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清的头像

冰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8
分享

瑶乡大峡谷

1

周六,我在女儿家。女儿问,爸爸,明天去哪里玩玩怎么样?我立即回答,好啊。女婿说,考虑爸爸爬山的兴趣,我们计划去塔山大峡谷。妻子有了反对的声音,还在常宁,这么远,开车都要好久,还是酷热的天。女儿打消了她的顾虑,我们清早就去,才两个半小时车程,上午就可以爬完峡谷。峡谷里凉快得很,保证爸爸妈妈不会出汗呀。

晚上,各人都作好了准备。第二天早上,我把外孙女言言、午午喊起来洗漱。可她们第一件事就是带一些小玩具,还把几张塑封膜塞进自己的小包里。

常宁市区其实不远,高速很快就到了。下了高速,车子就在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上跑了,时间主要是耗费在这些路上。好在有导航,这些道路都用上了,其实还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这些道路也有特色,不象高速,敞开在光天化日之下。进入一个由两边大树的树枝拱出来的绿色“山洞”,转了一个弯,又进入另一个“山洞”。车子在这些“山洞”里拐来拐去,朝阳在枝叶的缝隙里穿透到路面上,洒下星星点点的。女婿关了空调,我们打开车窗,享受着大自然的洗涤,一路舒舒服服的。

一个大水库,让我们在周围绕行了十来分钟,一排排大树朝我们身后倒去。我们在树干间,看到阳光洒在水面上,深青色的水与白中带红的阳光以及水库边上黄色的水岸线形成了高度的色差。快要上坡了,也到水库尾巴头了,我们又看到了一块大草地。我疑问,这是什么水库呀?妻子回答,是什么水库不知道,但肯定改叫什么“湖”了。是呀,水库的功能已经逐渐转型了。

到一个大垅中间了,右边的一条长渡漕高高在上,吸引了我的眼球。辖区有几个搞集体时修的水库,为了灌溉,渠道过垅时,也修了好多渡漕。但这条渡漕,就是与众不同。辖区的渡漕和水库一样,尽管灌溉的功能尽失,但完好如初,只是时代让它们变得沧桑了,也象水库变成了“湖”一样,变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而这条渡漕,一头是沧桑,一头却穿上了“新衣服”,显然是这几年才修的。那么说,它还在通水,还在发扬着灌溉功能。它虽然不是完好如初了,还是一道风景,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呀。

这条路,其实我们几年前爬天堂山就来过。我在天堂山的山腰上,看到一条路就是奔塔山瑶乡的。衡阳市就这么一个民族自治乡镇,天堂山应该也属于塔山呀。那次因为大风大雾,不但是我们,好几个团队,在崇山峻岭上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天堂山而铩羽而归。我之所以回答女儿这么爽快,是因为爬大峡谷,也许还可以把天堂山爬出来。

终于要上山了,连篇累牍的急弯和陡坡,正是上次走的路线。午午说,妈妈,这些山就象一个大碗,中间最高的山是碗里围着的一个窝窝头。啊,才幼儿园毕业的外孙女竟然来了一个这么形象的比喻。哈哈哈哈,我不禁对她刮目相看了。

不过,我知道,上到最高处,还要下山,再上山,才是天堂山风景区。上到最高处了,有一个观景台,和上次一样,我们又下车了。一眼看下去,房屋、水塘、水田星罗棋布,而行人、车辆和大树几乎销声匿迹了。这“连篇累牍的急弯和陡坡”,把我们抬高了五百米以上啊。

继续行驶,过了一节平路,前面是岔路了。女婿说,左边是去天堂山,他朝右边下山了。又是连篇累牍的下坡和急弯,下到一条垅里了,垅里还集居了不少人。我看到了塔山乡司法所,原来这是塔山瑶乡政府所在地啊。我想,应该是天堂山下来的河流在这里遇到了一块开阔的平地,塔山瑶乡就依这块平地而建了。我又看到了蒲竹派出所的大门,又感觉不对了,难道这里不是以乡建所吗?

我们沿着河边的公路而下,又是连篇累牍的急弯和陡坡。路边一块块茶田让我睁大了眼睛,一个个嫩茶尖青翠欲滴,还努力做着“引体向上”。怪事了,立秋了,竟然没有任何采摘过的痕迹。深山老林,人迹罕至,茶叶没人问津,这里难道也没有人采摘吗?女儿说,瑶乡又是茶乡,茶叶是主打产品,应该不会不采摘吧。妻子解开了疑惑,是这些茶树还在成长阶段,先要让它“枝繁”,然后才是“叶茂”啊。

一个大河湾,几十亩猕猴桃真的枝繁叶茂了,还挂满了一串串青色的果子。再有两个多月,瑶乡的这些“人参果”就可以借助于电商平台,想飞好远就飞好远了。

九点钟,我们到达塔山风景区,河流在这里遇到了一块更加开阔的平地,在周围的山脚下集聚了一大圈民宿和饭店以及景区管理部门。

2

出了这块大坪,下面的路开岔了,景区也开岔了。右边沿西江河而下是漂流,左边沿东江河而上是大峡谷。

我们寻大峡谷而去,公路右边也有一路商铺,还有现做的新鲜糍粑卖。女儿说,等下山后再买些带回去。

走了一会,就看到一条大门把大峡谷拦腰锁住了,上面有“塔山大峡谷”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光满面的。

他们进了大门,我还看着这几个大字出神,还摇了摇头。上次我们就没有找到天堂山,连篇累牍的急弯和陡坡,把我们又带下来这么远了,今天要找到并爬上天堂山的目的,恐怕没有希望了。

进门后,公路还在延伸,有旅游专车接送。我记住了网上的一条信息,虽然只要另收五元钱,却没有性价比。我们选择步行,走了一节平路,转一个弯,公路就上坡了。

左边的东江河也“上坡”了,“上坡”前河中间立了一块大石头,上面有描红的“瑶乡福地”四个大字。然后,砌了一级一级的石梯“上坡”。石梯的高差不大,河水在上面轻柔地飘过,就象是浣着纱。有游人在石级上自如地玩水,还带着小孩。妻子问,上面不滑吗?有个小伙子回答,一点都不滑呀。可惜我们都是登山的装备,没有穿凉鞋或者拖鞋。即使言言和午午心里痒痒的,也不能让她们下水呀。

再转两个弯,河对面有一块坪,摆了十几张塑料躺椅。河中间也有一张躺椅,还有几个印有“西江漂流”的黄色漂流船,应该是从“西江漂流”借过来的。两个景区,既分工又合作,体现了可贵的大协作精神。妻子说,这些船和椅子不错,不象有的景区,卖东西的地方多,而游客休闲的地方却少得可怜呀。

再转两个弯,到一块坪里,旅游专车就打止了。应该说,真正的大峡谷从这里开始了。沿河上去的方向竖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有描红的“千年峡谷”四个大字。我开玩笑,何止千年,自从盘古开天地,应该就有这个大峡谷吧。

沿着右边的步道进去一些,就有十多个混凝土礅子扭着身子朝对岸而去,再通过十几级石梯接上对岸的步道。一棵大树罩过了那些石梯和一半的礅子,留下了一大片荫凉。刚刚晒了十多分钟太阳,我很想跨过去,享受那一片荫凉。可是,大部分游客包括我的家人都去了右边的步道,我也只得赶紧跟上队伍。

东江河在前面转了一个湾,哟,还有了一条支流,从一个山皂里越过大大小小的石头急速投入大峡谷。我们还是继续深入峡谷深处,有更多的小支流也不能让我们见异思迁。

可是,要上坡了,山墈上的路有点窄,前面十几个人和我们相向而来,挨身而过。我小声说,和交通规则一样,都要走逆时针,右边上,左边下呀。女儿也小声提醒,老爸,对面有太阳呀。我说,那是,不过我们到时候还是要遵守规则,从那边下来。甚至,我心里还涌出了一句歌词,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淋。

步道下了一个小坡,接近谷底了,奔腾的河水在空中弥漫成了雨雾。雨雾飘到我们的身上,特别凉快惬意。飘到小草小树上,它们长得郁郁葱葱的。飘到石磡上,石头上就逐渐裹上了一层苔藓。天长日久,这些石头过得滋润,一个个像黄袍加身了。

又有一节礅子弯曲着跨到河那边,这边没有路上去了,我们还只有跨过去。我们都轻轻松松过去了,只有女儿牵着午午,还在上面亦步亦趋的。到最后三个礅子,午午竟然不要妈妈牵,勇敢地一步一个礅子跨过来了。妈妈,你快过来,这边有好多好玩的,有些我们小区里还没有,午午边说边超过了我们。原来是她看到了这边不少的儿童健身器材,两个小家伙在上面玩了好久,才肯跟我们继续走。

前面又有十几个礅子把路带到河右边去了。这次午午不要牵,坚持着要由自己走,最后三个礅子的间距有点大,我跑过去把她抱了过来。

河水继续“上坡”,有一种植物似曾相识,但在我的印象中绝对没有这么壮实,一定是雨雾还有原生态的腐质层让它们象苔藓一样,也过得太滋润了。看它们的茎叶就象少女的脸庞吹弹得破,我很想伸出手捏一把,但最终没有捏,唯恐亵渎了它们。

又上了几个坡,有一座吊索桥过到对面,几个游客在上面摇摇晃晃的。这次我们没有过去,因为步道又是双向的了。我告诉两个小家伙,从右边下来时,我再带她们到上面,也过一把摇晃的瘾。

再转一个弯,再上一个坡,前面就人声鼎沸了。哇塞,岂止是人声鼎沸,水声更鼎沸。再一抬头,一个巨大的瀑布,俨然就是特大的一鼎沸腾的开水。妻子高兴了,也抒情了一句,水扑面而来,面前都是白色的了。大瀑布在河道上砸开了一个大堰塘,我举着手机,打开视频,朝堰塘不断靠近。哈哈,只要张开一些屏幕,就是满屏的瀑布了。我把这一满屏瀑布发到朋友圈,并说,这个大瀑布,你们看有多嚣张,又有好温柔。

3

我朝瀑布深处看去,有一条石梯竟然伸到瀑布半腰上。我再往上面看,还可以数出十几级来。横到左边,也有一个高台伸到瀑布半腰的中间了。高台与石级的距离,近在咫尺,应该也是连通的吧。我顺着高台往左边看过来,有石梯爬到高台,河边是石头路,也有二十多个礅子摇头摆尾通到对岸的石头路。我说,这条石级路蛮诱人的,可以去看看呀。妻子忙拉住我,恶狠狠地说,不准去!

啊,高台上还有人,是一个小伙子。逐渐又有人上去了,一对男女正在高台尽头摆着自拍。我笑着对妻子说,我想到高台上去照个相,总可以吧,那里离瀑布最近呀。

妻子松开手,我就象离弦的箭,踩到了礅子上。阿公,我要去!午午喊。阿公,我也要去!言言也喊。我把言言放过去,让她走在前面。我带着午午,却快不起来了。过到石梯路上,我就不客气了。正好女婿也过来了,两个小家伙我就交给他吧。

石梯上坡了,是原生的,东一级西一级的。我也没有停住脚步,几个箭步就冲到高台上了。一个小伙子问我,照相不?免费的。我头也不回地说,我自己会照的,不要你的套路。

我走到高台的尽头,首先看对面的石梯,它们被收拢了的瀑布隔断了好几米。这几米的距离,瀑布倾泻而下,谁也不敢逾越,妻子应该放心了。

我又顺着瀑布水往上看,哈哈哈哈,满眼都是瀑布了。瀑布覆盖在一整块大石头上,大石头最上面还是平的。平线下面,十余处石头缝隙里都挤出了白晃晃的激流,冲洒到大石头的面上。大石头的面整体是圆状的,但细化到每一处地方,又是坑坑洼洼的。激流挥洒到偌大的石面上,几乎盖过了所有石面。碰到坑坑洼洼,水花四溅,就形成了巨大的、白晃晃的、立体感极强的瀑布了。

此刻,我必须再来一个朋友圈,因为离瀑布更近了,不需要张开屏幕,就是满屏的瀑布了。我想,这两个朋友圈涉嫌重复,朋友们也不会怪罪我,因为瀑布近在眼前就更真实了。

发了朋友圈,午午又在叫阿公了,她也到陡陡的、不规则的石梯上了。我忙冲过去,把她接上来。小伙子又问我,要照相不?免费的。我说不照,抱着午午,背对着瀑布,我们和瀑布来了一个自拍的合影。

女婿和言言也上来了,他们直奔高台。小伙子又迫不及待地问,要照相不?免费的。我悄悄地对女婿说,最后不是免费的啊。女婿讲面子,不听我的,继续走向高台。小伙子也不顾我的反对,替女婿照了相。然后,他对女婿说,你先从这边上山,从那边下山后就可以领到照片呀。

女婿带着言言下去了,我牵着午午扶着栏杆继续看瀑布。一个女人也上来了,上来肯定也得与瀑布合影,我们必须腾开位置了。小伙子又问女人,照相不?免费的。等女人和我挨身而过,我小声提醒,是套路!她应该听到了,不知小伙子听到没有。我也不管他们,领着午午就下了陡梯。

石头路上,却不见了女婿和言言,我朝对面看去。女儿说,他们已经在我这边上山了,她们也会过来。我只得打破计划,从这边上山了。我追女婿他们而去,在一个转角处,女婿在等我们,言言已经不见了踪影。女婿见我们来了,喊着,言言慢点,赶快又去追言言了。

妻子女儿来了,我又去追女婿了。在半山腰上,看到女婿和言言了,我又等妻子她们。听到她们的声音了,却是午午在哭诉、在反抗。声音越来越近了,我听出了一些门道,是她怪罪妈妈把她的东西弄丢了。我问,满孙,什么东西丢了?女儿回答,就是她们带来的塑封膜,她的找不着,应该是在堰塘边弄丢了。我说,是别的东西,外公就帮你下去找,这些小东西嘛,等一下我们下山时看还在不在啊。

午午哭得不是那么大声了,还在边走边“嗯”个不停。终于,我们都上来了,前面的路是平的了。有玻璃桥!女儿在后面惊呼。是呀,我走在最前面,竟然没有看到,是女儿心里一直装着这座桥嘞。昨天她就说了,要带言言和午午走玻璃桥。

见识了高椅岭的玻璃栈道,我大胆地走在玻璃桥上。玻璃下是流水,我在高台上看到的平线,正是这座玻璃桥。我走了一会,伸出头朝栏杆外的瀑布看,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流水是从玻璃桥下的石头凹处往外、往下流,千百年来就有了这个瀑布。这里也有一个堰塘,建设者把聚集的流水往这头引,开凿了更多的凹处,飞下去的瀑布就更加壮观了。再装上玻璃桥,更加壮观的瀑布就可以继续“千百年”了。

俯视完瀑布,玻璃桥也走完了。午午实在走不动了,女儿说,他们下到瀑布前面的平台上等我们,朝右边的石梯下去了。这条石梯路也不错,下面有一条木制的长廊,长廊上面还搭了葡萄架,旺盛的葡萄枝叶伸到他们的头顶上了。不错,不错,下来时我们也走这条路,兴许还能够找到伸至瀑布半腰上的那条石级路嘞。

4

言言也不错,她不但不跟妈妈下去,还第一个走在上山的木梯上了。木梯太陡了,我和妻子赶紧跟了上去。爬过木梯,只有右边这一条路继续,而且面前又是陡陡的石梯路。我们追得吃力,到了一个缓坡,才追上言言。

缓坡之后,石梯在石磡上走,又变陡了。河流和石梯几乎是平行的,有些地方更陡,象一条特别长的白布在河里漂洗着、飘动着。这条白布看着静若处子,却能听出来下面还掩盖着河水的奔腾不息。我把手机伸出栏杆外,把这一条奔腾不息的长白布收入相机。

石梯更陡了,在尽头一个最陡的地方还转了两个小“之”字弯。言言又冒出了一句,这个梯子好牛逼!她认真的样子,把我们都逗笑了。我说,它再怎么牛逼,也没有我们言言牛逼呀。言言受到鼓励,准备迈开脚步。慢点,你等我们,妻子正要上去保护她。她却一个转身,再几个转身,就在最上面高高在上地看着我们了。

石梯路终于平缓了一些,河水那条白布还在陡陡地朝前面“挂”,不知到底“挂”在哪里。我们没有歇息,继续朝右边的陡梯爬上去。还是她们祖孙走在前面,直到陡梯最上面一棚竹崽子下了。竹崽子下,妻子牵着言言的小手,转过脸笑容可掬地看着我。我不明就里,也看着她们。妻子嗔怪地说,你傻吧,给我们来一张呀。

竹崽子棚着的路只有几丈长,妻子和言言一下子就走回到石梯路上了。我却不想走,还往竹崽子窝里挤,太密了的竹崽子,我还要掰开才能进去。里面的一根树桩上结满了几十个菇子,象竖起了一列大耳朵。应该就是灵芝,我用手机把它们全部“采”了回来。

出了竹崽子路,又不见了妻子和言言。直到我们又看到一个瀑布了,又到一块休闲的坪上了,才看到她们一边欣赏着瀑布,一边等着我。

面前的瀑布,没有先前大瀑布的气势,还安静了这么多,也砸出来一口堰塘。我顺着堰塘看上去,承载这个瀑布的石壁仰躺着,坡度缓一些。上面的一半瀑布更缓,下面的一半正中间一块大石头把大瀑布隔开成两个小瀑布。水量少了,水势却急了。这个瀑布很象一个大男子立于瀑布下,任瀑布水在两边沿着他的手脚朝下冲洗。也有飞溅的雨雾落下来,漫过他的全身……

瀑布右边又是陡坡路,妻子有些疲惫了,言言却还精神抖擞的。爬了一会,石梯路回到河边了,又沿着河边陡陡地爬上去了。也有一家三口下来了,长发飘逸的母亲对我们说,前面不能走了,路到尽头了。路况还这么好,我不相信,继续往上面爬。哼,是他们已经长驽之末,不能穿鲁稿了吧。

那里有两个大字,应该到头了,妻子看到了河流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有描红了的“福源”两个字。我却被前面的一扇铝合金门弄得目瞪口呆了,前面当真不能走了吗?

我走过去,一条小门虚掩着。小门上方有个警告,您已到达景区开放区域的终点。前面危险!请勿继续前往!违者,一切后果自负!

我推开小门,里面也有路,但石梯路被柴草掩盖了多半。有路就能走,不就是说责任自负吗?我爬过多少没有路的山,有什么危险呀?你这几个感叹号,就能让我停步不前吗?但是,有妻子在这里,我只得小声征求意见,就进去一会行不?

不行!你又要象以前一样是吧?妻子说的以前,是说我们若干年前在桃花洞的那一次。那次尽管没有危险,但我们互相感知了对方面临的危险。回去之后,我还写了一篇散文《生死离别的体验》。

我迈进小门的右脚都缩了回来,是不行,要进去,必须找一个同伴。那次就是我孤军深入,造成的“生死离别”。言言是万万不能带进去的,妻子要带言言,也不能同行。

在玻璃桥上,我就远远地看到一个山坳,在意念中下定决心要到达那个山坳。现在,离那个山坳更近了,我却只能半途而废了。我知道,峡谷离天堂山太远了。今天天空晴朗,想在那个山坳上看看天堂山到底在哪个方位,我们上次爬天堂山是怎么丢了天堂山,这个目的也不能达到了。

下山了,我还依依不舍的,不断回头看那个山坳。走完第一个陡坡,转弯后看到妻子在石磡上采摘一种蓝色的小花,言言拿出一个塑封膜张口以待。我明白,午午为什么丢了这样东西这么伤心了,是她们用这个东西制作收集干花标本呀。

我也摘了几枝,等言言装好两袋后说,你再拿两个出来,装两个给妹妹吧。她的袋子丢了,不知道寻到了没有。收下你送的礼物后,她就会破涕为笑的。言言听话,很快都装好了,一手拿着两张塑封膜。

到大瀑布上面,我们不走玻璃桥,而是下木梯,到长廊葡萄架下。栏杆外,确实另有石梯路往下面去了。但是,快要到山坳的路我都没有去闯了。这里,我在众目睽睽这下,更不能去冒险了。如果去了,不但违犯了妻子的“纪律”,还会触犯游客们和景区的“众怒”。

不过,脚下的石梯路上坡了。上到半坡,我又可以看到大瀑布的全景了。我把手机伸出栏杆,打开视频,把屏幕稍微张开,又是满屏的瀑布了。大瀑布的一个截面,象是天上下起了珍珠雨。我又拍了一个朋友圈,还作假狡黠地告诉大家,这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瀑布啊。

下了几节陡梯,我们就到大瀑布的下面了。这里有一块更大的可供休闲的坪,还摆了几张干干净净的桌子,椅子也清清白白的。椅子上坐满了游客,桌子上摆的都是他们自带的饮料、食品。这个景区真不错,感觉不到铜臭味。之前我是被大瀑布吸引过去了,无视了这块坪,无视了这些桌椅,也不足为怪。

女儿说,相片出来了,两张玻璃镜框大相片只要四十元钱。啊,我感到奇怪了,怎么在这里就拿到了相片,照相的就在对面呀。上次我在高椅岭遭遇自认为的“套路”时,照相和取相隔了好远。照相的说是景区为了宣传,免费帮游客照相。取相时,免费的只是一张小相片,你不想这么小气,又不想把大相片留给别人,就只得自觉掏腰包了。这里对面就可以看到,就明白合理多了,还相看两不厌了。而且,人家明明白白写着收费标准。如果看你不情愿,也可以减免一些费用把照片给你。如此,人性多了,套路就少了。我远远地看了看那个小伙子,之前我连说了他几次“套路”,他都是笑脸相待的,真的对不住了。

我要实践从右边出峡谷的诺言,走在礅子上,我还朝小伙子招了招手,算是表达歉意。人来人往的,不知他认出我没有,好在他也挥了挥手。

5

回到旅游车道上,一场小雨让我们跑了起来。出了景区,在路边买了几盒糍粑,还到去“西江漂流”的长廊里躲了一会雨。

长廊外,平静的水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漂流船,要漂流却还要往前面走。而且,还不到漂流的时间点。我和妻子想为女儿节省几元钱,不想漂流。两个小家伙离十四岁太远了,更不能漂流。我们一致决定休息一会就返回,到常宁市里中餐。言言却不肯了,她赖在长凳上不起来。我们左劝右劝,也劝不动她。

他们假装生气走了,我返回来偷偷坐到言言不远,隔着一个廊柱。言言还没有动的意思,我就四外瞄瞄。

长廊外竖有一块牌子,标题是偌大的几个字“西江村狮槽园组”。下面介绍,这个村组隶属塔山瑶族乡。五九年,塔山乡为塔山人民公社。八四年,分为塔山和蒲竹两个瑶族乡。九五年,蒲竹乡并入塔山瑶族乡。这下我明白了,来路中的集居区还不是瑶族乡的中心,却有了一个蒲竹派出所。

我又想,这块组牌竖在这里,这里应该就是这个组的中心了。那么,虽说西江漂流不属于这个组管理,四周这些民宿和饭店肯定是这个组老百姓的了。大峡谷的位置肯定是在东江组,大峡谷肯定也不属于东江组管理,而卖糍粑的那一长溜店铺肯定也属于东江组的老百姓。还有天堂山景区,其模式应该也是这样。

我进一步想,塔山瑶乡平均海拔八百多米,号称衡阳的“西藏”。瑶乡面积一百四十多个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村,更是只有七千多人,而瑶族兄弟姐妹占了将近一半。旧社会,瑶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挤压到了这个大山里。那时候,他们在这个死冲陋旮里,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生活。现在到了新社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他们都过上了神仙日子……

外公你还在这里呀,言言思想通了,她边说就边把我拉了起来,也把我从神思恍惚中拉了出来。我牵着言言的小手上了车,我们踏上了归程……

2025年8月6日作于溪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