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受广元市作家协会之邀,周末到广元领一个读书征文奖,于是多年后也便有了机会再次到昭化古城目睹其芳容。
昭化,古称葭萌,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地处金牛古驿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交汇处,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曾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等殊荣。古城风貌依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县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
昭化古城不大,和很多古镇古城一样,十字道路,青石板路,两旁是低矮的青砖黛瓦古建筑,整个装修风格和装饰物品都是古色古香。进入东门后,我沿着太守街,从右到左,经过贞节牌坊、考棚、昭化县委旧址、文庙、城隍庙、昭化农民教育馆到孝友牌坊、龙门书院、八卦井、战胜坝、敬侯祠、古汉城墙遗址。一个人在小雨中的古城行走,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思考……
在我记忆中,昭化这个地名,很早很早就有一定的印象。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是嘉陵江上的一个船工,经常有机会到广元,也经常在我们面前提到“昭化”这个地名。每年冬天,父亲都会在昭化买一些杠炭带回家,供全家人过冬取暖。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个地方便是广元。早年我在广元服役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到过昭化古城。那时,古城还原汁原味,没有维修,没有现代的商业化气息。那时古城保存有旧城门、旧城墙,记得我曾在古城内行走,看到纯朴的老乡沿街盘坐,卖着自己编的竹器,卖着本地盛产的水果。20年前,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广元,一直没有机会再到昭化。
沿着古城,一个人慢慢走,慢慢看。站在葭萌关口,瞭望远方,一阵微风吹过,吹落一片片淡黄的叶子,也吹开我的思绪,我仿佛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三国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炮火连天,烽烟四起,锣鼓声声,战旗挥舞,一代枭雄决战沙场……
我从小就喜欢读一些有关三国的历史书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48册小人书,我至今还好好的收藏在书柜。我也曾在《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和《广元日报》明月峡副刊写过“家藏一套小人书”的文章。那些多年前,就已经烂熟于心的三国时期的名字,此刻,就像一位位真人,完完全全地真实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惊讶,目瞪,乃至口呆。
《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精彩纷呈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人物,都令我百读不厌,百赏不够。
秋天时节,川北山区雾蒙蒙,嘉陵江边景色卓然,宛若瑶池仙境;秋雨纷纷,雨雾中昭化古城似真似幻,风姿独特。就要离开古城了,我站在嘉陵江边,回头凝望着身旁的古城,还有城墙上隐隐约约的楼亭,猎猎飘扬的战旗,让我每一步的行走,都显得沉重,像是在召唤我放慢行进的步伐,重温历史,追寻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