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盐亭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悠然、静谧地躺在天府之国,令人向往,令人陶醉。
小时候学地理,听闻嫘祖乃盐亭人士,模模糊糊对盐亭有些印象。近距离接触,是今天,我来盐亭调研,方知课本上的盐亭原来在这里。
车到高速出口,看到盐亭二字,我问同行人员:“盐亭有盐吗?”大家诧异。毕竟,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谁会对一个陌生地方的地名细致了解呢?何况,地名中含有盐字,难道一定要与盐有关吗?只是,潜意识里提醒我,盐亭之名一定与盐有关。否则,在古代,极其讲究地域命名,怎么可能随便取名盐亭呢?
之所以这样想,是想到我的老家——铁矿,湘西南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取名铁矿,不是老祖宗心血来潮,随意命名,而是老家富含铁矿,用锄头随意挖,地下可以挖出铁矿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意开采,地质勘测队还专门来此勘测。只是交通闭塞,不成规模,开采之事,不了了之。
老家地名由来如此严谨,盐亭地名会随意杜撰吗?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到达酒店后,便利用大数据搜索,结果让我惊讶,盐亭之名何止与盐有关,而且与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有关。
何以盐亭?《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以近盐井因名”。《太平寰宇记》记载:“盐井亭故名盐亭。”由此可见,盐亭之名真与盐有关。
只是,盐亭初名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巴蜀相争,经常开战,蜀领在盐亭之地设两国分界地,名曰潺亭,以资候望。
古潺亭有多大面积?《汉潺亭考》记载:“自西水县以东,南迄东关,凡水之入涪者,悉为蜀地,亦即潺亭之域。”由此可见,古潺亭管辖面积之大。
几时改称盐亭?追溯历史,要到梁朝大同元年(535年),于此置亭,废万安,改盐亭。由此可见,单以盐亭为名,历史也有近1500年。在浩瀚的宇宙世界,1500年也许很短,但对短暂的人生来说,盐亭历史之长堪称与日月同辉、与时代同步。
单说历史悠久,只能代表盐亭与社会发展同步,要说文化底蕴深厚,才是盐亭骄傲之本。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人其实不多。可是,黄帝、嫘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肯定可排榜首。只是他俩怎么与盐亭密切相关呢?
嫘祖是贤良、智慧的化身,首创“种桑养蚕之张,抽丝编织之术”,因而名闻天下,颇受黄帝仰慕。黄帝不畏艰辛,跋山涉水,从中原来蜀地,迎娶嫘祖为妻。在嫘祖辅佐下,“定农桑,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 ,中原与蜀地,实现农业水平提升、人口数量增加、军事力量增强。黄帝建国,以德治国,坚持与部落联盟,从而打败炎帝,杀死蚩尤,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谱写新篇章。
嫘祖何许人也?唐代《嫘祖圣地》碑文中提到:“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北宋《元丰九域志》亦载:“梓州,蚕丝山,每上春日,远近士女游此,以祈蚕丝。”“本邑”即盐亭,“蚕丝山”在盐亭,由此推断,学界争议已久的嫘祖究竟在哪里,便有了答案。
嫘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为黄帝建国贡献智慧,为盐亭存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说唐代大诗人李白之师赵蕤,是不可不提的历史文化名人。焉知,李白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实少不了赵蕤的谆谆教诲。
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人,博学多才,著有《长短经》,融合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思想,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他主张“天下为公”“民贵君轻”,反对“天下为家”。由此可见,在1300年前,他便拥有现代民主与文明思想,可见其高瞻远瞩、智慧超群。常言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蕤喜欢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纵使朝廷多次征召,他都选择隐居,可见其多么孤傲。而其得意门生李白,受其真传,将孤傲演绎到淋漓尽致。可谓:“名师出高徒,如出一辙也!”
从嫘祖到赵蕤看盐亭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其实,从盐享之盐可知盐亭乃经济富庶之地。
不管古代,还是近代,盐自始至终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古代,私藏盐,自制盐,轻则流放,重则处死。 宫廷为了“以盐治国”,垄断盐的生产和销售。现代社会描述商业繁华往往用“哐当一响,黄金万两”。在古代,盐是人人必需的生活物资,每家每户,每天每月,均须食盐。食盐,即食钱也。相比现代社会,古代制盐、售盐更是暴利。官府怎能不掌管呢?
可是,盐亭产盐,在唐代就已经产盐。另据《盐亭盐业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元乡枣儿沟开凿盐井,发现地火,从此开始地火盐生产;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盐亭县城设南盐场知事公署,管辖县内七个盐公垣;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年产盐100800余担,达到盐亭盐产量历史之最。产盐如此之多,何况不愁售卖,盐亭经济能不繁华吗?
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海盐与湖盐产量大幅提升,盐亭之地卤盐生产才退出历史舞台。据《盐亭盐业志》记载,1983年改盐亭盐业批发部为四川省盐业运销公司盐亭支公司,盐亭县内地产盐从此全部绝迹。
回到文章开头,盐亭与盐有关吗?盐亭有盐吗?回答当然有。在古代,盐亭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健康成长。在当下,盐亭与时俱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理念,将盐亭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美丽明珠。依托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秀丽的地上自然风光,古老盐亭秉承“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发展理念,走资源、生态、文化、旅游之路,搭乘历史快车,追求高质量发展。
晚上入住郊外民宿,轻风吹拂,皓月当空,耳畔传来悦耳歌声。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甫的诗:“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杜甫都爱盐亭,我能不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