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可爱的头像

陆可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2
分享

庄上来个炸花锅

“炸花丫,炸花丫……”腊月十五的午后,这声吆喝,像一只无形的手,穿过暖煦阳光,直直地揪住了我的心。

声音由远及近,一位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缓缓出现。他戴着一顶老式三角瓦帽,帽檐下的脸,刻满岁月的痕迹,犹如干裂的河床,皱纹纵横交错。深陷的双眼虽有些浑浊,却透着股子倔强。他身形单薄,仿佛风一吹便能倒下,可掌控车把的双手却稳健有力。

车停在我身旁,我和他攀谈起来。“没人炸花吧,都没小孩。”我说道。老人回应:“也有老人炸着,闲时吃着玩。”我接着说:“您瞧,全庄我算最年轻的了。您得星期天出来,才有小孩。”老人叹口气:“小孩也不爱吃炸花了。”“可不,大人们也不太在意。”我附和着。“就当出来转转,权当乡村游咯。”老人的话语里,满是无奈。

听着他的话,我的思绪飘回到小时候。那时,庄上龙三爷有个炸花锅。谁能想到,这小小的炸花锅,竟是三爷财富之路的起点。靠着精湛的炸花手艺,三爷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顺势开启了粮食加工生意。凭借着勤劳肯干和聪明才智,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庄上第一个万元户,在八十年代,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遗憾的是,三爷已过世一年,长眠于“三顷六”墓地里。如今,他的儿子阿三继承衣钵,将家族事业进一步拓展,依然是村上的首富,身家过亿 。

当年,一到春节,三爷家就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带着玉米、稻米、山芋干、黄豆、蚕豆赶来。炸花锅前,围满了孩子,大家眼巴巴地盯着三爷的一举一动。三爷把食材放进黑乎乎的炸花锅,拧紧锅盖,架在火炉上,慢悠悠地转动起来。孩子们眼睛都不眨,不停地咽口水。火候一到,三爷大喊:“都捂好耳朵!”紧接着“嘭”的一声巨响,白色烟雾如云朵般散开,孩子们尖叫着跑开。烟雾散尽,地上满是金黄酥脆的花子,大家又一拥而上,争抢美味。

可如今,这样的场景只能在回忆里找寻。时代飞速发展,传统习俗在岁月里渐渐被遗忘。那些承载着先辈智慧与情感的传统技艺,难道就要无声无息地消失?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路上,是不是丢失了太多珍贵的东西?我们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让传统在现代社会里重焕生机。

“想炸也炸不了,家里都不留玉米了。不是卖了钱,就是喂了鸡鹅鸭。”老人的话,把我从回忆里拉回来。我看着他,心中满是感慨。

老人重新骑上三轮车,渐渐远去。“炸花丫,炸花丫……”那吆喝声,在空气中悠悠飘荡,久久不散,似在诉说着传统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莫要忘却曾经的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