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时贵的头像

罗时贵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9/04
分享

北纬26°烟火古城·会理


(一)

当金沙江把浪涛

锻成青铜的铃铎

云贵高原抖开褶皱时

驮茶马匹正踏碎山雾归来

粗粝的盐粒在麻袋里

磨亮晨昏

北纬26°的光

从洪武年间的砖缝渗出

城楼将六百年岁月

垒成青砖的阶梯

我抚过垛口石纹

指间沁出戍卒的寒霜

与茶贩额角的咸汗

西成巷石板如冷凝的熔岩

烙着马蹄凿刻的星图:

马帮铜铃摇碎夕照

盐商秤砣压弯月光

银箔在碎响中沉入石纹

(二)

看铜坊里风箱鼓胀

捶打烧红的暮色

火星飞溅处——

明清的锅耳

新时代的铜火锅

在淬火池中沸腾着

交换血脉

当孔雀石的翠绿被磨成粉底

黏土在1260℃炙烤中绽放

窑中新出的绿陶

盛满清辉与笑靥

青色的烟雨缀满古城

明清古宅里

银匠挥臂锤打流年

錾痕间浮起明月的清辉

银箔渐次卷成城河水的波光

一锤一落皆是时光余韵

市集在夕光中陈列山风

鸡枞菌、见水青铺满邮政街

称上几斤鲜嫩菌子

用铜锅咕嘟炖煮星群

老火腿在汤底释放

整座森林的沉香

(三)

纵横交错的苍翠山冈上

红灯笼压弯仲夏的枝头

石榴籽炸裂北纬26°的阳光

每颗玛瑙饱含高原的夕照

每粒水晶凝驻金沙江的晨霜

彝家女儿腕间银镯闪烁

竹筐盛满沉甸甸的霞光

刀锋划开红铜色外衣

迸出六百座烽火台的朱砂

甜蜜的炮弹攻陷街巷

青瓷碗接住红宝石的骤雨

孩童指尖黏稠的蜜露

正滴成新辟的南方丝绸之路

(四)

青石板浮起千张木桌

糯米香推开六百重城门——

马帮铜铃没入粽叶层叠

金沙江奔流裹进咸甜经纬

雄黄酒漫过洪武城砖

艾草剑悬垂处

川滇驿道在瓷盘间再度蜿蜒

瓷盘叠成新的城墙

药根与粽子的烽火

灼烫彝家女子的指尖

粽叶裹紧川滇的糯云

红枣如落日嵌进群山之巅

“一双筷子吃两省,川滇风味人称奇”

当数万双竹筷划开雾霭时

城门洞飘来明代守卒的馋涎

铜锅沸处百舸争流

蒸腾的火腿劈开云海

汉菜是滚烫的鼓点击打陶碗

腊肠悬挂成两岸旌旗翻卷

谁家新媳解开发辫

百粒花生如鼓点落进米坛

宴席尽头耄耋老者举箸

将牛蒡根夹进童稚的陶碗:

吃下这口龙肘山的魂魄

便懂得端午为何

(五)

暮色熔尽最后一粒铜渣

古城脊线腾起赤龙——

千支松明抱成漩涡

将云层烫出星斗的窟窿

毕摩摇响铜铃

经幡在热浪中卷动千百年的祈诵

长号劈开天幕

1600双绣花鞋踏响大地经脉

黄伞旋成流动的星河

达体舞步震落瓦檐积雨

火把蘸取金沙江的奔涌

在滨河路面写下:

川滇骨血淬火同燃

银饰叮当撞碎夜色

彝女百褶裙摆扫起红灰

蹢脚舞铿锵踏碎水洼

欢快的歌舞卷动风云

雨线与火线交织的罗网里

整座城在火焰中浮起又沉落

(六)

子夜酒馆茶香漫透木桌

有人在醉意里描画

马帮遗落的路线

青茶饼正解开

大凉山的经纬

往南跨步东南亚

向北迈入成渝圈

微风又轻轻洞穿城门洞

搬运层层足迹:

蜀锦商队的骡铃

滇铜马帮的鞭啸

还有过客的脚印

星光燎过青石板时

焦痕里若有淡淡的烟火味

夜巡人灯笼扫过四街三关二十三巷

光晕浸染古城墙边的秋椒

当两千多载的汉朝舞蹈陶俑挥舞月轮时

整座古城在它的纤指间

轻轻翻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