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瑜权的头像

罗瑜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30
分享

初心如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走进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警史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面面锦旗整齐地排列在墙上,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绵阳公安的辉煌与荣耀。

1949年12月21日,绵阳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随即组建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安分处。1952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成立后,更名为四川省绵阳专区公安处。后经过多次调整变化,1985年绵阳地区撤地建市,绵阳地区公安处改建为绵阳市公安局。

回首75年,无数绵阳公安人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毅然踏上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的道路。

原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昌琼在《从警路上第一步》中回忆了自己的从警经历。1971年7月,吴昌琼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经过军垦农场一年的劳动锻炼后,分配到绵阳地区公安处工作。那时的公安处只有几十个人,几个内设机构,两三辆吉普汽车,而且要负责十九个县的公安保卫工作。她一生从警,见证了绵阳公安事业和队伍的发展变化,如今无论硬件、软件,还是执法条件、工作环境都发生了翻天的变化,不知比以前提高了多少倍。

在许多人的眼里,陈峰天生就是一个当警察的料,骨子里有一种对警察职业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个子不高,人很消瘦,戴着一副眼镜,与他对话,话语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坚守和责任。

陈峰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父亲陈笃体原是绵阳市公安局的一位老民警,长期从事法医工作,陈峰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86年从警校毕业后,他承继父业,到绵阳市公安局工作,从预审员、侦查员到刑侦支队大队长、法制支队政委和支队长,三十多年来一直战斗在公安工作第一线,把 “忠诚为民”的校训始终贯穿于打击犯罪的方方面面。

“入警的时候,我就想除暴安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也是我为警的初心。”陈峰说。这些年里,陈峰像一头勤奋耕耘的老黄牛,在棘手案件面前,几天几夜不回家,白天晚上连轴转。经他侦办案件审理的犯罪嫌疑人达3000余人,其中被判处死刑的近200人,所办案件桩桩件件都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没有一件错案。在工作中,他勤学苦练,勤奋耕耘,多次参加公安部“命案卷宗评比活动”,连续11届担任专家评委,被公安部刑侦局聘为“审讯办案专家”。由于工作成绩突出,3次荣立一等功,两次荣立二等功,11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汶川大地震期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8年11月被四川省人社厅、省公安厅表彰为“四川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绵阳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陆世清是红军的后代,在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至今还存放着一本厚实黄的革命战争年代回忆手稿,是他爷爷、新中国开国大校陆耀海撰写的。这部手稿详细地记录了爷爷从参加百色起义后,随部队离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到井冈山与中央红军会合,历经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奶奶一起并肩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

陆世清1999年7月在四川警察学院读书时光荣入党,8月加入绵阳公安警队。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爷爷曾在解放军公安部队工作过,想想自己能扛起爷爷曾经举过的红旗继续前行而倍感自豪。入警后,他先后在巡警、监管和平武县公安局等多个警种和岗位得到锤炼。

更胜于血脉传承的,是精神的传承,信仰的传承,使命的传承。陆世清说,尽管战火硝烟虽离我们远去,但人民警察维护国家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依然在肩,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党忠诚的要求始终没有改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也明白个人力量的微小,从老的一辈革命者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岁月在流转,时代在进步,绵阳公安老中青三代人一代接一代,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永远不变的是信仰、情怀和初心。

江油是诗仙李白的故里。

1950年2月5日,江油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正式成立,续秀峰任首任局长,办公地点设江油县武都城内。成立时有编制17人。3月1日,江油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了第一个派出所——中坝派出所,办公地址在原第二区公署内,派出所设有所长1名、民警4名。1988年6月30日,江油县公安局更名为江油市公安局。

江油市公安局自1950年2月5日成立以来,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历经风雨,团结一心,不断地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和荣誉,6次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受到公安部表彰,涌现了一大批英雄群体和先进人物。

1998年9月17日晚,原江油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城东中队民警冯勇为抓获两名仓皇而逃的犯罪嫌疑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1999年11月,冯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被四川省公安厅追记个人一等功。

2003年11月17日,原江油市公安局厚坝派出所民警谢富强为抢救一名呆立在铁轨上的小男孩,献出了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生命。2003年12月,谢富强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被公安部追授为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李秀萍,是公安部表彰的一等功臣、江油市公安局武都派出所原指导员缪世华的妻子。二十多年来她放弃工作,克服身体多病等困难,精心照顾丈夫,教育孩子,坚强生活,被荣为坚强的警嫂。2004年3月,李秀萍被评为“天府十佳警嫂”。2007年1月,她被公安部、全国妇联评为首届全国模范公安民警家属。

蒋晓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将自己才6个月大、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送到乡下,交给父母照料,自己却踏上抗震救灾一线,为北川、平武那些嗷嗷待哺的受灾婴儿喂奶。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被网友们称呼“警察妈妈”。2008年5月,公安部授予蒋晓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6月,中组部授予蒋晓娟的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7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原江油市公安局局长郝剑锋2012年7月27日因“闪电”出手救下轻生女,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最美警察”,荣立个人一等功。

朱莉丽是江油市中坝镇华丰社区警务室一名女民警。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朱莉丽利用自身积累的社区工作经验,突出抓好小区日常安全防范、重点人员管控、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动态隐患清零、社区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她被评为绵阳市十佳社区民警、绵阳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四川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社区民警。

朱莉丽说,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将继续坚定信念,扎根社区,始终牢记警徽在头上、使命在肩上、党徽在胸前、群众在心里,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一如既往地守护好社区安宁,让社区居民时时刻刻感受到安全、幸福。

75年来,一代代江油公安人,风雨兼程,从往昔中走来,在岁月中坚守。

93岁的退休老民警张友根深有感触地回忆说,以前办公条件差,人也少,经常加班加点,大家齐心协力破案件、抓防范,做好群众工作。江油市公安局的警史,铸就了人民公安的辉煌丰碑,书写了一代代江油公安人为之奋斗的壮美篇章,同时也承载着江油公安75年的风雨历程,身为一名江油公安民警深感荣耀和自豪。

82岁的原政委王毅说,从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亲历见证了江油公安的成长和壮大。在新时代,我相信年青的江油公安人一定会接过接力棒,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继往开来,续写荣光。

江油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王志飞说,江油公安6次荣膺全国优秀公安局殊荣,不开历届领导呕心沥血的奋斗,离不开一代代民辅警坚持不懈的拼搏。回望江油公安走过的75年奋斗历程,江油公安民辅警攻坚克难、尽职履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江油这块红色土地上筑起一道坚固安全的长城,续写了江油公安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坐落在四川省梓潼县的“中国两弹城”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程开甲等杰出科学家在这里“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这里已经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也是绵阳公安民辅警重要的学习地和传统教育地。

梓潼县公安局长卿派出所位于因司马相如读书地而得名的长卿山下,“两弹城”就在其辖区内。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长卿派出所民辅警以忠诚、奉献、坚韧、创新的精神,续写着这片承载着“红色基因”土地上的辉煌篇章。

党建带队建,让忠诚信仰更“红”。“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集中体现。长卿派出所通过坚持政治建警,狠抓从严治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警务技能、创新工作方法等措施,实施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工程,不断夯实民辅警理想信念,有效提升警队专业能力,全方位打造一支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公安铁军。

守好蜀道遗产,让生态环境更“绿”。长卿镇处于古蜀道的金牛道上,近年来派出所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绿色警务”理念,严打涉及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坚决维护绿水青山的品牌形象,坚决保护好古蜀道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长卿派出所坚守生态红线,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从快从重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盗伐滥伐林木、违规野外用火以及捕猎买卖运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生态环境。

厚植为民情怀,让平安底色更“蓝”。在新时代的公安工作中,长卿派出所积极发扬枫桥经验,依靠党政、发动群众,对矛盾纠纷实行事前主动搜集、事中及时处理、事后跟踪回访的全链条调处模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率不断上升。

红色是忠诚,绿色是纯净,蓝色是安全,长卿派出所打造“三色警队”,厚植为民情怀,他们永远在路上。

巴山蜀水,山重水复。行走在绵州大地,就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时时接受到红军精神的洗礼。

禹里镇,是北川羌族自治县下属的一个乡镇,也是该县的旧县城所在地。在禹里镇有个红军碑林和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留下的刻着各种革命口号的石碑,犹如一座座丰碑,始终矗立在当地人民的心中,不断地提供着精神动力,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屈不挠、奋勇前进。在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面墙上,整整齐齐地镌刻着1097个人名,这些都是解放后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北川籍红军烈士的名字。

1935年5月,红军与四川军阀在北川境内的千佛山展开了历时三个多月的激烈战斗,牵制了川军89个团、14万余人,使川军没有更多的力量去对付红一方面军,有效地策应了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北上,打通了“北川峡谷”,掩护了红四方面军主力顺利西进,为一、四方面军懋功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离禹里镇不远有个马槽乡,马槽乡有个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遗址,在巍巍羌山下显得格外圣神庄严。在千佛山战役中,红军与敌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战士受伤,红四方面军就将马槽乡邱家大院作为临时总医院,救治伤员近千人。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禹里派出所所长闫帅团说,有红军革命精神,才有今天的禹里。如今红军碑林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遗址都成为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他们经常组织民辅警到这里开展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禹里派出所民辅警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将革命英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75年栉风沐雨,矢志不渝;75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绵阳公安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党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凝聚最坚实的信念,迈开最笃定的步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开创绵阳公安工作新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