一排房子是专门为房主留下的,保留了原来浓重的生活气息,介绍的也是将军的功绩和家族。里面的椎子、磨子、风车、战马的饮水石漕又让两个小家伙流连了好一会。
出了正门,我们往左边阶基上过去。墙壁上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又把我留住了,大搞民兵,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体现,落款是“互助民兵组”。
转过一个弯,就是今天的重头戏——衡阳保卫战纪念馆,这里是陆家新屋的西厢房。日军攻占陆家新屋后,把这里作了临时指挥所。
我们从大门进去,正屋摆放着大型的衡阳保卫战缩略地形图,衡阳城一览无遗。所有与日军交战的地方都标注出来了,用一个大玻璃框罩着。言言和午午围着这个玻璃框转,指指点点,还没完没了地要求我解释。看到这个景象,仿佛就看到了当年衡阳城的满目疮痍。我不忍直视,把两个小家伙带到了枪炮、手雷、手榴弹等武器柜。她们对这些又有兴趣了,妻子也到两边的房子里去看衡阳保卫战的简介了。由于《援军》的宣传攻势,我对衡阳保卫战的战况已略知一二,也就不陪妻子去看了。
我从后门出去,看到一堵石墙。这堵石墙是西厢房的后墙,三十多米长,看不出来有翻修过的痕迹。而且,因为当时的石头都是人工打磨,只能保持一面光。把一面光朝外,石缝难免深浅大小不一。但是,因为工匠的水平高,这无数个一面光砌成的墙,整个石面却还是一面光的。应该说,这是光绪七年的原版,也是我看到过的最长最高最古老的石墙了。这还只是一面,还有正房和东厢房后面,肯定也是这样,总长度应该达到一百七十米以上啊。
我带着言言午午找妻子,她正认真地一个一个图片端详。我拍下了第十军主要将领,大略看了一下军长方先觉、预十师师长葛先才、一零九师师长容有略、十军参谋长孙鸣玉的生平和功绩。我看妻子还恋恋不舍的,就一边陪着她看,一边看护着言言午午。
我们都看完了,到阶基上。这时,太阳快要当顶了,院子里还是络绎不绝的游客。出了陆家新屋的大门,妻子带着我们往右边山上跑。她说,应该找个荫凉的地方让两个小家伙吃点东西了。今天,她们都没喊饿,若是平时,早就闹得不可开交了。
沿着石板路上到山的半腰,有连续两块休闲的坪,这里真闹得不可开交了。我们围在第一块坪的一张石桌边坐下,第二块坪上,几个半老徐娘正在表演大合唱,开着音响,豪迈宏亮的红色歌曲振耳发聩。回想起山头上的竹笛声,牌坊过来的二胡声,这个陆家新屋把周围的文艺人士都吸引过来了,真是一个教育和休闲的好地方呀。
在歌声中,我们从公园管理处门前下了山,越过小河,上坡到了停放飞机、坦克、雷达的公路边等公交车。
4
下午,我又搜到了在岳屏公园内的衡阳抗战纪念馆。岳屏公园我去过几回,都是多年以前的事了,有不有个这样的纪念馆,真没有印象了。高耸的衡阳抗战纪念碑,好象是见到过。那就明天再去,我跃跃欲试。可是,我征求妻子的意见,她却建议我放到下一次。
下一次,也好,好好去看,仔细去看,不断强化自己的爱国意识。这个长假,我对衡阳的抗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知足了。我不是政治家,不能妄谈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但是,我是一个衡阳人,是一个中国人,还是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永远怀念和敬仰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前辈们。
周末不忙,来趟衡阳,这句口号既简单又响亮。但这次我到衡阳,见识了这几处地方,并不是周末。那就撇开前面一句,单独用后面一句作为此文的题目吧。
2024年10月11日作于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