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总是让人急躁难耐的,哪怕是不停开着电风扇也是如此。风扇在吹着上身的时候,下肢就会躁动不安而不自觉地抖腿,而屁股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汗水侵袭;但要是因此开始吹下身,鼻子上马上就会有丝丝汗液渗出。风扇不会上下摇头,潮湿的室内环境还会引来不少令我厌烦的小飞虫,令人发指。不间断的闷热总会把我内心里一些阴暗的想法给勾引出来。
在这样的状况下想要做什么都是难如登天:坐立难安,沉不下心,读不下书,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我去冰箱里拿出来了一瓶无糖可乐倒在杯子里,然后拿到了我的卧室。一口冰镇可乐下肚从内而外传来了一股凉意,让我躁动的内心得到些许缓和,我也得以能安心坐在电脑桌前写点什么了。我知道这样的平和是短暂的,等可乐喝完过不了多久我便又会陷入被潮湿闷热的环境带着跑的状况,但至少不是现在。
因为这段时间放假在家休息,所以在不知不觉间就喝了好多瓶可乐。纵然我可以忍住长时间不喝任何饮料,但只喝白开水的生活未免也有点枯燥乏味,来一点刺激的饮品调剂生活也未尝不可,更何况无糖可乐还可以避免“髀肉复生”。
只是好的东西通常来说都是有代价的,通过用阿斯巴甜替代白砂糖制成的无糖可乐固然可以避免因糖分摄入过多而引起的肥胖还有各种相关病症。可最近听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阿斯巴甜列入了2类致癌物的名单之中。而这个“2类致癌物”带来的“可能致癌”的风险就要我们自行承担了,一头是肥胖症导致三高和一系列慢性病,另一头是可能“一步到位”直达癌症,真的是很难抉择啊!
开个玩笑,这当然不难选择。2类致癌物的范围太广了,连咖啡因和汽油发动机的尾气都被划入了这个范围,我们平时更容易接触的“二手烟”更是进入了1类致癌物名单之中。就算我通过主观努力避开了2类致癌物,前方还有随处可见的1类致癌物在等着我呢,这真是啼笑皆非。所以相比起不可预测的致癌可能性,还是实实在在的肥胖问题更让我在意,选择无糖可乐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大多数成年男性哪怕是大腹便便也依旧从容镇定,丝毫不影响自己体面的生活。但在小朋友的世界里,肥胖几乎就和猪画上了等号。哪怕是再怎么接受过道德教育的孩子——面对其他小朋友时能说出:“我们不能以貌取人。”的孩子,在所有同学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嘲笑一个同学是“猪”时,很少有人还能坚定的选择和捍卫自己的立场。有时哪怕是被嘲笑的同学自己也一样会认为自己是猪并且感到痛苦,因为我曾经就是那头被嘲笑的“猪”。
我身材肥胖的时间一点都不比跟书打交道的时间短。因此我对于自己的状况掌握得还算是比较透彻。我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吃得好长得厉害的那种类型,正相反,我刚生下来时瘦得不行。因为没有喝到母乳,靠喝融化的“奶布丁”雪糕长大,所以可能营养也跟不上,总之我一直到上小学时都是个瘦子,而牙齿则被蛀虫啃了个七七八八。
东北的爷爷奶奶是最见不得孙子孙女纤细苗条的,于是在上小学那年,俩人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些营养品让我服下,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突然就开始沉迷于进食,尤其是主食。不管是大米黄米还是面条馒头我都来者不拒。就这样我的体重一路飙升,在初三那年达到一个小的巅峰期。此时正值看完《人间失格》的“低谷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没有存在意义的家伙,肥胖更是在这时为我构建自己的“悲惨世界”填补上了最后一块碎片。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一定很讨厌这样像牲口一样进食的自己,也理应会讨厌让自己变成这样的家人吧,幸好当时没有那么想。
后来在初中毕业的那个假期我瘦下来了一点,只是一点,让我看起来没有那么胖了。仅仅只是这样我的人缘和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认识我好几年的人看我的眼神都变得钦佩,纷纷对我竖起大拇指;新认识的朋友也会说我看着就像个阳光开朗的孩子。我想了想,自己好像也没有格外的注重什么,只是因为自卑和强烈的负面情绪暂时抑制了我的食欲吧,也可能和我后来改为一天只吃两三顿饭有点关联。
后来在专科学校的时候超市柜台里又推出了一种新款饮料,叫做“0度可乐”。宣称冷藏后口感更佳之类的,后来更是大大方方地写上“无糖可乐”开始售卖。这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开始喝无糖饮料应该也是从这时起了。
无糖可乐的出现也算是打开了新的市场,许多像我一样对痛快的碳酸饮料有好感,又不想摄入过多糖份的人,毫无例外的都会选择这个替代品,更何况在我的嘴里它和许久没有接触的普通可乐没有什么区别。
我看向自己杯子里的可乐,泡泡有的在蓄势有的宛如火箭已开始向上直冲,最后到水面上浮动、爆开。
可乐见证了我的肥胖,又见证了我慢慢变得匀称,在我被不少人嫌弃时可乐也没有抛弃我离我远去,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去拥抱它;所以在“无糖可乐”被大众说成致癌物的今天,我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放下可乐去拥抱白开水。那一天可能终会到来,但至少不是现在。我把可乐一饮而尽,随后写下了以上内容。
可话又说回来,相较普通的饮用水,饮料里还是有不少添加剂的。中庸就是个很好的概念,它告诉我们凡事都要适当。要是一股脑的闷头往上冲,则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开的可乐泡泡也说不定。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