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黎溪有一个自然孕育的高原湖泊,天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海子。从小在内陆生长的孩子,一听名字就向往有一天能到大海边上嬉戏玩耍,感受那碧水、蓝天、海浪、沙滩。唐林芝出生在黎溪镇新光村,一个在大海子畔长成的孩子,一个渴望走出去的女孩儿。
她的父母是黎溪土生土长的农人,靠着勤劳肯干的双手开荒、耕作,用辛勤的汗水养育了一家。而这一切被年幼的唐林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走出去改变贫困的现状成为了儿时的梦想。终于,努力地学习终究耕耘出收获的果实,她如愿考取浙江的大学。在大学的那段青葱岁月里,她学会了坚强、独立与思考,对人生有了初步的规划。毕业后,她迈上创业的征途,曾开办过90多个学生的补习班,做过品牌服装区域代理,当过连锁超市人事经理。在多个创业的经历里,失败与成功并存,经验与教训共生,这似乎都只是对她人生作了一步步的铺垫。
一次意外的旅行,铺就满地菊花芬芳
一次偶然机会,唐林芝在同学的盛邀之下,来到江西婺源旅游。婺源,不仅有着灵秀的山水,云雾缭绕的居所,更有着满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看着这个铺天盖地的菊花,唐林芝被其深深吸引了,决定去了解婺源的菊花产业。
通过数据检索电商平台类别销量,分析花草茶的市场经济与供需情况后,她发现江西婺源制做菊花茶的工艺非常成熟,而且工艺并不复杂,恰好家乡的菊花茶制作正好是一块空白。为此,她将创业眼光转向菊花代用茶上来。她先后奔赴安徽、江西等地参观考察,向当地企业学习和交流。回到攀枝花后,唐林芝运用学到的知识,对比攀枝花的气候、地理等条件,决心引进菊花茶制作工艺。她在攀枝花益民乡试种的菊花非常成功,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营体系。
其实,在种植菊花的第一年,她的创业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菊花的生长周期大约为40 天,前7天是菊花的盛花期,被称为“头花”,烘烤出来的菊花茶无论在品相、口感等方面都是最佳的,差不多与后20天所产的菊花茶价值相当。由于当时烤房建设滞后,这让她错过了“头花”烘干的最佳时间,这让她损失不小,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2019年4月,唐林芝将菊花茶的的项目投放会理黎溪镇,以乡土人才的身份正式回归家乡。在黎溪建成花草代用茶基地一百多亩,引进大型空气能烘干机、智能包装机、分装机设备以及建设相应的标准化加工车间、仓储库房等。她带头示范种植菊花,同乡亲们一起劳作,带动本地100多人就业,而且以皇菊、白术、洛神花、蒲公英等为原材加工的苡朵™、沙翠坊®系列花草茶、果茶产品远销国内多个地方,衍生出食用与观光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唐林芝也成为会理黎溪名副其实的菊花茶带头人。
一场海边的约定,湖畔虞美人竞相怒放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菊花茶的成功经验,让当地老百姓享受了种植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让唐林芝看到了更多发展可能。带着农民的质朴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她开始瞄定农文旅相融合的新兴业态。于是,经过一番调研,她将目光敏锐地投向黎溪大海子边上的百亩水漫滩。经过一番思想的碰撞,在丈夫的支持和帮助下,大海子户外观光游玩的休闲情景,在唐林芝的脑海中一点点浮现出来。
要建一处集观光和娱乐的“海边胜景”,硬件条件是不能少的。大海子北岸四百多亩的土地,是典型的荒滩地,土地高低不平而且土地的租用程序也很复杂。这一度让热情洋溢的唐林芝陷入了深沉的思考。好在,当地的黎州村和镇政府全力支持,一边跟唐林芝签订租用合同,一边协调与大海子周边群众的关系。这让心焦不已的唐林芝感受到政府关怀,同时也坚定了开发的信心。
土地问题解决了,但是观光农场的内部的设计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花卉种类的选择、娱乐设施的购置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让唐林芝感到心力憔悴。好在成都的朋友非常给力,帮助她解决了规划、运营等方面的困难。这样,她把大海子边的观光农场命名为“花田拾光”,喻为在繁花锦簇的花海中捡拾人生的美好时光。大海子畔,九曲花海如天女散花,星罗棋布;七彩滑道如霓虹天降,美轮美奂;越野卡丁车、粉色沙滩、风中吊篮,让人们在疫情下找到了久违的游览胜地,感受到了不远游心亦悠然的快乐。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大海子“花田拾光”田园观光成为了会理最火的景点,虞美人、郁金香等时令花卉竞相绽放,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拍照赏玩。其中,虞美人是当时种植最多花卉,让很多游客邂逅了一场如约而至的盛世约定。正如唐林芝所说,会理的花海很多,但她的花海是以新鲜感取胜,足够用心、用情,宛若一场浪漫的爱情约会。
一个美丽的愿景,惟愿所行之地郁金香皆自由
郁金香是“花田拾光”里第二多的花卉,红、黄、粉、紫、白各种颜色交相辉映,给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激活了大海子的旅游市场,让她看到当下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当谈起未来的远景时,唐林芝的回答有些让人诧异。她脸上带着微笑,平静地说道:
“未来我的愿望就是实现郁金香自由”。郁金香自由,一听很多人都不解其中的意思。其实,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在未来的时光里,她想种多少郁金香就种多少。原来,郁金香的种子叫种球,有点像大蒜,进口的郁金香种球的成本很高,每框仅有600多个,价格却高达1200—1300元,平均每颗种球2块多。高昂的成本,让很多创业公司望而却步,更何况像唐林芝这样起步没多久的公司,这着实给了她不小压力。
好在多年的菊花种植和“花田拾光”的大获成功,这给她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据她透露,她与成都的某花卉种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郁金香种球的采购价格下降了许多。种球的成本下降,让她的郁金香自由之路变得豁然开朗。她说:“郁金香在中国的销售市场广阔,而且经过改良的中国郁金香种植变得更加容易。郁金香具有耐寒性极强。黎溪恰是一处极佳的郁金香种植基地。”
未来,她计划在大海子边扩大郁金香的种植规模,希望更多的村民跟她一起种植郁金香,让更多的百姓共享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同时,建立“花田拾光”的品牌文化,赋能花文化产业,让大海子这片人间净土成为集观光、休闲、体验一体的文旅圣地。在乡村振兴的美好时代里,唐林芝用盛放的花朵,弹奏出了属于个人生如夏花的璀璨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