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是出嫁女儿对娘的牵挂
春节刚过,街上便凭空多了些卖老雁的摊点,仿佛是一种提醒,,一下子就让来往的主妇们想起了自己家中的老娘,想起那些在娘家度过的快乐时光。
每一个出嫁的闺女都是一只离开家的大雁,纵然千山万水,阻不断对爹娘的思念。
二月二闺女给娘送老雁的风俗由来已久,据说是龙抬头这天女儿为了给娘亲消灾祈福而制作,依稀记得童年时每年春节过后,母亲便有些急不可耐的拿出剩下仅有几斤白面放进瓦盆里,和好面后又放在被子里捂着等面发开,那时幼的我很好奇,总想掀开被子看个究竟,母亲便说小四乖,别动,这是给你姥姥做老雁用的。 母亲做老雁做的很认真,把发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细细的揉擦,反复的折叠,最终揉成一个鸟的模样,胖胖的身子,短短的脖子,尖尖的嘴。
“不像老雁”我看着案板上太过抽象的面团,对母亲说。“你看小四,这样一加上不就像了”母亲听了,笑了笑,变戏法般把两粒绿豆安在了鸟头的两边。顿时有了眼睛的面团像极了一只大雁。
老雁蒸好,等完全凉透了,母亲小心的把它放进篮子里,再盖上条白毛巾,然后一脸幸福的挎起篮子对我说,走小四,去上姥姥家去啦。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老雁也与时俱进着,由最初的各家主妇自制变成了批量生产,老雁的样式也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漂亮起来。而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不变的依然是女儿对娘的那份深情与祝福,那份浓郁的眷恋。 春光里,那些带着老雁的回娘家的人是幸福的,那长长的归家途中,能给予她们许多的回忆和温馨。
一声“娘,我来送老雁了”喊出来了多少牵挂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