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不算长的人生,令人记忆深刻的片段屈指可数,更多的是由一些千篇一律、没什么特点的琐碎贯穿着。伟人的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而我的时间则更像是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我时常会去想我拥有过的八千多个日夜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些什么改变,但总是一头雾水。
那又能怎么办呢?时间还是在流,生活也还是在过。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回顾自己以往的作品,从自己浅显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其他作家的影子,说得好听点叫集百家之长,说得难听点就是文学裁缝。靠着粗陋的技巧抄来抄去,抄不出个所以然。抄不出名声、也抄不出自己的风格,只是徒劳于卖弄词句。当我站在时空之外看着每个这样的自己,心里就会不自觉去想: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能写出来的文章吗?当然,是贬义的。
弱冠有余是个很奇怪的阶段,对于我来说尤其如此。戴上“冠”的它比起孩童来已经成熟太多。它对于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也总结出了一套能适应大多数情况的社会法则。这法则能够用来解决它绝大多数的生活问题乃至人生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享荣华富贵,而有的人还没睁眼就会夭折?因为世界就是不公的,生在幸福的家庭那就是运气使然,父母离异父亲酗酒家暴也只是你命该如此;为什么朴实的劳动人民总是在吃苦耐劳,辛苦换来的丰收大多却都进入了资本家们的兜里?因为社会就是不完善的,刚正不阿的律法都有滞后性更别说整个社会的风气。
于是它不再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不相信人类是性善的,不相信善良的人终有好报,也不相信恶人自有天收。它心中会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矩”,它行事除了遵守律法之外还要去遵循自己的内心,它心中的那套“规矩”。
但弱冠终究还是太弱了。没法用自己还不懂事来作挡箭牌,说自己能独当一面又太过牵强。它总想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而现实和所作所为里依然会暴露出相当的稚嫩和自以为是。弱冠相比不惑青涩太多,太多,因而它也充满了困惑。
长大需要证明嘛?或者说该如何知晓自己是否长大了呢?我一直在疑惑。说自己长大了吧,确实是知道家人的不易还有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也不再轻易提出自己的需求。无论得到什么微不足道的帮助也会真诚道谢,听到向我报来的感谢也会下意识地摆手示意无需挂齿,这只是我的一小部分“涌泉”。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并会为之做出改变。如果只有这些内容,那我大可自诩早已长大成人,只可惜不尽然。
我还有很多个我,很多个没长大的我。对于自己未来的去向仍旧一片迷茫的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的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困难时总想着逃避的我;因为没有人和自己聊天而感到孤独寂寞,亦或是时常去想自己死后的事情然后感到恐惧的我;那个既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又不去对任何一件事情拼尽全力,在每一次的浅尝截止和引以为憾中长眠的我。
这些也都是我,甚至是更加真实的我。这些愚昧、迟钝、单纯的我,总会不适时宜地出现我的生命里,把人生搅和成一团,然后灰溜溜地走开,留下烂摊子交给无能的我来处理。这时鸵鸟一样的我便会把头埋在地下放弃思考,最后留下一具只剩空壳的我在这个世界里寂静着。
那又能怎么办呢?时间还是在流,生活也还是在过。
我还没脱离青涩,就像当时图一时之快而错失高中的我一样。我还是会去做一些不太符合这个年龄的事,也自愿和被迫地要为这些事承担后果。
我自认能够忍受大部分人所不能受的苦,这不是自夸,也不是宣扬“苦难教育”,这只是阐述事实。不管是在小学,初中,亦或是到了专科和大学时都一样,只跟周围的同学相比较的情况下,我吃苦的能力绝对数一数二。这样的性格应该跟我相对困难的家庭条件相关。尤其是当涉及到金钱方面的问题时我的态度是当仁不让。
小学时街对面经常有几个小推车卖一些关东煮还有烤肠之类的小吃。那时候虽然没钱,但我还是会跟着同学们走上前去。驻足在吃得开心买得尽兴的同学周围时我真的会很羡慕甚至也会有嫉妒,直到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开,徒留下我这一种无奈。
初三时老师安排同学们进行晚自习,因为晚餐时间也要在学校度过,所以班主任按报名人数订了盒饭。订盒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我不敢让家里增添更多负担所以一直没有开口。得到的零花钱依然就只有那些,我就要拿着三四块钱解决我的晚饭。说来可笑,三块钱能买到什么晚饭,充其量也只能买个面包。买了面包我也吃不下,因为没有水喝很容易噎到。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在学校对面的小卖铺买一盒牛奶喝,既算是补充了点营养,又不用担心噎到,更何况我也喜欢喝牛奶。
傍晚六点多的操场基本不会有任何人,其他同学放学后就早早回家了,留下晚自习的学生大多也都在教室吃晚饭。而我就这样和孤独的健身器材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个个初三的傍晚。说实话,那段只能和自己倾诉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我学会了欺骗,或者说催眠自己。我告诉自己这样的生活是有趣的,是幸福的,甚至是最棒的。一盒美味的牛奶、一个随着摇晃发出吱呀怪叫的秋千、一排表面生锈剥落的健身器材、一大片无人光顾的沙地操场,还有一个没饭吃的小男孩。
他还发现秋千可以沿一个方向转圈拧起来,这样它就会转得很快很快,比单纯地荡更加有趣。小男孩在心里笑了出来,这种无人在头顶压迫时的独特感受让他感到开心和快乐。笑着,胸口却传来一阵剧痛,好像在获得虚假的快乐的同时失去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呢?小男孩无法言说出具体的答案。
如今这个男孩成长了,开始打理自己的胡茬,穿上了干净不花哨的衣服。不再满大街乱跑,也不再肆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别人为自己买单了。成长改变了很多事情,但也有一切事物不会因此而改变。
就像时至今日,我还是会去看一些吃播,看那些美味被送进他们的嘴里耽误上七八分钟的时间。看着他们大快朵颐的样子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驻足在路边摊时的日子。每每这时我便开始幻想,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过上这种毫无顾虑能吃个尽兴的日子,管它热量高低亦或是健康与否,管它是街边小摊还是稀世珍馐,我只负责吃得尽兴。后来这样的机会一直都有到来,但等机会来临时我反而开始忍耐,为了看不清状况的未来而忍耐。我原以为自己能存钱,懂得省钱也是成长的一种独特标志,但这种没有缘由,只是漫无目的的本能行为最后只会让我越走越偏。
等待,漫长的等待。为什么要等待,我不知道。我也一无所有,迷茫,只是徒留迷茫。
……
那又能怎么办呢?时间还是在流,生活也还是在过。
站在这片被迷雾笼罩看不清任何方向的道路上,除了迷茫,我还能感受到一种自由。一无所有代表将来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在突破原来的自己。这种强加给我的自由使我有机会走向任何地方。之前因为害怕这股狂野而令人不安的力量我在原地驻足了很久,但现在我开始慢慢移动了。正在走向何方我依旧不清楚,只是在这片浓雾中我看到了一丝光亮,那是“善良”、“正直”和“谦卑”。我朝它们缓步走着,也许马上就会开始大步向前,甚至是奔跑了,因为男孩面对喜欢的东西总是迫不及待的。我还是会成长,继续带着一抹青涩成长。还是会发芽,开出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花,会面临风吹雨打,甚至可能会招蜂引蝶。也许我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务实而可靠的人,成为一个让周围人能依靠的“大人物”,亦或成为一家餐厅的服务员,或网吧前台,都有可能。至于未来会不会结果,会不会有结果,就不是现在的我能想出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