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瑜权的头像

罗瑜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7
分享

庐山赏秋

这个秋日终于有机会去庐山看一下庐山的真面目,重温一下庐山恋的爱情故事。有这个想法,还在20多年前读中学的时候,电影《庐山恋》一夜间红遍中国,特别是影片中美丽的景色和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让一个怀春的少年情窦初开,春心萌动。

匡庐奇秀甲天下,这里的“匡庐”就是庐山。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境内,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是著名的旅游景区,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庐山,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去,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美丽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些或许是我最早对庐山的了解和认知。

那天早晨,我们从九江城区出发,沿着九曲连环的北山盘山公路,经过399道弯,蜿蜒而上。从车窗口望出去,两侧山壁陡峭。车上,随行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毛泽东主席当年上庐山数火柴棍的故事。1959年6月30日,毛主席第一次登临庐山,豪情大发,次日即挥笔写下了“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著名诗句。关于诗中“四百旋”的由来,民间传说以及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是毛主席当年从庐山盘山公路上山时,每转一道弯,就向车窗外丢一根火柴棍,到了山顶,4盒火柴还剩几根。每盒火柴100根,4盒就是400根,于是就有了盘山公路“四百旋”之说。盘山公路到底有多少道弯呢?毛主席诗词中所说的“四百旋”是否准确?以后人们有争议,但不管真实与否,说明了毛主席曾到庐山,并留下了诗篇。

上山后,经过牯岭小镇,便到“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徜徉小径,古树参天,凉风徐徐,神清气爽。

“花径”旁边不远有一池塘,池塘边有间茅草房,四周树木遮阴,苍松翠柏簇拥,这便是白居易草堂。草堂前院内立有白居易全身石雕像,雕像前是绿荷摇曳的池塘。坐在池塘边,能感受到庐山的幽静,感觉到时间的凝固,仿佛身旁安息的那位诗人正在山中漫步,吟诵着一篇篇呕心之作。

白居易贬谪江州任司马。满腹郁闷的他开始寄情于庐山的秀丽山水,并于第二年在庐山北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甲庐山”处,筑起“五架三间”的草堂。白居易在江州的3年间,常到草堂居住,写下了《大林寺桃花》、《庐山草堂记》等近百篇吟咏庐山的佳作,成为历代写庐山最多的诗人。

离开白居易草堂,到仙人洞,中间有一段秀丽山谷,便是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得名。据说,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游览即兴作诗:“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仙人洞”位于锦绣峰下,是庐山之行必去的一个地方,沿着山道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仙人洞”为一天然砂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洞内深处从洞顶有水下滴,终年不竭,名为“一滴泉”,又称“叮咚泉”。据说仙人洞内供奉的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传说他在这里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就会仙气飘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诗词中写到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洞前留影,让人浮想联翩。

离开“仙人洞”继续前行,两旁是悬崖和竹林,称为“仙路”。经过竹林寺、谈判台旧址,沿途会看到许多摩崖石刻,路过“好运石”时,人们都摸摸,希望带来一生的平安和好运。

庐山的山林在秋天被染成了金色。秋天的庐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清风送爽,游人如织。路上,我们遇到几位四川老乡,一问,说是巴中人,送女儿到江西读书,也随便到庐山看看。

庐山的山其实不高,山上多石梯路,沿着山道一路行走,一路观景,也不感到身体疲惫。站在山巅,极目眺望,山峰秀丽如波涛,树木郁葱云雾绕,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行走山路上,吸引眼球是树上的红叶,片片枫叶在阳光下,高挂枝头,隔外显眼。庐山的红叶,卓而不群,俏不争秋,与远山近岭的彩林一起,静静地装点着美丽的秋天。此时,自己的心情就像阳光穿树林一般透彻、光亮。人生如同四季,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孕育,到了秋天 ,便会是一种喜悦,一种充实,一种淡然。

庐山的山美,但水更美。出山道便是秀丽的“如琴湖”。秋天的如琴湖,青山绿水,湖中有雾,雾中有湖,隐隐约约,宛如琴弦上跳跃的音符,充满了灵动与韵律。湖中的两个亭子在云雾环绕中,静谧温馨。秋色正浓,随行的旅客都陶醉在云雾山中,不停的拍照。

随后我们来到一幢别墅前,石头上雕刻着“美庐”二字,落款“中正”。庐山上有很多别墅,多是英、俄、法、美等欧美式建筑,造型别致,风格回异,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其中“美庐”就是代表建筑之一。“美庐”别墅曾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地方,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整个庭园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以绿色树木和花草为主,苍松高耸,花木葱郁,绿荫笼罩,显得特别敞净。

到庐山一定要看瀑布。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庐山瀑布不像黄果树大瀑布气势磅礴,也不像壶口瀑布景色壮观,但庐山瀑布的景色迷人,多姿多彩。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为人熟知,名扬天下。

沿着石阶曲径,我们到了乌龙潭和黄龙潭。乌龙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环境幽静,瀑潭珠连,溪水直泻而下,流淌于山涧,自然有了远离尘世、心旷神怡之感。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为三叠飞泻而下,因此而得名。有人把“三叠泉”誉为“庐山第一奇观”。

从黄龙寺沿石阶上行,穿过一片森林,一路上捡到不少的野生板栗、松果。上山后,向左步行不到几分钟,便到芦林湖。芦林湖位于庐山南麓,四周被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倒映着周围的秋色。毛泽东主席在庐山时,曾多次到湖中游泳。据说冬游芦林湖景色更为别致,芦林湖畔上的树木结成雾凇,成为了一道壮丽的风景。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的主要取景点之一。

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那是毛泽东主席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的对面是“毛泽东庐山诗词苑”,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还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手书石刻。

下山返回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家庐山电影院,广告牌上面写着“庐山恋”三个字。听说每天都会放映电影《庐山恋》。这部电影中学时曾看过,现在置身于庐山,行走在芦林湖边,回忆片中场景更有一番情趣。

离开庐山已近黄昏,一路上车上放着《庐山恋》的主题歌《飞向远方的故乡》,歌声甜美悠扬,令人回味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