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瑜权的头像

罗瑜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凉爽的风从磨西吹过

到过国内许多地方,在四川省内,我一直认为磨西古镇是夏季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天气不冷不热,气温干燥,负氧离子高,生活也方便,实属休闲康养之地。

前些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到甘孜,也多次经过磨西,但每一次都匆匆而过,没在古镇长住。今年夏天,伏天一开始,酷暑难耐,我们全家和几个好友就到了磨西古镇避暑。

磨西古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南部,建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高台平地上,古镇入口岔成两条公路,从泸定方向过来,左边一条贡嘎大道穿过新镇,直到海螺沟景区入口,右边一条通往古镇老街、农贸市场和车站,两条道路在观音寺附近汇合成一圈。

磨西老街由石板铺设,街道不长,大约只有百余米,街的两旁楼房多是古色古香的清末民初建筑。石板与石阶错落有致,紧紧相连。楼房多是店铺、酒吧、民宿和住宅,店铺以本地的土物产为主,餐馆多川菜馆,也有藏式的特色餐肴,难得一见的是在出老街处,左街边看到一家绵阳米粉馆。老街的酒吧和丽江、凤凰古城的差不多,多是浪漫情调,玩的也多是年轻人。磨西古镇的民宿,都由文化旅游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多是三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木楼。街道整洁,整齐划一,中街的小溪汩汩流淌着清澈的山泉。

在磨西老街最醒目的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位于磨西老街的中部,由法国传教士始建于1918年,曾经历经了无数次风雨飘摇,甚至是血雨腥风。

磨西天主教堂坐西朝东,为中西合璧四合院灰色建筑,建有经堂、钟楼、神甫楼和男女生宿舍。教堂内装修雅致,有柱12根,每根顶柱上都有木制树叶雕花,并绘有少量花纹,望板上绘有玫瑰花,极具西方的浪漫色彩。钟楼共3层,楼顶采用六角形攒尖顶,由6根圆柱抬顶,窗为桃尖形,二层为四角形,用四方长形砖柱托檐,有方形窗、拱形大门,门两侧有圆柱各一根,并绘有花纹图案,极具东方的古典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给小镇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和风情。很难想象,在这个人们很少涉足的之地,竟然点缀着如此西方的色彩,竟然汇通中西的交流结合。看到小巷深处这座旧式古老的建筑,也感悟到古镇历史的悠久,岁月的沧桑。

教学的神甫楼是一幢两层三直青砖土瓦房。楼前有块白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磨西天主教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等字样。走进神甫楼,里边陈列着有红军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毛泽东同志住房存列,磨西会议房间复原存列。而最主要的是,室内的一些展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红军在磨西的活动情况,介绍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红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历史事件,保存着当年一些红军将领到此参观的题词。

在教堂落成后不久,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5月27日,毛泽东从安顺场出发,经海尔洼、田湾、菩萨岗、猛虎岗,向磨西、泸定方向前进。5月29日傍晚,红军抵达磨西。由于雨大天又黑,通往泸定的山路全是悬崖峭壁,毛泽东和军团部队夜宿磨西,当晚就住在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楼,并召开会议决定:红军不去康定,因为兵员、粮食得不到补充;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后过马;征求陈云意见,中央准备派他出四川到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掉的党组织,而后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情况;通知部队抓紧筹集补充粮食。

次日凌晨4时,毛泽东等离开磨西天主教堂,行进到到磨岗岭半山坡时,接到先遣团派人送来的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的消息。随后,毛主席跟随红军主力渡过了泸定桥。

磨西古镇,是红军长征时期中央红军进入甘孜藏区的第一个镇。磨西会议是泸定桥会议的预备会,对红军通过泸定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磨西古镇,除了有红军长征磨西遗址、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红军长征陈列馆等外,为了纪念毛泽东在磨西,后人又集资雕刻一个高大的毛泽东铜雕像,栩栩如生,矗立在教堂外的广场上。如今的磨西古镇,也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毛泽东住地旧址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名录,长征精神、红色基因在此得到了弘扬和传承。

在古镇的尽头,有一座观音古寺,坐落在贡嘎山下,古寺非常的小,寺中却有一棵一千八百年的古杉,远远望去,树身斑驳扭曲,非常古老,与四周古镇新街建筑格格不入。古杉高大无朋,非常寂寥,每天望着古镇,看着来去匆匆的人流,仿佛记住了很多小镇的故事又不肯吐露半点消息的样子。离开观音寺,就是杉树村,我想村名的来历应该与这棵古杉有关。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是“藏彝走廊”、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上的繁华重镇。磨西古镇,距红色名城泸定县城52公里,距情歌故乡康定约70公里,听当地人介绍,现正在修建磨西到泸定的高速,打通到康定的快速燧道。

磨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离燕子沟风景区和贡嘎山旅游环线也不远,周围还有中国红石公园。海螺沟发源于贡嘎山主峰东坡一条冰融河谷,以其独特的冰川优势,吸引于下游客观光揽胜。海螺沟内的温泉很多,水温多在四十摄氏度至八十摄氏度之间,其中更有一股水温高达九十摄氏度的沸泉。冷热集于一地,甚为神奇,当地人称为“贡嘎神汤”。海螺沟的温泉水质较好,价格便宜,可消除疲劳,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心脏病、妇科病等,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欢。

磨西古镇,温湿安逸,气温干燥,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如果围线古镇转一圈,大概一万步。一圈下来,锻炼正好合适。每天午睡后,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过沟内的两个水电站,到燕子沟对面的山野走走,几个坡,几道弯,一上一下,全身舒展,神清气爽。

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到海螺沟一号营地近游,没有想到在半路上两次遇到了野生猴,它们不像峨眉山上的猴子那样强盗,双眼友好的望着我们,在等待食物的同时,配合我们照像留影。晚上,我们将白天的奇遇摆谈给房东,房东说,这几年磨西的自然条件好了,人们的环保意思也提高,野生动物也出现的多,人类和动物在大自然中和睦相处。

磨西的夏天真是神奇,不像在四川盆地内,非常潮湿,整天都感到浑身不舒服。虽处于川西高原的边缘,磨西的天气却仿佛像四川盆地内的一些地区一样,晚上下雨,白天雨停。磨西的雨,不像许多山间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许多豆蔻年华的少女一样,淅淅沥沥,有些羞涩,下得不大不小,有些温柔。若雨天,在磨西街头散步,真是人生一大乐事。磨西的早晨,开门便见山,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雾悬空中,随风飘荡,仿佛生活在仙境之中。白天的磨西,天气睛朗,风轻云淡,又出现高原上常见的蓝天白云。这种场景,在城市是遇见不到的,也感受不到的。

到了夜晚,我喜欢坐在古镇小街的水池边,站在一望无际的天空,吹着凉爽的夏风,听着小溪水流的声音,呆呆地看着小镇的夜景,夜景中闪烁的灯光,往事依依,人生如梦。

也许是磨西独特的地势和气候,造成这里物产丰富。妻子说,磨西的包谷、花椒、猪肉特别好,包谷香甜,吃起来很糯,猪肉劲道,花椒味香,用做花椒鱼,那就更加不摆了。磨西的核桃三四元一斤,个大皮薄,同行的朋友一买就是几十斤。

在磨西,由于购物的原因,我认识了离磨西不远得妥镇莲花村二组一个叫余树兵的中年村民,他家种有一百多棵核桃树,还养有蜂蜜,夫妻勤劳,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每年家庭的收入都在10万左右。我曾问他,家中那么多核桃,每年买不完,咋办?他说,可以做成核桃油,每年的销售也不错。余树兵告诉我,他有个女儿,定向读完大学后,现在也回到泸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